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石春初 《山西建筑》2008,34(18):52-54
剖析了现代建筑师刘家琨在其个人实践生涯中的两个方向——乡村建筑与都市建筑,阐释了这些作品对叙事语言和文学化、低技策略、建构语言与功能性的探索,以及所体现的建筑师对建筑地域性、社会性的热忱关注,对资源等当代性问题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聚落的再现——对伍重、西扎的比较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保新 《建筑师》2010,(1):5-15
本文从设计方法的角度,以聚落研究为基础,对当代建筑师伍重、西扎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在某种程度上伍重和西扎都从聚落中获得了启示,但最终两位建筑师的作品分别以宏大叙事和小叙事的角度再现了聚落的场景。  相似文献   

3.
李芸芸 《城市建筑》2013,(21):35-37
文章以历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参展情况为背景,从"美学叙事"与"文化意义"的角度,以具体的作品分析文化记忆作为一种叙事资源在中国馆参展建筑师及艺术家作品中的运用,同时以中国馆的展览空间为背景,探析中国馆策展人及建筑师、艺术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尽管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已逐渐显影成像,但与前代建筑师相比,其创作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价值多元性和形式差异性,使得"第五代"建筑师很难作为一个统一的"世代共同体"被总结和呈现。在对"第五代"的认知上,强调研究共同体一致特征的传统"代际观法"开始失效。文章尝试采用"代差视角",考察中国建筑师在代际演替过程中"代差优势"的作用;指出"乌托邦叙事语境"的裂解,给"第五代"带来了某种历史性超越机遇;最后全面论述了"广义消费语境"下,"第五代"在不同建筑领域创新性的"代差叙事";并预测随着互联信息的充分流动与高频迭代,中国建筑师的断代划分将因代差消失而不再继续具有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5.
车飞 《时代建筑》2013,(4):24-27
文章以戏剧性的宏大叙事乌托邦退出公共生活为背景,阐述70后中国建筑师作为与生俱来的改革派,如何在平均主义与集体生活的时代终结之后重建社会生活。特别针对70后中国建筑师的几个颇具代表性的概念性原型设计,分析其中隐含的属于建筑师个人的社会建筑观、设计策略与意图。  相似文献   

6.
建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每个文明进程中的烙印通过其自身表现出来。建筑由此成为转译故事因素的媒介,也就是叙事的载体。建筑的叙事性是除却功能、形式之外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建筑属性之一。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建筑叙事是否可以借鉴文学叙事作品的表达手法,其转译的工具有哪些?关于文学叙事中读者介入叙事过程的探讨,为寻找建筑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关联以及建筑设计中文学叙事手法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
故事性广告就是借用文学化和艺术化的创作手法,将所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信息通过别出心裁的故事化情节设计展现给广大消费者的一种广告形式。故事性广告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因为它能通过有效的叙事吸引消费者关注,增强广告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打消消费者疑虑,从而促成购买行为的发生。文章将从故事性广告对于品牌塑造的意义出发展开论述,以抛砖引玉引发学界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历史叙事空间化是寻求垄断地租的当代现实。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叙事空间化支配了日常的生活。建筑作为历史叙事空间化的主要载体,是个体的空间认知和社会认知的一种媒介。如何生产出具有当代意味的、激发思辨的空间,需要规划师、建筑师回到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地使用专业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建筑学的主流有两支,一支是国家意识形态大叙事,一支是精英意识形态的小叙事。前者挟持着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权力自上而下决定一切的气势和官方意识形态长期垄断视听的传统,一直是建筑学的主流。这类宏大叙事的建筑基本上是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比如CCTV大楼,国家大剧院,世博会中国馆等等,通过建筑,特别是建筑的外观表达官方意识形态。后者以建筑师的个人表达  相似文献   

10.
80后新建筑师已经成为当下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力量。基于其成长环境及各界对这一群体的关注,通过回顾近三年来《新建筑》杂志"80后新建筑师专题"对40余位建筑师的展示,发现诸多建筑师由于个人性格、成长环境与教育背景的不同,在环境认知、设计理念、实现过程等方面呈现出"个体表达"的差异性,而又通过角色定位、价值评判、责任落实等三个环节实现了"群体叙事"的完整性与延续性,以期对青年建筑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