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安全氛围视角,研究安全氛围对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基于群体效能理论,检验群体效能和群体反思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对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群体效能在其中起中介作用;且隧道工人群体反思程度越高,安全氛围的正面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隧道工程项目越来越重视工人群体行为的研究,但已有研究对隧道工人群体行为的内在规律尚不清晰。本文从隧道工人个体行为视角出发,运用跨层次研究方法分析个体行为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并在该影响过程中考虑群体效能与群体反思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工人个体行为对群体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群体效能在隧道工人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间起跨层中介作用;群体反思在隧道工人个体行为与群体效能间起跨层调节作用。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隧道工人群体行为内在规律的研究,实践上可为隧道工程项目管理者有效管理群体行为,提高安全绩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事故频发现状证明了现有体系制度建设远不能适应当前施工安全管理的需求,开展针对隧道工人安全行为的研究十分重要。已有研究尚不清楚隧道工程中工人安全行为的内在规律。本研究以隧道工程一线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隧道工人安全感知、安全行为及心理压力的信息和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理论,构建隧道工人安全感知及安全行为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工人安全感知对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压力在隧道工人安全感知与安全行为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能提高隧道建设管理者对中国隧道工人安全行为内在规律的认知,辅助其更有效地制定安全管理策略,从而提高隧道地下工程安全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隧道工程的特殊环境,研究安全氛围在工人心理资本与安全行为关系中的跨层调节作用。在查找有关高危行业下的工人心理资本维度文章的基础上,确定适合隧道工程环境下的工人心理资本构成。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构建以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的心理资本对安全行为影响的跨层次理论模型,以310名隧道工人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 22.0、HLM 6.0和Mplus 7.0检验理论模型和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韧性、自我调节和冷静对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这些影响关系中,冷静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强度最高;安全氛围在自我效能、韧性、自我调节和冷静与工人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着显著调节作用,其中,安全氛围对冷静与安全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程滔 《山西建筑》2015,(10):169-171
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变形进行监控量测,对其受力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隧道产生变形的原因和机制,基于对围岩动态演化机制的正确认识,对隧道初支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并采用压力盒对隧道二次衬砌的围岩压力进行现场测试,验证了动态优化调整的支护参数的正确性,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6.
隧道工程属于地下结构物,由于其自身结构、施工及动态性等特点,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如何控制、解决长大公路隧道安全施工问题一直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隧道施工存在的诸多安全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特点,分析、总结各个施工工序和部位对应的危险源种类,针对这些特点提出隧道施工危险源动态辨识和安全动态管理的观点,并通过基于危险源动态辨识的隧道施工安全动态管理的成功应用,介绍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厦门海底隧道陆域浅埋段动态施工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地下工程施工力学理念,结合我国首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工程陆域浅埋段施工过程,根据目前采取的CRD施工方法,建立数值模型,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随着各部的开挖,隧道变形动态发展历程;对浅埋隧道地表沉降采用经验预测和数值模拟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反映了地表沉降随隧道各部开挖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初期支护时变受力体系分析,可以为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对开挖过程中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和塑性区发展历程的分析,为洞室稳定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大跨浅埋隧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动态施工过程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施工过程中围岩--支护系统相互作用的动态力学响应,为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组织安全行为和员工安全行为,建立预防行为、施工过程管理行为、事故处置行为、员工个体行为和员工群体行为等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针对行为的模糊性和测量的灰色性,建立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评价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可通过现场安全培训、安全激励、管理者承诺、群体内沟通等提高施工现场行为安全水平,表明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首先基于Duncan–Fama收敛函数及锚杆、喷射混凝土与金属网等支护单元特征函数,建立圆形巷道围岩收敛–约束关系曲线,同时建议非圆形断面巷道转化为圆形断面的适用方法,并剖析收敛–约束曲线所涵盖的围岩与支护体系间的动态发展关系。然后引入隧道洞壁径向位移沿隧道径向的开挖间隔的变化规律曲线,与收敛–约束曲线相结合从而共同形成岩体的开挖、支护与信息反馈的动态发展关联过程。最后,建议了隧道围岩稳定安全系数计算表达式,探讨了相关支护时机确定方法,并分析隧道开挖后其支护起始位置对围岩约束力的影响。基于上述成果,探讨了现有的根据岩体分级类比的地下结构支护设计方法不能定量评价其安全程度的缺陷。通过两个工程实例,详细说明所构建方法的操作和运行过程,并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现有刚性管理的不足,进一步促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基于柔性管理视角,考虑价值观、责任感、感知价值、资源化意愿等心理因素,构建承包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行为模型。结合量表开发和问卷调查,收集承包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行为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 214 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价值观→感知价值→资源化意愿→资源化行为” 是一条有效促进承包商资源化行为的驱动路径。基于此,提出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柔性管理策略,以提升承包商资源化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水下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的选择对隧道的安全修建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对此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文章以某软弱围岩水下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隧道开挖在不同二次衬砌支护时机的力学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及对比分析,得出了依托工程水下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作的最佳时机,为类似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天津地铁4号线盾构隧道穿越海河为实例,结合盾构隧道穿越海河处工程、水文地质状况,对比以往成功穿越海河段盾构隧道埋深特征值,分析盾构隧道穿越海河影响。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可能对河道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盾构隧道穿越海河工程影响防治及风险应对措施,以保障堤防安全、河势稳定以及地铁工程建设期、运行期安全。  相似文献   

13.
将安全氛围诊断应用到建筑施工现场中,能够比较客观地描述施工现场的安全状态、安全管理进程。通过查阅多位国内外学者对安全氛围调查问卷与研究数据,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群体特征编制了一套适合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氛围调查问卷,以东阳市境内三个施工场地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安全氛围测量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统计并通过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了量表的合理性,最后对被调查项目现场进行安全氛围评价与特征群体差异性比较。研究表明,不同职位的现场作业人员对安全氛围的感知差异显著,年龄层次不同也会导致安全氛围感知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工程是处在地质环境中的一种地下结构物,地质环境的未知因素决定了隧道工程的风险以及复杂性。当前的隧道设计理论还不够成熟,为此需要采用工程类比和经验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强调动态设计以及信息化的施工。本文对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建立了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体系,以期形成一个对项目综合效率有利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节理发育岩体隧道支护的动态设计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态设计方法对隧道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利益分配与协调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岩土体的复杂多变特性,致使隧道工程的动态设计仍处于尝试阶段、相关理论亦不成熟。基于理论分析与试点工程总结,针对节理发育地层,将隧道支护动态设计方法划分为预分析、支护参数的初步调整、节理特征的精细化描述、支护参数的优化分析4个步骤,并明确各阶段的实施要点。依托井冈山、桦树墕等隧道,开展试点工程,阐述动态设计方法的实施流程与要点,分析其应用成效。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设计方法提出的支护方案与实际围岩情况吻合,经济安全性更为合理,该方法已在江西井睦高速井冈山隧道、内蒙古榕乌高速桦树墕隧道、窑沟隧道及贵州独平高速的多条在建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推广应用,获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分离式独立双洞之间的横通道开挖,再一次引起主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释放与重分配,引起交叉段附近岩体与支护结构力学行为发生变化。结合高地应力区深埋隧道工程,通过3D弹塑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分析横通道不同施工方案和动态施工过程对主隧道围岩与初期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横通道的开挖对围岩应力和位移影响较大,对交叉侧主隧道侧壁初期支护应力及交叉对侧主隧道侧初期支护σ3和XY平面的剪应力影响较大。为深埋隧道交叉段监控量测系统的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及安全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隧道突泥涌水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不利影响。针对目前隧道建设过程中现有突涌水风险评估方法在动态评估方面研究不足的问题。文中通过典型案例收集,总结隧道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突涌水的主要风险源和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关指标权重。提出施工阶段动态更新指标值的方法通过将研究成果集成于小程序中,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结果有效规避了风险,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四川建材》2017,(12):127-129
长珲铁路客运专线位于严寒地区,为确保隧道能够安全、快速、高质量的施工,必须采用冬期施工技术。本文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以长珲铁路隧道冬期施工为例,提出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寒区隧道工程冬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问题;在隧道洞口段和隧道洞内采取的防寒保温措施,改善了洞内作业环境,减少了隧道工程冬期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9.
地铁项目快速发展催生隧道下穿地表既有建筑时有发生,如何确保隧道结构及既有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对地铁隧道工程提升建造技术及运营期高效管理意义重大。基于此考虑,依托某市7#线地铁隧道下穿工业区为工程背景,结合理论分析、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工业区厂房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地层变形主要位于隧道洞口上方,呈沉降"槽"状态分布;隧道开挖应力释放打破原有地层应力平衡,地层受力及变形随隧道开挖支护是动态调整过程;隧道上方地表最大沉降约为6mm,横行影响范围约为3.5D(D为隧道直径);工业厂房最不利荷载条件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小,自身在隧道整个施工期沉降及侧向变形均小于3mm;隧道施工能满足自身及厂房结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LQI的隧道工程人员安全风险控制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社会指数LQI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得到最优安全成本ICAF,针对我国隧道工程特点提出隧道工程安全风险增强系数,依据ALARP原则建立了基于LQI的隧道工程人员安全风险控制决策模型,并以英国Jubilee线工程为例阐述了基于该模型的隧道工程人员安全风险控制决策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