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身处微公共空间中的我们,也许确实很无聊,但是我们有无聊的权利,凭什么强行变卖我们的无聊?微公共空间中广告哪怕只搅扰了一个人的无聊和安宁都构成了侵害。其间折射出的是制度和环境对公共空间中人们权益的漠视,这才是助长资本的嚣张气焰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充分理解小城镇中微尺度公共空间的自下而上建构机制,是在小城镇更新中根据不同地方居民的多元需求重构特色公共空间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英国威尔士考布里奇小镇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历史影响下的“开放院落”和“城堡公园”两种特色公共微空间,从空间构成、演化途径、利用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解读“灵活应变”和“渐进修正”两种形式公共微空间的形态特征和建构机制;通过研究案例在地方文脉传承、多样化场所营建和多元价值平衡等方面的启示,讨论规划师和设计师在微尺度上发挥专业作用时要关注的问题,为我国小城镇更新和特色公共微空间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区公共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场所,社区层面的微更新项目往往涉及小规模的零散空间,通常采用小规模拆迁和局部建设的模式来创造大规模效应。本文通过对微更新实践案例分析,讨论了在社区微更新视角下,如何进行社区公共空间的重构,总结更新经验,并提出重构参与模式、重构多元功能、重构空间设计、重构记忆文脉、重构社群关系5项重构策略,希望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实践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内一块0.7平方公里的老旧社区为例,对其中的公共空间网络与公共生活进行详实描述及系统梳理,发现社区微空间是居民日常公共生活的主要场所。进一步提取社区微空间中影响公共生活活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在不同层级空间中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社区中消极公共空间的诊断及更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学界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和探讨从未间断.近年来,高质量人居环境营造成为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议题,绿地、街道、广场、滨水等传统的公共空间划分方式已经不足以支撑当下微更新、微改造中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需要.基于"公共性"这一本质属性思考如何真正地发挥城市公共空间"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应当是顺应当下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微空间的核心价值导向.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双修、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等工作的开展,我国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和实践逐步转向日常化、小型化,微观层次的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宏观中观层面的大中型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补充,成为构建多层次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空间规划与治理领域的专家们就"微空间治理""微空间利用"等论题也展开了深入探讨.从近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发文内容上来看,关于微空间的探讨和研究2015年之后大量涌现,体现了微空间这一命题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微公共空间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文以首届“中间思库·暑期学访”课题“微创手术——隆福寺街区微公共空间的临时性运用”为例,以街区微公共空间为研究要点,探讨了以人的日常行为作为依托的微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关注旧城公共空间·城市微空间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漫步于北京旧城,尤其是那些熟悉的胡同街巷,我们发现,原本尺度宜人的胡同街巷被各种车辆、杂物所充斥变得拥挤不堪,与此同时,生动的交往活动与公共生活也很难在这里再现,其作为传统公共空间的功能正在日渐衰退。我们采用研究的思维和设计师的视角,以北京东城区为例,关注旧城公共空间,对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及其使用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和调查研究,试图探讨旧城公共空间再生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发现与挖掘旧城胡同街巷中的夹缝空间或者微空间,对其进行创造性再设计,还原公共生活,为居民设计更多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8.
当城市进入存量发展的背景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城市更新的趋势。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更加注重公众参与的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社区营造强调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过程性,是社区微更新的设计和实施途径;而多元共治则强调公共空间的多元性和可持续性,是社区微更新的实施和维护手段。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途径非常多样化,分别体现在社区历史、文化和邻里关系原真性的保护和挖掘、参与式营造设计和共建、社群协调与社区自组织培育和参与式建立后期运营和维护机制等方面。基于以上思考,以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的典型类型微花园的研究和实践为例,从微花园的观察记录到参与式设计,再到参与式共建和后期维护,探讨北京老城区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方法、策略和机制,论证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合肥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对五种类型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内,社区类、公共游览类微型公共空间普遍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类型相对较差;公共游览类微空间和交通类微空间的穿行活动占比最高,停留活动占比与微空间品质、微空间面积有直接联系,质量越好、设施建设越多,居民对其使用越频繁、满意度越高,空间活力程度越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清理被占用微型公共空间、加强空间开放与可识别性、注重空间设施人性化设计等措施,期望自下而上地改善城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晓蕾 《风景园林》2019,26(6):8-12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的阶段,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主要模式。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建成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新方式。主要以北京、上海为例,对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加以分析,对微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重含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总提出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微更新途径,分别是边缘空间的整合和触媒方式的选择、场地历史文脉原真性的挖掘和社区居民社会生活方式的保护、多方协作的开放沟通平台和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