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20,(7)
针对物联网感知层簇内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收集效率较低、能耗较高和传输时延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鸡群优化(chicken swarm optimization, CSO)算法的物联网感知层簇内高效数据收集方法。对物联网感知层簇内传感节点的数据收集问题进行了数学计算、分析和建模。簇内传感节点数据传输过程中,如何兼顾簇内传感网络节点能耗、传输时延和网络均衡性等指标,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利用CSO算法的高效优化性能,从簇成员传感节点到簇头节点之间的多条通信路径中寻找传输路径最短、网络能耗最低和传输时延较小的传输路径,以提高数据收集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物联网感知层数据收集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可降低网络能耗,提高网络数据收集工作效率,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2.
针对燃气复杂网络中某个节点失效引起整个系统大规模级联反应的系统脆弱性问题,选取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紧密度中心性三个指标计算节点拓扑结构中心度,通过移除中心度值较高节点模拟燃气管网重要节点故障演化,建立级联失效模型。以某地天然气中压管网为例,通过模拟目标节点故障引发的其他节点水力失效计算目标节点的级联影响度,综合燃气管网中节点的拓扑结构中心度和级联失效影响度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一城独大”且城市间缺乏有机分工与合作已成为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基于对国际学术界流行的“网络城市”理念的剖析以及“单中心区域”与“网络城市”的比较,提出以“网络城市”的概念模式优化武汉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并从“培育基于互补合作的节点城市”、“形成重要产业廊道”、“加强城市双向水平联系”、“构建基于整体优化的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之一。综合管廊建设应“规划先行”,而节点作为引导综合管廊网络布局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综合管廊的规划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引入复杂网络理论,将道路网抽象成为加权复杂网络,首先建立管廊路径适建性评价模型确定路径适建性权值;其次,将路径适建性权值赋于路网的边,结合综合管廊自身特点对节点收缩法进行改进,评价综合管廊网络节点重要度;最后通过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并利用K-means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节点重要度优先级。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管廊规划布局时,可根据节点重要度优先级选择综合管廊布局的控制点,为综合管廊最优路径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灾条件下疏散路径优化问题,通过整合经验公式、动态调整网络结构的方式综合考虑人群密度参数、通行容量参数和火灾烟气消光系数参数,建立了基于网络流理论,以最短疏散时间为目标函数,单源点、多出口疏散条件下多参数耦合的人群疏散路径优化模型,并根据最短路问题的求解方式,提出了基于Dijkstra算法的多参数耦合动态约束路径择优的算法,给出了求解步骤。通过计算实例,求解最优疏散路径组,以及每一条路径的疏散时间和疏散人数,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可行性,探讨了疏散网络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疏散网络节点的相对重要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筑火灾救援时,现有的建筑内部路径生成多为最短路径,难以实现针对不同救援需求的室内路径规划。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室内消防救援路径寻优方法,以BIM 技术建立消防救援模型,在模型中构建三维室内路网,并为不同路网节点赋予不同属性权重,再结合路径生成算法和路径寻优规则,在最短路径的基础上,增加最安全路径和消防灭火最优路径的规划,使火灾救援路线有更多选择性,消防指挥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建筑人员疏散问题,本文以大型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最短疏散时间为目的,建立基于0-1规划的大型建筑最佳疏散路径,提出应急疏散提供优化方案.本文首先利用Floyd算法建立最短路径集合,应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得到在最大移动速度为5m/s的情况下,人群疏散速度和人群密度的关系,建立0-1决策变量,给出大型建筑路径优化疏散模型,最后利用pagerank算法定义节点重要度筛取路径风险点,为大型建筑路径节点改进和管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耀  龙彬  张菁 《中国园林》2023,39(9):67
传统村落是乡村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构建 传统村落景观安全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区域尺度传统村 落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综合风景园林、城乡规划、 景观生态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以文化遗产安全、自然生态安 全和休闲游憩适宜为目标,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和最小累积 阻力模型,识别构成要素、建立网络体系,形成区域尺度下传 统村落景观安全的一种新研究范式,进而以腾冲市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区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景观 安全格局包含节点、廊道、环境3个关键要素,并可划分为不 同的安全等级;2)通过节点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 环境划分、优化与联系等步骤,建立由4级节点、2级廊道和 3级环境组成的腾冲传统村落景观安全格局;3)基于获得的景 观安全格局,提出对应“村落-廊道-区域”的分级、分区保护 策略。以期为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提供参考,并为区域 性文化遗产及其相关自然和人工环境的保护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信息流是信息时代测度区域城市网络格局的核心指标。为探索京津冀“城市—区域”网络格局演变规律,选用京津冀13个城市2011—2019年的百度指数数据,依托ArcGIS、Ucinet及地理探测器,计算信息流总量、网络密度、优势流、中心性、QAP相关系数,剖析长时序截面城市群网络格局演变特征及多因素交互作用对网络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趋于均衡,呈现以等级指向和中心指向为主的“弓”形分布特征,核心网络由强“轴—轴”结构向“多边形”稳固结构演进;(2)城市层级波动趋于缓和,“一核双城多支点”格局更加明晰,单核集聚现象依旧突出;(3)多要素耦合作用下人口规模不再构成影响城市网络的最重要因素,创新能力成为区域网络均衡化的稳定加速器。未来需加强区域资源共享与协调联动,资源配置向节点/边缘城市倾斜,并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城市网络格局优化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关键词提取技术是文本信息挖掘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将单篇文档作为研究对象提出1种基于复杂网络的中文文本关键词提取算法.算法以复杂网络为基础构建文本词语共现网络;以网络节点的度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和节点介数中心性为基础构造节点综合特征值公式;网络节点按综合特征值降序输出,去除单字词节点,提取前K个词语作为文本关键词语.改进方法提取的关键词能够表达文本主题,相比于传统的TF-IDF算法提升了关键词提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高子坤  王建国 《山西建筑》2009,35(22):91-92
提出了适用于深基础问题的研究方法,即应变路径法(SPM),通过综合分析压桩挤土问题的本质,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应变路径法理论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从基本规律或机理上促进桩土作用相关问题的理论和应用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睿 《室内设计》2019,(3):53-60
作为京津冀典型特大城市之一,天 津市半城市化区县的发展与城镇化驱动机制 在京津冀都市圈有较强的代表性,且与长三 角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特征有巨大差异。本文 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优化指标体系,提出门 槛时间划定方法和发展模式分析方法,并将 其应用于天津市半城市化区县。分析结果显 示:天津市半城市化空间扩张经历了轴向缓 慢发展、圈层+轴向拓展、中郊蔓延以及远郊 辐射四大发展阶段;近远郊发展模式差异较 大,其中近郊以土地—综合—人口的快速迭 代增长模式为主,中远郊则以土地—人口(经 济)的缓慢波动发展模式为主。最后,结合分 析结果和实际发展路径对其发展机制与治理 瓶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将上海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浦东进入新的历史性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未来浦东的发展主线是将创新转型与二次创业结合,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宜居新城区。借鉴国际大都市文化促进城市转型的的实践经验,提出积极建设文化旗舰项目、发展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的文化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哲 《南方建筑》2004,(4):29-31
通过借鉴国外城市滨水地区在的开发建设经验,本次城市设计不仅是一项滨水地区对景观的规划,而且是城市在后工业社会演变,在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如何利用资源(自然与人)的方式及寻求城市新的发展动力过程中的一项战略性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early stages of projects and their governance implications by investigating the introduction of nuclear power in Finland. We look at the early stages through the lens of path dependence and illustrate how early decisions may lead the project down the wrong path. However, we also develop a path creation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project actors in our case deliberately navigated in the cold war atmosphere to avoid a budding lock-in. This historical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key actors and securing their commitment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a project. We argue that strong relationships and commitment open up opportunities for creating alternative paths during project appraisal, increase the array of available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hence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fi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project execution phase.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实地调研、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着力从战争题材纪念馆的流线组织、展陈内容与参观者的路径及参观者在每个展区的停留时长作用方面,对战争题材纪念馆的流线组织进行研究。通过理性的解析过程,梳理出对参观者有吸引力的展区、容易被忽略遗漏的展区及参观过程中的兴奋点、疲劳点,从中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兴奋展区和冷清展区,析理出其中的刺激元素,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刺激元素,使更多的冷清展区变得具有吸引力,带给参观者更多的互动和体验。  相似文献   

17.
唐浩  黄颖 《华中建筑》2002,20(1):20-21
该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并且能够在真实环境里表现设计中的建筑物效果的三维动画制作方法。该方法省时省力,并可节省设计费用,适用于大多数中小型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8.
林枫  王欣 《园林》2021,(1):61-66
云栖竹径是杭州最具诗情画意的地方,也是杭州景观叙事的典范之一。文章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整理等研究方法,简述景观叙事的来源。借鉴叙事语言总结得出景观叙事的表达机制,并从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2个角度分析云栖竹径的景观叙事表达,得出线性点状的景观叙事艺术形式与自然情、生活情、人文情3方面的文化内涵,探索景观叙事表达的理论依据,使景观更具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理念、智慧城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智慧城市的层次框架划分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策略和路径作了宏观层面的初步探讨,希望对知识信息时代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乃至于空间发展模式的更深入、广泛的思考和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On September 11, 2001, two airplanes hit World Trade Center (WTC) 1 and 2 sixteen minutes apart, which forced one of the largest evacuations from high-rise buildings in US history. Path analysis is used to analyze telephone data obtained from WTC survivors to empirically determine if the theories from community evacuation hold true for building fires. Results show that community evacuation theories do hold true for building fires; specifically in WTC 1 and 2. In general, longer pre-evacuation times were predicted by witnessing a higher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cues, being on a lower floor in the building, obtaining more information, seek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 performing a higher number of pre-evacuation action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ehavior in fire events can be gained by using path analysis techniques, which can ultimately improve evacu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and procedures for high-rise buildings across the world as well as future evacuation predic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