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玲 《浙江建筑》2012,29(8):62-65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土地、水和财力,选择对周边生态环境尽可能少的干扰来绿化和美化城市.从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的设计理论、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意义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总结出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园林绿化产生和存在的最本质要求,生态理念的贯彻与节约理念的实现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也是可持续的绿地.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要转变园林建设观念,兼顾生态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剖析了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含义,即在城市环境条件下,运用最高效的投入和技术措施,保持后期养护管理中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成本投入,并长期而持续地获得最大生态、景观、社会服务等综合功能的绿地.结合丰台区东高地怡馨花园绿地雨水收集再利用的技术实践,从节约水资源角度探讨了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途径.指出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进行雨水收集再利用是非常必要、重要而切实可行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的关键是运用高效的技术措施并满足城市园林绿地综合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节约型景观是城市绿化在“空间节约”方面的首选方案。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放过“细节”,通过抓住各个重要环节实施有限空间的景观建设,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有良好的生态作用,还可带给我们精神文化与休闲游憩的享受,尤其是居住人口较多的地段,更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绿地的综合功能,使绿地更多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让市民在茶余饭后有寻“花”问“柳”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城市住宅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节约化不仅仅是一个理念,住宅区本就是人们最为集中的场所,构建生态节约型环境氛围在给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是能够符合一个城市的生态基础现状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一个城市生态体系的形成,从而使创造宜居城市的目的得以实现,是未来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介绍了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列举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势,最后通过对比分析,针对城市住宅区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设计方式提出了合理性地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6.
铁铮 《华中建筑》2006,24(1):102-103
绿色生物工程措施是整治现代城市环境恶化的根本措施。而这种工程必须由绿色植物的种植工程来完成。也就是必须靠植物造景、造园、造绿地。而不能用铺装广场、道路、建筑、雕塑、构建物等来替代。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绝对不能用“景观设计”类的名词所取代。因为。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的大部分重点工程与景观无关。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市园林绿化工作倡导节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强健 《中国园林》2006,22(12):54-57
园林绿化的节约问题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要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大力倡导节约理念,处理好园林绿化的生态、景观、文化、服务等各种功能体现以及对于园林美学认识与节约的关系,从科学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保护现有绿化成果、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综合效益、科学合理配置植物、采取各种节约措施等多方面入手,有力促进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中的节约。  相似文献   

8.
孔宪琨 《中国园林》2008,24(4):21-26
郑东新区CBD地区从整体上谋求让后世感到自豪的文化价值,创造人与自然、历史、城市共生的新型城市,“郑州之林”公园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建造的。主要表达了从公园设计思路的产生到公园具体实施这一系列过程。阐述了从弘扬地域文化、契合城市空间形态、打造城市绿地特色等宏观角度去设计公园,从植物科普、模拟自然、节约建设等微观角度去建设公园,试图通过城市与绿地的互动促进过程,达到城市与绿地共同发展、城景交融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
朱春阳 《华中建筑》2014,(7):187-191
城市园林绿地对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形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更重视园林绿地的生态、游憩功能,绿地系统中景观、文化、避灾功能规划意识淡薄。该文从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国内外案例探讨了功能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明确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性需要回归,回归绿地生态、绿地文化、绿地景观、绿地游憩、绿地避灾,使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承载的生态改善、文化创造、环境美化、休憩娱乐、防灾避险五方面充分体现,让园林绿地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亟需绿地功能结构的构建:"景观结构+游憩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避灾结构",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勇 《城乡建设》2016,(3):66-67
徐州是全国重要老工业基地,采煤等重工业曾经导致了土地塌陷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只有通过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才能建设宜居生态环境和美好城市.徐州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项目带动”原则和“节约型园林”、“海绵城市”、“精品园林”等建设理念,通过绿地系统规划,立足保护和修复城市自然资源,以城市生态修复和老旧城区改造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了“二次进军荒山”、“露采矿山生态治理”、“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均衡绿地布局,构建绿色廊道,有机勾连了徐州自然山水和绿地资源,较好地保护和完善了整个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让城市融入了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基本实现了城市和自然园林的相互融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了“自然山水大气恢宏,园林绿化精致婉约;兼南秀北雄,显楚韵汉风”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丽蝶变,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新路子,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具有很强的典型示范意义.其突出做法和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Scientifically recognizing and wisely intervening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ince evolution (change) is absolute. For human, landscape changes, however, can be measured in a relative sense. Upon such an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persistent landscape” highlights the landscape’s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over time, as well as the stable variety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The key to understand this concept li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s’ observation of not only the stability of natural ecosystems but also the harmony of cultural-social contexts. However, the rapid urbanization has caused many press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loss of characteristic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fragmentation, and cultural fracture, which calls for landscape architects who can re-recognize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formulate scientific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issue, LA Frontiers hopes to offer landscape architects with insights to meet contemporary needs by embracing new landscape forms and implications, so as to create healthier and more poetic-quality living environments with cultu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2.
景观指数在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波  包志毅 《规划师》2004,20(5):112-114
景观规划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组合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结构,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用景观指数描述景观格局能使我们对具有一定统计性质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陈航  张晋石 《风景园林》2016,(10):120-127
日本景观社区营造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后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现行的景观社区营造,以《景观法》等法案作为其法律基础,并由景观行政团体依法实施。景观社区营造的内容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景观规划、景观建设规范和设计导则、景观条例。在整理了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日本兵库县篠山市的景观社区营造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日本景观社区营造工作对于我国景观规划建设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下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景观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与问题:设计语汇的匮乏、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难于落地、改造趋于形式化。从乡村问题出发,适时地反思乡村景观是有必要的。而风景园林学科视野下,乡村景观的反思更突出的反映在"时代"与"地域"两个方面。前者决定了乡村景观应结合"营造"重新联系乡村"人地"的角色定位,后者则要求从具体村庄入手深化已有的地域景观研究层次与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感知到认知 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北京的乡村景观建设存在乡村景观风貌逐渐丧失、并日趋城镇化,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乡村地域美学不够突出和乡村规划项目缺乏统筹、建设紊乱三大凸显问题。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为研究对象,沿用从感知到认知——景观特征研究方法,基于阅读文献资料法和问卷法、访谈法、抽象归纳法,通过古代田园类诗词、《园冶》及风水学反映出中国传统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包括13个"呈现型"特征和14个"营造型"特征;通过文学作品、民居建筑、传统植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归纳出3类北京传统乡村景观;此外,通过针对北京乡村居住者与旅游观光者研究对北京当代乡村景观风貌特征进行补充,从而构建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框架。未来可深入研究并系统化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建立《北京乡村景观建设导则》与《北京乡村建设项目景观风貌评价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其发展,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英国景观特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特征的概念和景观特征评估的过程在广泛的景观和环境规划、管理活动中得到重视。本文将回顾英格兰(略及苏格兰)景观评估和绘制途径,并检验它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从最初的景观评价、景观评估探索到目前对于景观特征的思考的演变,并检验了特征评估方法在很多实际情况中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景观词义的演变与辨析(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广思 《中国园林》2006,22(7):21-25
作为一个外来语,景观在中国当前的LA学术界中被普遍地使用,导致了人们对学科核心概念的误解。在明确景观存在德、英、中3个语境的前提下,通过对中文语境景观词义的演变过程以及Landscape在LA学科中含义拓展的回顾,进行了英语Landscape(景观)与中文风景的比较,指出了中国LA学科中景观并不等同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景观概念,比较了中国LA学科的大地景物规划与国际上景观规划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景观的感知:走向景观符号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位 《世界建筑》2006,(7):47-50
本文介绍了景观感知理论的两种阵营。一种是从客观的景观元素出发,研究景观传递给人的信息。另一种是从主观的人出发,研究人的感知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在景观感知理论中的重要性,景观符号学成为了研究景观含义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方兴 《室内设计》2019,(1):87-93
广东寺庙园林在兼容并蓄的文化氛 围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点。文章简要回顾 了国内关于该类园林的研究进程和代表性成 果,认为相关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比较滞 后;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对广东寺庙园 林的类型、所处自然环境、发展脉络和分布 原因进行了梳理;深入探析广东寺庙园林的 空间组织、风格、花木配置、水石造景和题 景五方面的内容,指出广东寺庙园林景观营建 中的地域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周春妮 《华中建筑》2006,24(6):96-98
该文通过对合肥近十年以来具代表性的两个住宅小区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分析,结合当代中国景观设计学发展的原因和背景,探讨了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学的价值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