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邹永华 《规划师》2002,18(10):50-52
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其目的是使传统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景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大系统,“建筑设计学科”和“城市规划学科”都是“人居环境学科”下一个层级的子系统,所以人居环境科学不仅仅指明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建筑设计学科的影响也是勿庸置疑的,它将有助于建筑设计学科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范式Paradigm)。建筑设计是复杂性问题人居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作为人居环境的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居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聚居及其环境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章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篇章,首先叙述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端与成长历程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内容。吴良镛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采用发展整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核心学科的方法,为实现人居环境有序空间和城乡宜居环境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框架。在实践层面,从联合国的"人居一"到"人居三"大会,从《人居议程》到《新城市议程》,国内外人居运动密切交流,互动促进。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吴良镛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范式",不断推进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学科面临的挑战和主题的认识,从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出发,通过信息论方法,分析了空间规划的信息流过程和特征,解释了城乡规划空间形态的信息论内涵,建立了空间规划的信息"流—形"理论概念。基于此,本文从过程和内容分析的角度,搭接了人居环境信息图谱概念系统与空间规划信息流"流—形"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人居环境科学和空间规划的方法论建构探查了可行性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整体而系统的科学,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以解决建筑、城市乃至区域发展的相关问题。传统聚落的发展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背景下,村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筑环境共同构筑了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5.
任君 《城市住宅》2015,(9):63-65
<正>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生存环境,使当前我国传统聚居形态及城市文化的发展面临着现代性的断裂。文化的传承、培育、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息息相关,必须重视对人居环境的文化关注。0引言早在1958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的概念,并认为人居环境的本质就是人类的聚居。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良镛先生认为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市城中村人居环境系统特征为例,发掘城中村在其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所承担的特殊城市社会功能。纯粹市场化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忽略了其已有的良性社会功能,因而在发挥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忽视大量弱势群体的公平发展机会,不利于营造多样化、富于活力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应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新审视并适时调整市场化改造城中村的策略及相应规划技术,以适应转型期城市空间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背景,聚焦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主要问题,介绍了"明确规划时序、重塑空间结构、界定编制层级"的时空统筹战略;阐述"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下的城乡统筹空间规划模式理论研究;并进一步探索人居环境科学实践论指导下的农村社区空间统筹模块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 毒(COVID-19)席卷全球,给全球带来了巨大 冲击,不仅严重危及民众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 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现代城市公共健康 系统与预防突发公共事件机制的诸多不完善之 处暴露无遗。各国的应对策略显示出不同经济、 社会、文化下人居环境的现实问题,人居环境 建设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再次引起关注。本文回 顾了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居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历 程,综合国内外关于健康城市的研究框架、方法 与理论,以我国人居环境科学为核心,提出“健 康人居环境”研究初步框架,综合考虑规划、建 筑、风景园林三大学科与公共健康领域,探索健 康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物质环境、非 物质环境与健康人群三个角度阐述了人居环境 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希望能为提高人居环境建 设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线索,阐述了新时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的状况,主要包括:从"体形环境"思想到"人居环境科学"、从学科体系到学院架构、"四位一体"与教学体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人居环境科学基于在中国复杂环境中实践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中国人居问题的方法体系。该文通过对吴良庸先生所著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的学习与分析,针对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本身和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云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进行了人居环境科学实验。云浮实验以"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其框架包括人居环境愿景、县域主体功能扩展、完整社区建设指引、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四个部分。通过一系列的"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云浮实验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党群关系更为融洽。  相似文献   

12.
我所理解的吴良镛先生和人居环境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干峙 《城市规划》2002,26(7):6-6,8
吴良镛先生学术思想的基本特征是科学和人文的结合。他一直讲建筑是为人的 ,解决人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的协调是我们的学科的最根本目的 ,也因而必须要有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两种基础。吴良镛先生学术思想集中表现在人居环境科学。吴先生有两本专著最代表他的思想 ,一是《广义建筑学》 ,一是《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这两本书奠定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框架。在借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人类聚居学的理论的基础上 ,吴先生把人居环境内容分为五个大系统 ,包括人、自然、居住、社会和其他支撑系统等。根据中国的实践把人居环境分为五…  相似文献   

13.
《园林》2019,(10)
城中村是快速城镇化不可避免的产物,因其人居环境恶劣而备受社会所关注。本文以"城市织补"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索城中村绿地系统的营造策略,突出城中村与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衔接以及人文关怀。重点关注城中村居住人群对绿地系统的使用需求,探索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城中村内织补绿地系统的策略,提出以绿化覆盖率代替绿地率的城中村绿地系统评价标准。并以南头古城作为案例地进行预实践,通过营造公共绿地、构建立体绿化来营造城中村绿地系统。发挥社区精英自组织形式景观营造的带动效应,促进居民自发的对城中村绿地系统的补充和丰富。最终为居民营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和舒适的休闲空间,提高南头古城的人居环境水平,促进城市与城中村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乡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时代话题。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而在民族、资源和地域文化都十分丰富的云南,显然不能再用单一学科的思路去思考城乡建设问题。文章基于人居环境科学中关于聚居的基本原理,以云南省迪庆州同乐傈僳大村为例,探索对于少数民族据罗人居环境开展历史演变研究,寻求更好的保护和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人本主义"的回归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背景下,基于我国城市居住区景观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互动性景观"的理念和营建途径。立足于现状,以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互动性景观为重点,归纳总结前辈们提出的基本理论、思路,以我国传统居住交往空间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互动性景观的产生机制和空间特征,提出用来指导实践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手法,强化居住区环境设计人性化、生态化的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田莉  于江浩  杨滔 《城市规划》2023,(12):78-88
人居环境是典型的复杂性系统,动态性、开放性、不确定性是其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居环境领域的智慧工具应用为其系统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针对“信息技术替代专业”的“科学主义”与“信息技术无用论”的“经验主义”倾向,本文从系统科学与系统哲学相结合的视角,在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人居环境的“冰山模型”。首先,回顾复杂性的起源、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对智慧人居环境复杂性系统进行解构与剖析。在此基础上,就智慧人居环境冰山模型中的智慧化1.0、2.0和3.0版本逻辑进行剖析,探讨了其在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的应用,分析了智慧技术在人居环境规划治理中的应用特征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王辉 《世界建筑》2010,(10):120-123
建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及影响因素都在不断扩展,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在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指引下,有关建筑美学的研究也拉开了新的篇章。本文在人居环境理念下开展建筑美学研究,从建筑美与"学"(学科形态)、辩证学与思(切入视角)、空间形与意(二元范畴)、特色古与新(研究意义)这4个方面展开论述,尝试提炼出以新视角切入的建筑美学辩证法,希望能对新形势下建筑美学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钱知晗  王洪波 《山西建筑》2007,33(36):44-45
阐述了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意义,从人类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三方面对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探索出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的思路和方法,以完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打造出一个个有地方特色的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9.
简讯     
《世界建筑》2011,(3):12-15
2011人居环境科学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2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11人居环境科学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这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以吴良镛院士创立的"人居环境科学"为主题,汇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的"老大难"是中国城镇化道路上常见的突出问题,每个城市对待城中村的方式不尽相同。基于城中村的保留前提下,探讨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加强对村庄建设及村庄整治的指导,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最终与城市实现共建共享共荣。以厦门市海沧区祥露村村庄建设规划项目为例,从发展需求分析、目标定向、规划定局、实施与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探寻城中村科学、特色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