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外中国园林之造园意匠及游园感知探析——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筑》2020,(1)
自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000年以来,兴起了新一轮的海外中国园林建设热潮。在经多方协作数年、投入巨资、煞费匠心和克服重重困难之后,这些身处海外的中国园林是否如愿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交流的桥梁"?文章选取在美国营造的中国园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营建背景细致诠释其造园意匠,考察跨文化背景下的游园活动,尝试从"他者"视角探究多元游园感知,以期揭示中国园林和建筑文化在域外的适应性,为中国园林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项目的海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颖  刘晖 《风景园林》2019,26(11):80-84
基于中国地景文化的"山水形胜"营建手法,存在历史递进与发展过程。通过对其营建手法"笼山水为苑"等诸多经典词条的内容释读,语义分析,举证"隋代麟游仁寿宫(唐九成宫)"等不同特征的典型案例。运用案例类比法,进行类比解析。其营建思想起源于中国羲皇时代,发展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各个历史时期,并具有各个历史阶段的脉络特点。从中国西北园林到北方皇家园林及西藏的布达拉宫,无不受其影响。在人工工程营建中,由地景特征所决定的轴线对位布局手法,使因藉自然思想内涵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升。此研究对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界独树一帜。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园林走出国门,至今已有 20多年。这些中式园林散布在世界各地,对传播中国园林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被誉为各国造园文化交流的“常驻文化大使”。 为了让更多的园林爱好者及专业人士了解中国的海外园林,中外园林建设总公司从其承接的 60余座海外园林中,精选出其中 30余座海外园林,集成《文化使节——中国园林在海外》一书,是海外的中国园林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呈现在国内读者面前。 该书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园林艺术…  相似文献   

4.
彭鸿绪  吴昊   《风景园林》2021,28(9):121-126
朱子理学传入朝鲜半岛后,韩国儒家园林—“九曲园林”随之产生,并形成了地域性的九曲文化。现有研究集中于九曲文化层面,未能全面探析九曲园林的地域特征与山水观。在溯源韩国九曲园林的基础上,解析其营建的时间演化、空间布局特征,并从典型案例玉山九曲的文化背景、营建历程、空间格局、景观意境等方面探析其地域特征及其蕴含的山水观。研究表明:1)九曲园林从高丽末期开始兴起,到朝鲜时代中期达到全盛,其主要分布于长白山脉、洛东江岸旁;2)韩国儒林通过师法武夷营建的玉山九曲,具有“三弯九曲”“一曲一景”的空间格局;3)《玉山九曲歌》中的景观意境蕴含着物我一体的哲学思想及性理学修行观。因此,韩国九曲园林不仅证明了朱子理学的在地性演化,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化自信,是中国儒家思想在海外传承与发展的直观表现。  相似文献   

5.
花洲书院作为我国豫西南地区在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教育机构,体现了该地区高度重视园林景观空间营造在书院建设、学术交流、思想启迪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其景观空间形态特征与园林营建手法进行分析,探析儒家山水文化、礼乐文化、比德思想与中和思想对书院园林空间格局与园林营建的影响,总结归纳花洲书院文化景观要素和内涵,以期为书院园林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浩  关丹 《规划师》2008,24(2):89-92
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大量的文化名人投入到城市建设实践中,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史上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龙彬,2001)."学而优则仕"的选官制度使古代城市的营建活动往往非常重视对文化内涵的表达,重视对意境与情趣的创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历来就不乏对城市规划、建筑、园林等营建思想的阐述,如<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的描写,就生动地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造园思想.发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城市营建智慧,对于促进当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活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园林自产生到现在,经过了长年累月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南洋园林的发展存在借鉴与更新的关系,中国园林作为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园林之一,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影响深远。文章以中国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园林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提炼梳理,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以及气候差异等方面剖析两地园林建筑演变的原因,最后通过具体园林建筑的案例对比分析两地差异。  相似文献   

8.
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苏州城市展园——"小筑春深",以"山水园林、生活园林、科技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当代苏州园林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从山水营造、造园材料、种植设计、生态理念等方面展现苏州园林在新时代的发展,力求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当代苏州园林",展示当代苏州园林建设在继承和发展中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园林》2019,(5)
中国城市传统风景营建的空间背后蕴含着古代先民对城市山水格局、人居环境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在唐宋社会变革背景下,士人社会的兴起以及商贸娱乐型城市空间的形成推动了宋代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到达高潮,激发了两宋城市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的城市风景营建体系。作为南宋留都的南京,其城市风景营建在马光祖知府时期最为兴盛。相关建设活动反映出马光祖对国家意识的落实以及其对个人精神的追求。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风景化、特殊功能性园林建设、日常生活风景点建设"三个层级对马光祖的风景营建进行阐述,总结其"重民生、促教化、兴风物"的营建思想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清代康熙和乾隆时期陪都盛京的城市与园林建设情况。通过研究皇家宫苑、民间寺观、书院、城市公共景观等的营建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盛京城市园林建设十分活跃,既有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城市与皇家园林建设,也有民间自发组织的公共设施营建,风格与形式已完全汉化。有机融合佛、道、儒文化和满、汉、回、蒙等多民族文化,形成了多元化、包容性极强的盛京文化,呈现出城市社会文化与景观文化繁荣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建园林技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光辉历史。我国古代工匠发挥了高度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独特的中国古建园林建筑体系,在设计、造型艺术和施工操作技术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著称于世。应该继承和发展中国固有特色的古建园林传统技术,特别应该抢救古建园林老工人的经验,把古老传统技艺认真传下去。总结整理工程实录和设计施工经验,使之成书流传。并应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继承祖国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2.
张曙辉 《华中建筑》2007,25(8):184-187
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有的文化及艺术魅力,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其中蕴涵着深奥的禅理需要去参、去悟,而不能只是去看、去察,此即园林欣赏的3个层次--游园、赏园和品园.该文从园林欣赏的角度,分析"禅"对中国文人、文化及审美等的影响,进而借此浅析"品园"这一中华独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共思想的兴起,经营性私园逐渐成为一种国 际流行的景观现象。旨在从世界景观发展历史出发,借由历史 比较的视角,探讨这一景观形式的国际共同性与差异性,推进 全球景观史和经营性私园研究。通过比较伦敦和上海的经营性 私园,指出该类园林普遍具有混杂性的景观特征、创新性的运 营模式和推动技术传播的社会功能。但是,公共思想的不同来 源却为其带来差异:由于伦敦的公共思想主要源于社会内部, 其经营性私园因之成为既有文化传统的附庸;而上海的公共思 想则主要来自被动引入,这也促使其经营性私园不断地与中国 传统社会文化发生碰撞,并在园主社会地位、妇女入园和运营 时间等方面产生冲突。  相似文献   

14.
论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园林,各种不同的园林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中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而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文试从造园艺术的角度来分析中法古典园林在审美的价值观、造因的艺术风格、园林建筑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对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研究,揭示东西方园林在审美情趣和文化上的差异,为我国园林建设的今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桂林山水园林是喀斯特地貌下区域风景营建的优秀代表,体现着城市、人与风景要素协调共生的人居理念。通过古代文献解读与地理时空分析,探究在人文与自然联动作用下桂林山水园林形塑的时空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桂林山水园林依托于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独特风景基底而建设,营建数量和规模由唐至清持续增长,宋元为营建高峰;园林类型随时间逐渐丰富完善,公共园林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桂林山水园林的形塑过程在时间上可分为由山水到园林的初步建构(唐至宋元)和园林体系的完善(明清)2个阶段,最终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鲜明的地域园林体系。在空间上,从散点式发展逐渐转化为城景相融一体化发展,形塑出桂林城园一体的风景面貌;3)山水环境支撑、政治经济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及游赏文化助推4方面的综合驱动作用,塑造了具有真山真水、类型多元、城景相融、开放共享等显著特征的桂林喀斯特区域风景园林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区域风景特征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并对当代山水城市景观塑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白云  李黎  夏宜平 《华中建筑》2013,(10):151-154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是文人园林的经典之作,其园林点景具有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特点.该文基于西泠印社的史料考证和现场勘察,对主题点景和园景点景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对西泠印社内楹联的艺术形式进行探讨,以探究人文渊源及与园林环境的关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与哲学理念,揭示其独特的形式美与丰厚的艺术美,为现代园林建设的园林点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空间迷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身体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旦用建筑学的西方术语描述中国园林,将导致认识论以及价值观的诸多迷十罔。文章试图从身体与世界合一的方位概念为基础,以阐明中国艺术在空间定位、园林经营、乃至艺术标准上,如何是今日建筑学类似概念所不能通化或简化的。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晓璞 《山西建筑》2009,35(9):343-344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各造园要素的文化内涵,旨在找出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指导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典园林的深邃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一批勇于创新、融贯中西、博采众长的园林设计师来引导。园林行业的健康发展,既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东晋时期的《兰亭序》,不仅是一篇语言上具有独特价值的名文,更是一本名帖,堪称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侧面,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文学、美学、书法、园林等多个领域。基于园林、书法、文学艺术具有时代共通性的特点以及艺术泛化思想的基础,从魏晋士人园林的地域环境特征、园林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变、山水自然审美意识的真正觉醒、哲学思想对园林的影响、"曲水流觞"文化实践在后世的持续发展等方面对魏晋园林文化意象进行了解析。揭示出魏晋园林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文化的奠基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