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作为一种建造的技艺,存在于从传统建构向未来建筑的转化中。中国传统的架构体系与西方古典的砌筑文化作为两条经典路线,在其发展中不断交叉和跨界。如果把架构视为一种诗意的表达,那建构就是一种艺术。--崔彤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阶段模块化建造品质问 题,本文以模块连接缝隙为切入点,将模块 化建造方式与密斯、路易斯·康的建构表达 进行类比。通过案例分析与图解生成,研究 从“皮”与“骨”的思考、模块的间隔两个层 面对模块连接进行建构思辨,使模块连接 呈现诗意建造逻辑的同时与设计系统相对 接,进一步明确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 结合建造的操作方式并完善其意义内涵。  相似文献   

3.
汤朔宁  宗轩 《新建筑》2005,(6):77-79
通过对目前建筑理论界较为热点的“建构”理论的探讨与评述,强调细部建构对于建筑的意义。通过对斯卡帕作品的评析唤起我们对于富有诗意的建造——建构的认知,并以此来解决目前建筑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构是建筑诗意的表达,即对于建筑本身结构与材料的合理而真实的表达,而表皮是人们对建筑外观最直接的观察对象,在表皮欺骗与结构欺骗横行的大背景下对建筑的建构性表达需要对于建筑真实性与艺术美学的综合权衡。当代的建筑师们正在尝试建筑结构艺术化的道路,主流思想认为这种建构的方式是一种展现建筑本体美感的艺术形式,但是很多不合理的创作让这个课题陷入了一些消极的境地。文章将结合时代的发展和一些建筑思潮的融入,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地探讨建筑结构艺术化的建构性道路。  相似文献   

5.
范文昀 《华中建筑》2009,27(1):89-92
该文通过混凝土材料被发现的过程及其原初的意义,探索其在建筑载体上的质料性及其设计“诗意”的表现。混凝土属性“显现”经历的过程是其性格的阐释,这种性格展示的可塑性潜力隐藏在空间的“无”和建造活动中。全文以纵向的混凝土发展为线索,展开横向的比较研究探讨其“诗意”的逻辑形式。  相似文献   

6.
在地域文化的视角下,探讨钢结构建筑的建构表达,引发对基于地域性、本土性的钢铁材料与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思考。从钢材的本体性和表现性出发,研究钢构建筑中钢材的材质特性、构造节点与钢材美学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对地域性建筑建造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钢构建筑中的钢材的形态、结构、材料呈现三者的相互关联,研究钢材在地域建筑中特有的材料逻辑和形式语言,进而提出钢材在地域文化创作中的材料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建构的诠释,提出建构文化是建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建构文化与建构表现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类型、地形、建造等三个新地域建筑建构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建构文化的设计表现。并提出在建造过程中注入具有"诗意"的建构文化,是新地域建筑创作建构文化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肯尼思·弗兰普顿将"建构"解释为"诗意的建造",这本身是一个包容复杂性的说法。除了建筑体系内部的解读外,本文更在意其本身的批判实践性所包含的对知识体系的消解意识,从而试图借"园林"的探讨对"诗意"二字进行解读,从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在人类存在意义上的深刻联系中探讨营造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受密斯建筑设计中建构逻辑“显”与“隐”的启示,以极少主义建筑简约形式与复杂建构的二元矛盾为切入点,探讨其建构逻辑与形式生成之间的规律,进而归纳出两种关系类型——“建构”逻辑之于形式的清晰性表达与“反建构”逻辑之于形式的抽象性表达,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两种建构逻辑对应的操作方法及形式表达。立足于建构的语境,促进设计与建造的关联性,并对国内建筑设计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寻求强化编织竹建筑“轻”表达的设计路径,旨为更好地挖掘传统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时代价值。通过文献研读和案例分析,借助建构理论的视角,从物质、视觉、环境和建造四个层面解析编织竹建筑的“轻”表达优势。结合对编织竹建筑的材料特性、编织织理、结构形态和节点处理的分析研究,发现搭配材料的轻质化、连接节点的应用升级、结构形体的非线性设计、织理的透明化以及建造设计的参数化和预制装配化等是建构“轻”表达编织竹建筑的关键策略。强化“轻”表达的建构策略为编织竹建筑的创作者提供借鉴参考,推动绿色建材的进一步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于德建  汝军红 《华中建筑》2009,27(12):152-155
建构园区作为一种展现历史文化、辅助教学实践的试验基地,其自身的建设过程就是历史要素再现与表达的过程。该文在以历史进行建构正是在讲求建构园区文化性、历史性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建构理念对历史要素进行梳理整合,并通过强调园区建造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对历史建构与高校实践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建构"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19世纪中叶。所谓"建构"就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对建造逻辑的表现,也是将人的情感倾注于建造过程的诗意的建造。在如今消费主义盛行的奇观社会,人们对建筑形式的追求走向了极端,可以用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等词来形容现在的建筑形式。现在建构被认为是使人重新获得真实建筑体验的重要方式。"建构"理论成为中国建筑师越来越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建构"文化的传统、"建构"理论引进国内的背景以及"建构"理论研究的现状,通过三个实例指出现在业内对"建构"理解的一些误区,探讨了"建构"理论研究的意义及在中国建筑道路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生土建筑的研究日趋热门,已经从孤立实践变成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与多数研究以文化历史视角和生态技术视角不同,本文基于建构的视角将生土建筑拉回建筑学本体的建造讨论,区分出砌筑土坯、版筑夯土、塑性泥作三种建构模式,并引介哈桑·法赛、马丁·劳奇和安娜·赫林格尔三位实践者的作品对应三种建构逻辑,希望以此厘清生土建筑的建造议题。  相似文献   

14.
色彩伴随建筑出现并且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常被认为是属于绘画装饰领域的词汇.但从建构视角来看,色彩却可以被理解为“饰面”,进而成为“再现”建筑设计过程的重要途径。随着对建构理论的深入研究,出现了对建构基本概念的不同理解,色彩对于“再现”的意义和方式也有了新的阐释。该文主要从建构理论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理解色彩“饰面”。  相似文献   

15.
雷姗姗  孙靓  尚伟 《新建筑》2023,(5):66-70
密斯·凡·德·罗始终在追求抽象空间形式与实体建造逻辑之间的统一,在结构秩序上进行了大量设计实践。文章首先对密斯建构理念中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分析,其次以柱及杆件体系为契机阐述了密斯在弥合矛盾的三个阶段中对结构秩序的探索过程,即发现结构与形式之间的矛盾、进行支撑与围护两分的建构尝试、通过结构秩序完成对建构的全面表达,最终讨论其“清晰的建造”这一建筑理念的发展过程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寿焘  薛丹 《建筑与文化》2016,(7):112-114
“建构”理论通常着重探讨结构与建造的逻辑关联和美学呈现,却忽略了建筑以何种方式接触大地,大地又是以何种姿态进入建筑。而在乡土建筑中,由自然开始,在不同类型的基台塑造下,大地得以进入建筑内部空间中,完成了建构视野下的地形转向,形成乡土建构体系中在地性建构文化的诠释系统。  相似文献   

17.
袁烽 《时代建筑》2004,(6):60-65
文章针对近年来同济大学建筑师设计作品,分别从“理论研究”、“教学”到“社会实践”的过程;诗意的“工程建造”;对于工程建造过程的关注以及“建成”的设计过程载体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师的文化定位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     
<正>材料是成就建筑的物质基础,是建筑得以实现的载体。建筑师通过材料建造来创造空间,从而使建筑具有了本体建造的物质意义和再现形式的精神意义。在设计中,将功能、空间、形式、结构、美学等内涵与材料建造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本体和再现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师在最初创作和具体施工时,也会遇到如何将材料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的难题,以及如何处理材料与设计、功能、美学、节能等关系的问题,掌握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用法及  相似文献   

19.
胡子楠  宋昆 《建筑师》2012,(1):84-90
本文对2011年普利策建筑奖得主一一葡萄牙建筑师爱德华多·苏托·德·莫拉的建造思想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建筑作品,解读了苏托·莫拉对于建造体系、材料表达和交接关系三个建造基本问题的关注及操作方法.进而从一致、再现和冲突的建造原则探讨其对于真实性这一建造核心问题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20.
对建筑环境性能的关注,不是一种技术的堆砌,而是一种基于技术文化的整体设计系统的建构。在上海崇明体育训练中心1、2、3号楼的设计中,基于气候响应的热力学系统成为建筑形式、空间、材料本体设计的驱动,并指向一种内在系统的诗意表达,是一种"本体性能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