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海龙  孙立 《新建筑》2005,(3):81-85
日本国营公园在景观保全、再生及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国营明石海峡公园为倒,分析其通过生态恢复和文化复兴而实现“自然与人的共生,人与人的交流”这一基本主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而总结“主题”对日本国营公园的作用,同时比较我国的情况,提出在制定主题以及规划实施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融合了生态智慧的震后区域复兴对于实现“自然-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11”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为应对地震及海啸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整合优化原有的多个自然公园以成立“三陆复兴国立公园”作为推动区域复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基于生态智慧的灾后重建新途径。梳理以三陆复兴国立公园为核心的日本东北地区区域复兴再生理念、具体措施及建设支撑体系等内容,总结依托于自然保护地建设的灾后重建和区域复兴策略与经验,即在进行基础设施恢复和防灾减灾建设的同时,开展自然保护与修复及相关产业复兴,并推进文化教育。立足于这一可推广的模式,从生态智慧的自然观、资源观、文化观、生命观,以及规划管理经验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灾后重建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嘉   《风景园林》2019,26(10):60-65
20世纪60年代,环境教育作为公害问题和自然环境破坏的解决对策被日本社会接受,经过60年的发展环境教育的内容已涵盖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范畴。以日本山原国立公园为例,从政策制度、生态旅游和生物保护3方面出发,对国立公园的环境教育和自然体验活动进行解读。总结得出山原国立公园以居民团体和企业为中心,在当地政府和保护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自然观察体验等基于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以日本环境省直属山原野生生物保护中心为主导,开展外来物种驱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生物保护工作,面向当地居民、学生和游客开展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4.
王建文 《福建建筑》2014,(5):25-27,35
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自然、因地制宜,运用景观与生态学方法,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体现自然野趣和城市肌理。通过介绍长安公园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总体规划布局及景观规划设计,探讨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地铁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该文通过对青岛地铁太平角公园站概念设计的过程介绍,展现在概念设计生成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关注使用者的心理行为,对地形地貌特征的理解,以及城市特色的发掘,引出设计概念,以回应场地本身的自然、文化、地域特征,试图在地铁车站建设与保护场地的场所精神之间找到平衡.概念设计为凸显场地的“公园中的地铁站”这一文脉特征,通过合理安排站台功能分区与改善公园与城市的交通流线组织,精心营造显现青岛地域文化特征的地铁站休闲场所,细心设计出入口及风亭、冷却塔等构筑物,提出了“1个车站+1个公园≥1个公园”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题“海岛万象”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6.
公园建设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近年来愈发得到重视与发展,而公园建筑作为其中的重要地标,更是承载着便民、休闲、宣传等多元功能于一体。公园建筑的设计策略涵盖多重面向,从融入自然生态,适应气候地形、运用在地材料到延续地域文化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其中。本期建筑栏目收录了两个公园建筑项目,其中位于日本濑户内海的“屋岛山顶公园”以长形的蜿蜒形态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將建筑化作地形的一部分,旨在让人们感受这种共融之美;“梅莱斯.泽纳维纪念公园”则从纪念性出发,却以超出纪念之外的意义构建出融合多座功能建筑于一体的公园建筑项目,更多的从人文层面让人们与建筑、环境乃至国家的过去和未来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7.
城市山地公园建设应以遵循自然、因地制宜为原则,充分挖掘基址特征、地域文化、人文需求,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营造富有自然野趣、山地肌理特色的公园景观。基于海沧大屏山郊野公园小山坳景观建设实践,探索公园空间建设与原有地形地貌的契合,降低公园建设成本,将山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金荣  苏岩 《中国园林》2021,37(11):104
运用曲线拟合分析法对日本都道府县尺度国家公园 体系中3个级别自然公园的数量、面积进行均衡性分布分析, 结果表明:1)日本3个级别的自然公园在都道府县尺度上的数 量分布较为合理、均衡,但从面积上看,各级别公园的面积分 布差距偏大,其中国家公园和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的均衡性基 尼系数均为0.43;2)自然公园类别上,国家公园和都道府县 立自然公园的面积占比较大,但由于自然公园用地在日本国土 空间规划层面被划分为一种用地类别,其3个级别的自然公园 互不重叠,保证了国家公园、国定公园及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 能够在都道府县范围内互相补充、相互支撑,从总体上达到了 在国土空间范围内面积分布的均衡性,基尼系数为0.23。研 究结果对中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有 序、均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夏欣  阴帅可  高翅 《中国园林》2022,38(5):133-138
中国近代公园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将西方公园理论与实践成果融入各地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情境,并不懈改良与创新的本土化过程,由此形成近代公园鲜明的本土特色。以清末社会变革前夕,洋务运动重镇武汉的公园营建倡议及相关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早期公园计划与营建的背景、内容、成效、局限等的溯源考察,探讨晚清公园理念与实践萌动之时的内容和特征,尝试对本土“公园”概念的最初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特殊历史情境下中国近代公园的本土化路径。清末官方进行的公园建设相关的探索、尝试,奠定了中国近代公园除娱乐属性以外的“教育”“商贸”“科研”等一系列重要特征,并使得公园作为“文明”“进步”象征的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厘清这一历史过程对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园林嬗变的内在动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概述日本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国家,有许多景色优美的山丘和海岸.在1931年内务省成立了国立公园协会,制定了《国立公园法》,1934年建立了第一批国立公园(三个),到1936年增加到十二个。由于军国主义和战争的影响,在1945年以前,国立公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工程规划建设实践为例,针对上海郊野森林公园的发展态势,在规划及实施设计层面上作了尝试和探索,以务实的方式研究现阶段大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及建设的实际问题。文章在对公园郊野特色多层次的体现、大型郊野公园的活动组团规划设置与定位、近自然思想在种植设计中的构建与深化作了一定的阐述,兼顾前瞻性、实施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景观特色级区评价模型”分析丁香公园的景观特色,得到该公园各景观元素的特色等级和公园景观特色总级分,通过数学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丁香公园景观特色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公园避雨设施作为城市公园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对突发降雨和台风等气象,对游客起着避雨停留、保障安全的关键作用。以福州沙滩公园为例,基于GIS的费用加权距离法,结合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这3个群体在公园不同路面上的行进时间成本,分析了公园避雨设施对应3个群体的可达性与服务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费用加权距离法,对公园不同路面赋予时间成本,从而分析避雨设施的可达性,此方法能准确地评价城市公园避雨设施的服务情况;2)福州沙滩公园的避雨设施可达性较好,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在0~30s内能到达避雨设施的区域分别占公园可行走面积的86.86%、84.27%和75.61%,占据了大部分服务区域;3)福州沙滩公园的避雨设施服务能力较好,可以同时承载1 584人进行避雨,接近公园最大游人容量的90%。城市公园避雨设施可达性研究是衡量公园绿地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期为公园建设者合理规划布局公园内部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公园的法律基础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李如生 《中国园林》2002,18(5):6-12
始于黄石公署的国家公园的建立,是美国人在历史上的创举。美国国会的立法、决议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伴随着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全过程。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始终强调这样一个理念:必须把国家公园的资源和价值完整地留给了子孙后代,让他们共享这些资源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孝感市槐荫公园、董永公园、后湖公园为例,从公园绿地率、空间结构、功能形式、园路及水体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孝感市公园绿地的特色和特征,为创建环境优美、体现城市特色的公园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美国州立公园作为国家公园体系的重要补充,其规 划管理体系完备,兼具生态保护、游憩与环境教育功能。以美 国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公园为例,探究美国州立公园户外休闲规 划、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和管理规划的内容层级,评析美国州 立公园的规划特征与要点:即清晰明确的规划层次、独立的综 合管理规划、多方合作与协调、多元公众参与等,以期对完善 中国公园规划体系与规划实施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余怡宁 《山西建筑》2012,38(26):222-223
介绍了奥运森林公园与世博会中国园的项目概况,从决策定位、设计过程、传承手法及探索途径等方面将这两个园林项目进行了比较,经过比较总结了几点启示,为"当代中式"景观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戚维平 《园林》2020,(2):54-58
常州园林局围绕"让公园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敞开公园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以"基本服务、特色景观服务、公益服务、文化服务、特色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敞开公园公共服务体系和标准化要求研究,努力打造常州敞开公园管理的升级版。敞开公园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是实现公园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涉及植物养护、园容保洁、安全秩序、设施维护、经营服务等5个子课题,同时采用一线员工参与标准编制和标准信息化操作方式,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介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长兴岛园区的规划实例,意在探索在中国这一特定的条件下,我国大学校园高等科研园区规划的一种适宜模式,使其满足既适应当前发展的要求,又能很好的保证其长期的繁荣。文中通过对综合体及混合用的规划理念的延伸,力求探讨一种更加高效、低碳、人性的复合型综合功能园区,从另一个层面诠释生态人文的规划理念,创造适合于新型的教育、科研、办公及生活形态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20.
沈阳中山公园(原名千代田公园)始建于1919年,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近代城市公园。将中山公园的空间利用划分为4个历史阶段:民国时期外国殖民者尝试并营造出东西方园林要素相结合的城市公园;新中国成立初期园内增添凸显中国特色的景观元素;改革开放时期全面建设空间与主题并重的中国特色城市公园;21世纪公园建设与利用呈现多样化。另外,通过山形水系、建筑设施、园路分布、活动区域4种空间构成要素分析中山公园空间利用的变迁特征。结果表明,公园空间利用最初集中在西北和中南部,以自然山水式格局为基调,增添西方园林元素,后逐步打通了东西向核心轴线,利用频率与规模在改革开放时期达到最高水平,但目前文化主题被削弱且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