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更加协调发展,因此乡村规划日益成为城镇化关注的焦点,乡村景观规划是乡村规划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规划技术的不成熟,对于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依然缺乏全面思考。本文主要对乡村景观的涵义与特征、乡村景观规划、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进行探讨,并结合湖北省东西汊湖乡村景观规划案例提出乡村景观资源现状分析—乡村景观特征评价—乡村景观特色定位—乡村景观整体规划的景观规划思路和方法,最后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景观规划和治理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作为我国实现城乡同治、协调发展的伟大创举,使乡村外部环境景观规划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四川省沐川县三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推行的村落景观规划,以山溪湿地景观、山乡田园景观、山居果林景观等三大核心景区的景观规划为例,分析了其因势利导地利用小镇特有的自然环境优秀做法。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   总被引:68,自引:4,他引:68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该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意象,景观适宜地带,景观功能区,田园公园与主题景观和人类聚居环境等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快速推进,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手段,能够对乡村环境进行全面的优化。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结构、乡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难度逐渐增大,应根据乡村景观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突出乡村的特点以及特色,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和谐发展,本文就对闽南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湘西北为视角,对乡村公路景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针对该地区乡村公路景观规划不合理、环境保护推行滞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乡村公路景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减小城乡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相较于城市,乡村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滞后情况。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理念下,为达到既定的建设工作目标,需有效落实村庄景观规划设计问题,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本文通过阐释乡村景观的概念,分析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庄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说明了村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庄景观规划设计的有效方案,以进一步增强村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理念的提出,乡村旅游成为不少乡村发展的新途径。文章以闽东赤溪畲族村旅游景观规划为例,分析村庄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其优劣势,提出应对的景观策略,并对赤溪村旅游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8.
张泉  张子岩  邹成东 《园林》2023,(2):69-75
作为欧洲乃至全世界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典范,英国的乡村景观规划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日趋成熟。借鉴其规划政策与管理体制的优秀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景观保护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从时间维度系统阐述英国乡村景观政策法规与管理体制的演变与特征,总结其在乡村景观保护方面的特色做法与优秀经验。结合中国乡村景观规划政策的发展历程与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乡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即发挥景观规划体系作用以保护乡村景观特色、健全乡村景观法律法规及其监管评价机制、完善自下而上的管理体制并鼓励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与传统型乡村景观规划相比突出体现在节地、节能、治污、保护等方面,规划设计融入了人居环境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农业学、乡村旅游学和可持续原则的思想。针对目前乡村景观规划现状的分析和对国外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城乡社会大转型时期。乡村的人口、土地、经济、文化、宗教、产业、制度、机制等方面的重构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环都市区乡村景观重构、规划理论与建设模式则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家新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及田园综合体建设,都需要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尤其是当下城市景观千篇一律,乡村景观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也是特色不明显,趋同现象加剧。从国土空间规划、乡建与城建的背景出发,以当下都市区乡建的问题、乡建的目标为导向,详细探讨乡村景观的类型、构成、表达与乡村景观重构、规划理论、建设模式,为环都市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0,(Z2)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乡村地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产业化发展模式的过渡期,城乡统筹政策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随着新农村城乡统筹规划而衍生和发展起来的,其重点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湖南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规划,光明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系统维护与建设、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文章在分析乡村景观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我国开展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乡村景观区域性、被动性、生态性的三大特征,以区域尺度、城乡联动的意识与生态观点作为乡村景观分析研究与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提出主导生态因子修正分析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区域生态因子的识别、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分析框架、最终模型与生态分析结论、景观生态时间过程的分析和面向区域景观生态战略的规划来实现,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景观规划也是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传统的乡村景观规划价值导向单一,不足以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对于乡村人居、自然、产业、文化与组织建设等各方面提出的综合发展需求.文章试图将共生理论的核心思想融入乡村振兴景观规划研究,归纳景观角度的共生理论模型并提出振兴乡村导向的景观规划策略,以期实现乡村景观职能价值的多元化,致力于乡村振兴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7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观理论研究迫在眉睫。为此,从乡村景观理论的核心乡村景观评价入手,本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阐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探讨了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乡村景观可居度、可达度、相容度、敏感度、美景度五度以人居环境为导向的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景观保护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乡村景观的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许多乡村景观发展模式却照搬城市发展的模式,乡村独特的景观正迅速消失。该文在系统分析总结现阶段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借鉴马岗村新农村规划经验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文化性、结构性、要素性三位一体的乡村景观保护模式及"城乡互补"的乡村景观发展模式。希望能够推动乡村景观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展开,云南山地乡村景观环境的整体改善与发展已经成为造福云南人民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生产景观规划落后、生态景观破坏严重、人文景观改造千篇一律等问题阻碍着云南山地乡村景观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美丽乡村的大背景,对云南山地乡村景观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云南山地乡村景观发展策略,并以云南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箐口哈尼族民俗村为例进行具体规划设计,提出箐口哈尼民俗村现状问题和解决策略。文章探讨民族文化在景观规划中的传承与融合,并对云南山地乡村景观整体规划进行总结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向梦茜 《城市住宅》2021,28(7):141-142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在乡村旅游背景下,受多方因素影响,乡村景观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梳理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分析我国乡村景观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乡村景观规划策略,以促进建设生态和谐的乡村景观环境,为乡村旅游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居民已经不满足于提高乡村的物质生活水平,他们更关注提升传统的田园风貌、景观品质以及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较为流行的乡村景观规划相关理论体系后,提出乡村景观规划核心内容——田园文化的重要意义并且讨论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文章在分析乡村景观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我国开展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