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 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成为新时 期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其中,划定生态保护 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 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城镇开发边 界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指导和约束城镇发展 的区域边界线,在城镇实际建设中承担底线控制和引导发展的双重作用。我国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总体采用底线思维,对于城市设计思 维的考量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探讨。本文从城市设计思维出发,结合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 编制工作,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过程中的格局识别、方案划定、边界修正等步骤提出城镇开发边 界“修订”方法,并建议在生态斑块和空间单元视角下丰富城镇开发边界规整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作为对国土空间格局和"三区三线"划定的重要支撑依据。本文旨在探讨"双评价"结果与"三区三线"划定如何科学合理对接,并对市县级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的细化进行探讨。提出,"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预判,"三区三线"需要结合地区的整体战略进行因地制宜的多视角研究,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结果。"双评价"预判需要与现行管控边界、发展实际进行校核,应遵循"生态保护红线只增不减"、"基本农田总量不变"、"城镇开发边界集约利用"等基本原则,最终明确国土空间的"三区三线"。建议国土空间以"三区一网络"全域全覆盖的功能分区、以"三线一附加"的细化"三线"刚性控制线体系来实现统筹管控,构建覆盖全域、上下传导的空间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自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科学有序地统筹布局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双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其面临的问题也逐步浮现。为更好地支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必要对现有的"双评价"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与再认识。文章从国家层面对国土空间"双评价"工作要求入手,通过梳理和总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优化和政策配套角度探讨"双评价"工作优化路径,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土空间开发进入底线约束、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城镇空间从弱约束下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型为强约束下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城镇空间增长的核心管控抓手,其功能不应仅停留在规模及底线管控上,更应具有主动塑造美丽国土空间的作用。文章以滇池与流域国土空间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湖城生态、湖城空间等多个角度出发,探索了以自然和谐、国土安全为前提,环境影响、舒适艺术、低碳高效为控制导向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新方法。结论显示,在综合多因素下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具有降低环境影响、塑造景观格局、提升城市开发效率等作用,为新阶段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提供了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欣  钱竞  赖权有  张吉康 《规划师》2021,37(20):44-50
城镇开发边界是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高水平空间治理的关键政策工具.在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城镇开发边界不仅是倒逼城市存量挖潜的约束线,还是空间治理新阶段主动引领和构建城镇发展新格局的调控线.文章以空间治理为视角,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提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应重点把握三大关系:技术理性与规划最优的关系、规模有限与形态完整的关系、历史继承与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以深圳市为例,从城镇开发边界初步划定、空间治理和管控机制3个方面,探讨空间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逻辑,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指导我国空间 可持续发展与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核心 [1] 。 其中,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市空间管控的主 要引导和控制指标,是探索内涵式、集约型、 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要内容。丘陵 地区特别是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小城市,具 有较敏感的环境要素、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城 市快速发展等特征。本文在领会《市级国土 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精神的基 础上,结合相关工作实践,对国土空间视角 下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并根据 丘陵地区的城市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了此 类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模式。最后以四川省 射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为例,探索在 国土空间新时代新要求下,如何在划定丘陵 地区中小城市的城市开发边界时处理好保护 与开发、协调与统筹、管控与引导以及动态化 实施管理等相关问题的可行之法。  相似文献   

7.
张媛明 《城乡建设》2021,(15):50-52
城镇开发边界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十九大报告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近两年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在调整数据基础上,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整改划定的基础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充分论证水资源约束底线,结合双评估、双评价,结合上位规划分配的规模指标,确定城镇开发边界的空间形态,并通过划定弹性发展区来预留弹性.  相似文献   

8.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必须兼顾资源的保护、开发与配置,注重基础性、约束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平衡,在协调保护和发展之间保持刚性与弹性的平衡。"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统一划定和管控是国家自然资源部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抓手,开展覆盖全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则是"三条控制线"划定的技术基础。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学术和实践层面分析现行"双评价"在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语境下面临的约束作用不强、指标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学术界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业已达成新的共识-在新语境下实现从总量调控向空间约束指引转变,更加注重引导形成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协调发展。因此,文章进一步聚焦地域特色的"双评价"概念内涵、指标体系、划定方法和传导机制等关键问题,将深化基础研究、固化技术流程、优化技术方法等作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赵民  程遥  潘海霞 《城市规划》2019,43(11):31-36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一系列制度创新,其中包括市县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及国土用途分类管制制度。本文首先回溯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缘起;然后结合中外实践和实效比较,阐述城镇开发边界制度设计与国情的关系;最后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监督实施的条件下,要明确城镇开发边界的作用,要赋予其综合性内涵,并体现出层级传导等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特定区域和特定领域的专项规划编制方法仍亟待探索,本文在梳理省级次区域规划实践的基础上,立足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时代要求,认识省级次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技术框架和重点内容,并结合项目实践,探讨了省级次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在落实国家和省级政府要求的空间响应、统筹协调跨区域空间协同、刚弹相济的管控要求传导等方面关注的重点和技术应对,初步探索省级次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方法,以期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现实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威汐  曹春 《城市规划》2023,(4):25-30+44
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框架已基本完成,并初步形成了以边界底线管控与分区功能引导相结合的管控模式。但由于目前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研究大多缺少用分层级视角来考量空间管控边界划定的逻辑,所以本文在识别空间管控边界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价值观选择与管控力度区分,思考不同空间管控边界划定的管控逻辑,以期为拟定更精准、能协调、可实施的分层级空间管控策略提供逻辑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空间规划普遍存在的多规差异严重削弱了国土空间的管控能力。从"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到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我国空间规划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不断深入。在新一轮总体规划改革呼之欲出之际,以甘肃省"多规合一"试点县之一的永靖县为例,提出总体规划改革的核心任务为建立基于"多规合一"的全域空间管控体系;进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三区、五线"的空间管控方案,包括管控要素的划定原则与划定方案,以及管控体系的实施措施,期待新一轮的总体规划能有效发挥空间规划和空间管控的统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既 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筑了框架,也提出要有 目的有重点地运用相关学科成果进行融贯的 综合研究。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 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 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 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 界”,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进行多学科交 融研究。因此,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基础 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资 源、环境、生态、灾害等要素和区位条件,确 定国土空间内进行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等的 适宜程度。本文主要以青岛市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为实践案例,在客观真实公正地 摸清资源环境资源本底条件基础上,研判国 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明确农业生产、 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落实 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的战略引领,以期 支撑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开始逐步推进"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工作。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正式全面展开。空间规划是政府加强空间管控、协调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构建市域层面空间管控体系,切实发挥空间规划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总结我国市域空间管控体系现状主要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发展定位、空间管控和建立健全协同机制三个层面,建立基于"多规合一"工作的市域空间管控体系框架。再以山东省青岛市工作实践为例,从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远景发展战略传导、管控平台完善、基础评价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差异化管控措施制定等方面进行实例阐述,探索在"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市域空间管控体系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其中,空间管治①区划体系的建立,是确保战略落实深化、科学导控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的重要内容.省级政府作为国家战略政策上下传导和相对独立的空间治理单元,肩负着精确管控和原则管控的双重责任.从省级空间管治的实践历程来看,空间管治开始由离散治理走向集中的分层次综合治理,由单一要素管控走向全域全要素的综合集成.总结过去四种典型的空间管治区划方法,结合新时代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的要求,本文提出建立"集中+分治"的管控模式,建议"区域+要素"用途管制体系的优化思路,并结合云南省的案例,从分层治理、底线管控、功能引导、综合管治四个方面提出构建省级国土空间管治区划体系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作为空间资源管治的直接手段,空间规划关注的一大重点即央地事权的平衡与共治,城镇开发边界和生态地区则成为平衡央地事权、集中体现央地"管控与发展"诉求的焦点。由于政治体制、社会发展阶段、空间规划体系的巨大差异,不同国家央地平衡与共治的前提、重点和举措各有不同。本文选取美国波特兰大都市区、荷兰兰斯塔德、英国大伦敦地区为研究对象,探求在"地方主导""央地协商共赢""中央强控"这三种类型的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地区管控的主要做法。笔者认为,不管在中央强控还是地方主导的空间规划体系中,央地双方都致力于通过"区域统筹"和"弹性机制"等方式,在土地发展和规划事权上不断博弈,在中央强控与地方发展之间寻求最佳平衡。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生态地区保护,以及如何在保护中谋求地方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空间规划改革,城市开发边界已成为规划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城市开发边界实质上已演化成为国家空间规划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避免城市发展无序蔓延、避免空间开发与保护失衡的政策工具。文章在客观把握当前空间规划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我国"多规合一"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的探索成果,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借鉴国外城市开发边界的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的刚性与弹性机制、合理规模确定方法、评估与调整机制等展开探讨,提出我国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规划师》2016,(6)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空间规划改革,城市开发边界已成为规划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城市开发边界实质上已演化成为国家空间规划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避免城市发展无序蔓延、避免空间开发与保护失衡的政策工具。文章在客观把握当前空间规划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我国"多规合一"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的探索成果,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借鉴国外城市开发边界的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的刚性与弹性机制、合理规模确定方法、评估与调整机制等展开探讨,提出我国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张掖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从战略指引和问题导向出发,落实发展目标与战略,解决城镇空间拓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初步划定了全域市级开发边界。本文从以上实践经验出发,预判甘肃省河西地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可能面临的五类难点,并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层级框架与技术体系入手,在省市联动、科学支撑和政策设计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20,(7)
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其中表现较突出的是国土空间及其管控问题。因此,国家致力于空间治理体系改革,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并将"双评价"作为基础工作。在此之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建设适宜性评价是相互独立的,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和作用有限,而当前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紧密结合,意在摸清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本底,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支撑。长沙市将"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首要工作之一,探索适合长沙市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并从查找问题和短板、确定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确定开发规模和空间、划定生态控制线及打造高品质生态空间等方面探索了"双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