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门窗》2016,(8)
遮阳技术是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遮阳在推广应用中存在节能评估方法不完善及相应的节能计算方法和数据缺乏等问题。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借助Energyplus的内核开发了一款专门针对窗户及遮阳设施的、可快速计算遮阳节能效果的中文模拟软件。本文详细介绍了Shadingplus软件开发的设计思路、算法结构、节能量和遮阳系数的算法、计算软件的界面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筑外遮阳是指安装在建筑围护外的遮挡设施,遮挡室外太阳辐射.建筑遮阳是绿色建筑组成部分,是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环节.外遮阳包括固定外遮阳、活动外遮阳、玻璃贴膜/涂膜外遮阳等.本文介绍了外遮阳种类,并对外遮阳节能形式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推动绿色建筑应用外遮阳技术提供合理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已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均规定了应对透光围护结构设置遮阳设施的要求。对于在北京地区采用遮阳设施的方式和遮阳装置的类型,根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地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透光围护结构的遮阳装置类型。  相似文献   

4.
1引言建筑遮阳在调节建筑太阳辐射得热量和室内自然采光效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其在空调节能中的作用更是得到建筑节能界的广泛认同。但是,对于遮阳装置的遮阳效果,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法。国际上,在ISO15099标准和欧洲标准EN13363-1中给出了平行于门窗且完全覆盖门窗的遮阳装置的光学、热工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我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  相似文献   

5.
遮阳系数作为建筑遮阳产品的节能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科学地检测遮阳系数是非常必要的。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建筑遮阳产品遮阳系数的测试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讨论了目前建筑遮阳产品遮阳系数测试方法,如光学性能法、自然光源法、人工光源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比较了我国现有建筑遮阳产品遮阳系数检测方法相关标准之间的差异,并对将来遮阳产品遮阳系数的检测方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4,(4)
本文在节能环保为当今国际上建筑发展的总趋势的环境下,通过对遮阳系统的构造和方式进行探讨,对遮阳的意义、作用与效果进行分析,提出遮阳在建筑节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提倡利用建筑遮阳,创造运用艺术理念的节能建筑。  相似文献   

7.
刘翼  蒋荃 《门窗》2011,(5):42-45
建筑外遮阳设施在我国不同地区应用的节能效果如何评价是当前建筑师、制造商和消费者对外遮阳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还缺乏一套统一、科学、操作性强的标准评价方法.本文分别对目前已发布的关于遮阳节能评价和测试方法的标准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拟合计算、实验室标准人工光源试验以及户外实测,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门窗在建筑能耗中占很大比重,简便、合理的计算门窗的遮阳系数是正确进行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环节。结合参与07ZTJ 603《钢塑共挤门窗标准图集》编制的经验,阐述门窗遮阳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建筑外遮阳是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节能改造的政策支持和技术保障措施的日渐完善,截止到2011年末,我国十多个省份和地区已经逐步强制实施了居住或公共建筑节能65%的节能设计标准,其余的省份也正逐步推行本文将对建筑物各种形式的外遮阳节能改造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既有建筑的外遮阳节能改造形式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娟 《门窗》2020,(1):17-18
本文以建筑节能工程为出发点,论述了建筑外门窗节能检测中的气密性、传热系数、玻璃遮阳系数和可见光投射比应注意的关键点,严格依据标准进行检测分析,确保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对水泥与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研究发现,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域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陶桂全 《山西建筑》2010,36(5):37-38
通过胡庄镇全镇村庄规划编制现状的分析,对村庄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机遇作了一些探讨,并根据已经完成的试点村庄规划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防灾减灾的问题日益突出。从我国大部分城市防灾规划所考虑的主要灾种出发,文章选择了地震、火灾和洪水这3类灾种来探讨城市防灾减灾问题。同时,结合已发生的典型灾害和潜在的灾害,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出发,分析了各灾种对城市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志 《山西建筑》2002,28(8):11-12
通过方案设计实践,对建筑设计构思、环境设计要点、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和使用功能等方案设计要素作了阐述,并探讨了中学科教体文建筑组群空间组织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文玲 《山西建筑》2007,33(33):246-247
指出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思想是人们评价设计作品的标准,分析了真、善、美的内涵,并将现代室内设计的评价标准"实用、经济、美观"与真、善、美的内涵对应起来进行诠释,以创造出安全、高效、经济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7.
Issues around the materiality of housing and inequality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day. Yet, housing researchers have not settled on conceptual tools to account for and study the role of both social and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and their housing. Outlining a new research agenda, I use the idea of social and material vulnerabilities to stress the need to always account for how materi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relate in myriad ways that render some people and certain material environments more vulnerable than others. I suggest typologies and comparisons as useful tools researchers might us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s – that can be malleable yet are often institutionalized – between social and material vulnerabilities, and caution against some assumptions that may skew our understandings of housing. I argue that attending to the social and material vulnerabilities of housing reveals ways in which the materiality of other built environments might also be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8.
苏轼与灾荒     
《Planning》2015,(1):66-69
苏轼重视兴修水利,上书朝廷,为灾民的利益呼吁奔走,采取切实措施救治灾民,又祈神禳除灾害。他还在诗文中真实生动地书写了灾荒,展示了灾荒图景,是灾荒文学史上的奇葩。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拓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文章分析了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景观的形式与内涵的深刻变化 ,研究景观规划设计在观念、方法等方面的相应拓展策略 ,并针对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困境与机遇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天沟、檐沟溢水与漏水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沟、檐沟、水落头时有溢水、积水、漏水等弊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析产生的原因有:设计原因、施工不规范、使用管理维护不当等,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