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活饮用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公众对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及品质日益关注。饮用水的感官性状作为公众判定水质安全性的最直观指标,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意愿。以北方某城市生活饮用水为例,应用感官指数和健康指数评价其水质。结果表明,该市供水水质能够达到安全饮用标准,但感官品质和健康水平有待提升。适当的硬度和较低的硫酸盐含量是健康、美味饮用水的有益特征。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地表水标准GB3838-2002,以饮用水的水源和出厂水的水质为评价对象,建立了水质评价因子表,定义了污染事件以及相关因子的组成事件的相关因子;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质量系数法、水质指数测试、有机物污染综合评价值、布朗水质指数法等评价方法,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水质参数的记录数据和对应的时间,给出水质状况的评价结果,判断污染事件是否发生;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来预测未来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评价软件以VS2005、SQL2005为开发工具,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不仅可以完成水质数据库维护、评价算法测试、样本数据的产生和使用等功能,而且还可以把经验证的水质、平价算法以库函数的形式抽取出来,供其它系统使用。本软件的最大特征是采用反馈机制,用已知的水质样本数据以及操作界面输入的水质状态的实际值,验证水质评价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便于评价算法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数法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数评价法相结合,对绵阳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0年水质污染程度严重,主成分载荷值最大者为BOD5,重金属汞的单因子指数为2,无法满足II级水源地(III类地表水)标准要求,并根据水质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水源地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质综合评分法、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及背景值评价方法,对浙江中部山区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农村面源污染为主的山区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人为污染明显,氨氮和总磷为主要污染因子,农村密集分布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根据水质监测评价结果提出了山区型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对策,以确...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各种水质检测数据评价方法以及质控数据评价方法,针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原水和饮用水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质量指数的概念及水质电子地图的绘制,并建立了水质督察检测数据和质控数据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目的为农村改水摸底调查提供基础数据,对改水工程做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全自治区按分层抽样方法选38个县作为监测对象,约78%的农村人口饮用集中式水厂的供水。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水样的17项指标进行检验。结果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是细菌污染及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超标。结论农村水厂管网末梢水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较低,主要是水厂处理工艺不够完善,消毒不够规范等所致。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卫生学评价与全过程的质量验收,依设计要求完善水处理设施并加强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山市拥有较丰富的饮用水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较好,但其所暴露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为摸清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现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中山市六个典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中山市河流型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基本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要求,水库型饮用水源地受到轻度污染,属于中营养状态。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5)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昌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共112份枯、丰水期生活饮水的监测数据,应用综合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WQI)和五色等级分级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市级水厂、区级水厂、自建水厂水质综合指数均值均小于0.50,优于村级水厂(0.99)。枯水期供水(0.65)略优于丰水期供水(0.78)。有卫生许可供水(0.51)优于无卫生许可供水(1.12)。正常消毒供水(0.50)优于不正常消毒供水(0.98)。主要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硝酸盐氮(以N计)、大肠埃希菌,合格率分别为80.3%、95.5%、97.3%。结论昌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差别较大,村级水厂存在的问题突出,供水单位应加强供水卫生管理,改进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饮用水水质评价的改良型综合指数评价法。该方法根据采样频率,将水质指标分为动态项和基准项两类,结合内梅罗法与单因子指数法对水质指标进行分类计算。并根据水质指标的危害性程度和水质安全重要性,对各项赋予一定的权重值,从而更好地保证水质评价的动态性和稳定性。将该方法运用于某市3个典型水厂的饮用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改良型综合指数法能够综合定量地反映饮用水水质的整体水平及变化情况,为饮用水水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
目的了解市售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为制定有效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达州市110份桶装饮用水样品分别按2014年版和2003年版的国家标准进行卫生学判定并比较分析。结果所选择检测理化指标基本合格。分别按新老标准判定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从42.73%上升至76.36%;本地产品合格率从38.89%上升至77.78%。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菌群等重要指示菌阳性样品不存在重叠,且与菌落总数、真菌总数等其他微生物指标无相关性。结论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饮用水的途径可能不同。微生物指标按照新老标准判定合格率差别较大,菌落总数在控制水质安全上仍有一定价值。本地生产企业要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控制菌落总数并掌握好消毒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6)
目的了解西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辖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保障水质的卫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于2009—2011年抽样检测西城区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855家,采集二次供水水样1 188份,管网水水样135份。按照标准检验方法,对样品进行采集与保存,根据标准检验方法对19项指标进行检验分析,依据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西城区2009—2011年生活饮用水总体合格率93.4%,且各年水质合格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同一供水类型3年中水质合格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其中各指标合格率均高于95%。浑浊度、色度、铁、锌、细菌总数5项指标,二次供水合格率均高于管网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二次供水夏季水质合格率低于冬季和春秋季,其中浑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低于其它季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 2009—2011年西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良好,且水质状况稳定。变频调速式和无负压无吸程式供水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水质安全。夏季应加强对水质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5)
目的掌握有关接待宾馆等单位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第七届全国农运会饮用水卫生安全做好保障。方法对市政供水单位和比赛相关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进厂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监测,对比赛相关的二次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测,水质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监测737份水样,水质总合格率为85.89%,市政供水水质好于二次供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水质。单项指标检测以游离余氯、菌落总数、耗氧量、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分别为87.51%、94.03%、96.07%、97.01%、98.51%。结论南阳市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高,整个南阳农运会期间未发生因饮水引起的水质污染事件,确保了南阳农运会的饮用水卫生安全。微生物超标和消毒剂余量不足是影响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关单位应加强建设和管理,以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0):61-64
目的:了解洛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饮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水质检验标准对2012年洛阳市9个县(市)25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的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统计分析不同条件对水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抽检500份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样合格率为39.80%,500份末梢水水样合格率为38.00%。不同水处理工艺、不同水源类型的集中式供水水质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枯水期水质指标合格率高于丰水期(P<0.01)。结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指标合格率与集中式供水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要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管理,完善水质净化处理工艺,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同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宣传,提高农民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
目的了解南平市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居民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水样采集、检测和评价,对2009—2013年城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城乡各类水质平均合格率分别为:城市出厂水79.78%、城市管网末梢水65.82%、农村出厂水32.70%、农村管网末梢水28.47%;城市集中式供水水质明显优于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细菌学和消毒指标是影响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结论南平市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质量有待提高,尤其应加强对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2)
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生活饮用水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所以说,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检验是供水生产工艺流程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水源水、净水过程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日常检验,将结果反馈给供水企业各部门,使各部门能及时的准确掌握各类水质稳定性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从而提高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质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
目的了解南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保障民众饮水卫生与安全。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2010—2013年该市城区与农村的生活饮用水3 677份水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0—2013年共抽检城区水厂出厂水样228份,平均合格率82.89%,其中2010—2013年合格率分别为85.09%、72.88%、87.93%和85.97%。2011年合格率较低,不合格指标主要为p H值、铁、锰、铝和微生物。抽检城区末梢水717份,合格率73.92%,各年份合格率分别为71.20%、57.72%、93.82%和87.93%,呈上升趋势,不合格指标主要为游离余氯、p H值、铁、锰和菌落总数及总大肠菌群,不同年份合格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9,P<0.01)。抽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样2 732份,合格率37.23%,各年份合格率分别为30.00%、38.26%、37.02%和45.45%,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合格指标主要为游离余氯、p H值、铁、锰和微生物,不同年份水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6,P<0.05)。城区水厂出厂水水质合格率(82.89%)明显高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37.23%,χ2=181.79,P<0.01)。结论目前南平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微生物污染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卫生管理和监督力度,同时预防控制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污染,保障民众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
目的分析2010—2013年河南省淮河流域四个县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变化趋势,为提高该地区的农村饮用水质量和我省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2010—2013年河南省淮河流域四个县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0—2013年共监测水样1 024份,四水样总合格率为43.8%;四年间水样总体合格率持续提高,有统计学意义(!2=14.02,Ρ<0.05)。X县水样合格率最高61.5%,S县水样合格率最低25.4%,四个县间水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33,Ρ<0.05)。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小于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5.8,Ρ<0.05)。四年间枯、丰两期水样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值为1.79、1.4、0.38、1.43,Ρ>0.05)。微生物学和氟化物指标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2.7%和85.7%),是影响水样综合指标合格率的重要因素。结论 2010—2013年,河南省淮河流域四个县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持续提高,但微生物学指标和氟化物超标问题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4)
目的了解青岛市托幼机构、中小学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市523所中小学托幼机构饮水方式、饮用水卫生状况开展调查,并采集饮用水样品分析。结果青岛市中小学、托幼机构采用直饮水的占47%,采用以热水为饮水方式的占37%,采用桶装水的占12%,采用混合饮水方式的占4%。抽检的546份水样的水质总合格率为43.77%,523所中小学、托幼机构受检单位合格率为43.40%。结论微生物指标是影响直饮水水质的主要因素,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硝酸盐氮。加强中小学、托幼机构饮用水卫生管理及消毒处理是提高直饮水水质合格率的关键。当地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是影响硝酸盐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5)
目的针对某铁路局辖区供水水质现状提出保障水质安全的建议。方法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该局主要铁路干线沿途部分供水站点进行调查采样,共收集水样214份,水样检测项目共23项,检测及评价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执行。结果该局主要铁路干线的214份水样中,合格水样89份,合格率41.59%。其中,管井直供水样187份,合格率40.11%,路外购买水样27份,合格率51.85%;水样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浑浊度、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结论该路局辖区供水水质卫生存在隐患,针对其供水行业特点,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保障供水卫生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水质检测是饮用水监管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的重要环节。基于日本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以及《水道法施行规则》中对水质检测的要求,系统梳理了东京都、大阪府、爱知县三个地区的饮用水水质检测实施情况,对日本的饮用水水质检测计划、检测指标、检测频率等在合规性与适用性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全面解析,探讨了其标准规范的制定、水质检测计划制度、监管实施机制、检测指标与频率动态管理、供水服务信息公开等方面对我国饮用水监管标准化工作的启示,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修订的动态性与周期性,建立饮用水标准的适用性评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