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家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和新版绿地分类标准的提出,城市绿地空间成为了生态空间与城市精明发展的耦合剂。文章结合天长绿地系统规划,阐述整体绿地空间布局和公园绿地空间多层次构建对公园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地评价不仅需要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平面指标,更需要引入与绿地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三维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武汉市城市三维绿量研究案例,从理论上探讨了绿容积率(GVR)在城市三维绿量研究和城市绿地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了绿容积率的概念体系,提出了城市绿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和确定路径,以期使城市绿容积率成为城市绿地评价和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对于解决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有重要意义。城市绿地格局的特征受到历史发展进程、自然格局与城市重大事件等影响,同时,绿地格局也会直接影响特大城市的区域结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和城市风貌。该文选取四座典型的特大城市——北京、伦敦、巴黎、纽约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四座城市核心区绿地格局的演变历史,以及绿地面积、形态、密度、布局模式、规模尺度等绿地格局相关要素,并进行量化对比研究。最终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四座城市核心区绿地格局的典型特征与影响因素,为未来特大城市绿地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是指人所享有的,具备重要生态与社会价值的城市空间.文章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爬取区域内部310个小区样点数据,选取小区特征、绿地设施、公共服务三大类12个因子,运用享乐价格法,剖析城市绿地对房价影响.结果表明:(1)小区的特征与基础设施的距离是决定房价的内在原因与根本因素;(2)绿地对房价也具有一定影响并存在差异,其中共享型绿地面积与自足型绿地可达性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3)居民对绿地具有一定需求且更愿意选择靠近大型公园与具有丰富绿地的社区进行居住.分析结果可为当前的绿地空间布局与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20,(2)
在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发展愈加注重品质的提升,而公园绿地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支撑,其布局的公平性与便捷性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使公园绿地在有限的存量用地内最大效用地发挥其服务价值,提升用地布局的合理性,文章结合位置分配模型,以公园绿地覆盖居民最多和居民总出行成本最小分别作为公平性与便捷性目标,通过建立公园绿地与居民点之间的动态匹配,合理确定公园绿地的数量、位置及服务范围,再将服务人口与公园绿地面积进行校核,以保证人均指标反映实际服务水平,并以西安纺织城地区为例,选取社区公园和游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验证,以期为现阶段公园绿地的布局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蒋理  殷振轩  刘晓 《风景园林》2019,26(8):83-88
城市公园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和供给水平对其服务功能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一数量指标忽略了可达性问题以及实际人均公园绿地水平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在城市绿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精准化供给提出了较高要求。尝试通过基于互联网位置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对不同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并从可达性的视角提出人均有效绿地面积的概念,用以分析玉林市中心城区现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供给情况,提出优化策略和方案,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来临,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大数据为人居环境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大量文献证明大数据在公园绿地的研究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该文以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移动大数据进行绿地使用研究,分析了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使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主城区内公园绿地高热区域主要集中在汉口中心城区和武珞路—珞瑜路沿线,绿地周边人口密度和综合通配套对使用率有极大影响;公园绿地单体面积对空间使用率有较强影响,单体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内部空间更为功能多样化,普遍空间使用率偏低。在工作日、周末、假日一天内公园绿地使用面积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在使用面积和热度聚集特征上表现出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GIS软件,提取公园绿地、街道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等数据,定量探讨了公园绿地和街道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应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具有不同特征的街道分为了七大类型,以期为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彭钰谷康 《园林》2020,(3):64-70
本文采用改进交通成本因素缺陷的GIS两步移动搜索法,根据扬州市的城市特征,研究不同出行方式下扬州市中心城区典型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结合典型社会弱势群体的游憩需求频度分布,分析研究区内公园绿地供需服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出行速度的提高,公园绿地供需服务状况逐渐提升;研究区内公园绿地服务供给呈现基本满足社区典型弱势群体需求的状态,部分区域仍存在缺陷;老城区因公园绿地面积小且分布零散而服务欠佳;开发区东南部、广陵区南部、江都区东南部及城市边缘区域因公园绿地分布少、交通发展限制等因素影响,其服务有待提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优化建议,以期促进公园绿地资源使用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城市公园绿地指标细化的一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芸 《中国园林》2010,26(3):9-13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是居民开展户外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的主体。但其建设过程不乏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缺乏对公园绿地规模和类型的合理分配,造成市民利用上的困难和内容上的单调。针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进行剖析,在与国外类似指标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建设情况,从社区和城区2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尝试提出对现行人均公园绿地指标进行细化的设想,以期为今后公园绿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过快推进城镇化是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城市公园绿地对缓解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利 用Landsat8遥感数据,通过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杭州市研究 区地表温度,从公园景观构成角度量化研究公园降温效应的主 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公园冷岛强度的方向性,得出如下 结论。1)公园冷岛效应由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公园内部地表 温度随着公园面积、水体面积和绿地面积的增大而降低;水体 面积20hm2 以上、绿地面积30hm2 以上时,公园降温明显; 拥有水体和林地的公园比仅有林地的公园降温幅度高约3℃。 2)场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使公园水体占比达到30%以上、 绿地占比20%~40%,当不透水面占比低于30%时,降温效果 相对较佳。3)公园内增加水体、绿地斑块形状复杂度和不透水 面分离度可有效降低公园内部温度。4)公园冷岛强度方向受水 体面积和水体长轴方向影响较大。所得结论对城市公园空间结 构的合理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相似城市缓解热岛效 应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刘炳熙  田宇  王蕾  许大为 《风景园林》2022,29(10):115-121
城市快速发展可能引发公园绿地供需关系偏离规划目标,导致其供需矛盾日益加重。为探索公园绿地供需差异并解决供需研究尺度的局限性,以500 m×500 m网格为基础研究单元,以公园绿地分级设置要求为阈值,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Ga2SFCA)法和供需水平测度方法分别分析2010、2018年哈尔滨主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时空分布变化和供需时空差异。研究表明,哈尔滨主城区公园绿地供给水平未达城市绿地规划标准要求,尽管公园绿地面积增多,但不合理的空间配置反而加剧了公园绿地供需失衡,不同区域间公园绿地种类的不均衡性是引起供需空间差异的关键。经进一步推测,建设时期、土地资源、城市规划和市场机制是公园绿地供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供需匹配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策略,为公园绿地供需平衡提供精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型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格局分布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有必要对大型公园绿地演变机制进行研究。该文选取北京大型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在1:25万北京DLG全要素矢量地图的基础上,通过GIS平台对北京市的大型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密度等要素进行量化处理。结合北京市的经济人口因素,历史发展因素等分析总结出北京市大型公园绿地格局的演变历史,现状模式、主要特征。在以上基础上分析大型公园绿地的形成过程、分布特征,从中总结出北京自然资源、政府重大决策,经济人口等相关因素对大型公园绿地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州各县(市)积极开展园林城市、绿美城市(县城)创建工作,不断加大对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让全州园林绿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公园绿地分布更加合理,公园绿地服务半径更加均衡。为满足广大群众对便捷游园的更高期待和要求,大理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建设“口袋公园”作为优化绿地布局、拓展绿色空间、推进绿地共享的有效抓手,有效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是衡量城市绿地系统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小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以莱阳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运用GIS的空间可达性分析,对步行、骑行、及汽车出行等不同交通方式下公园绿地的空间服务范围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根据对研究案例区常住居民空间行为轨迹的刻画,就社区生活圈内公园绿地、绿化水平、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常住居民就医频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评价单元内公园绿地面积和绿化水平与居民就医频次具有比较明显的负相关,而文化体育设施与居民就医频次的相关性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单元内医疗卫生设施的影响,发现其数量、可达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就医的频次。故此,便利易得的医疗卫生服务可能增加居民的就医频次,而城市中公园绿地的建设则对于降低居民就医频次有一定的显著作用。相较于增加集中的公园绿地面积,整体性的提高绿化水平则更有益于居民就医频次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承载着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休闲休憩、健身娱乐、传承文化等重要功能,是生态园林城市“以人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城市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秉承“生态、自然、节约”和“精品园林”建设理念,通过生态治理修复、敞园改造、规划建园等措施,建成公园绿地2761公顷(占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的26.75%),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177个,使25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40.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 21平方米、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全面改善和提高了城市公园的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构建了功能完善、分布均衡、便民利民、管护精细,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体系,为构建徐州“自然山水大气恢弘,园林绿化精致婉约;兼南秀北雄,显楚韵汉风”特色城市绿地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地水平普遍提高,但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失调较为严重,且城市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以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采用1990~2011年各市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截面数据,通过模型测度各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离差系数,以揭示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失调的特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全国整体失调较为严重,并且失调等级呈增强的态势;四大地区失调性由东北向东、西部再向中部逐步增强;巨型城市协调性最好,其他几类城市总体发展比较均衡,但其内部差异性也比较明显,规模小的城市高度失调以上等级所占比例大;从城市类别上看,行政级别越低的城市,失调等级越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作为衡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基础指标,探明其在市域尺度上存在的时空分异特征,可为差异化制定城市绿地建设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以我国大陆建制市为研究单元,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1996~2015年我国市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时空演变特征。实证表明:从时序演变看,由于全国公园绿地面积增速相对快于城市人口,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上升,增速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从差异变化看,市域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绝对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同规模城市群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呈"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规律,但增速却呈相反态势。从空间分异看,市域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区域差异明显,呈"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年均增幅和递增速率均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规律;增速变化类型未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低水平中速增长型城市占比最大。  相似文献   

20.
城市带状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类型的其中一种,由于其线性带状的特征,在城市生态景观上承担其生态走廊和连接其余城市生态绿地的作用。本文以广州大道城市升级改造为例,对城市道路带状公园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