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向晓蓉 《四川建材》2008,34(1):71-72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在假设条件下,对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大梁的变形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并总结推算出详细验算公式,为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转换大梁变形控制提供验算参考。  相似文献   

2.
向晓蓉 《四川建材》2008,34(1):71-72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在假设条件下,对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大梁的变形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并总结推算出详细验算公式,为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转换大梁变形控制提供验算参考。  相似文献   

3.
涂志华 《广东建材》2008,(6):207-209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在科学假设条件下,对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大梁的变形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并总结推算出详细验算公式,为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转换大梁变形控制提供验算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转换大梁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中,转换大梁往往截面很大,跨度很大,形式也多种多样.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通过整体计算分析,并作进一步的有限元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形式大跨度托柱转换梁的重力性能;再将单根转换梁分离,以相关构件的内力作为外荷载,对不同形式的转换梁进行截面配筋设计,同时比较不同形式转换梁的截面、材料、配筋情况等,以此为基础,进行经济性比较;根据不同形式转换梁的截面、材料、施工难易性等,进行实用性比较.通过以上各项指标的分析比较,为工程实际应用确定了最合适形式的转换大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为类似的工程设计结构选型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梁的受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受力形式的改进,将转换大梁分解成两根截面尺寸相对较小的梁,分别将它们设置在本层及下一层处,形成双层式转换梁结构,分析了其在竖向荷载及弹性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通过分析得出双层式转换梁结构比单层转换梁具有更好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6.
一、工程概况南京状元楼酒店二期工程由主楼(高层建筑)和附楼(多层建筑)两部分组成。三层以上,由于柱网尺寸变化,分设了一抬四层和一抬八层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大梁。多层部分三层以下为单跨(19.2米)框架结构,四层以上为三跨(5.95m+7.30m+5.95m)框架结构;在第四层处布置了两根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大梁,其断面尺寸为700×2500mm,单面悬挑2.3m,每根转换大梁内配置6束预应力  相似文献   

7.
金万成 《建筑技术》1999,30(8):556-557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37000m2,地下2层,地上26层。在其大堂中间设有一个8层高(31.170m)的共享空间,商业用房环绕布置。第9层为结构转换层,层高6m,设3根交叉的转换大梁承受上部10~26层的荷重。施工该转换大梁先要解决支撑体系的设计问题。1...  相似文献   

8.
对广州凯华城E3区巨型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施工中支撑体系、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工程,大梁挠度变化控制等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徐勇 《福建建筑》2007,(10):54-55
本文介绍了某工程21.3m跨度预应力转换地梁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及施工工艺,为今后相似大跨度有粘结预应力大梁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邝悦峰 《建材与装饰》2007,(9X):130-131
本工程转换大梁施工着重解决转换大梁节点处理与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在梁柱节点处理上花了大量的功夫并形成了两次施工图深化设计图,为后续顺利施工扫除了障碍。在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方面,经过严格的受力设计,成功地解决了转换大梁自重大、施工荷载大的施工支撑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课题组前期所做的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试验结果,分析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不考虑界面粗糙程度的条件下,随着剪跨比λ的增大,截面正应力增大,界面承载力减小;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受拉纵筋均达到屈服。当λ≤2时,界面开裂,发生剪切破坏;当λ>2时,界面处较小受压区高度混凝土压碎,发生受弯破坏。基于新加梁端界面破坏机制及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提出考虑新加梁受拉纵筋抗力和剪跨比λ影响的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计算模型。由试验数据分析,建立反映剪跨比影响的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大量已有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基于可靠性分析,建立满足可靠度要求的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使已有梁与附加梁共同工作的钢筋混凝土梁上部加大截面配筋的加固设计方法 ,给出了考虑上部附加梁底纵筋影响的承载力计算和裂缝宽度验算的计算公式 ,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3.
国产轧制H型钢梁整体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平  苏庆田 《工业建筑》2000,30(8):56-58,80
运用有限元方法 ,考虑初始缺陷及扭转惯性矩It 的影响 ,计算国产轧制H型钢梁的稳定承载力 ,并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 7- 88) (以下简称“规范”)计算焊接工字梁的方法进行对比。通过计算发现当轧制H型钢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时 ,用“规范”中焊接工字梁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轧制H型钢梁的稳定承载力是不安全的 ,给出了修正的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相对滑移对木-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结合对木-混凝土组合梁的梁截面受力特点的分析,建立了木-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了考虑滑移后组合梁简化弹性抗弯承载力公式,使组合梁承载力公式得到优化。同时为验证公式正确性,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理论推导公式与有限元分析吻合良好,可以适用于木-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抗弯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5.
薛萍 《工业建筑》2004,34(5):76-77,90
在总结各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受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成熟理论 ,提出符合试验结果的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受弯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可供工程设计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要推导钢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时,其连接伸臂端的端板厚度计算公式,指出规范存在的问题,阐述规范公式的原理,以及抗震设计满足强连接弱构件要求时,螺栓抗拉承载力应保留的富余度。  相似文献   

17.
王敏 《山西建筑》2012,(35):39-40
介绍了砌体结构中载体桩上部拉梁的几种设计方法,其中有墙梁设计法、连续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通过工程实例,对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分析了上部墙体和洞口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供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邱剑  王天稳 《工业建筑》1997,27(9):41-45,57
在钢筋混凝土深梁研究中,悬臂深梁所见资料较少。根据8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深粱的试验结果,并结合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悬臂深梁的抗剪机理和破坏形态.由试验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悬臂深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外包陶粒混凝土H型钢梁,将腹板开圆孔的H型钢外包陶粒混凝土,通过U形箍筋使两者具有更好地黏结性能。在质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发挥陶粒混凝土保温性能好、传热系数低、泌水性能好的特点,提高钢梁防火防腐的能力。为了研究其承载能力和混凝土包裹效果,设计了两组不同截面的外包混凝土钢梁进行静力性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内置型钢与外包陶粒混凝土黏结良好,外包混凝土对梁承载力有所贡献,相比腹板未开孔的纯钢梁可提高约10%;整体刚度相比于腹板未开孔的纯钢梁变化不大;试验中外包混凝土H型钢梁具有与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类似的弯曲性能,且外包混凝土的方式有效避免了钢梁翼缘局部失稳的问题。依据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有限元参数,分析了开孔直径、开孔间距以及U形箍筋间距对构件受弯承载力的影响。在符合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腹板开孔直径小于60%梁截面高时承载力高于腹板未开孔的纯钢梁;开孔间距和U形箍筋间距对受弯承载力基本没有影响。最后,推导并验证了外包混凝土钢梁设计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该类梁的受弯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塑性铰理论提出了一种体外预应力加固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极限状态分析的实用方法,推导了计算公式,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步骤,从而完善该类结构的设计,并进一步推广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