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学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校园空间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校园外部公共空间是师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外部公共空间开放性的强弱影响着师生在校园外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对校园外部公共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肥西八中为例,运用空间句法对中学校园外部公共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衡量外部公共空间质量,力图进行更合理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给予学生们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何玮 《工业建筑》2011,41(5):47-49
从空间新旧整合的角度出发对湖南大学校园公共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新旧整合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为实现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新旧整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诗  陈建 《规划师》2003,19(9):90-91
高校学生特定的心理及学生生活与行动的群体特性决定了公共空间在高校规划中的重要性。从市场经济与“服务育人”理念出发,指出校园公共空间现状存在公共空间缺失、“失落空间”过多、公共空间不适应的问题,应创造向心空间、交往的文化空间以及心灵空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作为新型的、交叉性的学科”环境心理学”已悄然向我们走来。本文对中山大学校园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的空间组织及行为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查,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分析调查结果,分析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动特点,结合实例讨论了行为参与和空间交往、环境品质与行为活动以及行为的负效应过程等问题。并进一步从满足人的行为角度出发,对提高校园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遮阳设计为公共空间提供更舒适,更节能的热环境,促进校园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和人们的活动与交流。从校园公共空间的遮阳形式,探讨校园室内外公共空间使用的遮阳措施,可供由于热舒适度和高耗能而无法充分利用的校园公共空间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6.
魏黎 《城市住宅》2021,28(9):37-40
公共空间是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校园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公共空间通常作为教学空间的附属存在,其使用价值易被忽略.良好的校园公共空间建设可提高校园面积使用率,成为校园整体规划的亮点,故有效识别和利用校园中被忽略的公共空间是研究重点.研究从校园公共空间有效利用的重要性和设计方法两方面,探讨该空间的存在价值和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学龄儿童的心理成长与环境密切相关,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其日常活动、社交的主要场所,尤其需要设计者秉持以儿童为核心的原则。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学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分别针对低年级儿童和高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对校园中各类公共活动空间的空间形态、空间尺度、色彩、材质、光环境,以及家具陈设等六个方面的空间要素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进行户外交流、开展社团活动、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针对当前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利用空间句法理论,从集成度和深度值两方面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空间句法用于校园空间的研究往往以线型空间即道路为研究重点,本文则以面型、点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变迁,教育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步.逐渐演变出一种新的校园模式:一贯制学校.而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校园的整体建筑设计布局不再拘泥于课堂部分,关注点逐步延伸到校园公共空间及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与规划.公共空间以及交往空间进入建筑从业人员的视野,如何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环境,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生活场所,满足学生活动需求的同时,为其提供最大的便利成了建筑师们努力的方向.文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及研究,对一贯制校园入口空间的分布形式、占地面积以及场地设施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关于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入口空间设计的总结,对未来研究一贯制学校空间设计方法有探索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思赟  高天  邱玲 《风景园林》2023,30(4):102-107
【目的】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复愈性环境的建设受到人们关注。校园作为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了解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法,对疫情隔离下校园不同环境带给大学生的心理复愈性差异以及影响环境心理复愈性的因素展开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蓝色空间被认为是最具复愈性的环境,其次是操场和绿色空间,灰色空间最弱;2)环境偏好和环境复愈性呈正相关,增添环境偏好景观元素如水、鸟、树、鱼等有利于环境复愈性的提升;3)大学生进行混合行为的复愈效果最好,动态行为、静态行为次之,通过行为最弱。4)大学生在留校4个月内感知到的环境复愈性随停留时间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但停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心理复愈性评分最高。兼容性维度的提升更加有利于环境心理复愈性提升。【结论】研究揭示了复愈环境所具备的特征,有助于景观设计师们为校园复愈性环境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的地方,更是大学生交流、交往的地方,因此大学校园的建设与学生行为方式息息相关,从而影响到校园的活力。我国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如今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但依然存在校园空间识别性差、空间使用不便、学生交流空间少等问题。规划师将解决这些问题的着力点放在公共空间的景观上,而空间结构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现场调研和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集美大学和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校园公共空间使用现状和空间结构,说明空间结构对公共空间使用乃至校园活力的影响。最后对校园建设中校园活力的提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适宜的校园公共空间可以组织良好的公共生活,从而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提高其凝聚力,并使师生们获得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对北方工业大学毓秀园景观空间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人性化的校园公共空间的营造必须以满足学生情感需求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四川建材》2016,(7):43-45
中小学校园周边步行空间是学生校外活动的重要场所,构建优质的周边空间环境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由于校园周边环境属于社会公共空间,在构建适合学生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因此,笔者希望提出一套操作简单、实施性强的步行空间环境管控策略,以求在尽可能少影响社会其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空间环境管控,构建良好的中小学校园周边步行空间环境。笔者以重庆市大坪小学为例,对所探讨的方法或策略进行实践应用,对大坪小学周边步行空间环境的管控区域、时间、对象等提出了建议,并客观评价了该管控策略在实践应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人们在公共环境中所形成的环境心理和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在公共环境中各种环境空间形成了多种环境心理,同时也造就出行为活动的多样性,并指出环境心理对行为活动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得出环境景观设计应从环境心理出发且兼顾功能、美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活力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英杰 《山西建筑》2009,35(13):41-42
通过对现今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活力不足问题的分析,指出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营造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应注意的五个方面,以增强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力,提高校园公共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谈大学校园环境艺术设计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陈锦通 《山西建筑》2006,32(3):38-39
从校园总体规划、校内建筑、校内公共空间、校园绿化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高校环境的艺术设计,以提高高校师生的艺术素质,活跃高校的生活气氛。  相似文献   

17.
《新建筑》2016,(2)
通过分析由空格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过山车回廊"及"二分之一体育场"两个项目的背景、剩余空间产生的原因,深究当前我国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园公共环境设计中所面临的"三高"问题——高度浪费、高度纪律性、高度纪念性,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校园公共环境不仅是联系校园各建筑的纽带,更是教育空间从室内向室外的延伸。充分发掘校园公共空间的剩余价值,将为教育建筑提供更多的设计与使用可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重新定义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和非正式学习空间,将其转化为教学展示空间。以建构主义学习方式为依托,把以往常规的独立的教学展示呈现到校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将教学展示和学习行为高度结合。通过展示性学习环境提供可支持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深入研究主动学习和高阶学习所需的空间,形成具有探究性的学习场所,呈现校园教学研究深度展示空间,进而提升文化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当前大学校园改扩建中的设计问题,该研究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对校园公共空间的需求,通过对绍兴文理学院河西校区公共空间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学生行为特征。旨在进一步总结出现代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以创造充满爱与关怀,安全、方便、舒适的校园,为今后校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郭璁 《山西建筑》2010,36(35):8-9
基于空间环境对校园人群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取向的影响分析,指出物质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关系紧密,设计良好的校园外部空间环境可以促进教育情境的创造,并提出了与此关联的校园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