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洞天福地是道教的理想修行地,也是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型。依据历史影响力及现今建设现状,选取江西6处代表性洞天福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江西洞天福地在选址、理景两方面所蕴含的独特景观营建智慧,得出:江西洞天福地一般位于盆地,并以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为指引;绝大部分洞天福地借鉴壶天仙境来营造仙界景观,整体空间布局模式为:山门——"壶口",道教建筑所在盆地——"壶腔",沿山势曲折上升的山道沟通内外,并呈现出"虚(水)实(山)结合"的特点;植物配置具有浓重的道教色彩,且以常绿乡土古木为基调,寓意万物共生;建筑营建深受"仙道意识"影响,仙境信仰影响了建筑营建思想,仙灵信仰影响了建筑装饰艺术。通过研究洞天福地所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总结出有益于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处世观、生态发展观、养生观及物种保护观。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在"水法"法则影响下的岭南水乡传统村落为研究范围,分析了其以水为相地原则的村落景观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发育历程、空间格局、景观象徽等构成因素丰富的形态特征和空间意象的分析,揭示了"水法"法则不仅在岭南水乡独特地域环境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水法"的民间信仰在民众对生存环境趋利避害的民俗行为。  相似文献   

3.
《上海建设科技》2014,(3):F0004-F0004
<正>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市水利院)是集"水利、供水、排水"三位一体、覆盖水务全领域的甲级设计院,拥有水利行业设计、市政公用(给水)设计、水利行业咨询、市政给水咨询、水利工程施工图审查等甲级资质以及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水利院以"水"为核心专业特色,主要从事水利、市政供排水、环境等工程的规划、设计、咨询及EPC工程总承包,主要包括城市防洪、水库枢纽、水闸泵站、河道整治、水环境水景观、围海造地、市政给水、区域排水等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4.
杨晨  韩锋  刘春 《风景园林》2018,25(5):37-42
点云技术为提升乡村景观遗产保护方法带来了重要机遇。从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保护出发,以识别乡村景观空间模式为目标,探索如何运用点云技术定量化记录和表现乡村景观的空间信息。以贵州安顺鲍家屯古村落为研究案例,全面集成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和点云可视化技术,构建了一套多尺度的空间信息数字化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全面地记录和表现乡村景观的空间特征,为识别其空间模式提供数据基础,也为遗产保护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  相似文献   

5.
江南洞天福地是以道教神仙信仰和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为基础,在融合了古人心中理想景观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江南特色的景观。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对江南洞天福地外围的自然环境空间和内部建筑空间进行综合性的布局分析。总结出江南洞天福地的外围自然环境空间是以古人心中的理想景观和理想栖息模式布局为主的,而内部建筑空间则以"洞-宫"轴线对称的院落式、以洞为"天"的"天路历程"式、依洞而建的"洞宫一体"式、背山面水的"风水佳穴"式这4种主要布局模式为主。最后,讨论了江南洞天福地的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6.
早在唐朝时期,北疆地区就有了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如今在北疆城市中,大部分水利遗产被保留了下来,但由于城市的发展,很多渠道失去了原有的灌溉功能,有的正逐渐被破坏甚至消失,现状令人堪忧。这些水利遗产具有丰富的景观及历史价值,应当作为城市独特的历史元素被保护。探讨通过完善北疆城市中的渠系网络、建立渠系绿色走廊等方法,使水利遗产发挥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并针对伊宁市中的渠系现状,研究如何运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实现对水利遗产的保护及景观价值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聚落是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载体,对其景观基因的解译,是保护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重要举措。以贵州肇兴侗寨为例,基于景观基因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侗寨景观基因信息链识别框架,解析其构成要素及特征,提出聚落景观基因的保护策略。结果显示:(1)肇兴侗寨景观基因细分为整体布局、侗寨建筑、景观环境、制度信仰、传统工艺与民俗文化基因;(2)肇兴侗寨的景观基因信息链在功能属性上属于典型的宗族纽带型,在形态结构上形成树枝型的空间结构,景观要素分布均匀,且属于核心—边缘型;(3)肇兴侗寨景观基因保护策略为检视与修复侗寨景观变异基因、厘定侗寨景观信息廊道、创新侗寨旅游体验开发模式。从景观基因的视角充分挖掘肇兴侗寨文化景观的特征,为后续聚落景观保护及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水文化遗产"概念及内涵的分析,比较了世界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水管理系统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水文化遗产"概念理解的异同。筛选并分析1978—2019年《世界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与水相关的文化遗产(含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文化景观)项目,将其保护历程归纳为"水利文物保护""水利景观保护""水管理遗产保护""水文化遗产保护"4个阶段。基于《名录》中"水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对其进行分类。最后提出"水文化遗产"的价值识别和评估应构建更加科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凤仪 《风景园林》2020,27(10):135-140
传统理想景观模式表现了古人对仙境神域的独特认知,为研究佛教名山五台山所表现的理想景观模式及其形成的景观意境,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及地形空间建模的研究方法,从中国传统理想景观模式、佛教理想景观模式2个方面探讨五台山所呈现出的理想景观模式及其特征。研究发现五台山山岳格局映射了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中的圣山模式、堪舆理想空间模式、“清凉胜境”模式、“五方布局”模式。其中,“五方布局”山岳空间和文殊信仰空间成为五台山独特的佛教理想景观特征,并影响到海内外,实现了五台山景观模式的异地重建。五台山理想景观模式的传播转译是中国古代风景文化输出的代表,为中国名山风景名胜理想景观模式的研究和当代风景遗产的保护和文化输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会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2,38(1):134-138
"洞天福地"仙境作为人间现实自然山川与神仙世界紧密联系的诗性地理空间,兼具神圣性、神秘性与诗性,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多有体现。以历史为序,通过分析相关题材画作,从与"洞天福地"绘画息息相关的社会信仰观念演变、绘画艺术审美习惯转向,以及民众(画家)生存空间地理环境认知拓展三方面来挖掘绘画中"洞天福地"仙境景观的流变缘由;在对画作景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洞""山道""林木(特别是古树)""云气"4类主要景观元素,进一步解读各要素在呈现洞天意象和体现道教象征意义、个体理想精神世界方面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1.
朱氏牌楼位于山西省原平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北阳武村,始建于清代咸丰五年九月(公元1855年),是中议大夫、陕西延榆绥道加盐运使衔武芳畴奉敕为其母朱氏雕造石质节孝牌坊。朱氏牌楼由于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石头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落。屋顶构件摇摇欲坠,石檐下垂、断裂,下层南次楼前后外角塌落,明楼前檐二块飞椽从檐桁处断裂掉落。根据上述情况对朱氏牌楼进行化学加固维修,本文介绍各部位的修缮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2.
柳锐  张云  都铭 《中国园林》2024,40(4):123-128
声景在地方性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少数民族 地区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村民和游客 成为地方性声景的主要感知者。以浙江丽水景宁县大均村、金 坵村、东弄村3个畲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识别出18种地方性 声源,并分析村民和游客对声源与声景的感知。结果表明,自 然声作为地方性声源在村民与游客的感知中均占主导地位,由 村落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所决定。与畲族文化相关的地方性声 源虽被村民强烈感知,但游客感知较弱,是村民和游客感知差 异的主要表现,且此类声源感知与声景感知的相关性最强。基 于“村民-游客”的声景感知异同,针对地方性自然声中的流水 鸟鸣声和人工声中的畲族民歌、畲语、惠明茶采制声构建声景 优化策略。最终提出依托旅游的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发展应在规 划层面结合地方性声源组织游线,强调自然声中的流水鸟鸣声 和人工声中的畲族民歌、畲语、惠明茶采制声,增强村民和游 客对畲族特色声景的感知。在设计层面应优先保护与劳作民俗 相关的地方性声源,使之与活动场所紧密结合,凸显地方性声 景的文化内涵,增强村民的自主保护意识和游客的地方感知。  相似文献   

13.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为探讨北流市北部乡村景观村民 满意度水平及影响因素,选取6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 采用AHP-熵权组合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TOPSIS-灰 色关联评价模型对村民满意度进行测评,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 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得出如下结果。1)在8个乡建示范点中, 木棉村满意度水平为良好,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为0.731 5; 田心村满意度水平为较差,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为0.243 9; 其余6个村子的满意度水平均为一般,说明总体上北流市北部 乡村景观村民满意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4种建设类型的灰 色关联相对贴近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休闲旅游型(0.659 0)、 生态保护型(0.571 6)、文化传承型(0.538 4)、环境整治型 (0.407 9)。3)从障碍因子的出现频次来看,民俗文化活动形 式多样C21、直接或间接参与方案设计C24、交通通畅C16、 公共空间种类丰富C20、宗祠建筑特色鲜明C10和水质清洁C5 是影响北流市北部乡村景观村民满意度的主要障碍因子,应重 点关注。研究结果可为北流市乃至岭南地区的乡村景观建设提 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任何语言的书写都要诉诸于时空结构和书写者本源性的时空观念。基于对中国传统时空观念的研究及循环时空的意象解析,探讨拙政园的循环时空结构。文章提出循环时空结构即以流通环径周营联动园中景物,显现出时空一体、周回不息的循环性特征;该结构遍布全园,小到一筑一庭一山一水的单体构建,次到每个景区的局部组织,大到整座园林的全局统筹,呈现出多层交叠、有机共在的系统性特征;而每个循环经由人们游园运程的差异选择和多样复合,又展现出彼此通变且交融衍化的动态性特征。循环时空结构是中国造园极为重要的经营理念,是人基于游园运程、统合环径景物、融合生命情感的一种整全现象,我们藉此实现往复不尽的循环观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对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体制进行改革。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可以使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实现从技能性到研究性、从学科导向到目标导向、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质量监控到持续改进的转向。把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应用到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中,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核心竞争力、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等途径,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相衔接,全面创新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南靖县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聚落河坑村是汉族稻作农业向闽西南山区拓展,逐步吸收土著生存智慧成就的农副养结合的复合型农耕聚落,其景观形态的形成是传统农耕智慧下人与自然复杂互动的结果,反映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的韧性机制。采用人类学的文献研究、口述历史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初步还原传统农耕时期(清代至民国)聚落状况,包括"因地制宜"的农业生态系统及"顺天应时"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透过河坑村"人与天调"的聚落景观动态变化背后复杂的人与自然的互动,揭示传统农耕智慧下的乡村社会生态韧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以及目前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基本现状,对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教育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主要存在重视不足、缺乏统一课程设置、地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重视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统一课程体系设置,加快建立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点。  相似文献   

18.
公园城市建设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为中国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为实现公园城市美好愿景,指导各地科学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积极响应地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求组织编制了团体标准《公园城市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研究确定公园城市的内涵、特征与宗旨目标基础上,构建包含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活服务、安全韧性、特色风貌、绿色发展、社会治理7个方面的公园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公园城市建设3个层级目标指引下的具体建设内容、要求及预期成效。对《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意义、基本思路进行阐述,对其主要内容及重点要求进行详细解读,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把握城市新发展理念及实施对策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炳坚 《古建园林技术》1989,(23):22-29转17
梁思成先生所著《清式营造则例》自出版至今,已经三次再版。它不仅是大学生学习建筑史和古建筑测绘的主要参考书,而且是古建设计和施工单位的重要参考文献。任何著述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其中图版中的问题较为集中。本文按照《则例》图版的顺序,分“斗拱”、“木构架”、“装修”三部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梁思成先生所著《清式营造则例》自出版至今,已经三次再版。它不仅是大学生学习建筑史和古建筑测绘的主要参考书,而且是古建设计和施工单位的重要参考文献。任何著述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其中图版中的问题较为集中。本文按照《则例》图版的顺序,分“斗拱”、“木构架”、“装修”三部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