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代砖砌无梁殿是中国特有的建筑遗产类型,也是明清皇家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结构构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本文介绍了明代砖砌无梁殿的源起与发展,以灵谷寺无梁殿、永祚寺无梁殿、开元寺无梁殿和隆昌寺无梁殿这四座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时域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的建筑形制与构造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明代砖砌无梁殿造型简约质朴、庄重雄伟,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随着年代演进,无梁殿屋顶趋于陡峭,拱券由圆变尖,建筑风格更加精美,复合拱结构科学稳定;明代后期无梁殿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特征,研究结论可对该类型建筑遗产的加固修缮及其仿古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明代砖砌无梁殿是中国特有的建筑遗产类型,也是明清皇家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结构构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本文介绍了明代砖砌无梁殿的源起与发展,以灵谷寺无梁殿、永祚寺无梁殿、开元寺无梁殿和隆昌寺无梁殿这四座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时域典型明代砖砌无梁殿的建筑形制与构造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明代砖砌无梁殿造型简约质朴、庄重雄伟,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随着年代演进,无梁殿屋顶趋于陡峭,拱券由圆变尖,建筑风格更加精美,复合拱结构科学稳定;明代后期无梁殿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特征,研究结论可对该类型建筑遗产的加固修缮及其仿古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砖在明代建筑上开始大量使用,出现了不施木构梁架纯粹用砖砌筑的建筑,俗称为无梁殿。本文以明代无梁殿——峰峰玉皇阁为例,探讨明代无梁殿叠涩做法和形制特征。明代的砖砌无梁殿根据内部空间结构分为拱券型和叠涩型,峰峰玉皇阁为叠涩构造,是北方地区少见的此种形式的实例,其形式和构造特征体现了当时北方中原地区叠涩建筑的营造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和测绘以及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利用数字技术对该建筑的结构、构造、形式及比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其建筑形制特征。期望为研究明代北方无梁殿建筑形制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形式延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无梁殿的发展背景及相关理论的阐述,对宝华山隆昌寺无梁殿做了具体的研究,从建筑的周围环境入手,对建筑的形制和结构做出分析,从屋顶结构、墙壁造型以及门窗构件等角度,对建筑的装饰艺术做出评价,从而提出保护策略和思路,以及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无梁殿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无梁殿,又称砖殿,这种建筑最 大的特点是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非燃烧材料质地的砖、瓦、石砌成,没有传统的梁、柱、枋、檐等木质构件,故称无梁殿。 据专家考证,无梁殿是我国明朝建筑防火技术的重大突破。是从古代砖墓、砖塔的券顶技术发展而来。我国现存最旱的无梁殿是建于明朝初年的南京灵谷寺。 皇史 在北京天安门东侧,南池子大街路东,有一座无梁殿,叫皇史 ( ,音成,古代藏书的屋子),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是我国最早具有防火功能的皇家档案库。大殿东西长42米,南北进深10多米,面阔9间,从外表看,它是一幢…  相似文献   

6.
泉州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佛教寺院,大雄宝殿作为开元寺的主体建筑,历经千年沧桑,自唐、宋、元、明、清、民国及近现代等历史时期多次得到保护和修缮。2013年笔者有幸参与开元寺大雄宝殿的修缮工程,通过对大雄宝殿的基本形制及残损病害进行详细调查,针对残损病害情况,进行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此来探析大雄宝殿的基本形制与修缮做法,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延续开元寺大雄宝殿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始建于明朝初期,是现今无梁殿建筑遗存中较早的实例。灵谷寺无梁殿近代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祭堂,屋顶拱券已重新翻修,但基址与格局中仍有丰富的明初建造信息。文章结合史料研究、实地测绘,探析明初灵谷寺无梁殿形制特点,分析砖石拱券砌筑技术特征,开展对灵谷寺无梁殿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常军富 《山西建筑》2010,36(4):22-23
介绍了大同市明代砖砌空心敌台镇宁楼的形制与构造特征,通过对镇宁楼进行的个案研究,旨在对历史上该区域的砖砌敌台,尤其是空心敌台的形制与构造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9.
自西周以来,"院落式"布置的"木结构"合院式建筑,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流形式。但因为木结构建筑需要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和大量木材,而且易于遭雷击、火灾而损毁,所以,寻找能够代替木材的,耐火、成本低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成为历代匠师的历史使命。无梁殿,就是在这一历史使命驱使下出现的。顾名思义,无梁殿就是完全没有木构梁架的宫殿建筑。它常常是以砖、石砌筑、发券,为拱券结构,非常坚固。也有人称其为独立式窑洞。因为不需要木材,砖、石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所以成本低廉,而且有很强的耐火性能。山西现存较古老的无梁殿,是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的太原清徐县马峪乡东马峪村北的"香岩寺"建筑群。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无量殿"。其主体建筑为石构无梁殿三座,分别为地藏殿、释迦殿、观音殿。这些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依次排开,都是用抹角石梁逐层砌成穹窿藻井(图1),不用木构  相似文献   

10.
仿照古方法,加入糯米浆拌制石灰砂浆和石灰黏土砂浆,用这两种砌筑砂浆和水泥砂浆分别与历史建筑拆除下的人工砖砌成短柱,进行轴心抗压试验,计算出砌体现有承载力,并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考虑3组砌体的材料匹配性,依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给出的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提出了应用于历史保护建筑砖结构现有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存唐代遗构、栄辽建筑实例及对比明清建筑风格分析 归纳仿唐重檐虎殿顶建筑的设计要点。以宁波一寺院设计为案例,从 建筑群规划布局形式到单体平面、立面,大木结构选型设计进行推敲, 未对装饰、小木等细节部分进行讨论。希望从历史建筑分析及前人、 学者的经验理论中汲取知识,整理出符合唐风的纯木构重檐虎殿顶建 筑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江南元代木构延福寺大殿构架形制中的两处重点问题,从现状重檐与歇山转角做法的存疑入手,提出虽然当今大殿为重檐厦一架形式,但早期原形制应为单檐并保留厦两架做法的推断,阐明了推断的依据,并分析了造成现状形式的成因,总结了延福寺大殿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即大殿作为早期至明代寺庙建筑过渡的重要节点,其形制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建构思维的转变,并仍延续和保留部分早期做法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京西法海寺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明弘治年间又经修扩建,至今已有五百余年之久。由于年久失修,寺内保护较完整的建筑只剩大雄宝殿和山门殿。山门殿彩画为明代彩画,不点金,属于下五彩。  相似文献   

14.
凝德堂是明朝晚期的一座典型民居建筑。凝德堂的正厅,系硬山博风造,两披苏瓦顶。凝德堂的梁柱结构,用料比较规范。凝德堂的仪门,是一座砖木结构牌坊式的门楼,门厅三间,附以耳房,进深七檩带前后廊。凝德堂的彩画为苏式彩画,是我国明代苏式彩画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摩尼殿坐落在隆兴寺中轴线的前半部,建于北宋皇祐四年,元、明、清均进行过维修。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自1977年至1980年,摩尼殿进行了落架大修。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根据勘察结果,制定了摩尼殿的修缮方案。并严格按照恢复原状,保持现状和整旧如旧,尽量保持原构件等修缮原则进行修缮。  相似文献   

16.
桂香殿是梓潼大庙中一座明初厅堂建筑,本文通过对该建筑各部分的做法进行分析,并与宋《法式》和清《侧例》相比较,探求桂香殿的建筑所体现的技术和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保国寺大殿是浙江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宋代木结构建筑。保国寺大殿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历史悠久,是国内现存重要的木构古建筑。保国寺大殿建筑结构形制出于实用的目的,未减柱子,采取加大进深尺度的做法。殿中的柱子全部做成瓜楞形,阑额做成两肩卷刹的月梁形式,大殿前槽横置的三个斗八藻井,是保国寺大殿的精华所在,建筑形制与《营造法式》做法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明清同时期的天坛与先农坛坛垣格局进行比 对研究,参考中国古代建筑群规划布局采用的模数设计手法, 综合利用文献、图档、实物、航拍图和测绘图等,得出明洪 武十一年(1378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嘉靖九年(153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民国 三十七年(1948年)及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003年4个历 史时期天坛坛垣格局变迁,并对其因承关系展开分析,研究成 果可为恢复天坛、先农坛坛垣格局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研究北 京其他坛庙坛垣格局、明清北京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理念及保护 北京城市历史景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明善堂     
明善堂,在江苏省吴县东山上湾村,是一座具有高度建筑艺术的民间住宅。该堂何时始建,无资料可查。通过对该堂的建筑结构、砖雕、石刻、彩绘等艺术特点与同类型的厅堂比较,以此相互印证,断定其应属明代后期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