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研究与各类用地的碳排放与存储核算,能够有效量化碳排放,助力国土空间规划,并优化土地利用方式。以成德眉资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耦合FLUS-InVEST模型对20年来的碳储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对2030年生态修复力度不同的3种情景下的碳储量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因耕地与草地面积减少、固碳能力降低导致碳储量相应减少;2030年随着生态修复力度的加强,研究区的碳储量损失会逐渐减小,生态空间质量将得到更好的改善,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也将显著提升;现有的政策规划能很好地改善研究区未来碳储量薄弱空间,并有效提升其固碳能力。建议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多管齐下引领低碳生活,助力研究区实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碳氧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城市规划是当前规划界的热点,碳氧平衡分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对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碳氧平衡分析进行了初步探索,构建了碳氧平衡分析模型,运用该模型给出满足低碳目标的各种方案,同时结合产业、交通、能源、用地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从中遴选出低碳富氧目标下的最佳规划方案,为低碳城市规划提供量化分析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4):521-527
由于转炉冶炼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反应复杂,副枪控制模型和传统的烟气分析模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了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的预测精度偏低,是实现智能炼钢的主要技术瓶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烟气分析的炼钢过程函数型数字孪生模型.首先,利用烟气分析得到连续监测的实时数据,以此来实时监控转炉熔池内钢水的碳氧反应状态;然后,根据熔池反应所处的不同阶段,利用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建立吹炼前期和吹炼后期的函数型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吹炼前期和吹炼后期这两个阶段来分别自动修正模型中的系数函数,从而能在复杂的实际工况条件下完成对熔池碳含量的准确预测.通过260 t氧气转炉的工业应用实例,证实函数型数字孪生模型具有良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对异常冶炼状态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以实现全过程的熔池碳含量动态预测,终点碳质量分数在±0. 02%范围内的命中率为95%.利用函数型数字孪生模型在拉碳阶段对钢水中碳含量的预测值来控制终吹点.更为重要的是,在保证入炉原料成分、温度、质量等参数稳定的前提下,采用该模型可以有望取消基于副枪的停吹取样步骤,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如何遵循绿色低碳途径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提升城市绿地植物固碳效益成为新时代植物景观营造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科学问题。结合西安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时空变化状况,提出符合场地生境斑块连通性需求的4种城市绿色空间碳汇矩阵单元,探索植物碳汇在景观全生命周期中的设计过程。通过对西安地区典型绿地样方的持续调研观测,结合i-Tree软件总结出常见乔灌、地被植物的年固碳量,筛选出高固碳型植物种类,总结出适用于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高固碳型灌丛-地被型、地被型植物群落设计模式。依托“高固碳型植物群落数字化平台”对灌丛-地被植物群落碳汇效益进行持续智能监测与模拟,为植物种植设计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汪妮  金大均  张宾 《住宅产业》2011,(11):52-54
树木种植方案对小区的空气环境(特指空气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具有不同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使用CFD手段,可以很好地、有效地模拟植树方案对小区空气环境的不同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可以对植树方案对小区空气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可以通过优化树木种植方案以提高小区的生态效应。本文介绍了基于CFD手段对不同植树方案对小区空气环境的不同影响进行模拟、预测与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小区环境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生物固碳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其在丁山河流域低碳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生物固碳技术主要体现在人工湿地和坡岸植被种植两个方面,其中人工湿地固碳过程主要包括植物固碳、微生物固碳和水生动物固碳,而护坡生物固碳主要包括草地、水生植物和坡岸植物。生物固碳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低碳治理效益。  相似文献   

7.
王敏  宋昊洋 《园林》2023,(1):10-15
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城市空间减排增汇,对城市绿地空间类规划提出了复杂挑战。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重视角下,梳理全球11个国家的30项相关规划行动,重点对绿地适应性规划的国际经验进行归纳,包括多效益协同、多层级传导、全周期覆盖等三个方面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将国际经验与国内国土空间规划现况相结合,构建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绿地适应性规划“目标—策略—指标”的总体技术框架,提出面向城市绿地“市域—城区—街区—地块”四级管控层级,差异化制定碳中和目标,明确相适应的多尺度精准增效规划策略和多层级评估管控指标,应用定量化“碳”核算、多情景“碳”模拟和智慧化“碳”监测三大关键技术体系,为城市绿地规划实践的适应性转型探索提供专业支撑。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
选取碳排放为关键词的谷歌趋势为网络搜索变量,运用DCC-MIDAS模型研究欧盟排放配额对我国碳排放配额的影响,并对其价格进行预测。研究发现网络搜索量与国内外碳市场之间存在联动效应。从采用不同权重的MIDAS模型预测结果来看,U-MIDAS权重对于碳价预测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李昱烨  唐红 《园林》2024,(2):111-118
居住区景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城市绿地,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景观不仅具备植物碳汇功能,且涵盖了景观材料的生产、建造、使用和维护周期的碳排放。以甘肃省白银市国际城小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及参考相应标准碳排放因子,计算景观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揭示出景观材料生产阶段占总碳排放量的比重最大(47.08%),其次是景观使用阶段(27.68%)。参考植物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叶面积固碳量,计算居住区植物景观全生命周期碳汇量为2 530.36 t。分析碳源和碳汇的相互转化过程可得,居住区景观在建成的第48年达到碳平衡状态。基于对居住区景观全生命周期碳平衡的分析,提出了低碳理念下居住区景观的减排和增汇策略,进而初步探讨低碳景观评价体系,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哥本哈根碳中和行动路线图、能源生产碳中和技术方案以及支撑项目,分析哥本哈根碳中和路径对中国的启示。认为中国应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分行业分领域制定不同的路线图,政府做好监管工作,做好技术研发,以能源安全为前提实施碳中和。  相似文献   

11.
降低建筑领域碳排放对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利用CBCEM模型对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进行中长期预测,研究了我国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目标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建筑领域按照现有发展模式,建筑运行碳排放将在2038-2040年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31.5亿tCO2,到2060年碳排放量仍将有27.2亿tC02,无法实现建筑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通过现有技术措施的组合实施,可将建筑领域碳达峰时间提前至2030年左右,峰值强度约为26.5亿tCO2;通过测算不同情景下建筑碳排放量,综合考虑技术难度、成本和可推广性,建议技术措施的优先级是:提升新建建筑能效>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本研究为我国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时聪  王珂  杨芯岩  徐伟 《建筑科学》2021,37(8):189-198
我国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全社会总碳排放的比例为22%,建筑部门的节能减碳工作对我国"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构建了基于LEAP模型的建筑运行碳排放长期预测模型,量化分析不同建筑部门减碳工作对双碳目标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我国建筑运行与相关基础设施碳排放将于2040年左右达峰,峰值为31.1亿tCO2;通过建筑节能强规提升、建筑光伏一体化、清洁取暖等工作有效开展,我国建筑部门碳达峰时间可提前至2030年,峰值为27亿~28亿tCO2,到2060年,建筑领域将剩余6亿~8亿tCO2需要完成碳中和.  相似文献   

13.
“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下,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以华中湖北区域某综合体项目为实践案例,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研究和关键技术应用,通过低碳规划与建筑设计、海绵城市系统、电气系统、建筑信息模型(BIM)、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智慧社区系统等多项关键绿色技术应用,建造新型低碳、绿色、经济、智慧、环保社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1)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社会需求背景下,市场机制使得碳金融在银行与相关金融机构得到创新性的应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碳金融主要是指一切用于节能减排的金融活动,目前国外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国内也在这方面快速发展。而随着国际的碳交易日益增多,保障交易市场的稳定与安全也就越发重要。这在为我国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也为我国金融发展带来机遇。本文针对国外现状及在这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对我国这方面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接下来的碳金融发展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以推进我国的佳能减排活动和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低碳城市目标是研究低碳城市规划策略的前提和基础.研究从减碳、固碳两个方面,探讨低碳城市规划的策略,具体包括: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大力发展集中型、紧凑型及组团型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来减少碳排放;在交通规划方面,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在建筑设计方面,以绿色建筑代替传统建筑;在固碳方面,主要通过林业碳汇和风景名胜区的低碳规划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聂危萧 《城市住宅》2021,28(5):69-71
气候适应性设计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手段.针对广州湿热环境,在总结气候适应性理论基础及规划实践基础上,提出从方案模拟到方案设计的技术框架,并以广州市典型新建居住小区为例,从场地设计、建筑布局与设计、住区外环境等方面设置不同的规划情景方案,通过模拟评估对比,最终形成居住区气候适应性设计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建筑面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面积预测是建筑领域碳排放预测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主要通过设定不同情景和关键参数,对不同类型建筑进行分析,预测到2060年建筑面积的发展趋势,为建筑领域碳中和目标测算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现有碳夹点分析技术的研究基础上,考虑经济性因素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制约,引入边际成本的概念,在碳夹点分析的数学模型中添加经济性约束条件,描述了修正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步骤,从而优化碳夹点分析方法中可再生能源资源用量的确定过程,避免过高估计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以考虑可再生能源经济性的碳夹点分析技术在实际园区的建筑能源规划中的应用为例,证明其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居住小区进行了地下停车规划的实践,利用腾出来的地面创造了更多的水体与绿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本研究以南京某居住小区地下停车规划为实例,以微气候流体力学模拟软件Envi-met为手段,通过对该小区进行地下停车规划与不进行地下停车规划两个方案进行冬夏两季的居住区室外微气候模拟分析,利用模拟计算得到的微气候参数(风速与风向、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参数(CO2分布)以及室外人员热舒适参数(平均辐射温度MRT)等数据,通过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比,量化分析了地下停车规划对该居住区外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地下停车规划对居住区城市微气候的影响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水力模拟软件在供水管网规划、运营、调度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我国某城市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MIKE URBAN模拟软件在供水管网规划方案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模拟软件可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能耗分析、耗材比较,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提高城市供水管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工程效益,为决策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