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雪窦山曾是浙东禅宗文化的交流中心,宗教活动的发展推动了寺庙园林的营建。在这个过程中,园林建设者的艺术水平与审美追求都深受禅宗文化的影响。以现有文献为基础,从总体布局、基址选择、环境营造、香道布设四个方面分析雪窦山寺庙园林艺术特征。发现寺庙园林在系统布局上实现了山寺圆融,形成寺在山中,山即寺景的景观面貌;基址选择上依山取势,追求理想的山水环境;环境营造中把禅意融入大自然环境中,发人深思,充分体现了禅宗的自然观和生态观;香道布设中则因借地势凸显平夷与险奇的对比,形成旷奥兼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园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美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这些园林美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和构成景观的空间环境中。而园林景观的表现依赖于空间环境的构成。古人云:“景以境出”、“景不嫌奇,必求境实”,在园林中这个“境”便是景观空间环境。人们对园林的空间环境有物境与意境两层感知:物境是构成景观的表象,包括空间的艺术布局和空间环境质量;意境是由景观表象而引伸的意象及由此而  相似文献   

3.
麻欣瑶  卢山  陈波 《风景园林》2016,(2):109-113
小有天园是杭州西湖南线一处著名的私家园林,也是清乾隆时期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现今虽已遭毁坏,但留下了较多诗文和界画。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从园林选址、人文内涵、主题特色、空间布局、园林要素5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了其艺术价值——园林营建因地制宜,文化内涵丰富深厚,空间结构错落有致,借景手法极为精妙,奇石曲水姿形各异,古树花卉多种多样,环境氛围清幽真趣。  相似文献   

4.
园林活动是中国园林文化空间整 体性的主要一环,影响甚至决定着园林空 间布局和意境凝练,因此研究活动与空间 的耦合关联,对理解中国园林内在形成机 制、丰富古典园林营建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蓬发期,大量宋 画直观地反映了园林空间和园林活动共存 场景,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以宋 画为研究素材,引入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 梳理出文会雅集、园内栖居、山水游赏、时 节活动4种园林活动类型,从活动参与的主 体入手,分析相应活动空间所具有的最突 出的园林要素,及其所营造的整体空间范 围、空间性质,总结出园林活动与园林空间 的关系,从而为当代历史景观的文化内涵 保护以及园林活动与空间氛围的营造提供 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越  林箐 《风景园林》2019,26(1):96-100
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古城保护与历史文脉传承成为研究的热点。为研究古代城邑景观体系的营建智慧,本文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以古青州为例,通过地方志的整理、舆图改绘及ArcGIS软件辅助研究的方法,从古青州城历史沿革研究入手,将景观体系构成要素分为自然山水、人工体系及意象空间3类,并从度地、营城、理水、塑景、成境5个方面分别探讨古青州城景观体系的营建理法,得出多因影响下的城池择址,山—水—城一体的城池营建,以防洪和满足城邑生产生活为目的的水系梳理,以园林、风景名胜为依托的景观塑造以及以"八景"为核心的意境营造5个方面营建智慧。系统地梳理了古青州城景观体系的构成与特征,以期为中国其他古城历史文脉及地域特征的传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声景是建成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参与空间氛围的营造,对人们的情绪感知与心理健康营造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以古典园林这类建成环境中的声景为研究对象,以实测与声漫步相对比的方式研究声景带给人的情绪感受。将建成环境中的实测声级与表达人们情绪感知的声漫步图对比,得出:一,园林中声级空间分布的规律及其与建成空间特征的耦合关系;二,园林空间中具有特殊声景感知的空间及其特征。同时,文章结合声源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总结出建成环境中声景营造在影响情绪方面应注意的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论建筑环境竹景观的虚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燕  吕文明 《华中建筑》2007,25(3):152-153
竹子以独特的自然美感和人文内涵而具有丰富的景观效应,中国园林可以说"无园不竹".竹景观中虚景的营建更使建筑环境具有自然天成、空灵生动的氛围.综合众多建筑环境竹景现实例,该文主要从竹林天籁与竹影玲珑两方面分析竹林虚景的设计手法,为现代建筑环境竹子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袁晓梅  吴硕贤 《建筑科学》2007,23(11):75-78
结合文献资料考证与物理测量分析,本文从拙政园规划选址与布局、院落空间架构、入口设计以及声景营造等层面,对其原始景观格局中蕴涵的隔声降噪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中合理的声环境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对大观园的空间营造与当时寓画于园的宗旨息息相关,以山水画的空间法则解析大观园园林空间营造意匠,可以拓宽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画意内涵。大观园园林空间在动态游观法则下,从整体与局部、空间序列、景观集群三个方面推进了园林空间形态的完善;在气韵生动法则下,从风声、水声、动物声三种声景营造加强了园林空间结构的音韵流通;在象征隐喻法则下,从植物象征与文学象征引发了园林空间氛围的意境呈现。大观园园林空间的画意营造,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经典内核,又有园林空间形态、结构与氛围方面的创新和拓展,体现了诗意栖居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味和嗅觉越来越被风景园林领域所重视,世界各地的优秀香景营造案例的研究价值也正在逐步凸显。为了借鉴经典园林中的香景营造策略,选取较具代表性的西班牙摩尔人时期伊斯兰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从香景特征和香景营造手法等方面,总结出其园林中的香景特征:①植物选择在宗教、风俗或医学因素影响下,受植物香气、功能等因素影响,并且形成一定的配置模式;②园林中的香景除了植物之外,香薰香料也是香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麝香、松香等。并总结出伊斯兰园林中的香景营造手法有:①植物布置,包括植物行列式种植布局、植物绿篱的修剪以及植物与其他园林造景要素的协同等,有助于园内香味景观的形成;②利用Ansys Fluent、SKetch up等软件对格内拉利弗花园的水渠中庭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十字形狭窄水池的递引过度作用,考虑植物布局营造对于园内环境的影响,水池产生的小气候也对香景营造有一定的助益作用;③园中下沉式的种植池符合人们“坐观”的需求,能够使人更加近距离地感受植物的芳香。研究旨在为现今的园林香景营造或都市嗅觉景观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挑战的今天,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栖息地的重要载体,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以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自然生态展示区景观工程的设计与实践经验为例,基于国内外城市栖息地研究成果与实践方法,总结提出了以城市公园绿地为主的城市栖息地的营建路径,并针对该项目开展过程中影响绿地提升生物多样性功能的4个环节进行重点阐述,包括生态本底与景观功能评估、空间布局设计、分区生境优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等,以期为同类型项目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与湿地类似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对城市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不同地区的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研究,包括不同气候类型、使用年份和面积大小等不同方面,并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特别是鸟类栖息地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类分析。通过文献研究、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探索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体系的基本组成及其相关性。本文写作目的是建立适当的城市湿地公园栖息地评估标准,支持生态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Biodiversity relationships in urban and suburban parks in Flander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Urban and suburban park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especially in a strongly urbanised region like Flanders (Belgium). A previously developed method for monitoring biodiversity was applied to 15 parks in Flanders. This method took both habitat and species diversity into account and resulted in 13 biodiversity indica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rban and suburban parks can have a high species richness, especially if they consist of different more or less semi-natural habita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iodiversity indicators and the ec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diversity were examined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es and correlation techniques. Park area was the main factor explaining the variation in biodiversity indicators, so larger parks could contribute more to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than small ones. A biodiversity score based on habitat diversity and species richness was proposed to summarise and evaluate the biodiversity. This score i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park area and is therefore considered as a reliable indicator for comparing biodiversity in parks of different area.  相似文献   

14.
张颖  黄婷婷  胡骞  朱建宁 《中国园林》2022,38(3):106-111
社区公园是利用率最高的城市绿地类型之一,其生物多样性水平与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作为生物迁移的踏脚石和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节点,其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提升对整体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十分重要.以北京市4个小型社区公园为研究区域,以鸟类作为生物多样性指示类群,从公园生境结构和干扰控制两方面入手,探究基于鸟类多样性提升的社区公园空间...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影响了城市绿色空间的生境质量,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威胁。构建城市范围内的多物种综合生境网络能够整合现有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育。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绿色空间发展提出了基于In VEST-MCR复合模型的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格局构建方法体系:即以生境类型为导向选取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焦点物种,通过大数据选取焦点物种的栖息源地,基于In VEST模型生境质量模块选取潜在栖息地(汇)并生成生境网络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丰台区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研究结果明确了丰台区的生境质量现状与未来生境网络发展脉络,为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构建提供了新方法,为丰台区绿地空间格局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6.
匀质化的城市化环境不断威胁着野生生物栖息地,同时也造成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日益贫乏.而城市公园为城市化环境下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打开了一扇窗.乡土植被的覆盖、小气候生境的多样、水体的连通性以及绿地牛念系统的网络化连接,将会显著改善城市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照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原则、遵循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友好措施,着眼于长远,必将能改善生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敏  宋岩 《风景园林》2014,(1):47-52
面对城市生物多样性逐步丧失和城市生态危机的加重,在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同时强化生物多样性的载体——生境多样性的规划营建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再生的关键技术之一。梳理城市公园生境要素单元分类的基础上,文章阐述基于生境单元的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分析游憩活动对于公园生境的干扰与分区管理策略,并通过后湾沼泽地、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米勒生态公园和圣路易斯森林公园4个典型案例解读,探讨城市咸水沼泽生境、城市浅水(淡水沼泽)生境、城市草原生境、城市森林生境这4种主要城市公园异质性生境设计、建造与管理要点,最后从一般设计流程和核心设计控制指标两方面提出基于生境单元分类体系的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8.
刘俊男  陈航  高凯 《中国园林》2022,38(10):32-37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鸟类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和伞护物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识别滇池沿岸鸟类适宜生境,完成生境制图,并利用最小成本距离模型和电路理论构建及优化鸟类生境网络。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识别环滇池湖滨水陆相交区域为鸟类高适宜区生境,距滇池一级保护区距离与植被覆盖度是影响鸟类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2)生境制图结果显示,高适宜区生境以湿地与林地为主,两者占比分别为39.34%和28.67%;3)基于最小成本距离模型构建了滇池沿岸及昆明城市范围内的鸟类生境网络;4)基于电路理论识别了生境网络的生态“夹点”和“障碍点”,改进网络的连通性。研究成果形成鸟类生境识别和网络构建的系统方法,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城市生境恢复的角度阐释日本3种不同的城市绿化开拓性项目。1)大阪万博纪念公园项目旨在恢复大阪城市核心绿地的自然景观(自我维持的森林)。为实现此目标,除实施相应的植物种植计划和种植方法外,待修复后的植被冠层高度郁闭后,模拟自然干扰的林窗再生的适应性管理是提高其物种多样性的关键。2)梅小路公园的“生命之森”生境花园是第一例实施20余年动态监测的生境修复项目。研究发现生境中物种的迁入定居和灭绝趋势因物种类别而异。3)平安神宫庭园是在城市基底中的濒危物种庇护所(隔离保护地)。庭园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日本园林造园特征有关,“缩景”(微缩自然)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采用了适应性管理来替代自然干扰。最后,提出生境设计需充分考虑自然的3个属性:要素、格局与过程,其中过程属性是最具挑战的议题。  相似文献   

20.
Most researchers agree that preserving, creating, and restoring urban wildlife habitats has to be an interdisciplinary undertaking if it is to succeed. Ecologists and wildlife biologists must be key participants. The culturally modified context of most urban habitats suggests that landscape architects also have a primary role to play.Open space in the urban/suburban environment is a scarce and valuable resource.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 pressure to convert these spaces to commercial or intensive recreational uses are immediate and intense. Presenting arguments to preserve or restore urban open space solely as habitat for wildlife is seldom successful. Decision makers are more likely to support urban wildlife habitat programs if other uses are also accommodated.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data that suggests that wildlife are being adversely impacted by multiple uses of urban habitats. The challenge for planners and designers is to minimize adverse impacts and capitalize on those attributes of other uses that enhance habitat value. Planning for the temporal as well as spatial dimensions of site uses is required if the needs of wildlife are to be met.The paper presents three general areas in which landscape architects have traditionally contributed to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urban wildlife habitat planning: contextual perspectiv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and design/technical execution.Reflecting back on his past 10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landscape architect planning urban wildlife habitats, the author presents several case study projects in which: (A) accommodation of multiple use objectives, including wildlife habitat, was required; (B)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participated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C) key principles from the fields of landscape ecology, conservation biology and wildlife biology were applied to facility and activity location, habitat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Plans of completed project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how habitat values were preserved or enhanced and multiple uses accommodated in public open space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brief summary of keys to success common to each proj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