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城市形态学理论视角,探讨了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历史形态演变,及其对遗址区村落的保护与再利用启示。随着2013年未央宫遗址公园的建设,遗址区原址的10个村落进行了整体搬迁。从城市历史保护的连续性、真实性与完整性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具有不少挑战。从汉长安城形态演变中最为突出的4个历史阶段,梳理了西汉以来汉长安城的城市建设、水系格局、道路系统以及村落布局等形态要素的演变过程,并通过信息叠加分析,探讨了遗址区村落与原址地形和水系格局等形态要素间的共生关系。最后从历史形态保护视角,指出了村落形态在汉长安城历史形态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城市空间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城市中的可见要素,过分强调物质实体,自然对地下空间这个不易被直观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所忽略,从而导致发展缺乏整体而系统的视角。研究通过挖掘各类城市发展内在因素的复杂性、关联性和系统性,策略化的探索地下空间对于地面空间调整和优化的途径,从而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下与地上分离倾向。研究结果表明,地上与地下空间耦合的过程体现在使其各要素之间形成不同层次的整合关系,即功能的耦合、形态的耦合和场所的整体。由此,地上地下空间多重耦合就需要两者在各个层面上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并由此逐步产生精神层面及社会层面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王农 《中外建筑》2014,(9):80-81
城市与建筑的关系是建筑的组成部分。结合西安城市空间的历史演进及当下西安城市空间及其建筑形态特色的关联性描述,探讨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城市的认知、保护与发展及建筑设计思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圣马可广场是城市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优秀的建筑群体,本文试图从建筑群体形态组合的角度,研究蕴藏于圣马可广场和谐与完整之后的理性原则,即视觉要素微差原则和关系要素同一原则。  相似文献   

5.
新疆自治区喀什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极具地区和民族特点的城市轮廓线形态。本文力图通过对喀什历史城市天际线的分析,揭示其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历史老城区、新旧城衔接区、新开发城区的各种社会变迁因素的重要影响。它将对老城区保护和新城区建设的规划布局、分层限高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顺应当地的城市天际线关系,是当今城市改造中应该注意协调的重要城市背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7,(8)
国内大量旧城住区正处于加速衰落的过程中,面临城市更新的压力和困境。文章以广州西关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形态学研究理论,在深入解读旧城住区的历史形态特征和演变动因的基础上,从多等级的形态要素逐层进行形态解析,最终综合形成多层级的城市形态区域研究结果;研究住区形态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模式,建立形态基因的影响评估模型,分析空间适应性变化规律,探讨开发强度评估和形态预测的互动作用关系;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角度探讨旧城住区的保护更新策略及形态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7.
论文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认识论上,分析在历史维度下的吉水县燕坊村聚落形态及建筑形制的演进过程,重点在于阐释自然及人文环境要素是聚落形态及建筑类型变化的重要动因和制约因素;二是方法论上,希望通过分析吉水县燕坊古村落公共建筑及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当前中国,特别是庐陵地区在古村落研究、保护与开发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出一套以研究和保护公共建筑及公共空间为先导的古村落保护思维框架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二者之间要素相互集结、渗透的区域。城市边缘区在发展中会受到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与自然要素类空间展现出包含、并列、阻挡三种关系,并对应表现出连续、空洞和线性三种城市形态,呈现出填充、破碎和割裂三种效果。本文以内蒙古包头市城市发展过程为例进行探讨,发现:包含关系是城市边缘区与自然要素类空间之间较为理想的状态,可呈现出连续的城市形态。城市建设时应对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的地带给予更多关注、进行妥善规划,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形态的完整。  相似文献   

9.
城市步行空间系统与自然要素系统之间的格局关系,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结构形态的走向,对把握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构成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从风景园林学与城市设计学科整合的视角出发,归纳了城市步行空间与自然要素分布的3种制约/依存格局:重叠模式、分离模式和边缘结合模式;引入区位熵法,形成格局模式量化的基本思路;以瑞士苏黎世市为例,定量探讨了该市步行空间系统与自然要素分布的格局及其建构机理;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旧城胡同系统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城市历史地段的街道格局是构成城市纹理并体现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个性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在历史地段的保护过程中,街道格局的保持和街道系统的整理十分重要1.要保护北京旧城的胡同(以至整体格局),就必须先掌握每条胡同两侧街坊的建筑空间形态现况.从北京旧城现行的各种保护规划分析来看,大多着重在街坊内部的建筑个体的风貌与质量评估,未能充分体现建筑的整体空间组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河流水系、交通网络与城镇聚落的发展、演化的相关性是区域系统韧性研究中的重要切入点。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扮演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角色,带动并影响了沿线城市的发展。通过历史文献分析,利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清中后期以来不同时期运河沿线城市聚落及南北水陆交通网络空间分布特征、演化过程、耦合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探究。随着区域自然环境、行政区划等要素的演化以及现代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大运河与沿线交通网络及城市聚落之间的演化过程表现出双向选择、协同发展的动态关系。由此,将运河沿线城市归纳为5种类型:相互促进型、自身优势型、交通驱动型、运河依赖型和新兴交通型。在演化过程中,韧性成为运河沿线城市顺利优化转型并融入新的区域发展体系、重塑城市新生的关键属性。  相似文献   

12.
水利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水利工程通过塑造区域整体环境进而影响城市风景的形成与演变。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对区域环境产生干预和改变,峡江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使得这一现象更加凸显,大型水利工程对峡江山地城镇风景系统的影响显著。梳理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城镇经历从峡江原貌到迁建扩容再到成库后期的影响阶段,分析城镇沿江风景系统在要素、界面、结构和内涵上的演变特征,即风景要素更替与去集群化、弱圈层化;滨江界面推移与弹性转换;江-城-山风景结构多类型化,以及因人成景的风景内涵演化。在此基础上思考总结峡江地区大型水利工程与城镇风景营建的关系,其中的经验与启示对其他类似的山地滨江城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跨水域城市空间形态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分布与水息息相关,跨越水域拓展城市空间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分析跨形态生成,演进的规律;进而分别从二维形态和三一项诉研究视角出发,分析跨水域城市肌理,开放空间形态和建成环境的实体形态要素。  相似文献   

14.
汪秀丽 《山西建筑》2009,35(33):18-20
指出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物质要素构成与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通过对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及其历史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城市形态生长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肥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熊燕  徐小辉 《华中建筑》2007,25(10):110-112
汉正街老城型社区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更新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是整个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应是提高社区功能,调整社区结构,改善社区环贩境,更新物质设施,促进社区乃至城市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宁 《风景园林》2016,(3):115-123
城市公共空间是与城市交通系统同等重要的城市基础性组织及全局性控制要素。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研究主要关注公共空间的配置及其机理,对把握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构成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在长期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理论前沿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田野调查、环境行为实证研究和形态学量化分析,探析了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所遵循的普遍规律性原则,即结构适配、场所固结、层级连续和界面约束原理: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总是与城市结构相适配;有若干独特地点从整个连续系统中凸显出来;形成层级连续系统;并具有明确的限定约束界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典型山地水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相关历史文献、历史地图的整理,以及对丽江古城的土地利用、建筑群落、景观环境等实地调查获得相关城市空间和水系图纸的分析上,分别从古城选址、规划、空间格局和视觉美、防洪技术等方面探索了丽江古城建设与水文环境的关系。丽江古城“逐水而居”选址和“理水而兴”规划,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形态和场所:景观元素与聚落的特定场景联系在一起,形成“水城相融”的视觉美;护水、循环用水、防洪等与自然相适应的水利技术贯彻城市基础工程。这些蕴含了丰富的城市形态适应水文环境的生态智慧,表现在城市选址充分利用了水系资源,城市与水系实现了空间布局、功能过程的协同发展、城市工程方面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发挥水文环境的长处,规避短处。值得当今城市规划建设所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作用的历史研究——以近代青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近代一个有代表意义的城市——青岛,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显示,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城市形象、城市经济活动乃至城市社会结构等方面。近代青岛不仅用事实证明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而且对认识城市发展规律、进行城市规划决策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结合福州大桥头片区城市设计,从城市滨水活力区的含义、主要规划思路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研究了城市滨水活力区与城市的关系及城市设计方法,认为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交通条件、历史文化遗存以及自然山水资源是构成滨水活力区的基本要素;功能混合、可达性、文脉传承、连续性、生态性是塑造城市滨水历史街区活力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在历史街区中,有很多高层建筑的建造忽视了与城市的和谐,孤立地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没有亲切感,使人们对之产生畏惧感,伴随着交通问题的出现,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已成为目前城市设计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解决好现存高层建筑与历史风貌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中山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调研,对高层建筑对历史街区的影响加以浅析,并提出几种对街区中高层建筑的再利用方式,以达到集约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