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蒋炜  张果 《矿产勘查》2023,14(12):2529-2541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一项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城镇和工程建设构成威胁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价。惠州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位居广东省第五,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量最快最大的城市。开展惠州地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对城市建设和生态系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选择惠州市惠城区惠南湖片区进行综合地质评价,通过实地野外调查采样分析,查明该区内地层岩石、地质构造等特征以及地下水类型、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和水土环境质量与污染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并将研究区按工程建设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进行分区,其中适宜区面积2.43 km2,占比40.50%;基本适宜区面积0.69 km2,占比11.50%;适宜性差区面积2.18 km2,占比为36.33%;不适宜区面积0.69 km2,占比11.50%。研究成果可为惠州城市整体规划、工程建设与开发利用等提供基础性地质资料和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专家-层次分析法对地质灾害风险性进行评价,以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为依托,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调研,根据各类地质灾害构建其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层次分析法对地质灾害风险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富川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风险分区分为高、中、低3种类型,富川瑶族自治县面积为1572.5 km2,其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I)的面积约为166.37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0.58%;地质灾害中风险区(II)的面积为167.37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0.64%;地质灾害低风险区(III)的面积约为1238.76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78.78%。借助GIS平台实现可视化,评价结果对广西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利芹  李浩  顾超  潘会彬  付鹏伟 《矿产勘查》2020,11(12):2809-2815
云阳县地处重庆市东部,属三峡库区,构造上位于川东弧形构造带东北段,褶皱形态以宽平的屉形向斜和狭窄的高背斜相间排列,组成隔挡式构造。区内地貌以中-高山峡谷地貌为主,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间歇性抬升状态,地形切割强烈,长江河道从境内穿过,河流水系发育,年降雨量大,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发育。论文基于Arcgis平台,运用信息量法全面分析了影响云阳县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流水系、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建立了云阳县地质灾害易发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高易发区面积576 km2,占比15.8%,中易发区面积1801.68 km2,占比49.41%;评价结果可为云阳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也可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亮  张杰  张杰琼  周博  赵相国  余长荣 《矿产勘查》2020,11(12):2601-2609
为研究四川省旺苍县化龙乡土地质量,通过对449件土壤样品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养分TFe2O3丰富(一等),Zn、Cu、MgO、K较为丰富(二等),P、CaO、Se较为缺乏,Ge、Mo缺乏,局部具富Ge土壤。综合养分以三等土壤为主,面积为25.96 km2,占81.13%;二等土壤面积为3.69 km2,占11.52%,四等土壤面积2.35 km2,占7.37%。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一等优质土壤面积为0.02 km2;二等良好土壤面积为0.44 km2;三等中等土壤面积为17.84 km2;四等差等土壤面积为13.64 km2;五等劣等土壤面积为0.08 km2。龙乡优质(一级)土地可适于发展有机、绿色食品。良好(二级)土地可适于发展无公害食品。中等(三级)土地种植较为安全。较差(四级)土地可适当发展林业。劣等(五级)土地可改造成建筑用地。为生态农业建设、振兴乡村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揭文辉  张策  汪冰  张恩  牛海威  李婧玥  董双发 《矿产勘查》2020,11(12):2720-2728
坝上高原湿地的存在对于维护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坝上高原属典型的气候过渡区与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因素威胁着坝上高原湿地的安全而导致其生态环境的变迁。本文获取坝上高原2000年(ETM+)、2010年(TM)、2018年(Landsat 8 OLI)3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湿地信息提取,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湿地面积从796.90 km2减少至666.24 km2,湿地资源斑块数从731块减少至316块,18年间,湿地资源面积减少速度为7.26 km2/a;从湿地类型变化来看,主要是湖泊湿地面积的减少,减少106.2 km2,斑块数减少242块,湖泊湿地面积的减少在2010—2018年阶段速度较快,减少速度为8.70 km2/a;从湿地资源变化空间分布来看,坝上高原西部萎缩趋势整体高于东部,坝上高原湿地面积的减少主要体现在西北内流区,西北内流区湿地面积减少97.86 km2,占整个坝上高原湿地减少面积的74.90%,斑块数减少366块,占整个坝上高原湿地斑块减少数量的88.19%。  相似文献   

6.
区域的自然基础决定建设适宜性的评价结果,适宜性则决定居民点的分布情况,居民点分布又可反证自然基础.结合ArcGIS平台,以太仆寺旗农牧区居民点构建泰森多边形,通过计算其面积的空间变异系数(CV值),分析牧区居民点的分布特征.以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为依据,对研究区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分级,结果显示,在对太仆寺旗建设适宜性评价的5个分级与全旗596处农牧区居民点中,处于适宜区的农牧区居民点有463处,较适宜区有122处,一般适宜区有9处,较不适宜区与不适宜区各1处,结果符合试验预期,也证实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罗北凹地钾盐矿区自开采以来地下卤水位持续下降,呈负均衡。目前的钾盐资源现状是资源储量难以长期满足当前钾肥生产规模的需求,对未来钾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隐患,进而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以罗北凹地钾盐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建立基于GMS的地下卤水数值模型及预报模型,获得未来3年和5年地下卤水位变化动态及降深值。结果表明,与现状条件相比,研究区潜水水流方向总体上和初始流场形态基本一致,而承压水在开采井附近流场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出现明显的降落漏斗。经3年开采后,研究区潜水总体降深2~4 m左右,其中个别开采区中心的最大降深可达到6 m以上。降深面积分布较为广泛,开采区降深2 m以上区域面积达376.77 km2;开采5年后降深2 m以上区域面积达 718.60 km2。研究区承压水总体降深0~4 m左右,其中个别开采区中心的最大降深可达到10 m以上。降深面积分布较为广泛,开采区降深4 m以上区域面积达194.11 km2。而开采5年后降深4 m以上区域面积达338.00 km2。模拟结果可为矿区卤水资源管理和优化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邓念东  石辉  崔阳阳 《矿产勘查》2022,13(4):507-516
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等的影响,府谷县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以府谷县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府谷县各乡镇(街道)的地质灾害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其与各影响因素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765~1250 m的海拔内;②滑坡及崩塌多集中于坡度小于25°的范围内,地面塌陷及泥石流多集中于坡度小于15°的范围内;③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年降雨量400~460 mm的区域内,且沿河流及道路呈集中带状分布;④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岩土体类型以层状坚硬—半坚硬砂泥岩互层碎屑岩组为主,植被覆盖度越低的地区越容易发生地质灾害;⑤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影响深远,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的范围内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占比均大于65%。研究结果可为府谷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南山区城市发展规划,为满足工程建设及防灾需要,对南山区地质、地形、地貌特征、工程地质特征及地质灾害展开分析,论述了南山区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性质及特点,采用环境综合指数法与Mapgis软件平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对工程地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其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和不适宜区四类,按不同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岛旅游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当前我国海岛旅游地的开发呈现低层次和缺乏科学研究的盲目性。本文以加权线性组合方法构造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海岛旅游地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选取自然条件、景观资源和社会经济等3大评价因素、9项评价因子分析浙江舟山普陀山海岛旅游地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结果表明,普陀山适宜开发利用区、基本适宜开发利用区、限制生态开发利用区、生态保护区、禁止开发区等5种类型区域所占面积分别占全岛总面积的1.63%、17.04%、69.07%、8.66%、3.60%。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普陀山海岛旅游地的国土空间利用优化策略、开发时序和规划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生态方面入手,分析划定的刚性空间适用于传统型农业县,为长岭县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参考.基于底线思维,通过构建长岭县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此界定长岭县未来城镇的扩张发展空间.结果显示:长岭县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较适宜建设的区域与建成区高度吻合,包含了长岭镇、太平川镇等大部分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为限建区和禁建区...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4):685-688
结合镇江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选取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工程地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与地震效应等五个方面10个因子作为重要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函数评价模型,对镇江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性好和较好的面积占48%、适宜性一般、较差和差的分别占15.8%、8.2%和18%。为镇江城市规划用地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可为城市科学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温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地面和地下条件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GIS软件划分评价单元进行人机交互分析,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反映到适宜性评价成果图上。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60.8%,适宜性较好的约占2.6%,适宜性一般的约占30.6%,适宜性差的约占6.0%;中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32.2%,适宜性较好的约占39.2%,适宜性一般的约占20.4%,适宜性差的约占8.3%。  相似文献   

14.
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保障人地协调发展的基础。本文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延安市大砭沟西沟地区为例,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对现状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约20%的城镇建设用地属于不适宜建设区;(2)不同适宜性的建设用地布局具有一定差异性;(3)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把最适宜和基本适宜建设用地可作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相反,不适宜与最不适宜建设用地作为建设用地腾退区。研究结果对于当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生态保护,提升城市生态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期望为其他地区的同样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是山东省为响应国家战略而推进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体发展规划,结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内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对区域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对区域内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和不适宜建设区四类。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按不同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对地区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设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宏观层面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通过优化选址来提高当前海绵城市的源头控制效果,缓解用地紧张,同时降低建设难度、减少成本,以雨水花园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GIS水文分析和叠加分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可用于识别和提取适合建设或改造雨水花园的区域。采用该方法,以镇江市某区域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宜雨水花园的建设用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9. 4%;适宜用地主要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约占80%,主要分布在古运河入河口及岸边的带状绿地、研究区东部和东南部等未开发用地以及研究区中心地带政府办公用地内部绿地,主道路两旁区域分布也较多。利用GIS软件在优化指标和权重的基础上可较准确、快速地发掘场地特性,进行雨水花园的建设适宜性评价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和指数化呈现,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选址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地质条件对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及分区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条件是影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武汉市的地质构造、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性岩土、地质灾害等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根据这些地质条件的分布、特征及对地下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将武汉市主城区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条件适宜性划分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适宜性差3个大区,并进行了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18.
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既 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筑了框架,也提出要有 目的有重点地运用相关学科成果进行融贯的 综合研究。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 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 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 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 界”,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进行多学科交 融研究。因此,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基础 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资 源、环境、生态、灾害等要素和区位条件,确 定国土空间内进行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等的 适宜程度。本文主要以青岛市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为实践案例,在客观真实公正地 摸清资源环境资源本底条件基础上,研判国 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明确农业生产、 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落实 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的战略引领,以期 支撑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韦莉 《中国建材科技》2022,31(3):124-126
通过对适宜性评价模型和GIS相结合进行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选取城关区内的评价指标因子,如地形坡度、地貌、水系、道路缓冲区、土地利用等,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基于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空间数据叠加分析处理及评价结果图的输出,得到研究区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以期更准确揭示研究区土地开发建设规律,为区域城镇用地空间拓展、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现试行的“双评价”技术方法对 市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时,往往出现 评价出的农业生产适宜与城镇建设适宜用地 重叠,难以支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 管制落地实施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受 启于具有“自然的经济体系”之誉的生态学与 经济学的共源关系,运用基础经济学和福利 经济学原理,厘清土地覆盖资源供给与土地 利用需求的多对多关系,解译出对土地覆盖 资源利用的五大原则,提出“以追求正外部 性为准则,以反映自然生态状况的土地覆盖 资源供给和承载人类社会需求的土地利用 之间的供需均衡为目的”的市县国土空间开 发适宜性评价自然经济学路径,以保障市县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管制落地实施能充分 发挥土地覆盖的生态功能,并在“产权”清晰 中可持续管理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