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的重要景观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价值。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具体化须以滨水区的实物环境为依托,以景观设计为手段,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形成多层次连续的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本文以城市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的研究角度,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总结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与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滨水区相比城市的其它区域具有更大的环境优势,以水为核心,往往构成了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开放性社区。国内外对城市滨水区域开发进行过大量的实践探索,如东京滨水区建设、巴尔的摩内港建设等,为城市滨水区提供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此类研究多从城市规划角度进行研究,而从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居住区建设角度来研究滨水区开发的文献并不多。、滨水居住区不仅要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居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该区域同时承担着整合城市资源要素的职能。本文从滨水城市居住区具备的特点为出发点,以湖南岳阳南湖新城方案设计案为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心区滨水空间形态设计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以城市建设中矛盾最集中的城市中心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开放空间,从城市设计的研究角度,探求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与相关问题。尝试建立一种理想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模型,以期对目前正大规模展开的城市滨水环境整治与再开发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水体自净作为水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服务之一,并未成为风景园林学科进行滨水空间形态营造的出发点,如何研判场地层面的滨水空间形态是否能有效地提供水体自净更是困难重重。通过构建"水体自净效能评价方法",对水体自净"实际效能"与"设计效能"评估和拟合分析比对,旨在厘清城市公园滨水空间与水体自净生态服务效能之间的关联耦合。选取上海梦清园进行实证研究,阐明二者的响应关系,揭示与水体自净高效能息息相关的滨水空间形态关键性因子,从而为城市公园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后期维护提供参数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围绕滨水居住的价值,矛盾及空间策略,以三个滨水居住区域的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滨水居住空间形态中,利于居住者观景的建筑布局原则与城市景观建构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肯定了"岸线垂直模式"这一"理想"原则在滨水居住中观景与景观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区区滨水空间形态设计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雅萍  高峻 《规划师》2002,18(12):21-25
作以城市建设中矛盾最集中的城市中心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开放空间,从城市设计的研究角度,探求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求与相关问题,尝试建立一种理想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模型,以期对目前正大规模展开的城市滨水环境整治与再开发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的环境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滨水街区环境和滨水通风廊道关系密切,需要评价滨水居住区的风环境影响。本文总结风环境相对舒适度评价方法,构建了滨水区公共空间优化框架,并以浐灞半岛居住区为例,实测研究滨水街区风环境,结合CFD模拟技术分析,对滨河街区高宽比、建筑布局、街道界面等空间要素提出控制和指导要求。  相似文献   

8.
城市依水而建,滨水就成了城市的重要构成因素,人类对水的依赖和与之息息相关最终产生了水文化。湘江、耒水和蒸水是衡阳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空间是形成滨水景观的重要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根据中央对"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的部署,结合衡阳市滨水区域的自身特色,本文研究制定了三江六岸"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具体工作,特别是针对三江六岸已建风光带提出了具体的修补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5.12"地震后的都江堰市中心城区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震后都江堰滨水区域的城市功能现状的调研,以及采用多层次空间形态规划策略对滨水区域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的研究,对都江堰城市中心城区的滨水空间景观进行一次实际可行的规划探讨与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应依托滨水区的环境,以设计为手段,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等要素,形成立体连续的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该文以城市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总结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武汉市天兴洲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建瓯市城南片区水南段沿江景观与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水之城设计为例,对建瓯市的历史、文化和滨水空间的结合进行探索。水之城主要以当地的文化资源、山水资源为依托,构建沿溪生态景观廊道,建设生态型示范居住区、水文化区、游乐区、历史人文区和传统文化区,以溪流为轴线,沿溪布置景观节点,将城市滨水景观与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对建瓯市的滨水景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2.
建筑聚落形态是许多建造行为在时间上的"拼贴"而成,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形成过程.从水街、水上广场和楼阁三方面阐述了分析了我国传统滨水建筑的聚落形态,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滨水建筑的形态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周Peng  刘宇 《时代建筑》1999,(3):54-58
通过几个实例,从规划目标,总体布置,公共空间设计,住宅设计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低密度滨水居住区及滨水住宅在规划设计时的一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居住区相对于一般内敛性居住区具有更多共享性,不仅给人们提供安居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承担整合城市资源要素的职能。本文以文登市南海新区滨海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例,充分发挥居住区的滨海优势,探索具有提升城市识别力和竞争力的滨海居住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山地滨水空间是山地滨水城市的重要发展空间和公共开放空间,具有典型的水陆结合部边缘性特征.文章针对当前山地滨水空间土地利用中出现的山地滨水生态敏感区被恣意占用、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土地超强度开发、山地滨水景观风貌受到破坏等现象,基于边缘视域的角度,在剖析山地滨水空间边缘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环境边缘区与建设边缘区内在生态关联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着重从土地利用形态、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土地利用强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控制,并提出了基于"四线"管控的具体土地利用规划导引措施.  相似文献   

16.
滨水居住区已成为我国当前住宅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群岛型滨水居住区是在其原有基础上衍生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如何在滨水自然环境下,创造一个由群岛组成的居住空间,让武汉城市特色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是设计者规划的核心目的。本文以武汉东湖汀州水岸小区为例,从基本概念、小区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观空间、建筑特点等方面来营造一个个性的居住空间,试图提出一种典型的群岛型滨水居住小区模式,为其他小区规划设计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长远发展得益于城市活力的营造,滨水空间活力是构成城市特色景观的重要因素。其异质性特征正是城市特色文化挖掘的具体表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策略是体现异质性城市活力的主要方式,通过景观空间的设计构成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依托城市滨水空间场所的规划布局,引发"人——场所"的交流。研究该设计策略能为滨水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对城市整体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上海黄浦江、苏州河滨水景观空间发展现象和进程的历史考察,分析和归纳其演变规律,总结了上海滨水空间的特征演化与城市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以一江一河为代表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发展,经历了从地文空间、水文空间的单一形态,到人文空间、互文空间的多维构成,在多重视角的关注下,正在迈向更加开放多元的丰富形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龙湖及周边环境的研究。提出滨水空间的外部空间形态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思路,并用来指导具体设计的思想和具体措施。希望对创造宜人的滨水空间环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结合居民公众参与数据分析,以邯郸主城区滨水植物景观营造为例,在"城市双修"与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指导下,对滨水植物景观中的地质地貌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建设人文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