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笔者近来学习了王清教授等人于 2 0 0 0年在《岩土工程学报》第 4期发表的“土孔隙的分形几何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 ,受益匪浅。原文用汞压法研究“土孔隙的分形几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为建立孔隙的分形模型奠定了基础。笔者经过反复学习 ,仍有以下问题认为值得提出来讨论 : (1)原文笼统地讲“土孔隙的分形几何”似有不妥 ,应该指明是孔隙表面分形或是孔隙分布分形 ,原文表 2和表 3中给出的分维 ,笔者有些糊涂。分形几何最初是由Mandelbort提出的[1] ,分形最重要的概念是分维。分维的定义是 :对于某一图形 (或现象 ) ,按某种尺度r可分为N(r)个各自相似 ,且与整个图形  相似文献   

2.
对“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讨论的答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岩土工程学报》1992年第4期刊载了唐念慈先生和陈如连先生对笔者在同年第1期上发表的“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一文(以下简称“综述”)的两篇讨论文章(以下简称“唐文”和“陈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笔者读后得益匪浅。现就两文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答复如下,不妥之处,尚乞赐教。  相似文献   

3.
平扬 《岩土工程学报》2001,23(5):646-647
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2期的“基坑支护桩结构优化设计”一文 (作者莫海鸿 ,周汉香 ,赖爱平 ,以下简称“原文”) ,对圈梁 -支护桩体系的优化设计理论进行了探讨 ,但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与澄清。yh( 1)关于圈梁的作用原文在前言中提到将圈梁作为安全储备 ,可能使得支护桩偏于不安全 ,这一点颇令人费解。假定土压力大小及型式沿计算宽度方向保持不变 (这一点后面还将讨论 ) ,一般来说 ,圈梁将在桩顶起约束作用 ,达到减小所有支护桩桩体位移的作用 ,同时减小了桩身受到的最大剪力及弯矩[1] 。对于非均布的土压力分布 ,圈梁将起变形协调作用 ,从而减少受土压力影响较大的桩的位  相似文献   

4.
《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第6期发表的《混合粉质粘土和疏浚土填埋场防渗垫层的环境土工特性研究》(以下简称为“原文”)对天然粘土和天然粘土与疏浚土的混合土的吸附能力作了实验对比,并对这两种土的钾离子和铜离子的扩散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对提高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水平有重要意义。笔者意欲在下述几点向原文作者请教和商讨。(1)关于扩散系数的定义。原文引用文献[1]所定义的扩散系数,称之为表观扩散系数,这与当前国际岩土工程界所普遍采用的扩散系数的定义是有区别的[13]。当普遍采用的扩散系数并不包含阻滞因子Rd项。文献[1]对于不同的扩散系数的定义作了详细的描述。特别是文献[2]对于采用所谓  相似文献   

5.
施斌 《岩土工程学报》1997,19(2):122-123
粘性土微观结构定量研究中的几个热点课题---兼答刘松玉同志施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210093)刘松玉同志对笔者“粘性土击实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定量评价”(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1996年第4期,以下简称“原文”)一文所提出的疑问和进行的讨论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6.
杨光 《岩土工程学报》1996,18(5):99-103
《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第2期发表了俞茂宏同志的“岩土类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原文以双剪理论为基础,考虑了作用于双剪单元体上的全部应力分量以及它们对材料破坏的不同影响,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强度理论。本文就此提出讨论,与原文作者及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7.
关于“波在饱和土中传播的若干问题”一文的讨论陈龙珠黄秋菊(浙江大学结构理论与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岩土工程学报》1995年第6期刊登的“波在饱和土中传播的若干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在饱和土波动方程的合理形式、P波定义及其在一维...  相似文献   

8.
笔者最近学习了卢肇钧院士于1997年在《岩土工程学报》第5期发表的“膨胀力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中的应用”一文(以下简称文献[1]),文献[1]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资料发现非饱和土的吸附强度τs与膨胀力ps有线性关系,从而提出了τs的第3种表达式:τ...  相似文献   

9.
笔者最近学习了谢定义教授于 1999年在《岩土工程学报》第 6期发表的“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的新途径”一文(以下简称文献 [1] ) ,收益颇多。文献 [1]中作者回顾和分析了土结构性研究的历史与途径 ,创造性地提出一种研究土结构性参数的新思路 :以综合结构势作为土的结构性参数。并给出了一种表示土的综合结构势的表达式 :mp =Sr·SsS20(1)式中 S0 ,Sr,Ss 分别为原状样、重塑样和饱和样在某一压力p下的变形量 (或应变量 )。沈珠江院士打破了土力学研究中的一些传统观点 ,开始把土的结构性模型作为土力学研究的重点 ,认为将土的结构特性定量地引入土变形强度规律的研究是 2 1  相似文献   

10.
<正> 笔者的文稿“应力重塑方法及其工程实现”(《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第25卷第6期),得到同行的关注与讨论,笔者感到十分欣慰。现对王子辉、张雪东同志所提出的“对该原理与方法的理解有所不同”和相关问题作如下答复。  相似文献   

11.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0年第 2期发表了王后裕等的文章“深基坑开口圆柱壳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以下简称“原文”) ,笔者对此有些疑问 ,提出来与作者讨论。( 1)“原文”中采用解析方法求解了圆柱形支护的内力和位移问题 ,除计算条件采用了筒内外分别作用着主、被动土压力以外 ,其余都属于结构力学范畴的问题 ,这种性质的论文是否应刊登于《岩土工程学报》 ,值得研究。笔者认为在稿件非常拥挤的情况下不宜登载。( 2 )圆筒结构的位移是很小的 ,尤其下部变形更小 ,因此内外分别采用被动和主动土压力是不合适的。尤其筒内 ,从提供的实例看 ,8m处 (坑底 )位移接近最大值 ,向下逐渐减小 ,到筒  相似文献   

12.
<正> 笔者学习了《岩土工程学报》1992年第1期徐攸在先生的“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一文(以下简称“徐文”)和1992年第4期唐念慈先生的讨论文章(以下简称“唐文”),深受启发。这个讨论有现实意义,有学术意义,关系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方针的贯彻,不可等闲视之。碰巧,第四届“应力波理论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国际学术会议(以下简称“四届会议”)于1992年9月21~24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笔者愿结合这个讨论,介绍一点会议情况,期望有助于讨论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一文的讨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一文的讨论陈祖煜,张广文(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第2期发表了姚耀武的文章“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以下简称“原文”)对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及方法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讨。但其中有些问题还需深入...  相似文献   

14.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0年第 3期发表的“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概率分析”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用概率分析了水泥土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这对复合地基的设计将起到积极意义。但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 : 1 应在“复合状态”下考虑水泥土桩的极限承载力原文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Pc 的计算模型为 :Pc =I[mPp+λ(1-m)Ps] (1)  从式 (1)中可以看出 ,在分别确定Pp(水泥土桩的极限承载力 )和Ps(桩间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 )之后 ,乘以不确定因子I构成概率统计的基本模式。从原文表 1中可以看出不确定因素I考虑了置换率 (m ) ,水泥土无侧抗压强度 (qu) ,地基土  相似文献   

15.
陈凡 《岩土工程学报》1996,18(5):105-106
对“应力波反射拍信号的检测及其工程应用”一文的讨论陈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北京,100013)近读《岩土工程学报》1995年第3期上一文“应力波反射拍信号的检测及其工程应用”(以下简称“拍文”),颇感新颖。作者首次将“拍”的概念引入桩的动测分...  相似文献   

16.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1期发表了“非饱和土的应力传递机理与有效应力原理”(作者邢义川 ,谢定义 ,李振。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将Bishop的单参数有效应力原理 ,扩展为双参数有效应力原理 (见原文式 ( 4) )。这一观点很有新意 ,笔者拜读后亦受益非浅 ,很受启发。然而 ,原文在进行理论推导时 (原文式( 5 )~ ( 9) ) ,采取了一些假定 ,似不太合理 ,现作讨论如下。1 原文理论推导采用的假定 ( 1)出发点 原文在给出“平面表面张力表达式”(原文语 ,相当于吸力 ) :(ua-uw) =2Ts/Rs ,及其孔隙气压、孔隙水压平衡关系图后 (原文图 1) ,直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日学习了陈云敏同志的“利用桩顶加速度分析打桩时桩端土的静阻力”一文(《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第6期,以下简称“原文”)获益甚丰,所作研究工作无疑是有意义的。但认为文中对模型的假设和有关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故提出来与作者商榷。1模型的假设及其带...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日学习了郑刚等先生的“软土中超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一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6期 ,以下简称“原文”) ,获益甚丰。针对文中一些观点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与原文作者商榷。(1)原文在“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及破坏模式试验”的分析中提出“不考虑 9#桩 ,7个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加荷至破坏时沉降量 s与承压板 b之比s b 平均为 0 .0 19,考虑到桩土相互作用影响 ,复合地基破坏时桩间土反力较小 ,远未达到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 ,这个结论似乎缺乏充分的试验依据 ,至少仅从文章中提供的试验数据得不到这样确切的回答 ,如果只是凭文献中的一些资料进行推测得到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黄土地区桥梁挖井基础设计方法研究”一文的讨论范文田(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成都,610031)《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第3期刊登的“黄土地区桥梁挖井基础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提出的设计方法,有值得商榷之处。1计算模式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黄土边坡稳定性图解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近日学习了李靖等同志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图解法”一文(刊于《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第4期,以下简称原文)。作者们有志于“针对黄土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黄土边坡稳定性图表分析方法,为工程设计提供简便的工具,想法是很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现提出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