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能300亿宁夏建能源项目;首座海上风力发电站运营;祥光铜业在山东阳谷投产;兵器装备集团进入重车领域;西气东输主力气田年产天然气突破百亿立方米;绿地80亿投资芜湖项目;新疆最大整装气田投产;河南岭南高速公路南阳段通车;华电新能源公司投资国内最大分布式能源项目;山东信发190亿元再投广西;广东惠州100多个石化和电子产业项目奠基动工。  相似文献   

2.
朱建武 《城市建筑》2014,(11):13-14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做好镇级中心区规划,将会对城乡一体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城镇化环境下,对城市交通规划提出了新的考验。准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理念,并把握新型城镇化与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是做好未来交通规划的关键之一。本文浅析了新型城镇化理念、对交通规划的要求及交通规划未来应注重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结合云南宁洱县勐先镇、贵州安龙县万峰湖镇的规划设计,探讨了小城镇建设的地域特色规划思路,希望通过对小城镇山水格局的研究塑造,能使城镇特色得到传承和演进。  相似文献   

5.
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研究界定了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梳理了产业园区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和三种不同起步类型,阐述了产城融合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三大要素,并在产业园区一般四层次规划的基础上构建产城融合规划的五大模块空间建设的规划体系,通过建立产业和城市的网络空间单元耦合机制,试图为产业园区向功能齐全的产业新城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引导介入。  相似文献   

6.
郎宇茜 《城市建筑》2014,(15):387-388
2014年,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对“旧城改造”的关注程度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本文通过实际项目操作探索旧城中心区的交通规划对策,以期未来对新型城镇化机遇下旧城中心区的交通规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产城一体"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总体规划为例,对"产城一体"理念在规划发展定位、规划策略以及规划布局中的实践进行探讨,为实现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8.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共同推进的基本战略。研究基于产城分离的矛盾及对其根源的透视,指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要经历"产城分离—各自为政—边缘融合—产城融合"等阶段路径,进一步提出转型期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九大规划策略,即定位契合、功能复合、空间缝合、产业聚合、规划协合、结构耦合、人文融合、设施调合和用地混合,并结合中泰(崇左)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规划实践,验证了所构建的发展路径与规划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明显区别在于推进方式不同。传统城镇化以政府全面主导的"一元化"方式推进,弱化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则是政府与市场合力推进,用足市场无形之手、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二者相得益彰。推进新型城镇化,政府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担当起"守夜人"的角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政府与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政府主要致力于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为加快城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观点关键词:产城融合规划转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推出以后,四川、安徽、江苏等地都提出要走"产城融合"的城镇发展路径,国家发改委也发文开展产城融合试点工作,要求"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经过努力,  相似文献   

11.
《广西城镇建设》2007,(11):17-17
今年来,上林县规划建设局以作风效能建设为动力,:赶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并在实施项目中检验效能建设成效。 寨柳城中村改造项目是上林县城2007年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规划用地110亩,总投资4000万元。寨柳城中村改造项目需要拆迁房屋56户,安置建房218问,时问紧、任务重,而实施项目最关键的工作是拆迁户思想动员。上林县规划建设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12.
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一种新兴的区域规划类型,其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城镇化的阶段特征以及国家城镇化战略的转型密不可分。省级单元的稳定性、差异性与省级政府的承上启下地位决定了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特殊价值、构成形式与主要内容。在构成形式方面,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兼具目标清晰的战略规划、内容集成的综合规划和务实创新的政策规划的复合特征。在主要内容方面,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一方面要整体呼应、深化、细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与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省域独特的发展基础、条件和诉求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以开发区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为背景,基于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和城镇发展基础,从产业经济布局与城镇规划融合、信息科技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新区建设融合等三方面,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人集聚发展,将开发区向综合型城市功能区转型。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以来,凌云县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机遇,按照"高规格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建管并举,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该县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县城人口3.8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一、领导责任落实到位。该县组建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个考核办法、一抓到底"的工作责任机制,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地做好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服务工作。二、编制规划力度到位。该县成立了城市建设规划评审委员会,为城镇  相似文献   

15.
规划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总纲,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毅  郑俊  张建召 《规划师》2015,(3):22-28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并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包括市民化人口在内的全部常住人口,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县域空间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妥善处理县域内市民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系,对于探寻县域单元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研究从当前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关注重点和关键环节,并以常熟市为例,探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以期为陆续开展的相关规划实践提供借鉴,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卫 《城市规划》2016,(5):27-32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基于中央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部署,研究新疆新型城镇化的特殊内涵和任务。现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难、"落不了地"的问题突出,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本文探索实施城镇体系规划的新途径,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的理念。行动计划的创新意义体现在:将城镇体系规划由专业部门的技术性要求,转化为政府决策和执行体系的具体工作,并通过任务分解,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责任,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地实现城镇体系规划的战略目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2011—2020)》包括5个方面、22项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8.
在转型革新的背景下,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进一步落实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应用现代规划理念,进行技术创新,以《淮安市涟水县滨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新型城镇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创新方法,为其他地区的相关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贾铠针  叶青  赵强  田名川 《工业建筑》2014,(Z1):57-60,7
基于对新型城镇化特征、核心目标、城乡生态建设所涉及的社会、经济、环境需求层面以及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概念、内涵、作用等层面梳理和概述,针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相互关系研究,厘清并建构二者在核心价值、目标体系、空间尺度的同构关系,最后指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3月中旬,《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针对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包括五大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此次《规划》强调"以人为核心",表明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从以往注重速度增长、规模扩张,切切实实向城乡一体、宜业宜居的内涵和质量提升方向转变。《规划》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促进城市群格局优化、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如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从而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