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质沙龙     
《建筑》2009,(2)
安全安全事,重如山,五分部,严把关。作业区,虽露天,产品杂,不凌乱。着装齐,禁抽烟,闸刀盖,断处缠。登高空,有危险,保险带,不离肩。常督察,勤察看,无事故,家人欢。班组长,是关键,除隐患,擦亮眼。有问题,不留面,严狠准,早弄完。三字经抓安全,嘴不闲,遇到事,心不乱。马达响,机器转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正>【仿真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原创题)以前,全国各地中小学校举办运动会时,开幕仪式的传统节目是广播体操比赛。近年来,纷纷改为创意表演比赛。比赛中,舞狮,唱歌,跳舞,魔术,虚拟排球……;Cosplay,杀马特造型,日本武士,唐僧,魔法师,女神……;日本和服,韩服,学士服,民国学生装,裙子,短裤,西装……;气球,彩旗,彩带,魔杖,自行车,对联……层出不穷的表演形式、服装、道具等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准备,精心设计、排练。  相似文献   

3.
正空间中的时间概念在中国汉语中,关于时间的词汇非常的丰富,如:晨,昏,昼,夜,朝,暮,早,晚,三春,四时,上午,上旬,午前,午后,下午,下旬等,仅表示早晨的词语就几百个,这种现象不仅说明了时间的复杂性,更说明了时间与我们人类的居住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在居住活动中,对时间的感受与体验,不仅是物理意义的存在,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港澳地区由于家庭生活,旅游,娱乐,学习,工作,工业生产等现代化的需求,十分注重室内设计和装饰效果,不仅满足一般生活的需要,而且已提高到满足精神和艺术享受的领域,体现了人们的文化素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现代室内设计包括了视,听,触,嗅,生理,心理以及安全,方便,适用,  相似文献   

5.
张和 《中国园林》1994,10(3):2-3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濒渤海,北靠燕山,西连天津,东临秦皇岛。京沈,通古两铁路横贯其中,新建京唐港于1993年正式通航,是省内最大的重工业城市,素有“煤都”和“北方瓷都”之称。全市面积13472平方公里,600多万人口,其中城市建城区面积115.44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105.5万人。现辖路北,路南,东矿,新区,开平五个区,丰润,丰南,滦县,滦南,乐亭,迁安,迁西,遵化,玉田,唐海十个县(市)和芦台,汉沽两个农场。1976年大地震,使唐山市瞬间化作一片废墟,绿地多被临建占去,花草树木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地下工程多年来以其投资大,造价高,工期长,使人望而生畏。不少地下工程因投资失控,施工期长,质量不好,形成了“花钱无底洞,工期马拉松,造成不能用”的被动局面,有的单位对开发地下,有谈虎变色之感。建设单位不放心,施工单位没信心,”宁建地面一幢,不修地下一间”,究其原因,固然有认识问题,规划问题,投资限额问题,技术条件、建设经验多方面因素,而建设周期长,花钱多,投资效果,差则是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成为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关键问题。对此,应从思想认识,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经济政策等诸方面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7.
每临岁尾,必搞总结,已成历年来的惯例。纵观许多年来总结之行情,总有“说好不说坏,报喜不报忧”之嫌,对此,笔者以为,此风不可长,应子矫正为好。 既是总结,当须全面。过去的一年里,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区,工作中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对此总结一下,看到自身的不足以促进今后的工作,对鼓舞大家的斗志,激发工作热情大有裨益。但是,任何人,任何单位,办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万无一失,正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一味吹嘘成绩,高唱赞歌,津津乐道,安于现状,不看到缺点,就会满足于现状,滞步不前,甚至会把人,把一个单位引入歧途;老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工作比别人好,久而久之,就会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等到觉察到自己有毛病,且已病入膏盲;单位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5)
<正>绿娇龙豇豆种属早中熟,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支力中等,主茎结荚为主。始花节位主蔓3-4节,叶片中等,叶色绿色,商品荚色翠绿色,荚长80cm左右,荚粗0.92cm-0.94 cm左右,单荚重38g左右,荚面粗细均匀光滑整齐,不露籽,无鼠尾,肉质厚,耐老化,耐贮运,商品性好,纤维少,肉质嫩,采收期长。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其栽培技术如下:一、选用排水好,肥力高,有灌溉条  相似文献   

9.
钱又宇  薛隽 《园林》2010,(5):70-71
无刺美国皂荚 学名:Gleditsiatriacanthos var.inermis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高18米,宽12米,树冠开放,圆形或卵形轮廓。树皮灰褐色,光滑,片状开裂。枝条无刺,“之”字形,红褐色或棕绿色。芽小,无顶芽。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20厘米,小叶20-30枚,广披针形。花单性,同株,黄绿色,有香气,总状花序,雄花花序比雌花花序长,5~6月开放。豆荚果,褐色,扭曲,长20-45厘米。种子卵形,深褐色,秋季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世界著名观赏树木无刺美国皂荚·加拿大肥皂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刺美国皂荚 学名:Gleditsia triacanthos var.inermis 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18米,12米,树冠开放,圆形或卵形轮廓.树皮灰褐色,光滑,片状开裂.枝条无刺,之"字形,红褐色或棕绿色.芽小,无顶芽.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20厘米,小叶20~30枚,广披针形.花单性,同株,黄绿色,有香气,总状花序,雄花花序比雌花花序长,5~6月开放.豆荚果,褐色,扭曲,20~45厘米.种子卵形,深褐色,秋季成熟.  相似文献   

11.
声发射源定位技术是根据各传感器接收声发射信号的时差来实现损伤定位的,时延估计精确程度直接影响声发射源定位的精度。首先,在对不同损伤的声发射波形模式和频率识别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提取相应的单一频率或某一很窄频率段内的波形,并据此实现不同传感器在该频段的时延估计,为声发射源定位提供一个更为科学的方法;然后,使用Hyperion超声波系统,对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进行监测,并使用仪器自带的定位算法实现声发射源定位;最后,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岩石试样声发射信号的时频能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实现声发射源定位,并将定位结果与试样的真实破裂模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时频能量分析技术有利于减小声发射源定位的误差,从而提高材料损伤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对单轴压缩条件下一种红砂岩试件变形场演化过程中声发射特征进行研究。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进行试件加载全过程的变形场演化观测,利用声发射系统采集试件加载全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对岩石变形演化过程中的变形局部化演化、变形局部化带拉伸以及变形局部化带错动对应的声发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由加载曲线与声发射振铃计数、声发射能量演化对应关系可知,应力突降时声发射振铃计数和声发射能量出现激增,但振铃计数激增和声发射能量激增,应力不一定突降;(2) 加载应力与声发射振铃累计计数在演化趋势上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声发射振铃累计计数增幅与对应的应力降低量值无关;(3) 声发射峰前“平静期”并不代表岩石变形场演化处于平静阶段,此阶段变形局部化带的宽度、长度以及变形量值在不断增加;(4) 变形局部化带的宽度、长度以及变形量值的演化对声发射振铃计数及声发射能量影响很小,变形局部化带的拉伸速率及变形局部化带的滑动速率变化对声发射振铃计数和声发射能量影响较大,其中变形局部化带滑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单轴多级加载岩石破坏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在单轴多级加载条件下,进行花岗岩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得到应力-应变、声发射参数与应力和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每级荷载稳压时AE事件率、能率降低,而AE事件数基本稳定或增加平缓,表明稳压阶段试样内原有裂纹未发展、新生裂纹少、声发射水平低。随时间的延长和轴向荷载的增加,AE事件率增加,表明试样内裂纹逐渐增多或其内在裂隙逐步贯通。室内单轴多级加载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下厂房分级开挖时应力调整前后声发射的趋势变化,建议在高地应力区进行水电地下厂房岩爆等地质灾害的现场声发射监测时,应选取合适的监测时机,特别要在上下台阶贯通时加强监测。整个加载过程中存在初始区、剧烈区和下降区,多数试样临近峰值强度时声发射活动活跃,尔后AE事件数趋于平缓,AE事件率下降,出现声发射平静期现象。与其他学者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成果作一对比,认为岩体破坏发生前多出现声发射的突然下降或相对平静期现象,并在物理过程上对此作一探讨,为现场岩体稳定性监测与预报的判据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梁破坏机制的声发射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兵  姚武 《建筑材料学报》2001,4(4):332-338
记录了钢纤维混凝土,素混凝土和砂浆试件断裂过程中的声发射(AE)信号,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处理,通过对声发射信号持续时间设置滤值,以声发射信号的振幅分布特性为判据,并依据事件峰值对应的振幅大小,将它们的声发射信号持续时间分别划分为9个,7个和5个区段,并通过细胞细观层次上破坏机制的分析,分析得到了各破坏机制所对应的声发射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选取粗粒花岗岩和细粒砂岩,通过预制方孔和圆孔,开展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声发射试验。采用单纯形定位算法,对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声发射活动特征、能量释放率和空间相关长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预制孔间距与预制孔尺寸相同的试件,声发射事件主要在岩石中部群集,试件以中部剪切破坏为主,声发射三维定位事件直观反映裂纹初始、扩展直至贯通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整个加载过程中,颗粒较粗且大小不均的花岗岩试件声发射活动性较强,颗粒较细且均匀的砂岩试件声发射活动性在加载后期才开始增强;岩石破坏前,小尺度裂纹合并贯通形成大尺度裂纹,声发射率下降,能量释放率增强,出现声发射信号“平静”而能量释放“不平静”的现象;岩石在受载过程中,应力场通过迁移和重新分布逐步建立起长程相关性;岩石破坏前,空间相关长度显著增加,且在岩石破坏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单轴受压岩石破坏全过程声发射特征研究   总被引:65,自引:28,他引:65  
在刚性试验机上,对单轴受压岩石破坏全过程进行声发射试验,得到了岩石破坏全过程力学特征和声发射特征,包括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声发射事件数等,研究了声发射事件数(AE数)、事件率与应力、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岩石在一次性加载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岩石都具有典型的Kaiser效应的声发射特征点:在弹性阶段的初期和后期,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岩石声发射显著增加,特别在弹塑性高应力阶段,岩石声发射增长迅速;岩样在试验接近峰值强度时单位时间内的应力增长速度减小,声发射事件率出现明显下降,即出现相对平静阶段;声发射事件率在不同应力水平变化很大,峰值强度后的声发射现象仍然明显,其声发射特征随岩样破坏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破裂过程中声发射现象能够很好地揭示混凝土破裂机理.首次利用协同学的基本原理,对混凝土破裂过程中声发射现象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通过混凝土破裂过程中内部结构状态变化(损伤演化)和声发射特征的对应关系,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混凝土的破裂机理.首先分析了混凝土声发射参数与损伤演化的关系,并以声发射事件计数率作为混凝土破坏过程的序参量,建立了混凝土声发射序参量的演化方程,求出了其定态和非定态解,并分析了其科学意义,对混凝土声发射的协同特征进行了全面描述.最后,应用RFPA软件对混凝土声发射进行模拟,首次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了混凝土声发射的协同效应,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利用协同学研究混凝土声发射的可行性,为混凝土声发射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所做的数值模拟工作,也为混凝土破裂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即数值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岩石破坏声发射平静期及其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岩石加载的室内试验方法,测试不同岩石破裂全过程的力学特征及其声发射特性,得到岩石破坏全过程力学特性——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声发射事件累积数、声发射事件率等相关曲线及参数,给出声发射事件数、事件率与应力水平、时间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一次性加载过程中塑性变形阶段明显的岩石在加载接近峰值强度时单位时间内的应力增长速度减小,也即这一阶段出现明显的“耗时”现象;并且在此阶段监测到的声发射事件率出现明显下降,出现声发射相对平静阶段;而对于塑性变形阶段不明显的岩石来说,这一阶段则基本不存在明显的“耗时”现象,声发射的监测中也没有发现声发射相对平静期现象。另外,还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分析处于不同加载应力比的岩样在各个阶段的声发射分形维数,特别是研究声发射平静期维数变化情况。指出在加载初期分形维数处于较低值,且分形维数随加载应力增加而逐步增加;在加载到峰值应力的40%左右时,分形维数开始下降;在加载接近到峰值应力时,即处于声发射平静期阶段时分形维数逐步降到最低,且此时预示着岩石的破坏。此外,结合室内试验,还对现场岩体失稳破坏声发射监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更好地应用声发射手段进行岩体稳定性现场监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岩石破裂声发射过程的围压效应   总被引:33,自引:14,他引:33  
针对由于地下开挖引起的岩石声发射率突增及最小主应力减小可能引起地震等地质现象,利用统计损伤理论对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率的时间序列特征,特别是三维应力下岩石的快速加卸围压对声发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三维应力下岩石快速卸围压,促使声发射率突增,而在一定范围内快速增加围压,声发射并不发生,只有增加一定轴压,才会有声发射的产生,这些结果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很好的模拟,并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特性的颗粒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颗粒流理论和PFC程序为平台,根据矩张量理论建立细观尺度上岩石声发射模拟方法。该方法可同时给出声发射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破裂强度等特征,再现岩石裂纹孕育、发展和贯通过程,从而揭示岩石的破坏机制。结合室内花岗岩破裂全过程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成果,通过试验和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并得到以下结论:(1) 在试样峰值强度前,声发射事件次数较少、破裂强度较低,且在试样内部随机分布;从试样峰值强度起至破坏时的残余强度,声发射事件次数较多、破裂强度较高,且主要沿宏观破裂带附近分布。(2) 声发射事件次数随破裂强度变化近似呈正态分布。在均值与最大破裂强度之间,声发射事件累积数随破裂强度的降低近似呈线性对数函数关系。(3) 每次声发射事件所包含的微破裂数,随破裂强度的提高而增加,近似呈波尔兹曼函数关系。(4) 声发射事件次数与微破裂数近似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即包含微破裂数越少的声发射事件,其所占总数的比例越大。研究成果可弥补现有声发射试验及模拟方法的不足,并作为一种新的手段为声发射试验与现场微震监测研究所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