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双SBR和人工配水进行试验,考察了厌氧选择器中硫酸盐还原对好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一定时,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则硫酸盐的还原程度越高;当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一定时,进水的硫酸盐浓度越高,则硫酸盐的还原程度越高。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85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0 min时,好氧反应器内已有污泥膨胀迹象;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125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0min时,好氧反应器内开始发生污泥膨胀,镜检发现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丝状菌;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250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20 min时,好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膨胀严重,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降低,出水漏泥现象严重,影响到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A2N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厌氧释磷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富含反硝化聚磷菌的厌氧污泥进行静态释磷试验,探讨了A2N双污泥工艺中反硝化聚磷菌厌氧释磷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温度有助于厌氧释磷;增加污泥浓度(MLSS)和碳源浓度,可以有效强化厌氧释磷效果;碳源类型与厌氧释磷密切相关,投加醋酸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厂侧路回收磷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污水厂生物除磷效率不高,普遍采用生物除磷辅以化学除磷的方式,研究采用二沉池污泥侧路厌氧释磷,释磷污泥重新回到曝气池,释磷后的上清液进行磷回收,不仅提高了生物除磷效率,同时回收了宝贵的磷资源。分别考察了释磷时间、p H值、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等因素对磷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释磷的最佳停留时间为4 h,回收磷酸铵镁的最佳药剂组合为Mg Cl2和氨水,物料的最佳配比n(N)∶n(Mg)∶n(P)=5∶1.6∶1,最佳p H值=10,最佳搅拌速率为400 r/min。在太原市2×104m3/d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立了侧路回收磷系统,通过对所得沉淀产物进行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可知斜方型晶体为目标产物鸟粪石,产物中夹杂无明显晶形的未知物质;示范工程的生物除磷效率提高了20%,回收磷酸铵镁量为400 kg/d。  相似文献   

4.
以乙酸钠为唯一碳源,分别在污泥浓度为2 000和3 000 mg/L时,研究了乙酸钠投配量对厌氧/好氧SBR生物除磷系统厌氧段释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酸钠负荷约为0.15gCOD/gVSS时,厌氧段聚磷菌释磷量相对最大,当乙酸钠负荷小于或大于此值时释磷量都相对较小;并且当乙酸钠负荷<0.24 gCOD/gVSS时,释磷时间随着碳源负荷的增加而越来越长,超过这个值之后,系统中周期内没有明显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现象,其原因归结为乙酸钠浓度增大引起pH值过高,造成厌氧段聚磷菌不释磷,从而导致后续好氧吸磷过程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5.
污泥减量化工艺:HA-A/A-MCO的除磷性能及磷回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污泥减量技术中对氮、磷去除能力低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强化脱氮除磷功能、污泥减量化的HA-A/A-MCO工艺,其通过回流释磷污泥的水解酸化来刺激磷的厌氧释放并辅以外排富磷污水进行化学固定的方式除磷.研究发现:当进入水解酸化池的厌氧释磷污泥量为进水量的2%时,水解产生的VFA导致释磷量达57 mg/L,聚磷菌的生长得到促进而聚糖菌则受到抑制;当控制侧流除磷液量为进水量的13%、化学除磷池出水磷为5 mg/L时,系统处理出水TP<0.5 mg/L;提高厌氧释磷浓度并控制化学除磷池的出水磷浓度为5 mg/L,可以提高化学药剂利用率、减少药剂用量并提高化学污泥的含磷量,HA-A/A-MCO系统产生的化学污泥含磷率高达18%,接近纯含磷化合物的含磷率,可直接用作生产磷肥的原料.  相似文献   

6.
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特性,对接触氧化、SBR、A/O、A2/O和双污泥系统的活性污泥做了好氧吸磷和缺氧吸磷的静态烧杯试验,单独考察了双污泥系统的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以不同碳源为底物和在缺氧条件下以NO3-为电子受体的释/吸磷特性。结果表明,SBR、A2/O、双污泥系统的污泥在好氧和缺氧条件下均有很好的吸磷效果,其中双污泥系统污泥的缺氧吸磷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最大。而且在缺氧条件下,当NO3-充足时其浓度对吸磷效果影响不大,吸磷速率为7.52 mgPO43--P/(gMLVSS.h),反硝化速率为9.74 mgNOx--N/(gMLVSS.h)。在厌氧条件下,以蔗糖为碳源的释磷量最小,释磷速率亦最低,而以CH3COONa为碳源的释磷量和释磷速率均最大,释磷速率为4.2 mgPO43--P/(gMLVSS.h)。  相似文献   

7.
低碳源城市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活性污泥释磷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试,对常规A2/O工艺进行改进,提出适用于低碳源城市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结果表明:富磷污泥中的NO3--N浓度较高时,在厌氧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硝化吸磷使PO3-4-P浓度不断降低,当NO3--N由2.75 mg/L降至接近于零时才开始表现出释磷;对于低碳源城市污水,由于大量未被反硝化的NO3--N随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区,干扰厌氧释磷的正常进行,导致常规A2/O工艺的除磷效果较差,出水TP平均浓度为1.04 mg/L;调整厌氧、缺氧、好氧停留时间比进行强化厌氧后,出水TP平均浓度为0.48 mg/L,达到了GB 18918-2002标准的一级A标准,去除率较常规A2/O工艺提高了21%,同时出水COD、TN、NH3-N也能稳定地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除磷工艺中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试验考察除磷菌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情况。在厌氧状态、低有机负荷率的条件下,污泥释磷的速率随有机负荷率的升高而增加,但当有机负荷率超过一临界数值0.12gSCOD/gMLSS后,有机负荷率不再成为释磷菌厌氧释磷的限制性因素。此外,试验考察了硝态氮的存在对厌氧释磷和后续好氧吸磷的影响,发现硝态氮的存在不利于除磷菌的厌氧释磷从而限制了在后续好氧状态下的吸磷效果。同时,考虑了溶解氧浓度对除磷菌好氧吸磷的速率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机滤液重新回流入污水处理系统会增加系统的磷负荷。针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浓缩过程中浓缩时间、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以及曝气对磷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浓缩池中的剩余污泥静置4 h后,释磷速率显著加快。在污泥浓缩池投加0.1 g/g干泥的PAC不仅将快速释磷时间延迟至8 h,还可以显著降低上清液中的磷酸盐浓度。对污泥浓缩池曝气30 min且溶解氧达到3 mg/L以上时,上清液中磷酸盐浓度降低了77.7%。通过合理控制剩余污泥在浓缩池中的停留时间、投加PAC以及曝气等,可以降低浓缩池上清液磷浓度,有效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进水磷碳比对聚磷菌与聚糖菌竞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葡萄糖和乙酸盐为混合碳源,考察了进水磷碳比对SBR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和聚糖菌竞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磷碳比较高(10:100)时,会在运行初期导致系统出水磷浓度较高,但反应器运行40d后,出水磷浓度可降至1 mg/L以下.当进水磷碳比为2.5:100时,单位污泥释磷量、单位污泥吸磷量、污泥含磷量和污泥含糖量分别为7.5 mg/g、8.3 mg/g、2.3%和9.5%;当进水磷碳比为10:100时,上述各指标值分别为12.1 mg/g、14.7 mg/g、6.7%和7.0%.在高进水磷碳比条件下,单位污泥释磷量、单位污泥吸磷量和污泥含磷量均较高,污泥含糖量则较低,故高进水磷碳比对于聚磷菌的生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建设需要遵循并拥有一个生态城市的健康、安全稳定系统,这个系统不是孤立单纯的人造系统,不是通过以人的主观意愿编造出来的。城市生态应该是依据自然规律和人类行为规范形成和谐的共生系统。建构城市生态共生系统涉及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科学协调与组织平衡的关系问题.涉及到自然系统资源的科学合理组织与分配,涉及到人类计划与管理行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It is not onl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are interested in latrines which can function hygienically where no piped water is available. Even in parts of Scandinavia, for example, there are very remote areas which require toilets that do not use water for disposal, and some of the installations are fairly sophisticated. The author, who works in the Microbiology Depart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Norway, has made a special study of non-water-borne toilet systems, including ground and pit latrines. Here, however, we present his concise guide to an aspect of the subject of potentially wide general significance, namely toilet systems which rely on biological action.  相似文献   

13.
Neil Spiller looks beyond the digital and envisions a surreal future of ‘biological parallelism’ that pushes the boundary of architecture deep into the natural sciences, potentially creating ‘huge rafts of new architectural flora and fauna’.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生物滤池中生物量与生物活性分析及其净水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计数法(HPC)、脂磷法(Lipid-P)和脱氢酶法(TTC-DHA)对4种生物滤池中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结合出水水质考察各生物滤池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4种生物滤池中的生物量(HPC、Lipid-P)呈显著的成层分布,并随滤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滤层高度,球状活性炭滤料的HPC和Lipid-P生物量均高于柱状活性炭滤料的;4种生物滤池的HPC和Lipid-P生物量均与脱氢酶生物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R2>0.706).球状活性炭生物滤池和强化球状活性炭生物滤池中的标准化生物活性(单位生物量的生物活性)随滤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球状活性炭生物滤池的净水效果优于柱状活性炭生物滤池的.因此,使用活性炭作为生物滤池的滤料时应合理选择炭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矿物纤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国际上对矿物纤维进行健康分类的主要规范 ,通常认为溶解速率常数Kdis≥100ng/(cm2·h)可归类为生物可溶矿物纤维。同时简要分析评估了矿物纤维的水解性能和生物可溶矿物纤维成分设计的几种主要计算理论。最后介绍了新型生物可溶耐高温纤维的主要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杨青  王璐 《南方建筑》2006,(5):108-110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将自身发展有序化所产生的混乱度强加给了自然界,继而遭到自然的报复。以往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仅仅出于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考。本文通过汉城EWHA女子大学校园中心和瑞士洛桑博物馆的设计说明作为建筑师,在为人类提供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的同时,还应该站在自然的角度去思考,与自然共生才是生态建筑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水力及生物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一种新型轻质多孔性载体,研究了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在降流区接近于推流式,而升流区接近于完全混合式,整个反应器可以模拟为一个推流式和一个完全混合式的串联。随着下向流速增加,膨胀率和回流比呈正比增加。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4)
研制一台基于android手机系统的集心率、血压、体温、血氧脉搏信号于一体的高性能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仪。本文分模块对检测仪器的原理及功能进行了介绍,实验证明,该检测仪集成化程度高,检测精确,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生物除臭技术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污水处理厂的除臭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为防止和避免污水处理厂臭味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例如德国规定城市污水厂界限外300m范围内不得建造生活设施,达不到此要求,污水处理厂内就要采取必要的防止臭味扩散的措施。目前我国兴建的城市污水厂大多在大、中城市,有的很难避开居民区或村落,因此其气味问题也应得到解决。同污水处理一样,臭味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但经济实用的还属生物除臭技术。1 产生气味的物质与测定在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产…  相似文献   

20.
Biological treatability of an integrated dairy plant wastewater containing a small fraction of whey-washwaters mixture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initially inert fraction, S1 and soluble residual microbial products, Sp. Parallel batch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kinetic and stoichiometric coefficients of the degradable COD.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wastewater tested had practically no initially inert fraction, but generated residual microbial products amounting to 6–7% of the initial degradable COD. The results obtained have been fed into a set of equations describing the steady state operation of a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with sludge recycle and a relationship indicat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total effluent COD with the sludge age has been defined for the wastewater tested. It is noted that effluent COD cannot be biologically reduced below 85 mg l−1, regardless of the sludge age, due to generation of residual f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