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蔡庚洋  贺俏毅 《规划师》2011,27(12):67-71
科学准确地预测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是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关键,是决定规划建设避难场所规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政府资金投入和场所建设实施的可行性.杭州市在进行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从区位地质条件、人口密度分布、危旧房面积和不同性质用地面积四个方面构建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项指标值,...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之后,各地开始规划建设避难场所,但是从近年的实际效果看,仍存在很多问题。避难场所的应急服务能力建设需要分阶段进行,从重视"量"到重视"质",由重视场地选址到重视内涵建设。研究构建了一套对城市现状避难场所应急服务能力进行整体性评价的方法,提出以安全性、可达性、规模容量、应急配套设施和应急管理5个方面为主的评价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全面分析了当前避难场所的种种不足,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从4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的策略,以促进避难场所应急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综合防灾抗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规划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扰。以徐汇区为例,从灾情分析、现状可利用避难场所资源评价、规划策略、需求预测、配套设施建设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探寻适宜上海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防灾能力与抗风险能力的标准之一.在城市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已得到高度重视,但广大乡村地区仍是城乡防灾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将侧重城市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及建设实施向乡村地区延伸,该文以重庆市巴南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为例,探索覆盖城乡全域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体系,以及城乡差别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绵阳地震灾区应急避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应急避难及紧急疏散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公共避难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在地震灾区经验教训和部兮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应急避难场昕的建设要求,并就厦门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参与了福建省应急避难省标的制定,把握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原则,重点就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要求、用地分析和设计要点,结合实例进行了探讨,以求科学、规范地做好应急避难场所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反思。通过对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原理和相关案例的研究与分析,从避难场所定位、容纳量测算、功能分区、应急通道设计、设施配置、标识系统以及无障碍设施等方面对城市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城市与减灾》2006,(3):14-14
北京市昌平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应急系统建设,为了增强城市应急避难能力,区政府将亢山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了昌平区2006—2008年迎奥运环境整治工程。2006年3月开始进行亢山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同月竣工。亢山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占地40850平方米,地势平坦,绿地和步行道相间呈环状分布。灾时可利用面积36765平方米,疏散灾民18382人。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他应急状态下,附近居民可在政府的组织下,紧急疏散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与防灾避难 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城市突发灾害,经规划与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以为居民提供紧急疏散与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当前国内外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避难以及引发的次生灾害的救助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3年9月,全国第一处应急避难场所在北京元大都公园建立。  相似文献   

10.
应急避难设施是应急避难场所在灾时能正常启用的重要因素,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内的主要设施包括:应急水设施,应急电设施,应急厕所。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对这三类重要的设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区内     
《广西城镇建设》2011,(5):106-107
全国最大避难场所在邕启用5月8日,南宁市南湖广场上举行了南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竣工仪式,这意味着全国最大面积、能容纳人数最多的应急避难场所正式启用。南湖公园避难场所坐落在南湖公园西南部的南湖广场,位于双拥路北侧,并分别与民族大道、滨湖路、桃源路、南湖隧道、青山路等道路相连接,当灾害发生,人们可以从各个方向聚集到避难场所。据了解,南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面积为36万平方米,可容纳20万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可容纳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城市民众用于躲避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等重大灾害的安全避难场所。文章在对国家一些典型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宿迁地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规划和建设案例,对指导宿迁市今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其他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与减灾》2003,(6):4-5
2001年10月1日,全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的试点建设在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朝阳段完成。北京因此成为全国率先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在社区设置应急避难标志牌的城市。  相似文献   

14.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破坏性地震发生或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之后,临时安置百姓生活的场所。5·12汶川8.0级地震、3·11东日本9.0级地震等国内外大量应急避难场所应用实例,充分证明了应急避难场所对于做好民众的疏散安置工作,稳定民心、安定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成以来,我国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得到全面发展。有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并不断完善。为使场所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疏散安置工作,编制场所疏散安置预案是将场所设施功能与民众疏散安置工作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该预案的编制对于规范  相似文献   

15.
应急避难场所是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全面而系统总结近年来江苏省应急避难场所推进过程中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及典型案例,凝练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要求、专项设计审查要点、信息系统建设内容,期待能为韧性城市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防灾能力与抗风险能力的标准之一。在城市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已得到高度重视,但广大乡村地区仍是城乡防灾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将侧重城市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及建设实施向乡村地区延伸,该文以重庆市巴南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为例,探索覆盖城乡全域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体系,以及城乡差别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内容出发,探讨可供规划选址的空间场所类型及必要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提出了时限和距离、功能和规模、场所和条件、设施和运行等4个方面的规划要素和内容,对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的场地条件、疏散和救援通道、市政设施和物资供应等建设内容,细化提出了建设导则。在我国现行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机制的背景下,为了整合规划、投资、建设和应急管理等众多政府职能,有效地推进城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提出依靠政府部门联动审批管理,保障落实应急避难的功能建设内容。最后提出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知识普及,开展地震应急避难演练,全面提高城市居民应急避难的综合素养,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抗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朝阳段改建工程,将防震减灾与公园改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被北京市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试点,成为全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和挂“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的公园。目前该公园已具备11种应急避险功能。包括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  相似文献   

19.
汪鑫  吕萧 《中外建筑》2013,(3):42-45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口向特大城市高度集聚。并且伴随快速城市化进程,全球环境逐渐恶化,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不断爆发,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成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本文在分析武汉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现状空间分布基础上,总结出武汉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进一步对武汉市各区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进行分析。从区位地质条件、人口密度分布、危旧房面积和不同性质用地面积四个方面构建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项指标值,确定综合受灾系数,计算出受灾人口规模,并结合人均避难面积,预测出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20.
赵敏  杨剑 《安徽建筑》2012,19(1):74-75
对绵阳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标准,对城市内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规划布局,以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