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当前新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人口的迁移聚居改变了传统的乡村空间形态和生活形态,新乡村建设在改善物质环境和完善生活设施配套的同时,乡村的地域文化传承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文章从人地关系理论出发,以客家建筑为例,结合类型学和移民适应性理论分析客家建筑迁徙过程中建筑文化演进的涵化现象,总结建筑迁徙中潜在的内生逻辑,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环境关联性""系统关联性"和"文化关联性",为当前新乡村建设中更好地实现建筑文化传承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为乡村建设规划提供了新的规划思路。为响应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青海省大通县在生态规划、产业规划、村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对大通县乡村体系进行短板融合、初步融合、深度融合,重构形成由引领村、特色发展村、特色风貌村、稳定发展村组成的"四类"乡村体系;进而根据由生态特色利用指数、产业特色指数、乡村发展等级依托指数构成的乡村融合发展指数,对大通县240个村庄精准分类,以打造宜居适游乐业的新乡村体系,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3.
张雯倩  杨芳绒 《建筑结构》2021,(1):I0013-I0013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乡村建筑风貌的提升,大力助力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村中民居的立面改造,既要保留建筑的乡土特色,也要维持一个村子内的民居风格统一。同时建筑风貌也要与当地自然生态相生相融,较大限度保留住乡村原始风貌;要把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使乡村呈现美丽宜居新风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西北乡 村建设与地域文化发展出现了种种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在复杂的城 乡系统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打通症结,解决 文化、空间、生态多系统的“乡村病”值得深 思。本文针对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当地 普遍建设的生土建筑为切入点,以生态宜居 建设与地域文化传承为目标,提出一系列相 关保护与更新策略,并以定西市通渭县为例 探讨。策略包括在提炼当地传统民居生态特 性的基础上,以工程技术手段优化生土建筑 的材料性能与建筑结构,扩大生态与社会可 持续效益;凝练生土建筑文化特性为设计建 设基础,以技术研究、绿色教育与艺术活动 激活文化内生动力,并完善法规规范支持地 域文化传承。实现将生土建筑发展成果有策 略地整合,为西北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实用性规划不系统、乡村建设无序的问题严重,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一种空间模式"多村一社区",将成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本文通过对绿色增长内涵特征的解析和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探究,分析绿色增长导向下"多村一社区"发展作用机理,总结了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生态、设施、产业、文化、治理五个方面的发展问题,并试图从生态维育保护、空间功能重塑、产业融合提升、文化传承塑新、治理提效塑造等几个方面,探寻基于绿色增长的多村一社区空间协调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2014年8月,笔者通过赴欧洲对乡村社区进行考察,形成欧洲乡村社区建设实态考察报告。报告介绍了北欧国家丹麦、瑞典乡村社区建设的新理念和环境、产业发展模式,并以丹麦的Trekroner新乡村社区为例,总结北欧乡村社区建设经验,从而为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的乡村社区环境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核心,如何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解决村民贫穷落后是这一轮乡村振兴规划关注的重点。文章以农业主导型产业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外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农业主导型产业村规划建设的创新策略和方法,探讨多元价值理论对未来乡村发展的理念启发和实践指引作用。最后,以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东三棚乡村规划建设为例,结合该村产业特点,充分挖掘苗木产业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文化等多元价值,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多彩苗木"品牌、拓展"花木体验"旅游、打造"深氧宜居"环境及营造"树上村庄"风貌等产业规划策略,以期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指出我国乡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要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保护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以及展现地域文化的同时让乡民获得归属感;尊重乡民的意愿,通过乡村更新提升乡民的生活品质,激发乡村发展的动力。美丽乡村建设将地域文化传承与生态文化相结合,以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共同进步为目标,将发展乡村生态文化产业变为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力求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乡村要积极展示乡村建筑、景观、农业等特色和营造绿色示范区,以满足当代乡村回归自然的生态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摘要  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 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相关文件指引, 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策略,乡村问题一直都被国家高度关注。为助力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刊编辑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组 织学术笔谈,邀请了六位专家学者就乡村规划或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针对我国乡村的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两方面的共性问题,肖大 威教授提出要统筹内外资源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促进乡村提升内生动力,以支撑带动地区经济,并且重视乡村与外界的网络联系,将乡村 自身的发展与城镇化结合,实现乡村“宜业”建设。同时,改善乡村物质空间,注重文化传承,积极探寻“宜居”模式,实现“宜业宜居”的建设 与发展。关于大城市周边地区乡村振兴,陈晨副教授认为应充分利用大城市“以城带乡”和挖掘乡村地区“内生发展”两种动力。一方面,善用城 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找准乡村发展的定位;另一方面,根据大城市周边乡村地区的产业基础,挖掘具有根植性的地方产业,善用社会资本和人才 优势,统筹规划,破解土地发展的瓶颈。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耿虹教授指出可以采用“产业在地性培育、空间适应性建设、文化活态性传承” 的振兴路径,即首先以脱贫与发展为根本目标,推动乡村产业向可持续的培育发育形态转型,提升乡村产业抗性;同时通过有序组织乡村空间建设, 促进生产与生态发展,保障生活环境健康与安全,并为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创建新的适应性设施环境与景观环境,进而保证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稳 步实现。为了解决以往乡村规划不落地的问题,蔡穗虹主任提出创新性的规划模式,包括充分衔接县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不能触碰管控底线; 用好政策组合拳,提高村庄规划对乡村振兴的空间响应;盘活零散低效闲置的建设用地,为农村发展新需求提供空间;采用镇域统筹、镇村联动的 编制方法,促进乡村地区合力发展;推动村庄规划成果入库备案,提高管理水平等一系列措施。 王竹教授从“阿者科”村实际建设中总结经验,表 示乡村振兴不能以“任务和指标”为导向,不能自上而下,而应是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开展“上下双向联动、体制内外结合”的组织机制创新, 最终达到“再造本土”的目标,推动乡村振兴真实下的“经营与永居”。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乡村景观剧变的现象,陆琦教授提出了“山水·田·居” 的乡村景观营造模式,其中,“山水”表征的是自然景观,强调保护生态;“田”表征的是生产景观,在生产方式改变的情况下,新形成的生产场 地也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对话性;“居”表征的是聚落景观,也是乡村景观营建的关键。如上述专家所述,乡村振兴涉及乡村的产业发展、生态 保护、人居环境、文化传承、乡村治理等诸多方面,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职业院校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的重要使命.本文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群师生开展"设计下乡"志愿服务和睦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为例,在有限资金投入下探索适应环境、适用技术和适宜人居"三适原则"下的服务乡村建设模式,助力乡村生态宜居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瑾  万涛 《城市规划》2017,(12):65-72
城乡二元背景下传统村落人口外流,导致在乡村保护与发展中内生动力不足。而同时,随着城乡壁垒的弱化,一批走出去的"村外人"带着新资源,抱着乡土情怀重返故里,成为传统村落复兴的契机。本文基于乡村精英和乡村治理的"公"、"共"、"私"领域等理论基础,以传统村落H省G村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乡村治理中"村内人"和"村外人"的互动关系,并指出回流的村外精英拓展了新的社区关系资本,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现实困境。研究依据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具体行动,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困境的建议,包括塑造"新乡贤"文化,建立"新乡贤"议事平台,分工协作等,对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复兴传统村落的发展建设,以及拓展乡村规划的理论视角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万涛 《城市规划》2016,(11):21-29
借用杜赞奇权力的文化网络理论视角,结合H省G村的调查和实验,分析和解释新乡贤返乡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文章认为,社会背景影响及新乡贤返乡引发的乡村文化网络中,旧象征符号的弱化及异化,新象征符号的产生及扩张,造成了权力失衡的状况,即:乡村文化网络权威多元化、权力博弈以及原子化乡村受权威影响的不确定性。文章借用G村的乡村建设实验提出了文化、政治、经济三方面的对策:"再解释"文化象征符号、"合法化"新乡贤身份、培养集体经济主体。以期为新乡贤融入乡村建设,重塑乡村文化网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中央对我国城乡关系和农业农村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深刻认识和重大部署,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借鉴国外的成熟实践经验,解析乡村社区和谐的人地关系的重要表征——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的多样性、场所的认同感和社区的连通性,进而从生态的视角提出乡村社区规划的基本思路,在保护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发挥资源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重塑乡村社区精神与日常交往空间,以实现乡村环境优越、产业兴旺、舒适宜居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避免盲目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而造成的"千村一面"及同质化现象,"个性美"的塑造显得尤为关键。乡土文化作为美丽乡村的根基与灵魂,是塑造"个性美"的基础。该文以乡土文化为切入点,明确乡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个性美"目标的前提下,探讨"个性美"塑造的措施与方法,以自然环境资源作支撑,显形象;挖掘和传承生态文化资源作提升,塑内涵;结合环境和文化的特色化价值发展绿色产业,助提升、强发展,塑造"一村一品"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6.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以人居环境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是建立生态的、以人为本的乡村环境。本文主要探索福州地区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从传统村落环境"以人为本"的人体舒适性入手,以永泰县春光村为研究对象,选取"综合舒适度"作为研究方法,对冬季春光村的综合舒适度进行研究。通过实测分析得出,春光村冬季的综合舒适度良好,该村舒适度指数近似实际人体感受,能够营造宜居的村落空间小气候,并对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的评定提出人体舒适度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当前"多规合一"规划背景,以湖北省宜昌市车溪村规划为例,从乡村"多规合一"的内涵理念出发,进行"多规合一"乡村规划实证研究,探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融洽的乡村"多规合一"规划统筹方法。对乡村规划中多种规划的矛盾和冲突进行协调,以生态空间为规划图底,重视对生态用地的管控,实现生态包容共生;推进乡村产业有序合理升级,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凝聚乡村人气,传承民俗文化遗产,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和谐的土地利用格局。实现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动车溪村经济文化建设,促进乡村空间城乡和谐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为构建多规协调的乡村规划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城郊乡村景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在发展中保护乡村景观特色,充分挖掘乡土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使其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复合型乡村,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北京郊区雁栖镇范各庄村的景观改造设计结合城郊乡村的现状与发展,融入地域文化,运用乡土材料,村民参与设计,并对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一种"微循环、自更新"的尝试性建设,在不用迁移当地村民的前提下,以经济宜行的方式改良乡村环境、丰富乡村的产业类型,进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中国大部分乡村建设"千层一面、缺乏活力"等问题相当严重,乡村风貌、活力日渐衰败,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而文化是乡村风貌外在"塑形"的关键,产业是乡村活力内在"铸魂"的根本,乡村振兴的本质是文化与产业的振兴。以厦门白交祠村为例,浅析乡村振兴的规划重点,以期为乡村振兴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美丽宜居村庄特色资源优势明显、规划建设基础良好,多元的地形地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活跃的经济特色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村庄类型。在美丽宜居村庄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规划引领缺失、文化挖掘未显、产业业态单一、乡村风貌无序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后岸村的实证研究,探讨了"深化村庄设计,保证村庄规划建设落地;传承乡土文化,提升村庄发展品质内涵;升级乡村旅游,推进产业业态功能培育;展现风貌特色,建构乡村营造策略体系;明确管理实施,探索开发运营模式路径"等五个方面的规划设计策略,旨在为美丽宜居村庄规划设计实践及研究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