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对乡村复兴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的物质转变之上乡村聚落需要的是多维度的空间提升。该文以台北市城郊农业观光聚落竹子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聚落空间在两次主要产业更迭中的空间重构。通过对不同时期产业、经济形态的分析,梳理其影响下产业、生活要素及其对应空间,并以空间重构模式的对比归纳,详解生活生产方式与聚落栖居空间的关系。通过对竹子湖聚落乡村转型发展经验与问题总结,对其聚落空间演进要素及规律进行剖析,试图以其空间重构中的特征与启示,为同类型的乡村聚落规划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窑洞民居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类型,是一种以“减法”营造出的空间。在靠山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中,窑洞的三面都被黄土覆盖,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使是采用“加法”营造的独立式窑洞,窑洞的侧面和背面通常不做装饰,因此,窑洞的正立面--窑面就成了窑洞民居艺术精华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1.前言
  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省陕北榆林地区米脂县城东16公里桥河岔乡刘家峁村的牛家梁山巅。横山山脉以东,黄河支流与无定河分水岭以西,东经110°20′,北纬37°49′,海拔1060~1065m。由刘家峁村首富姜耀祖请北京专家设计,招聚县内能工巧匠兴建而成。同治十三年(1874年)动土,光绪十二年(1886年)竣工,前后用13年时间。占地约26000平方米,是由上、中、下三院组合的堡寨式窑洞院落。庄园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中温带干旱性气候。沟壑纵横、峁梁起伏。(图1)  相似文献   
4.
从各种灾害造成的房屋倒塌中,分析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因素,并提出以轻代重、以洁代污、以合代分、以短代长、以水养绿、以实养虚,使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走向绿色之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边塞”是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文明 与北方游牧文明互动的历史产物,历代大规 模的边塞营建和屯田活动将中原文明推广至 边塞地区,并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民 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逐渐形成边塞文化。 边塞建筑作为边塞文化的物质载体,亦具有 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文章以研究边塞建筑 形态及空间的文化特征、艺术特征为切入点, 提炼出边塞建筑现象中蕴含的多种空间意象 及其形式规律,结合当今的地域建筑创作及 设计方法,讨论边塞建筑形式与空间中可能 存在的现代传承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李军环  王纯  靳亦冰 《新建筑》2022,(3):151-155
嘉绒藏族聚居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引生了该地区特有的各类事件,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制。文章从事件空间的视角出发,对传统民居形态的关注从“几何空间”转向“经验空间”,以人为主体,强调事件中人的行为活动和体验感受对空间的影响。以此分别对嘉绒藏族独特的围火空间、平面空间及垂直空间的演化进行梳理解读,剖析不同事件导向下的空间演化机制及其深层影响要素,并探寻发展变化中传承与延续的内核,为新时代的传统村落更新营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的藏族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访谈、比较分析,从该流域的自然因素与文化因素对聚落的选址与空间格局进行探讨,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藏族聚落的生存基因,并揭示了传统藏族聚落生存基因正面临的损毁、老化、变异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安全、聚落转型、文化传承三个视角下的通天河流域藏族聚落的规划建设策略,为该地区藏族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窑洞民居是生土建筑中重要类型之一,豫西地区地坑院窑洞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越的物理性能、深厚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地坑院窑洞的保护性设计项目逐渐增加。本文针对豫西地区传统地坑院窑洞保护与更新的实例展开调研,对地坑院窑洞的再利用方式进行梳理,试图完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使这一古老民居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藉由关键词追溯理论本源Tracing the Keywords to Re-access the Source of Theory关键词不仅是让读者迅速检索到文章的重要线索,也是让作者与建筑理论直面的重要线索。它是建筑研究和学术讨论的基点或共同平台,也是思辨或逻辑推演的基本标准。关键词是被"设计"出来的,还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因为词频高、通过统计产生的,还是理论问题内生的?法学家刘晗曾说:"若不进入传统,则无法添加新物"~([1])。理论也是有沿袭和传承的,通过关键词"扎"进理论,反而洞见其深层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的藏族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访谈、比较分析,从该流域的自然因素与文化因素对聚落的选址与空间格局进行探讨,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藏族聚落的生存基因,并揭示了传统藏族聚落生存基因正面临的损毁、老化、变异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安全、聚落转型、文化传承三个视角下的通天河流域藏族聚落的规划建设策略,为该地区藏族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