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雾霾的影响,PM2.5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介绍了在不同天气以及开关窗条件下测试室内外PM2.5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室外的PM2.5浓度受天气影响较大。雾霾天气情况下的PM2.5浓度明显高于下雨和晴朗天气下的PM2.5浓度。同时,在开窗和关窗条件下,室内外的PM2.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跟随性。室内外的PM2.5浓度最大值常出现在8:00~10:00时间段左右。为研究室内外PM2.5浓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导致关窗并开启空气净化器成为住宅中常用的净化手段,而长时间关窗带来的危害往往被忽视。模拟了雾霾天气下住宅中全时开窗及短时开窗2种开窗方式与空气净化联合使用时对室内细颗粒物(PM2.5)和CO_2浓度的控制情况,结果表明:当室外雾霾在中度污染(室外PM2.5质量浓度200μg/m~3)以下时,可以采取全时开窗与空气净化联合策略控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当室外雾霾污染严重(室外PM2.5质量浓度300μg/m~3)时,可以采取短时开窗与空气净化联合策略将室内污染物浓度在大多数时间段内控制在限值以下。合理的开窗通风与空气净化联合控制策略为住宅中应对室外雾霾与室内多种污染物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海市一典型住户为例,长期监测居住建筑室内的PM2.5浓度,温湿度以及住户开关窗行为。调查居住建筑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室内的PM2.5质量浓度水平,分析开关窗对室内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户在冬季及春季前期开窗时间集中在8:00左右,且开窗时长低于1 h,当室外温度持续高于11℃左右时,住户一天内开窗次数增多,开窗时间集中在8:00和16:00左右,而开窗时长也相应增加为1~4 h。做饭的影响导致住户室内PM2.5日变化规律呈现双/三峰特性,室外逐时变化规律则在冬季呈现单峰(峰值出现在9:00左右),春季峰值不明显。开窗之前,室内PM2.5浓度若远远低于室外浓度时,开窗将使室内PM2.5浓度升高,并逐渐接近室外浓度。开窗之前,室内PM2.5浓度保持升高/下降的趋势或是室内外浓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开关窗户对室内PM2.5浓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上海地区13户住宅为对象,长期监测室内的温湿度,CO_2浓度,PM2.5浓度以及开关窗行为。调查住宅通风换气,舒适度情况以及PM2.5现状水平,探究不同通风方式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住宅室内CO_2浓度在冬季最高,中位数水平未超过国家标准1000 ppm。相比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住宅存在通风不足现象。开窗可增大换气次数,且可显著降低室内CO_2水平。同时,过渡季节室内的温湿度均满足舒适度要求,全年室内PM2.5浓度优良率达到93.4%。上海地区冬季室外污染时,建议住宅采用短时开窗+净化器辅助的通风方式,其他时间在保证人员热舒适情况下,建议住宅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且增大夜间开窗时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4)
本文以中国科技馆为例,结合博物馆类型建筑特点,监测分析了3个典型区域(展厅、公共空间、办公室)室内空气PM2.5整体水平;通过分析典型雾霾段室内外PM2.5浓度I/O值,研究各区域室内外PM2.5浓度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拟合室内外PM2.5浓度线性方程,分析影响各区域浓度的因素。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及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治理中国科技馆PM2.5污染措施,旨在为博物馆类型建筑室内PM2.5污染研究及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建筑室内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研究表明,室内PM2.5污染来源复杂,但频发的雾霾天气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通过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方式能有效降低室内PM2.5污染,但仍需加强设计、施工、运行等各环节,在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拟手段,开展了居住建筑通风净化运行策略优化的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室内PM2.5初始质量浓度、室外PM2.5污染等级、房间通风换气量、房间容积、空气净化器连续和间歇运行方式等的影响特性及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表明,在室外PM2.5污染等级为严重、重度和中度时,应尽可能关窗以减少通风换气量,而在轻度和良时,...  相似文献   

8.
杨品德  曾敏 《重庆建筑》2021,20(10):42-45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空气污染愈加严重,有关PM2.5的信息受到广泛关注.PM2.5具有粒径小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PM2.5的治理不仅限于室外,室内PM2.5的治理也至关重要.由于城市办公族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内,对室内PM2.5的治理便成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该文介绍了室内外PM2.5浓度的相关标准,分析总结了室内PM2.5的治理方法,可为室内PM2.5的治理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京嘉寓     
正防雾霾窗防雾霾窗的工作原理是将建筑外门窗与空气净化通风装置通过结构上的巧妙结合,实现针对PM2.5进行净化,利用动力设备产生机械强力使空气对流,有效除去环境空气中的PM2.5后,将新风送入室内。另外,这款雾霾窗还能够实现手控、遥控、智能模式控制,操作简便。智能模式下,可对室内烟雾、甲醛、二氧化碳、臭氧等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当其浓度超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市某办公建筑在不同时段和条件下PM2.5等颗粒物浓度的现场测试,得到室内PM2.5浓度分布及变化特性,并分析了影响PM2.5浓度变化的室外颗粒物浓度、门窗开启情况、测试时段、室内人员、吸烟、空调系统、地毯扬尘等因素,探讨了PM2.5与其他粒径颗粒物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实测发现办公楼室内PM2.5浓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较大,为了室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建议在颗粒物污染较严重时期,尽量少开门窗,加强新风过滤处理,在室内发尘较严重的区域,建议同时使用局部净化设备。  相似文献   

11.
在对我国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类型的室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室内PM2.5质量浓度最高超过500μg/m~3。有效的控制技术是降低室内PM2.5污染的重要途径,将室内PM2.5污染控制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并对其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PM2.5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梳理。结合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控制技术与标准,提出了我国建筑室内PM2.5控制的下一步研究重点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设计中PM2.5室内控制浓度标准、PM2.5室外计算浓度确定方法、建筑漏风量与穿透系数估计范围、室内人员PM2.5发生强度、打印复印设备集中局部排风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空气净化设备选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影响住宅室内PM2.5的室外源,分析住宅机械通风系统影响室内PM2.5浓度的风量、过滤效率和室内气流组织等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适用于住宅的室内PM2.5控制技术,有PM2.5过滤功能的户式新风系统,进而提出其主要指标要求(换气次数、过滤效率、室内PM2.5控制指标等)、系统形式、送/回风口设置原则等技术要求。针对住宅PM2.5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计算输入条件,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室内PM2.5控制效果。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可知,当围护结构气密性较好时,采用有PM2.5过滤功能的户式新风系统可有效控制室内PM2.5浓度。  相似文献   

14.
为认识住宅室内PM2.5实际的通风净化状况,对北京地区15户住宅客厅和卧室的室内PM2.5浓度、空气净化器和机械新风系统的运行功率及外窗开关状态进行了连续测试记录。基于不同室外PM2.5污染等级下室内PM2.5质量浓度低于35μg/m~3的相对时长,提出了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概念,由此分析了室外PM2.5污染等级、房间通风净化方式等对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以开窗率和净化开启率描述的通风净化策略并不理想;对于室外PM2.5污染等级为轻度至重度的情况,通过优化通风净化策略可改善室内PM2.5环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5)
PM2.5作为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控制PM2.5污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五类公共建筑在不同时段和条件下PM2.5等颗粒物浓度的现场测试,得到PM2.5浓度分布及变化特性,对各类公建总体PM2.5浓度水平和来源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PM2.5与其他粒径颗粒物浓度变化的相关性。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影响五类公建室内PM2.5浓度变化的不同因素。实测发现公共建筑室内PM2.5浓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较大,为保证室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建议在颗粒物污染较严重时期,尽量少开门窗,加强新风过滤处理,在室内发尘较严重的区域,建议同时使用局部净化设备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室外细颗粒物(PM2.5)通过围护结构缝隙进入建筑室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以"源头控制"为思路提出被动控制措施,通过实测手段分析了室内和室外PM2.5的相关性及外窗气密性对室外PM2.5的阻隔作用;在介绍PM2.5围护结构缝隙穿透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室外PM2.5进入室内的影响因素;根据实测和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了被动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室内外PM2.5浓度具有相关性,气密性好的外窗对室外PM2.5的阻隔作用强;颗粒物穿透围护结构的过程受换气次数影响。因此,对于住宅或无正压保证的建筑,应采取较高气密性外窗、保证外窗密封胶条产品质量和安装质量、加强墙体预留孔口的密封以及定期维护等被动式控制措施,以减少室外PM2.5向室内的穿透。  相似文献   

18.
在灰霾天气条件下,对上海市某住宅建筑室内外PM2.5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最小通风量(外门窗关闭)条件下,室内外PM2.5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无明显室内污染源时,室内外PM2.5浓度平均I/O比值为0.67±0.17。这表明,在近期上海冬季灰霾天气下,即使门窗关闭保持最小换气次数,室内人员暴露的室外PM2.5浓度可能仍然相当高;进而计算了典型活动模式下人员PM2.5吸入暴露量。结果表明,成人的全天总吸入暴露量要高于老人和儿童,人员室内总吸入暴露量占全日吸入暴露量比重较大,最大可达80%。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屋顶绿化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的影响与改善作用。通过在重度雾霾天气下测试西安某绿化屋顶,以PM2.5、PM10为指标,研究了屋顶绿化在冬季对室外环境的净化及其对雾霾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所测试的绿化屋顶PM2.5浓度降低了1.8%,PM10的浓度降低了2.3%。同时以PMV-PPD为评价指标,评价了屋顶绿化对室内环境热舒适的影响,并分析了屋顶绿化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传统通风空调系统温度控制与污染物浓度控制需求风量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控制与污染物浓度控制相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结构和控制方法。通过室内负荷计算及PM2.5浓度计算,对比分析了北京、上海、深圳地区在保证室内温湿度需求时典型办公室内的PM2.5浓度水平。结果表明,该通风空调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室内温度和PM2.5浓度的控制要求,尤其在室外气候温和且大气污染较重时期对室内环境的保障效果更为明显。以北京地区2018年为例计算,在室内温度相同情况下,采用该通风空调系统室内PM2.5浓度全面达标,而采用传统通风空调系统则有10.3%的时间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