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筑》2017,(5)
场所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之一,是其所处特定时空和环境对建筑的反映。针对当代建筑实践中"图像建筑"和"建构建筑"削弱建筑与场所联系的问题,试图通过对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作品运用表皮传播场所信息的解读与研究,指出其表皮面向场所性表现的的三种设计策略:场地特征、空间体验、时间象征,并归纳总结这些策略的操作手段,以寻求表皮形式与场所显现的关系,为当代建筑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崔彤 《城市建筑》2007,(12):10-13
本文从城市角度出发研究场所,由场所思考建构,在三个不同层级的建筑实践基础上提出从单体建构到场所建构再到城市文脉宏观建构的主题,并以"中国式"的思维探究城市与建筑的相关性,指出建筑时空的连续性是生命及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提出以建筑所呈现出来的"空间"和"特性",探索并解析建筑之间所蕴藏的场所精神,重新对建筑存在空间、场所的表现以及本质进行新的认知。以人为本,通过建筑空间元素感知,营造情感体验,强调场所精神在当代建筑核心价值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证明场所精神是当代建筑可以言说,并且具有知觉的当代建筑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致使许多历史建筑陷入被遗弃的困境,其不再是具有方向感、认同感的场所。场所精神的重建能唤醒空间的归属感,这使历史建筑获得新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场所精神的重建是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关键。本文从如何重建场所精神出发,以武汉巴公房子的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公众参与、建筑形态和功能3个方面讨论保护策略,使历史建筑重获新生,为人们重新创造出富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场所。  相似文献   

5.
建筑现象学是研究场所及场所精神的重要理论与方法,是对脱离环境与文化根源的形式主义与"舶来品"做法的有力否定。该文以兴义市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设计为例,通过对当地喀斯特地形地貌、自然环境、人造环境的感知,从空间布局、建筑形式、材料、光的利用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在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显性、补充与象征的积极关系,从而实现具有"场所精神"的场所营造。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META-工作室位于松花湖景区的观景平台项目——森之舞台进行深入解读.分析了将建筑作为"媒介"使人同自然之间感知发生关系的方式.探讨了建筑与场所的对话中所提供的超越视觉主导的多重感官知觉.借此阐释建筑师王硕定义的"地景标志建筑-Land(scape) Mark"之于场所知觉的营造。  相似文献   

7.
建筑的"场所性"不仅能引起人们对其视觉环境的关注与思考,还能从情感方面触及人们深处的记忆,使人与环境之间产生共鸣,是观者心理要素及客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从物质和精神的层面分析了成都"东郊记忆"工业建筑的空间、形态、材质及景观方面的"场所性"特点,重点探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场所性"的营造对建筑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屈少敏 《四川建筑》2016,(4):73-75,77
让·努维尔是欧洲较早谈论"消解物质性"的建筑师之一,对建筑消隐有着独特的阐释。文章旨在通过结合让·努维尔的相关作品,从建筑消隐的缘由、媒介及手法3个角度来分析解读"材料让建筑消隐"的观念,指出让·努维尔建筑作品的主题是建筑与场所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建筑的视觉表现,得到建筑通过消隐弱化自身呼应场所与城市文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正工作空间作为人类灵感的发生器,被用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力,如何营造并使用这个发生器也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的重要议题。本文的三个提案以"未来办公方式"作为切入点,在城市、空间和模式三个维度上展开思考,探索如何通过建筑行为让工作场所更加高效、便捷地服务于社会和每一个个体。其中,在城市层面上,通过对过去和当下的工作模式及工作场所的反思,构想未来工作时间与空间的自由蔓延,使个人与城市、生活与工作再无罅隙;在空间层面上,私密与公共、居住与社会职能间的界线有可能通过"门"这个具体的建筑要素变得模糊,而人的使用行  相似文献   

10.
该文首先介绍了主体性设计思维的三种逻辑类型,接着主要阐述其中的场所理论和现象学的设计理念,来展现主体性设计思维。在场所设计理论中,首先强调了场所精神,然后以场所叙事描述了主体与场所对话的布局方法;在建筑现象学设计理念中,介绍了"知觉的呈现与表现"理念在建筑创新中的重要性。最后从场地应答、场所叙事、知觉呈现等角度介绍了基于主体性设计思维的两个实验案例,通过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认为基于场所和建筑现象学的主体性设计思维,是设计保持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建筑作为人类对物质环境设计与创造的产物,其最终形式反映了建筑师在特定的语境下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回应与平衡。本文以深圳大学演会中心为案例,试图从对"场所"的理解及"场所精神"的构建出发,剖析了其布局、形体、空间等表达方式,并探讨了其形式与建构背后的逻辑与意义。指出建筑尊重自然,反映场所特质,以当代技术与生活诠释传统地域文化仍然是建筑设计的普适性原则。期望通过对一个80年代优秀的校园建筑个案的剖析,有助于关于校园建筑与场所关系及空间与形式表达的讨论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建筑漫步     
董豫赣 《建筑师》2007,(5):5-11
在萨伏伊别墅,正是被排除在"新建筑五点"之外的那条坡道,才提供了展现"新建筑五点"的确切场所,而在这条坡道上展开的"建筑漫步",不但与柯布的"建筑物体"相辅相成,最终,它还将修正"新建筑五点"。  相似文献   

13.
正建筑是有关"场所-使用-时间"三位一体的艺术:场所空间承载着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诗意栖居的可视化表达;使用的实用性是建筑的本体价值,也是技术思维切入的原点;时间赋予建筑活力和灵性,也是建筑运维管理中最重要的参考变量。BIM作为建筑工程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是基于场所空间融合下的虚拟与现实技术体系与"场所-使用-时间"实践的方法论,也是将建筑实用性和艺术性统一思考的协作平台。在BIM的价值链条里提取几个关键词,概述笔者关于BIM应用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双螺旋石拱桥基于2016年"中国·龙泉竹建筑双年展"的举办得以建造。该文基于对双螺旋石拱桥的设计文本阅读、建造考察和场所体验,结合对建筑师葛千涛的多次采访与交流,从形式的生成与空间的营造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该建筑,试图理出并分析场所、在地性、意象、风格派、解构、建构、材料等诸多关键要素和创作思想在建筑作品中的体现,继而探寻双螺旋石拱桥创作背后的"场所精神,乡土建设"这一竹建筑双年展主题的精神内涵和外延,及设计师"艺术乡建"的创作初衷。  相似文献   

15.
建筑要回到"场所",建筑令场所精神显现,建筑师的任务是创造有利于人类栖居的有意义的场所。以安岳县"龙鼎凤山"居住小区的方案设计为例,运用场所精神理论对山地住宅的设计进行指导,以期实现人们回归自然的居住理想。  相似文献   

16.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形式充满张力,作为建筑本体和周边环境的过渡区域的场所空间也是扎哈·哈迪德设计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主要对其建筑外围的场所空间进行论述,通过分析扎哈建筑形式的形成背景以及处理风格,阐述其"建筑场所空间"的创作手法,并讨论其风格对国内相关建筑场所空间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义兵 《建筑》2013,(5):38-39
我国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已有十余年时间,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位。大多数都是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国家计委监察部关于健全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21号)开展工作,有形建筑市场仅定位于"为建设工程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的场所"。其职能也只是"提供设施齐全、服务规范的场所""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的有形建  相似文献   

18.
程思 《安徽建筑》2013,(3):63-64
所谓"传统本质",即传统建筑作为"场所"真正与人有关的特性。只有从人的感受出发整理出这些特性,才能回答"传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进而发掘其中能够保存下来的又有哪些。文章整理出徽州风土建筑的八项场所特性,试图为徽州风土建筑的理论实践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解读,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掘并探讨以建筑现象学为理论指导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场所空间方面,从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挖掘农村本质特色,并通过洮河流域王家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项目,深入探讨建筑现象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指导和应用意义;进而提出王家磨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场所精神的内涵性需求,通过村庄空间肌理的延续与更新、规则街道界面的溶解、尺度的把握、传统形式的继承与"衍生"、地方材料的应用等措施,来引导当前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方海 《建筑创作》2010,(4):158-173
<正>在迄今为止的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中,芬兰建筑师及其作品功不可没。他们不仅为自己,为本民族创造出健康宜人的生活与工作场所,而且为全世界树立一种积极的榜样。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有一句宣言:"建筑师的职责就是为普通人创造天堂"。这句宣言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芬兰在现代建筑和设计诸领域所取得的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