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方法和教学团队建设等环节的探讨,得出了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的可行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理论深、技术硬、能生产、会管理、有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5)
金融学概论作为一门经管类专业集群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但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理论滞后于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内容设计不能体现专业差异性、教师团队实践教学水平欠佳等问题,因此,从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打造课程团队、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行差别化教学和创新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策略的探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安徽建筑》2019,(11):237-239
针对多个施工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为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必须对各方案进行风险评价。结合AHP的FCE模糊综合分析法使建筑施工方案的风险决策更加可靠准确。在FCE中引入AHP分析,可使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与实用。结合AHP确定的权重,科学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最大风险隶属度,为风险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民办本科独立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环境中,其机械类专业着重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训课程标准也需要进一步向实际生产贴近。教学团队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摸索了一套课程标准的制定方法,培养了一批专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提高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8)
应用型本科课程考核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应突出实际应用能力,考核标准要突出多元化,从而达到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应用型本科课程进行考核评价。本文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考核与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如何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数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充分发挥其反馈、导向和激励效能,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在文献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4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方案,并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密切值法对评价方案进行排序,依次是主成分分析法、AHP+DEA、层次分析法和AHP+FCE。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对各方案做出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
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改革,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以课程建设带动专业课程群建设。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建团队,通过网孔板加独立电气元件的实践手段,强调学生的电气硬件设计能力、软件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评价要素包括硬件电路的规范、软件程序的优化、团队成员的协作,项目答辩的表现、技术文档的撰写等。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6)
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其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才,故而整体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必然与普通大学的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阶段的行业发展趋势下,应用型本科动画专业课程建设面临基础课怎么上、是否值得保留的问题。文章基于该类院校的实际教学经验,论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动画专业开设人体课程的必要性,并对其课程目标、内容和授课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探寻更合理的教学设计,为相关院校提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
课题组对内蒙古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以3所应用型本科和2所传统本科高校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构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共供水工程项目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的效用,着重从社会综合发展、居民生活影响、地区环境影响以及自然资源利用四个方面进行社会评价.为全面考虑各评价指标的主客观影响,将AHP评价法与FCE评价法相结合构建社会评价模型,使项目社会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并为今后的公共项目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教学团队的构建目标和原则。在构建能力素养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了AHP法分析模型进行能力素养重要性排序,提出能力素养提升的教学团队建设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基建工程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高校基建工程项目风险综合评价的具体特点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基建工程项目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基建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了高校基建工程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为高校基建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乡土文化景观风貌是乡村各类文化因子的综合外在表现,具有显著原型特征的聚居景观文化因子就是景观基因。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京市漆桥村为研究对象,借助景观基因理论分类和识别漆桥村各类文化因子,利用AHP(层次分析法)-FCE(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排序,构建乡土文化景观风貌的景观基因排序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不同因子在景观风貌中的重要程度,提取重要的景观基因通过基因植入方法运用到风貌构建中,为乡土景观风貌营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施工安全评价是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构建一个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M)的优势,形成组合权重方法。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安全水平评价。对XC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针对建筑材料课程体系繁杂、内容丰富、综合性强等特点,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出发,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三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多类型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比较、排序并筛选出最优教改模式——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为辅的多模式教学法。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推进相关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高等教育提出"双一流"高校建设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各高校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布局。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高校。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各"双一流"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双一流"高校建设对实验技术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实验技术人员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广、技术能力精湛,具有良好的规划设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决策和执行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但现有"双一流"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存在一些普遍和共性问题,例如建设理念不科学、考核机制不健全、队伍结构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确、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培养机制不完善、队伍建设无规划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双一流"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更新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采取激励措施,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拓宽人才引育渠道,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等。这些对策和建议可以为"双一流"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专业评估为导向,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改革、专业教学平台构建等方面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构建了交通特色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围绕课程群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团队建设介绍了课程群建设的内容、措施和成效,并对下一步建设进行规划。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提高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高素质课程教学团队和教研互动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矿业类院校建筑学专业针对现存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固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对外合作交流匮乏以及缺少矿业特色的创新课程、教材资源、教学科研团队、创新平台建设和资金投入等问题,开展矿业类院校建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以通专结合、矿业特色鲜明为目标,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培养框架,基于复合型、创新型、综合型、专业型、实践型的人才培养主线,从矿业特色“一轴两翼”课程体系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构建、综合型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多渠道协同育人平台搭建、智能云教学资源开发、多层面保障措施实施六方面探索培养具有宽厚通识教育基础与扎实矿业特色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旨在为矿业类院校建筑学专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周兵 《山西建筑》2014,(31):259-260
为提升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综合实效,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明确教学性质、任务、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改革考核办法、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四方面的建设性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