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路面硬化面积逐年增多,天然调蓄面积萎缩,虽然提升管网重现期设计标准,城市内涝依然频发,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基于秀洲公园连通管道工程以“排”为主和“蓄排平衡”思路进行雨水管渠设计,研究了如何利用滞蓄空间,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标准,缓减城市内涝压力,减轻河道污染,使城市排水系统达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利用河道调蓄的“蓄排平衡”法较以“排”为主的面积叠加法计算时,有效减小雨水管渠设计管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保障城市排水安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宁波慈城新城建设尊重自然本底,探索可持续发展建设路径,科学构建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调蓄"的排水防涝系统。通过道路及河道生物滞留带布置,以及新建项目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管控,实现了源头径流削峰减量。针对20年一遇的内涝防治标准,通过合理的竖向组织及中心湖生态调蓄空间的建设,实现了新城片区超标径流蓄排平衡,降雨期间大大减小了城市下游的排水压力,保障了城市排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城市内涝、径流污染问题以及响应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雨洪调蓄设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延时调节设施作为一种有效防治城市内涝和径流污染控制的工程技术手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得到较广泛的工程应用,而国内对延时调节设施的研究和应用还很缺乏。系统介绍了延时调节的概念与原理,分析了延时调节设施在城市内涝防治和径流水质控制中的效果,说明了设施基本构造,并总结了延时调节设施的设计方法,为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规划及雨水调蓄系统中合理应用延时调节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忻州市雨水内涝的成因,制定了城市防涝设施建设标准,并从源头控制、中间蓄滞、城市涝水行泄通道、雨水排出口改造等方面,阐述了防涝设施规划建设方案,以有效防治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内涝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城市内涝的定义与控制指标;提出了城市内涝防治与城市陆域排水防涝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分析了城市陆域排水防涝系统的构成,对城市陆域排水防涝系统的规划设计流程与各步骤的设计计算进行了论述与说明,进而对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内涝灾害控制标准的确定、设计暴雨的推求、已建管网排水标准的提高、设计涝水量的计算、地表超标径流的蓄泄规划、与城市河道系统的衔接、与其他规划的协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排水专项规划相比,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增加了内涝风险评估、径流控制、防涝系统规划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编制难度。根据原先对于福建省城市防涝问题的研究,结合福建省几个城市防涝综合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体会,讨论了内涝防治标准、排水水力模型以及与其他规划衔接等内容,并提出几点心得与同行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必须给水以空间,蓄以待渗、蓄以待净、蓄以待用、蓄以待排,雨水调蓄是防治城市内涝、控制雨水径流污染、促进雨水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雨水调蓄已成为雨水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业内已有大量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如上海苏州河沿岸和昆明主城区为解决合流制排水系统的雨天溢流污染,先后建设了8座和17座合流制溢流调蓄池;  相似文献   

8.
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由雨水源头控制、排水管渠、内涝防治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排水管渠、排水泵站、深层排水隧道、地下雨水调蓄设施等大部分设施位于地下。由于地下空间的局限性与复杂性,目前影响排水防涝的地下空间利用问题主要集中在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监督管理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排水防涝系统发挥有效作用至关重要。基于河北石家庄、湖北当阳等城市的排水防涝与地下空间利用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平台建设、规划引领、制度保障和资金筹措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9.
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是山地小城镇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山地城市相对于平原城市,适宜建设用地分散且有限,人口分片集中、各片区人口密度较大,同等破坏程度的灾害影响人口数量更多。本文以重庆市奉节县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为例,结合城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特征,对奉节县城排水防涝现状问题进行了识别,评估了城市排水能力与内涝风险,进而提出了"以排为主、兼顾蓄滞"总原则,并从冲沟水系整治、管网改造提标和城市内涝防治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以期为山区小城镇排水防涝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现代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大型城市热岛、雨岛效应日趋严重,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传统的城市防涝工程面临巨大压力。本文在分析城市内涝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以"分级集水、蓄排结合"理论为指导,创新性提出将城市防内涝工程与屋顶绿化结合抵御内涝的思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阐述了屋顶绿化防涝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论证了其可行性,希望以此启发广大同仁对城市防洪防内涝规划新方式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12年的北京"7·21暴雨"可以说是我国城市内涝防治规划设计工作从理念性阶段到标准体系建立的转折点。我国建立了三段式内涝防治体系,强化了源头控制政策措施,雨水管渠标准已经与国际接轨,并确立了我国内涝防治标准,我国排水防涝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发展。随着今后几年《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和《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的出台,必将对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和上海纬度相近、气象条件类似、城市人口密度相当,日本大城市在内涝防治和污染控制方面的工程经验,值得上海借鉴。根据在日本调研考察所得,具体介绍了日本主要城市排水管道普及率和排水标准、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深层调蓄隧道和调蓄池、污水厂优化运行等雨水综合管理案例,提出上海应从提高排水管道普及率、建设深层调蓄设施和优化污水厂雨季运行模式等方面应对排水防涝标准的提高和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在城市建成区,通过排水管网将雨水排入下游河、湖受纳水体,实现排水目的。由于对超过排水管网能力的雨水没有规划建设相应的防涝工程设施,从而造成城市内涝。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构建由市政雨水管网排水、城市防涝工程和水利排涝工程相结合的三元城市除涝工程体系势在必行。在规划建设城市防涝工程时,科学的城市内涝防治工程设计暴雨确定方法是最重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低洼地区的排水一直是城市内涝防治的重要节点,由于采用传统推理公式计算设计的排水防涝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对暴雨下可能出现的积水点做出合理的预测,也不能对管网排水能力、泵站抽排模数提出合理的量化依据,这会对排水防涝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此问题,以茅洲河流域的典型片区为例,通过构建水力模型对排水防涝规划方案和暴雨积水点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管网改造方案、泵站规划与改造方案、用地与竖向调整的方案进行校核优化调整,以达到深圳市50年一遇的内涝防治标准。  相似文献   

15.
小区内涝在防治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排"到"蓄"再到"渗"的发展过程。小区内涝的防治,不仅有助于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于提升小区自身的服务能力也是极为有利的。我国水资源较为匮乏,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结合防涝措施转变,加大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我国的水资源体系进行改良,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本文主要从内涝防治发展历史、措施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内涝现象的频繁出现,国家提出了编制排水防涝规划的要求。与传统的排水规划相比,排水防涝规划增加了内涝风险评估、数学模型计算、径流控制、雨洪利用等多个新内容。如何在规划中落实上述要求,并使其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是本轮排水防涝规划编制的难点。以武汉市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编制为基础,探讨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城市径流控制章节编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国内很多城市连续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然而,伴随着内涝的不断发生,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排水工程重视不够、设施建设标准偏低、防涝观念薄弱等问题逐步凸显。本文试图从内涝问题的形成原因出发,结合湖南地区的一些项目实践,尝试在城市蓄水湖面、河道的水量平衡、水体布局等方面提出一些规划改善途径,以期对类似项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MIKE软件搭建石家庄市老城区长安片区雨涝模型,通过对非超标与超标降雨情景模拟的比较研究,分析了该区域的雨涝风险现状,从排水标准和能力、雨水管网设计、内涝规划防控调蓄模式等方面总结了内涝成因,并提出了运用可持续防涝理念、构建城市规划防涝体系、加强源头控制、优化局部排水设计、推进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涝调控衔接、完善应急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袁媛  王沛永 《风景园林》2016,(4):116-121
近些年我国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其中有城市快速扩张、排水系统老化等表面上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在集中收集、快排为主的雨水排放指导思想下,应对超过管道排水能力的雨水问题时捉襟见肘,而"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给解决内涝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内涝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应对手段,结合我国古代城市内涝管理及国外城市建设的经验,提出应把排水与蓄滞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地三个要素的布局,绿地的低影响开发结合管道排水系统应对普通降雨,以提高河网等地表排水通道密度,结合地下大型排放设施、地面安全洪泛区和天然水体等调蓄设施应对超量雨水,是防止城市内涝的有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城市防涝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同时,海绵城市的建设成为新热点,其与城市防涝有着密切联系,为我国城市防涝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文章主要以秦皇岛市防涝规划为例,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希望为其他城市的防涝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