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栅栏街位于明清北京古城内,是体现北京城区街巷胡同传统风貌的重要街区之一.斜街肌理是大栅栏街区特色之一.在对大栅栏街区街巷胡同及其传统建筑遗存率的节点调研与主街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认为:(1)今天大栅栏街区较高的传统风貌率是以大量拆除传统建筑与大量建造仿古建筑为代价的;(2)大栅栏街区历史传统风貌的核心保护区,宜确定为“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与“东琉璃厂历史文化保护区”;(3)大栅栏街区的斜街肌理与30%的传统建筑遗存率是衡量大栅栏街区历史传统风貌保护状况的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李祯 《古建园林技术》2020,(148):73-77转83
东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汉中市目前现存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留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本文首先通过历史文献阅读和现状调研,分析了东关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道路变化,其次从图底关系、空间界面、空间尺度、空间节点等四方面剖析了街巷空间形态特征,最后对东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两街六巷”鱼骨状街巷空间的保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咸阳中山街地区空间特色解析与保护更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旧城更新过程中如何对传统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及文化内涵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咸阳中山街历史街区为对象.详细研究了其整体空间格局.街巷空间特色及其蕴含的丰厚文化积淀.并且指出中山街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更新改造的目标与理念.并运用城市设计手法对街区整体空间结构.街巷的空间体系、重要节点等方面进行更新改造.希望对古城传统街区特色的延续,对地区社会网络和生活网络的有机缝合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古街风貌.传承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在新形势的引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古城,街巷空间更是直接地反映了绍兴城市的面貌特色,无论是街巷空间建筑、小品、景观或是人文都十分引人注目,它以另一种方式加深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同时,街巷空间作为城市的骨骼,它担负的不仅仅是交通职能,它也为人们提供休闲、购物、娱乐等其他各项生活服务,并且充分体现绍兴地区的文化经济特色。论文以绍兴市区府山直街美丽街道设计为例,研讨城市特色街巷空间营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宽窄巷子和南宋御街的现状调研,结合两个历史街区各自的地理文化环境和肌理等特点,对历史街区内的边缘空间、建筑立面、节点、材料应用和场所精神的体现等方面的共同点分析总结,以浅析历史街区中的街道空间营造方法和场所精神的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大连市连锁街历史街区在传统保护模式下出现的物质环境全面衰退、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街区现状、街道尺度、建筑空间、建筑立面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与测绘分析,概括了该历史街区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价值,提出了适合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确保有效的将连锁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与开发利用相互结合,为大连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湖南靖港古镇的形成因素出发,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分析了"两水五堤,新老分置"的古镇空间形态,阐述了"八街·四巷·七码头"的历史镇区空间结构及特有的街巷空间序列和节点空间,研究了古镇的建筑及其营建特色,以揭示靖港古镇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杭州传统街巷庭院空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街巷和院落两方面入手,在对街巷院落居住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探讨的基础上,从街巷空间和庭院空间两方面对杭州现存的传统居住模式进行了一定深度的解析。街巷空间按等级序列划分为沿河街市、普通街道、巷道及弄,具有序列性,领域性和神秘性的特点。空间形式主要有曲线或折线形,直线形和十字相交形。天井式四合院是庭院空间组成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种具有丰富层次的传统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精髓,对现代城市规划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彬  王梦 《华中建筑》2015,(1):112-117
该文以大悟县历史村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悟县几个有代表性历史村镇的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的整理,基于大悟县历史村镇形成的历史发展、村镇功能、自然人文等三方面的考虑将大悟县历史村镇划分为家族型、商贸交通型、建筑遗产型、革命史迹型四种类型。从空间尺度、街巷结构、街巷形态三个方面分析历史村镇街巷空间,得出其街巷空间特色为街巷空间尺度适宜,整体空间结构呈鱼骨状或不规则网状,街巷形态自然、多呈曲线型和折线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宣化店古镇的形成因素出发,结合古镇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洞悉古镇演变历程。对防御型的平面格局、"带状线性布局"的古镇空间形态、"一主街、一次街、多支巷"的历史镇区空间结构及其街巷空间序列和"四门、两楼、一庙、一馆"节点空间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古镇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载体面临巨大的破坏,鉴于这种不利局面,笔者提出了对古镇街巷空间规划保护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1.
浅析洛带古镇的空间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常勇  傅红 《四川建筑》2009,29(5):56-57
洛带古镇老街以明清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的格局,并构成了内向封闭型街巷空间。古镇建筑以住宅为主,建筑和街道细部的描写,让整条街道成为真正的客家文化展廊。  相似文献   

12.
前门大街环境规划设计从尊重历史文脉出发,结合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盛世天街"的设计主题.规划设计与前门的历史发展、建筑商业业态和两侧街巷的功能相结合,设计了4个主要景观节点,并以街中街的形式划分横向空间.通过对建筑风貌的控制、地下空间的利用、绿化设计、交通组织,前门大街将成为一条融历史与时代于一体的步行街.  相似文献   

13.
古镇通过其历史积淀,形成独特的空间格局,使其有别与普通城市,成为旅游热点。本文选择以五凤古镇为例,从空间格局分析出发,结合空间意象,对古镇整体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古镇旅游开发应加强整体景观线路规划、保留现有优势、进一步统筹老街区古镇的关系、加强纵向街道打造、打造重要景观节点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洛阳明清老城历史街巷为例,通过文献史料分析、测绘数据整理、数值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老城的街巷格局、历史遗存分布、街巷空间尺度、街巷界面及建筑风貌等与老城街巷空间特色高度关联的几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探讨了老城街巷空间的特色所在。并由此进一步对位提出了老城街巷空间特色保护的相关对策,对洛阳老城风貌延续、城市特色营造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因邑而兴的湖北古镇--钟祥石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百浩  叶裕民 《华中建筑》2006,24(2):136-142
该文结合石牌古镇“因城邑而兴,因商贸而盛”的历史背景和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解析其与汉代古城邑、汉江形成的线形空间格局,对老镇区“十街三巷十八门”的防卫型布局、独特的节点和街巷空间、富有地域性特色的天井式民居以及戏楼建筑的基本型制和建构特点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伴随全球化经济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中拥有历史风貌及地方特色的街巷空间逐渐出现集体记忆缺失的情况。为探究其中的环境原因和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广州文德路和北京路步行街为研究对象,结合认知地图法、现场访谈、GIS 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两历史街巷市民记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并探讨这些特征与历史文化节点的空间格局以及街道商业发展状况的相互关系。在此分析基础上,研究检视广州历史街巷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为实现传统街巷的文化风貌保护及功能更新,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维护和构建城市记忆的功能提供参考与借鉴。分析表明,文德路和北京路历史文化要素存在场所感欠缺、空间连接性不佳的情况,整体记忆强度都偏低;另外,两者的商业发展状况都不利于发挥历史文化节点构建市民集体记忆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鲜明  蔡军 《华中建筑》2010,28(1):87-90
通过对上海市郊区历史地段街巷进行实地调研,该文将街巷按社会功能、保护等级以及街巷与两旁介质关系分类,并归纳分析出街巷具有以折线型平面形式为主、空间尺度比例宜人、剖面形式丰富、界面连续和统一以及节点丰富的五大特征,以期为郊区历史地段街巷的进一步研究及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江珊 《华中建筑》2012,(8):147-150
该文以宋代建筑画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宋画中建筑形制、建筑空间、沿街界面、街区肌理来研究宋朝市井街巷建筑空间。在这里,市井主要指城市普通居民包括商品交易在内的日常生活场所。其研究范围包括:宋朝市井建筑单体,宋朝城市市井街巷空间的沿街形态,民居空间与市肆空间的组合关系。宋朝城市以“侵街”为突破口,以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通用化这一特点为助力,最终形成了单元同构,整体非均质的街巷空间,达到了城市市井生活空前繁荣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案例总结、分析了羊楼洞古镇街巷的特色——以弯曲为主的道路、宽度变化的街道、平面交叉方式多样的街巷、临街前后错落的多处建筑、局部自然起伏的道路、巷道雨篷及街巷遮雨出檐、巷道入口门墙、弧形巷道等,以期为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百浩  金毅  徐宇甦 《华中建筑》2009,27(2):234-239
该文结合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历史条件因素,分析湖南省汨罗市长乐古镇发展演变情况,“山-河-街-古驿道”的古镇空间形态,外围内敛的可防卫街巷空间及其建筑特色,对研究湘北地区地域建筑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