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花岗岩机制砂(MS)对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以及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会显著影响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增大拌合物的塑性粘度;在保证相同工作性能的条件下,机制砂用量越多则需要更多地减水剂;当坍落度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时,机制砂不会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产生负面影响,适量机制砂反而会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机制砂用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干缩逐渐增大,当机制砂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混凝土的徐变也会增大。  相似文献   

2.
以相关规范、标准及经验为基础,采用对比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设计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特细砂比例的减小有增加趋势;随着大石(16~31.5 mm)比例的减小混凝土强度降低;相比于天然中砂混凝土,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差于天然中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伴随天然砂资源逐步短缺,应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并开展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研究势在必行。同时,煤矿冻结井冲积层厚度不断增加,井壁混凝土强度逐渐提高至C80及更高。本文针对煤矿冻结井筒用高强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粘度大的问题,从机制砂母岩岩性、颗粒特性、石粉含量及MB值等特性对高强混凝土流变性能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为解决冻结井混凝土井壁设计和施工应用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2014,(6)
采用Brookfield流变仪测试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高强机制砂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相应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测试,探讨了砂浆流变学参数与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低于5%时,石粉含量变化对砂浆工作性无不利影响;但当石粉含量大于5%时,随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提高,砂浆的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增大,显著劣化砂浆的工作性能。当石粉等质量取代水泥作矿物掺合料时,适量的石粉可以改善砂浆的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还表明:机制砂砂浆的流变学参数与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结果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指导机制砂混凝土的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机制砂原料形态、石粉含量对原状机制砂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和碳化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相应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和硬化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机制砂原料形态为碎石和卵石,石粉含量为5%、9%和1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40、C50和C60.结果表明: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均达到了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要求;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碳化深度均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水灰比的降低而减小,碎石破碎的原状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氯离子扩散和抗碳化能力;石粉含量增加对原状机制砂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和碳化性能影响较小,不同机制砂原料形态时的影响与水灰比和用水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清水混凝土外观砂斑的形成原因,对某水下隧道工程敞开段侧墙清水混凝土进行了质量调研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砂斑主要与混凝土用水量增加有关;原材料中粉煤灰品质的波动增加了混凝土用水量;为了在相同减水剂掺量下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要求,大幅增加用水量造成混凝土中自由水过多,析出带走混凝土表面的胶凝材料颗粒,由此导致砂斑缺陷;针对缺陷的成因,从原材料品质控制、拌合生产、浇筑施工和及时养护等角度,提出了提升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工砂颗粒表面特征及级配异于河砂,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以确定人工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单方用水量、砂率、回归系数α_a与α_b),并得出:同条件下,配制人工砂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宜增加(2~8)kg,砂率增加(2~4)%。  相似文献   

8.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试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孔隙率与孔径分布分析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下降,强度及抗冻性能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下降,最佳掺量在10%左右,当石粉含量高于10%时,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工作性及耐久性能劣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水泥用量、絮凝剂掺量、砂率对海水拌和珊瑚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珊瑚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235~283 kg/m^3时,砂率对单位用水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用水量随砂率增加而增大;水泥用量为400~490 kg/m^3时,28 d抗压强度在26~39 MPa之间,可配制C20~C3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水泥用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强度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水陆强度比随水泥和絮凝剂掺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解决建筑行业中天然砂石骨料的资源匮乏问题,同时扩大机制砂的工程应用市场,利用机制砂在不同的取代率条件下替代天然砂,将其与粉煤灰陶粒相结合共同制备轻骨料混凝土,并系统研究了机制砂取代率和胶凝材料用量对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干燥收缩和抗裂等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取代率的增大,机制砂-粉煤灰陶粒系列轻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逐渐增加、抗压强度逐渐升高、收缩率逐渐变大、抗裂等级可达到L-Ⅲ;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有所提升,但干燥收缩性能和抗裂性能逐渐变差;在不同的机制砂取代率条件下,所优化后的配合比可用于制备LC30~LC45强度等级的轻骨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机制砂与天然细砂混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机制砂与天然细砂混掺配制的混凝土与中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冻性、抗渗性、抗硫酸盐侵蚀与抗碳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与水泥浆体界面的结合良好;机制砂中的石粉填充了混凝土中的孔隙,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机制砂与天然细砂混掺配制的混凝土,其抗冻性、抗渗性、抗硫酸盐侵蚀及抗碳化性能都优于中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机制砂是代替天然河砂最普遍的材料,但机制砂存在级配不均匀、石粉含量过高、生产过程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该文结合我国西部地区沙漠砂资源丰富的情况,开展了沙漠砂+机制砂混凝土(Desert sand + Machine-made sand Concrete, DMC)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沙漠砂替代率对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DMC的强度与弹性模量随龄期逐渐增长,养护14d和28d时DMC轴心抗压强度随着沙漠砂替代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沙漠砂替代率为20%时达到峰值。试验发现,DMC抗压强度受沙漠砂替代率的影响要大于弹性模量的影响。基于混凝土可压缩堆积理论,考虑沙漠砂和机制砂混合后堆积密度的变化及机制砂与沙漠砂在外观几何形状上的差异,并将混凝土二元混合料堆积模型扩展到细骨料堆积物理参数的分析中,建立了DMC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模型精度较高。通过案例分析,在保证车站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前提下,当采用20%DMC时,由于减少了细骨料中机制砂的使用,案例的材料碳排放较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ISAT(Initial Surface Absorption Test)方法研究了蒸养制度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养条件,蒸养会增大机制砂混凝土的毛细吸水能力,但与同养护条件下的河砂混凝土相比,机制砂混凝土的毛细吸水系数更低;静养时间的缩短和恒温温度的升高都会增大机制砂混凝土的毛细吸水系数,合适的静养时间和养护温度分别为4 h和50℃;石粉含量对蒸养机制砂混凝土毛细吸水性影响较大,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蒸养机制砂混凝土的毛细吸水系数先变小后变大,合适的石粉含量为10%。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安徽省建筑用砂的特点,采用细河砂与机制砂混掺,配制C30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用60%的机制砂与40%的天然细砂作为细骨料,能够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与天然中砂相比,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对比研究天然中砂和混合砂清水混凝土的工作性、物理力学性能、外观质量、收缩和抗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和特细砂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配制出性能高、外观质量好的C50清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机制砂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机制砂的材料特性,分析了机制砂在我国的生产与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应考虑的石粉含量、配合比设计思路、机制砂生产技术、品质管理、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宣传导向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本地天然中砂的缺乏,对比研究天然中砂和混合砂中、低强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通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和特细砂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配制出拌合物工作性能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满足要求的中、低强度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杨旭 《山西建筑》2012,(22):132-134
通过对混凝土用砂的现状分析,了解了配制混凝土用砂的标准规范要求、掌握了天然砂和机制砂及砂率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和易性的影响及要求,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本地砂资源现状,尝试对机制砂混凝土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比较,通过大量试验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优良,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