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8)
道家思想对中国画的创作影响深远,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山水,从一切自然事物中抽象出"道"。"画道"被视作造就画艺的关键,所以历代画家都注重虚实相生、无为而为。也就是说,从古至今,画家的绘画思想、审美等皆以道家思想为基石,纵观历史上各时期中国画的发展,多与道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有关。故如今欲使中国画有所突破与创新,必须以道家思想为切入点,基于由艺术升华的哲学高度来思考与改革,将中国画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22)
杨毓兰是清代中期云南画坛的代表人物,山水、花鸟、人物各画科皆有涉及且水平颇高,其绘画作品在传承和运用文人画风格传统的同时,逐渐显现出职业画家的特征,对当时周围乃至后世的画家影响较大。从现有的资料看,杨毓兰传派的画家共同组成了明清云南绘画史上最庞大的画家群体。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2)
水墨山水画能够在中国古代得到成体系的发展,能够成为董其昌"南北宗论"中的文人画正宗、画坛主脉,不仅得益于其制墨材料的成熟,而且与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整个社会的现实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道家主张的淡泊、无为以及朴素之道、自然之理皆影响着画家的思想,唯有水墨画才能将画家的超然心境表达出来;其次,古代的"五行"学说,反映在色彩上呈现为五种色彩,以黑、白色为两极色。从王维的经历来看,王维在经历了坎坷的仕途、不济的命运之后最终选择归隐山林,选择以水墨山水画为载体表达对世界和自然的看法,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对于画家选择水墨这一色彩勾勒山水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4)
中国艺术的审美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崇尚"天人合一",如晋顾恺之的"传神论",六朝时宗炳提出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王微的"明神降之"、谢赫的"气韵"说、姚最的"立万象于胸怀"等。现代山水画家李可染、贾又福等画家的创作思想与明清时期"四王"等院体画家"仿古"的创作思想是毫不相同的。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古今中国山水画审美思想的比较,从而研究中国山水画审美思想的发展和变革,为现代山水画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6)
金农是"扬州八怪"中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创作成就的画家。他特立独行,保持着清高的品行,画常人未涉及的领域,独具匠心。该文从金农绘画"皆‘意’为之"入手,阐述金农绘画中的尚"意"思想,继而从三个方面探讨金农尚"意"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根源,最后论述金农绘画中尚"意"思想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8)
山水画的构图与形式与山水画的生命力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作者理念、立意、修养、情感等在画中的直接体现。在"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下,中国画家看山水是"万物皆备于我",自然物象在他们眼中充满无限的生机。这也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在构图上采用的是一种"以大观小""与物推移""自由组合"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家在创作中追求"物我两融",注重主观意识和真实情感。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追求体现了典型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
<正>不久前,"青奥艺境——南京优秀青年画家提名展"在江苏南京图书馆开幕。作为"南京市第四届青年奥林匹克文化节"的活动内容之一,画展展出了15位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2014年度提名画家的60幅绘画作品。此次展览由南京青奥组委志愿者部、南京团市委、南京图书馆主办。参展作品展现了青年画家在青奥精神感召下的艺术创新精神。展览现场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2)
京江画派是清朝中叶活跃于镇江的画家群体,其作品冲破"四王"的樊篱,挣脱宫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或多或少地摆脱了贵逸平和的"士气"与"书卷气",形成了反映地域风貌的新画风。京江画派是受地理、历史、宗教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以王文治、张崟等为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纵观南宋画史,"家族现象"是其最大特征之一。南宋画家家族多分布于两浙路与江南路,受"画家十三科"之影响,其出身渐趋平民化。这种家族现象的累世出现,造就了南宋绘画史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
随着"新工笔"的成功,我国的工笔画水平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并对相关院校的工笔画教学工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教师开始进行"新工笔"的教学,并用"新工笔"画家的成功来激励学生们刻苦学习。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的强调"新工笔"画家的成功,而忽视了向学生讲解画家们身上的文化积累。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学者要理性思考我国工笔画教学的现状,注意因材施教,教导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绘画道路上越走越远。本文针对新工笔的影响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新工笔"的成功对社会带来的影响,随后提出"新工笔"影响下的教学反思,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4)
王翚是清朝初期的一位山水画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喜欢绘画,尤擅山水画;而后,跟随同乡张珂学绘画,具有出众的绘画才能。王翚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因绘画特点相近被称为"四王"。王翚注重观察自然,能将精妙的笔墨和真实的丘壑融为一体,夺造化之神奇。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15)
以绘画闻名于世的阎立本作为宫廷画家,绘画题材常与政治挂钩,如《职贡图》《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皆是其举世著作。该文欲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探讨作为道释画家存在的阎立本,其道释绘画呈现何种面貌。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7)
构图是绘画创作的基础,又称为"布局"。构图是画家结合绘画主题与中心思想,把物体合理地组织为一个完整画面的过程。通常,构图遵循形式美法则,使作品更能表达画家的思想。构图的好坏影响着作品的视觉效果,进而影响主题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4)
<正>2017年2月16日,"文心游艺——海上青年画家五人展"在上海朵云艺术馆开展。展览展出朱忠民、顾村言、甘永川、牛孝杰、徐旭峰5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孔子有云:依于仁,游于艺。以"文心游艺"这四个字作为上海朵云艺术馆"海上青年画家五人展"的主题,体现了对于当下中国画的思考、态度与不同的追求。"文心"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3)
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是也,二曰骨法用笔是也,三曰应物象形是也,四曰随类赋彩是也,五曰经营位置是也,六曰传移模写是也。"对于"传移模写",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传移模写"是要求画家综合运用绘画知识,在模写过程中达到传神的目的,以便更好地传达画家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2)
所谓写生就是对着实物或者风景绘画。中国画中称之为"师造化"。在近现代西方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不断拓宽,才有"写生"这个概念。中国古代画家大部分是通过记忆来完成作品,而这些活动大多发生在画家们在游历山川之后。因而"师造化"的和"写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7.
张鲁归 《园林》2008,(4):78-78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张璪 "山水画家对于山水创作,必然有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四:一是‘登山临水,二是‘坐望苦采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6)
<正>不久前,由北京画院策划组织的"咫尺天地——北京画院画家小幅油画展"在京开展。白羽平、马琳、雷波、罗敏、李江峰和庄重等画家以不同题材的作品展现了小幅油画的艺术魅力。主办方认为,在当下,受展览空间和市场因素的影响,部分画家的创作尺幅越来越大,而小幅画创作相对受到冷落。继2015年举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山水画历经宋、元、明时期,到了清代,从绘画图式到笔墨意趣,再到精神寄托,都更加臻熟,除了艺术功能以外,进一步融进社会功能,一时间流派纷争,大家纷呈。清朝初期,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时称"四王"。因画风接近,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甚至成为一个时期的艺术主流。"四王"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0)
以老庄思想为美学基础的中国逸格山水画,其"逸"的真正形成并发展繁荣是在魏晋时代。逸品作为绘画风格,在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中得以首次提出,他将逸品与神、妙、能三品并置。后来黄休复在《圣朝名画评》中将"逸"提到首位以后,逸品一格受到了文人画家的极力推崇。到了元代,出现了以"元四家"为首的逸品画家,特别是倪云林的出现,将中国的逸品绘画推向了一个高峰。文章以倪瓒的山水画为研究对象,探讨他的山水画"清逸"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