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结构力学教学为中心,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高层建筑两门课程的教学,以及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教学内容体系规划、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加强对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建设,形成了"知识—训练—实践"良性循环的新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面向工程实际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2.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是水质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选修课,通过学习该课程,为学习水质工程与技术专业其他课程和今后从事工程建设实践奠定坚实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提高学生基础理论水平的同时着力培养实践能力,为此,针对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特点,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先进行"暖通空调"课程学习再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提出并实践了基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笔者从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将"暖通空调"理论课程学习与随后的课程设计进行恰当结合,从而实现将"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暖通空调"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文章对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要点、改革效果与反馈、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中,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研究性教学内涵的理解,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该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思路,将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定位于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并重,满足考研学生和直接工作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并采用问题探讨、案例分析、课程设计训练和专题研究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性教学能促进教师个人提高学术水平,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应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指导过程的实践工作,分析了传统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课程设计任务书、实施手段、考核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对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提高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分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所面临的形势,指出特色专业建设应该充分考虑专业评估认证背景、学生能力培养达成的新挑战、"新工科"工程教育发展新要求、创新教育新驱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 0新战略等时代新需求。从培养体系、教师队伍、知识体系、课程建设、教学环节、实践实训与创新体系等方面,介绍安徽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情况,并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案例进行阐析。认为给排水工程能力实训是学生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到培养创新能力之间的重要桥梁,提出理论—虚拟仿真—实践实训—创新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建筑节能课程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大量教学实例、实践,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建筑节能课程教学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在建筑节能课程"建筑单体设计与节能"这一章节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实现课程教学效率的最大化。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筑节能课程教学更受学生欢迎,师生能进行良好的互动,课堂气氛更为融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保障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专业课方向可分为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类、环境规划与管理类两大类。可以针对环境工程专业中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的特点,以互动式理论教学、开放式课程设计,以及与项目相结合的毕业设计的方式,增加课程教学与实践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建筑节能导论符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科需要,有益于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建筑节能的相关知识.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可以同时达到专业知识获取和语言能力提高的目的.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目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建筑节能导论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响.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中文与英文的关系,同时采用启发互动、案例教学等多种手段,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分依赖书本、注重理论、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文章针对南京工业大学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特点,主要从凝练重点、突出难点,课内的实践情景式教学,课外的实践教学,加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在创新型实践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等五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2012年,随着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并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随之专业名称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根据2015年山东建筑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关于构建"3平台+3模块+X课程组"课程体系的意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选修课中开设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课程。新的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教学体系保留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要内容,同时将建筑环境自动化技术作为学科的另一个重要模块分支。根据新的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研究探讨,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金志强 《山西建筑》2014,(36):188-189
基于节能降耗工作的必然性,对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从建筑墙体保温、屋面节能、门窗节能三方面作了阐述,以促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实现现代化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更名,以及南昌大学制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为背景,探讨制定大土木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土木建筑基本知识,能在建筑环境与建筑能源领域从事设计、施工、制造、运行、咨询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探索开设大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实践课程及特色课程等。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人们的节能意识在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的节能设备、节能技术、节能材料等。在全球能源消耗体系中,建筑的能源消耗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建筑节能显得尤为重要,节能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点。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建筑节能首先从设计选材方面,选择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减少热量的传递。发泡复合材料不失为一种价格低廉、保温性能优越、减轻环境污染的新型复合防火材料,其在建筑节能领域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韩建平 《山西建筑》2014,(34):202-203
对国内房屋建筑节能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节能设计不符合相关标准、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节能意识淡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墙体、门窗、屋面等的节能施工技术,以解决房屋建筑节能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大程度的实现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问题也开始逐渐变的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寻求新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并打造绿色建筑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首先探讨了绿色建筑发展以及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然后结合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对建筑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可以为同类的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谈建筑节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月玲  张放 《山西建筑》2009,35(20):250-251
简要论述了我国的节能现状,根据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和学习体会,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观点和看法,以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和研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李丽霞 《山西建筑》2014,(29):205-206
针对民用建筑节能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并重点对施工中外墙保温与外窗质量作了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以充分发挥节能建筑的使用功能,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论如何做到建筑的有效节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苑 《山西建筑》2009,35(12):227-228
通过设计实例、实感,分析了目前建筑节能设计当中的一些误区,并总结出几种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从用能总量出发的全面节能规划,选择恰当的节能技术,以实现建筑的有效节能。  相似文献   

20.
建筑节能设计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考华 《山西建筑》2008,34(14):246-247
通过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目前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落后状况的描述,显示了我国目前在建筑节能方面的紧迫性。通过对我国目前在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目前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初步的建筑节能设计步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