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岳阳宾馆总高36m,共11层。由于建筑场地8~11m 深便到达风化岩层,故设计采用持力桩支承上部重量。根据现场条件,采用了人工开挖灌注桩,较好地完成了基础工程施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支承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上,桩的网距为7.6×7.6m,桩直径φ800~φ1000,桩高8~11 m,桩贯穿了耕上层、回填土层、粘土层和高岭土层,直至风化岩顶面,并入岩层300mm。  相似文献   

2.
浙江财富金融中心为目前杭州市在建的第一超高层建筑,按42层杭州电信大楼经验,桩基持力层一般选择圆砾层+桩端后注浆.经详细勘察,圆砾层不能满足桩基设计要求,推荐嵌岩桩方案,经施工和桩基检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该楼是钱塘江两岸唯一采用嵌岩桩的超高层建筑,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武汉中心"大厦是目前华中在建的第一高楼,建筑高度438 m,88层地上结构,4层地下室,基础埋深约20 m。场地浅部为深厚的砂层,其下为软质泥岩。由于建筑高,预估单桩承载力极限值不小于20000 kN,当地无类似工程经验,桩基设计施工难度大。该工程开展了现场足尺试验,试桩桩径1000 mm,采用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提高承载力,桩端埋深约65 m。通过不同入岩深度进行对比,开展大吨位载荷试验、桩身轴力与变形的量测,得到嵌岩灌注桩的承载与变形状态;基于地基-基础-结构协同作用的理念对工程桩的受力作深入分析,得到合理的群桩布置与入岩深度;采用旋挖机具并配合针对性挖斗、泥浆与清渣工艺,解决了深厚砂层及软岩的成孔难题,大大提高工效并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抗压和抗拔静载试验,对以粉细砂和黏质粉土为上、下承力盘持力土层和以黏质粉土为桩端持力土层的两节抗压DX挤扩灌注桩及以砂质粉土和粉砂层为上、下承力盘持力土层的两节抗拔DX挤扩灌注桩的抗压和抗拔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其承载机理,并对桩侧阻力、盘端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配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为该工程的应用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钻孔桩施工工艺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已经非常成熟。在已建桥梁中,摩擦桩居多,地质状况以砂土层为主。嵌岩桩,特别使嵌岩深度达20多m,桩长超过100 m的桩为少数。现以马来西亚槟城二桥BATU KAWAN 段80根钻孔桩基为依托展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史真钢 《城市建筑》2014,(27):271-271
钻孔桩施工工艺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已经非常成熟。在已建桥梁中,摩擦桩居多,地质状况以砂土层为主。嵌岩桩,特别使嵌岩深度达20多m,桩长超过100 m的桩为少数。现以马来西亚槟城二桥BATU KAWAN 段80根钻孔桩基为依托展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依托国网路平―富乐500kV双回线路工程中嵌岩抗拔桩极限载荷试验,针对其中3根嵌岩扩底抗拔桩,对其桩顶荷载位移关系曲线、桩身轴力及桩身侧摩阻力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所处岩土层相同、桩长接近的抗拔桩,嵌岩扩底抗拔桩较等截面桩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极限抗拔荷载,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桩顶位移。扩大头所处岩层性质对其所能提供的抗拔力影响较大,处于中风化岩层中的扩大头所提供的抗拔力要显著大于位于强风化岩层中的扩大头所提供的抗拔力。对同为扩底型的嵌岩抗拔桩,桩长较短时,扩大头提供的抗拔力占桩体极限抗拔荷载的比例更高,扩大头的扩底作用更显著。对于扩大头位于中风化岩层且扩大头上部等截面段具有一定厚度的黏土层与强风化岩层的抗拔桩,其等截面段与黏土层、强风化岩层接触部分极限侧摩阻力可在规范建议标准值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晴兴线朵冲特大桥100m深的钻孔灌注嵌岩桩为依托,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了大直径超长嵌岩桩的承载力变化规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发现,大直径超长嵌岩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其极限承载力应按桩顶沉降值控制,且桩身轴力曲线图显示桩身轴力自上而下逐渐减小,80m以下桩身轴力几乎为零,嵌岩段不受力.因此,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在设计时宜按摩擦桩设计,不一定非要嵌岩.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既有嵌岩长桩基础之间增补非嵌岩短桩的作用机理及荷载分配规律。采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首先分析了单根嵌岩长桩的轴力随深度变化情况,并与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校验有限元模拟计算参数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之后,建立长桩基础和长、短桩组合基础有限元模型,分析长桩基础和长、短桩组合基础的轴力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嵌岩长桩与非嵌岩短桩之间的荷载分担规律及调控方法。研究表明,桩端嵌入深埋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在开展单桩静载荷试验时呈现出摩擦桩性状,但在群桩共同作用时则凸显出端承桩性状。在嵌岩长桩之间增补非嵌岩短桩,能够有效减小长桩上部的轴力,但长桩中下部的轴力并未减小。长桩与短桩之间的荷载分配关系取决于二者刚度比值,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长、短桩刚度比的目标区间并采取适当措施对长、短桩刚度比进行调节是长、短桩组合基础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嵌岩深度超过4倍桩径的深嵌岩桩的桩径尺寸及嵌岩深度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室内3组(9根)模型试桩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内容包括桩径大小及嵌岩深度对深嵌岩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嵌岩深度的变化对轴力传递的影响以及桩径尺寸及嵌岩深度效应对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桩径和增加嵌岩深度对提高嵌岩桩基的极限承载力都是可行的,且增大桩径比增加嵌岩深度更为有利;从桩身轴力传递来看,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加,桩身轴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桩身上部;从桩侧阻力分布形态来看,桩侧阻力也主要分布在桩身的上部区域。对小直径桩基(D=50 mm)而言,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加,桩顶承受荷载的增大,桩身上部的极限侧摩阻力也随之增大;而对大直径桩基(D=90 mm)而言,桩侧摩阻力随桩径的增加而反而有所减小;从桩端阻力大小来看,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桩基嵌岩深度越深、桩径越大,桩端阻力变化越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桩-岩结构面特性的嵌岩桩荷载传递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嵌岩桩的荷载传递特性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岩石界面的剪切特性.基于桩-岩结构面剪胀及破坏机制,建立适于弱质岩石嵌岩桩侧摩阻力传递模型,求得破坏及弹性条件下桩侧摩阻力及桩身轴力的解析式,并由此推导出嵌岩桩的临界长度.基于所获得的解答,深入探讨桩侧摩阻力和桩身轴力随深度变化的分布规律,从理论上分析嵌岩桩桩径、桩-岩模量比、剪胀角对嵌岩桩荷载传递的影响,并提出有关设计建议.提出可近似考虑各因素综合影响系数η,可作为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宏观控制指标.同等条件下,η值越大,嵌岩桩承载性能越好,能承受的极限荷载也越大.工程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对嵌岩桩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钻孔灌注嵌岩桩的合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比较钻孔灌注嵌岩桩与摩擦桩在轴向力作用下的受力,对嵌岩桩嵌岩深度的合理设计进行了探讨,从而在成本控制和技术的安全性之间得到一个较好的结合点提高钻孔灌注嵌岩桩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3.
岩溶地区长嵌岩桩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军  周强新 《山西建筑》2010,36(20):95-96
通过综合分析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结合山区高速公路下伏岩溶的嵌岩桩工程特点,确定了桩身荷载、桩身内力、竖向位移沿桩深度的变化规律,优化了山区高速公路典型下伏岩溶及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长嵌岩桩的嵌岩段钢筋布置及桩身配筋,从而使长嵌岩桩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发具有强贯入能力的新型步履式静力触探,使之能够对强风化岩等较硬岩土层进行测试,从而满足端承型桩勘察深度的要求,同时在原有双桥静力触探的基础上增加总贯入力的测试,并称之为三桥静力触探。通过三桥静探试验与钢管桩沉桩试验的对比研究,以整个岩土层作为一个系统考虑,提出一套较精确估算指定桩径和深度下的压桩力,或指定压桩力和桩径下桩入土深度的新方法。并通过三桥静探试验与静载荷试验的对比研究,总结出珠三角地区端承型桩极限承载力的估算新方法,填补了目前规范的空白。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具有强贯入能力的三桥静力触探能够为桩基础的设计、施工和检测提供非常有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介绍光禄新坊5#、7#楼应用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情况和效果评价,说明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明显优于柔性桩复合地区,也优于复合式桩基,有利于抗震,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福州市区局部地段桩基持力厚度不大,强度又不太高,且有软弱下卧层(如存在淤泥层)时,使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是建造多层住宅楼一种行之有效办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桩–岩结构面特性的嵌岩桩荷载传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岩桩的荷载传递特性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岩石界面的剪切特性。基于桩–岩结构面剪胀及破坏机制,建立适于弱质岩石嵌岩桩侧摩阻力传递模型,求得破坏及弹性条件下桩侧摩阻力及桩身轴力的解析式,并由此推导出嵌岩桩的临界长度。基于所获得的解答,深入探讨桩侧摩阻力和桩身轴力随深度变化的分布规律,从理论上分析嵌岩桩桩径、桩–岩模量比、剪胀角对嵌岩桩荷载传递的影响,并提出有关设计建议。提出可近似考虑各因素综合影响系数h,可作为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宏观控制指标。同等条件下,h值越大,嵌岩桩承载性能越好,能承受的极限荷载也越大。工程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对嵌岩桩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有嵌岩桩桩-岩结构面力学特性研究中很少考虑胶结力作用,在考虑桩-岩界面胶结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嵌岩桩桩-岩界面剪切机理,即包括胶结破坏、滑动剪胀及剪切滑移3部分,且嵌岩桩侧摩阻力主要由胶结力和摩擦力构成。根据桩-岩界面剪切不同阶段的力学特性,建立完整的桩-岩界面剪切本构函数,并推导出其荷载传递方程。基于所获得的解答,深入探讨桩侧摩阻力和桩身轴力随深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并从理论上解释桩侧摩阻力单、双峰值分布现象。分析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峰值沿桩身分布并不存在传统观点认为的0.15l及0.75l固定分布位置,且侧摩阻力双峰值沿桩身分布位置均随桩顶荷载增大而向下移动,当荷载超过某一临界值后,表现为单峰值分布。工程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理论解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进施工设备、调整施工参数和相关技术措施,成功将SMW工法桩运用于卵石层及风化岩地层深大基坑支护工程,积累了卵石层及风化岩地层SMW工法桩施工的经验,为卵石层及风化岩地层SMW工法桩运用推广及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庆地区工程中泥岩的类型和特点,对3根嵌入中风化泥岩的模型桩进行了研究,着重从嵌岩深度角度出发,探讨了泥岩嵌岩桩的承载能力、轴力传递规律、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分布的特性。结果表明:泥岩嵌岩桩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呈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点,其Q-S曲线呈缓变型;增加嵌岩深度能有效地提高基桩的承载力,减少桩顶沉降;嵌岩深度愈大,其轴力沿桩身从上至下逐渐递减的趋势愈明显;嵌岩段的桩侧摩阻力呈现"上大下小"的双峰分布模式,且随嵌岩深度的增加,靠近桩底的峰值有向下退化的趋向;增加嵌岩深度,能使嵌岩段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更加充分,但对桩端阻力的发挥影响不大;对于桩嵌入泥岩持力层时,建议最优嵌岩深度宜取5D,能够更好地发挥嵌岩桩的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20.
贵州地区属卡斯特地貌,房屋建筑工程基础形式一般为人工挖孔桩或机械钻孔桩。若基础孔桩开孔即见岩,人工成孔难度大、周边环境复杂、基底须做钎探验证桩底持力的桩基施工,采用单一人工挖孔桩或机械钻孔成桩,难以满足桩基承载力及孔桩成孔对安全、质量和进度的要求。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介绍了采用干作业机械成孔辅以人工钎探和清底的人机结合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对其他同类型地质条件下孔桩施工有借鉴和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