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7,(2):198-200
以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小溪乡境内的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阐明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目前普遍存在着生态环境保护需求与原住民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的尖锐矛盾,并对这一矛盾的本质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利益相关者及机会成本等方法的分析,最终提出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构建起适度的"生态旅游"并建立起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让保护区取得生态保护和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双赢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闫杰  杨昌鸣 《华中建筑》2011,29(9):167-170
在进入21世纪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始深入影响人的各个方面.“生态建筑”概念的提出成为人们对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重新思考的重要标志,“生态”化的设计及技术成为当今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生态技术不仅存在于高技术之中,同样也存在于传统技术之中.必须认识到,对传统建筑的生态技术研究必须更深入具体才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滕腾 《城市住宅》2021,28(4):133-134
由于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以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圈.通过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变化情况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城市自然公园生态建设中不妥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市是基于对城市的规划,是人对自然新的认识,按照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任何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想法,生态城市是人们依照生态学构建的自然、经济、社会共同协调的新型关系。提供人们骱质量、健康、和谐、稳定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需要精心设计,需要规划,送过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现状,阐迩了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城市,以求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
本文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重点作用和地位,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和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状况,说明了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河北省承德县的林业资源情况,提出了建设自然保护小区,加强公益林保护,发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的研究是城市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基础。梳理城市生态保护区理念的缘起、国际上城市自然空间设计思想的演变和我国对城市生态保护区的研究进展,分析城市生态保护区的生态反馈机制,得出在城市设立生态保护区相对于乡村的自然保护区有更高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后以深圳、澳门的城市生态保护与生态规划设计实践为例进行阐述,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城市生态保护区如何实现:开展城市生态体系规划,对城市生物保护区制定多目标、多物种需求开展生境设计,引导其发挥正反馈作用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并在生态容量容许范围内开展适宜的科普、游憩活动,制定长效的生态本底跟踪调查制度,为城市生态文明的构建打下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1)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如今,人们也开始转变对自然的态度,开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旨在能够创建一个生态化、健康化的生活环境。因此,生态绿化、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也开始出现。如今,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人们也开始注重生态绿化理念的有效融入,旨在能够创建出健康、绿化的室内空间。在本文中,就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7)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人们的生态理念也在慢慢形成,生活习惯和审美观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向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美术教育在承担传播生态理念、宣传生态文明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亟须创新。文章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了美术教育的创新,认为可以从加强教师理念培养、传承民族美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观、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直面生态现状、为课堂教学加入社会生活讨论内容等几个方面入手,给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思维和活力,以使其能够更好地培养生态审美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介绍在欧盟和法国的生态网络背景下从自然保护区到生态网络有关自然保护法律的转变。这种转变扩大了自然保护的范围——从物种或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到生态系统服务。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在这个转折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出物种是如何在不同景观之间移动、在这片土地上如何实现这些网络的多功能使用,以及在不同尺度的规划都必须实现连贯而跨区域和国家的网络。不管是地方或者区域,在城市、农村和“自然”风景之间的生态网络都必须是连贯性的。城市,乡村和自然景观之间的生态网络必须保证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生态背景与生态城市--国外区域生态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冬辉 《规划师》2005,21(10):18-21
对于生态城市而言,区域生态环境既是它稳定发展的背景,也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与前提.国外很多城市通过开展区域生态调查、生态背景分析,以及设定自然敏感区、保护区、限制区、发展区、增长容量等来确保城市生态背景的稳定,从而实现城市与所在区域的广泛的生态联系.这种对生态背景的认识与保护对于当前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9)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与自然有极强的亲近性,男人统治妇女与人类统治自然有极其紧密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提倡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关系。纳塞尼尔·霍桑是美国较为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早在当时,他所创作的《红字》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除了讲述了两性之间的关系,还着重介绍了两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生态学角度下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而指出和谐社会与其存在的关系,提出新颖的观念。本文将对《红字》这篇小说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生态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进行具体的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2)
森林资源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生态稳定的重要屏障,对促进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明确了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将我国的森林系统划分为多种功能的组成部分,国家从法律角度对自然保护区的开采和经营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最近几年,我国森林自然保护区防护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各种原始森林的递减速度显著放缓,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林业部门在对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针对实际情况,就森林自然区防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5,(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在美化生活、亮化生活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近年来,随着人们自身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家对城市规划设计未来的生态发展越来越重视,这不单单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还是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因此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严格遵守生态规划这一原则,运用生态理论指导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而推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规划入手,分析了当前城市生态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的新时代下,黑臭水体治理中生态修复仍然存在着河道护坡硬化现象以及对生态修复技术认识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护岸、缓冲区和河道本身三方面归纳总结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护岸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植被护坡、人工材料复合植被护坡、多孔材料护坡、生态石笼护坡等;缓冲区生态修复技术有人工湿地和生态塘-人工湿地技术;河道本身生态修复技术概括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分类阐述,以期为今后的河道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缪学营 《居业》2021,(11):61-62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可持续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对个人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城市中通过加强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能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突出作用十分明显,围绕生态风景园林中的施工技术展开,可以全面的提升整个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让生态风景园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因为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这些问题,导致生态风景园林无法更好地与城市化进程相顺应,本文针对生态园林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根 《山西建筑》2008,34(16):61-63
从绿色城市不是可持续发展城市这个方面出发,引用实际例子,指出了人们对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存在的某些错误认识,并从生态平衡的概念、协调生态城市的资源循环以及生态城市的存在与发展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内在实质,以便为人们营造更好的城市休闲空间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生态住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正在逐步被开发商和居住者所接受,并在部分较发达的城市和区域得到了较快的推进和发展。基于目前人们对生态住区了解程度的差异,许多新建设的城市住区住宅项目的水环境建设仍然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科学的技术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几个国内住区建设实例的分析,阐述生态住区建设中对水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原则与条件,在提高全民建设生态城市住区环境认识的同时,加速我国生态住区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达良俊  郭雪艳 《园林》2019,(1):8-13
城市生态空间是实现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载体,上海近期针对城市生态建设提出统筹推进绿化、彩化、珍贵化和效益化之"四化"建设。文章基于生态哲学思想,以生命观、动态观、系统观的都市生态三观为指导、奉行"看法、想法、做法"三法论的思维模式,梳理剖析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中存在的"假生态—伪生态"现象,从生态学视角全面理解"四化"建设的生态学内涵,以期通过"增质性绿化、季相性彩化、保育性珍贵化、多元性效益化"的综合推进,科学构建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绿色生命地标,实现卓越全球城市的生态宜居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水利工程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工业发展、环境优化、减少自然灾害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水利工程的设计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现象,对环境生态、自然规律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生态水利工程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改善,为了更好促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文章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一系列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带来了人类生存的危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去各地旅游,游客对景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设计尊重自然"的概念之中融入了生态的思想,景观规划设计也逐步与生态设计结合起来。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1.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和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②地方性原则:顺应基地的自然条件。③保留原生态性原则: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