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背景下,为促进苏州河水上旅游功能的开发和进一步发挥苏州河水上航运功能,当下编制苏州河水上旅游码头布局规划非常必要。在学习国内外水上旅游码头规划先进经验和分析评估苏州河水上旅游现状情况的基础上,运用GIS分析等技术手段整合苏州河水域及两岸陆域各类资源,同时,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协调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在政策实施之前避免相关矛盾,最终确定码头布局方案,并以单个码头图则的形式落实相关规划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湘江是湖南省的最重要河流,是长沙市城市景观和风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了解湘江旅游资源条件的基础上,从理念发展、理论研究、内涵拓展等三方面出发,研究分析了湘江水上旅游开发建设的发展定位、发展策略、旅游空间布局、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线路安排等,以期对长沙市的湘江水上旅游开发建设提出有意义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湘江是湖南省的最重要河流,是长沙市城市景观和风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了解湘江旅游资源条件的基础上,从理念发展、理论研究、内涵拓展等三方面出发,研究分析了湘江水上旅游开发建设的发展定位、发展策略、旅游空间布局、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线路安排等,以期对长沙市的湘江水上旅游开发建设提出有意义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空间是旅游活动的载体。城市水上旅游系统组织与策划的核心在于对文化空间的解读和营造。从文化性质、空间尺度、文化强度、文化载体、时空变化5个方面分析文化空间属性及意义,总结出水上旅游设计具有旅游、景观、生态和社区多元复合的特征,由此可形成文化空间视野下的水上旅游动力机制及其组织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5)
近几年,水上旅游作为时尚休闲旅游产品的一个新亮点,正成为旅游者的"新宠"。然而水上旅游交通事故、娱乐项目事故、卫生安全问题等也不断增多,加强水上安全管理迫在眉睫。分析目前我国水上旅游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建立健全水上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加强管理部门间沟通协调,经营管理者应规范自律,游客应树立安全和危机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丹  罗舟 《中外建筑》2014,(4):106-109
通过介绍即将完工的大型“高端旅游”项目——海上嘉年华。展示其规划设计思路和技术措施。为同类型水上项目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7.
葛明  张民 《白蚁防治》2004,(4):23-26
苏州是一个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苏州古城座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而苏州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水网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家白蚁、黑翅土白蚁等  相似文献   

8.
浅析城市河流水上旅游景观——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晶  倪琪 《华中建筑》2010,28(3):122-124
随着城市河流功能的不断完善,其水上游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在回顾我国城市河流水上旅游产生历程基础上,针对其现阶段面临的景观问题,对水上旅游景观体系的建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以杭州为例,从景观设计学角度分析水上旅游景观规划的理念、方法和优秀经验,以指导其他城市构建科学合理的水上旅游景观体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发展与旅游产品开发--以广州市珠江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主要客源所在地,城市旅游在旅游市场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本文以珠江游为例,分析了广州城市发展对珠江游产品形成发展的影响,并对珠江游等水上旅游产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风景旅游城市苏州水上旅游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苏州水上旅游的由来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除已著名的苏州园林和名胜古建筑外,还有不少内容有待去组织开发。因为苏州是闻名世界的水城,有丰富优美的水景观,若能很好加以开发、规划和建筑,一定能进一步繁荣苏州的旅游事业,促进苏州经济的发展和水都古城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赵志宏  陈学武  王炜 《规划师》2005,21(3):82-85
苏州市水上公共交通规划近期应该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开辟环城线路,中远期应通过对干将河的整治.开辟连接中心城区东西两侧的水上巴士线路。为保障苏卅市水上公共交通规划的顺利实施,应建立技术保障体系、行政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Suzhou City enjoys its regional water networks as a driver to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urban-rural landscapes, where water 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rural public spaces that define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supports public health, and offers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CES) ranging from aesthetics, recreation, education to culture are the core public demands and a key aspect in shaping the identity and vitality of water spaces. However, along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the historical city-water spatial pattern, social connections and relations, and regional cultural spirit have gradually faded away. Such problems can be addressed through inventory renewals and cultural revivals of water spaces based on CES enhancement. This research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o study CES of water spaces by examining representative water spaces of Suzhou,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ES types and landscape elements/factors. By collecting the residents’ assessment data on the 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 of a series of landscape elements/factors, this research measures and evaluates the demand–supply relations of the studied water spaces, conducts a strategic zoning to identify the landscape elements/factors to maintain, of over-supply, needs no priority or to improve,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construction guidance for enhancing water space CES in Suzhou in the aspects of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water network, highlighting of water town image, and planning and scheming of local projects.  相似文献   

13.
张新克 《华中建筑》2011,29(8):132-135
嘉兴位于杭嘉湖平原东端,京杭运河从中穿过,水是嘉兴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一般因水设市,依水建房,独具一系,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格,但却保留着沪、苏、杭不同的特点.嘉兴传统民居聚落的留存较为丰厚,且有着普遍的共性特征.文章从古镇民居聚落的分布状况,民居聚落的空间构成形态--水网,商住建筑、廊棚与过街楼,河埠头和系船石,石桥...  相似文献   

14.
在苏州河水系水量和水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苏州河水环境承载能力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苏州河干流的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实施后,确保苏州河水质基本稳定达标所容许的最大污染负荷以及相应的降雨条件。工程实践表明,根据评估结果建设的5座调蓄池,为削减苏州河沿线市政泵站的雨天排江污染负荷、改善苏州河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永发  荣侠 《城市规划》2017,(7):96-100
通过对从明崇祯《苏州府城内水道图》到清光绪《苏州巡警分区全图》5张苏州古城图的分析,认为苏州滨水街巷的分布依附水道布设,并恪守"水陆双棋盘"的街道布设格局,其特征由明代的"北密南疏、东西平衡"逐渐演变至清代的"东密西疏、南北平衡"。苏州滨水街巷分布形态的变化是城市空间肌理变迁的表象,深刻反映着明清时期苏州工商经济迅速发展下,人地矛盾、交通矛盾、手工业业缘区域集结与城市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周一晴  姬向华 《山西建筑》2011,37(33):22-24
通过分析苏州市老城区RBD的发展演变过程与现状特征,并探讨了苏州老城游憩商业区的形成机制,空间格局及发展趋势;提出应依托环城水系和步行商业街等城市开放空间,构建适应苏州老城区更新发展的RBD空间结构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现代工业园区规划与研究——浅谈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州工业园区名曰"工业园",看上去又不像工业园。走进园区,人们由衷地发出不是园林胜似园林的感慨。每一个角落绿草茵茵、树木成林;每一处雕塑精致隽永、透射底蕴;每一幢建筑掩映于烟柳、荷塘、桂树、枫林之中。如果把苏州古城喻为"城中园",那么,具有浓郁园林特色的园区无疑是"园中城"。  相似文献   

18.
19.
Loft现象的建筑学研究——以苏州河沿岸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oft现象在国内产生时间短,但认知度较高。以苏州河沿岸的Loft聚集区为例,对其发展特征、建筑特征以及存在的意义进行解读分析。指出Loft的发展不但使产业建筑得到保护,而且推动产业类地段的复兴,促进了都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州水巷两岸环境优雅宁静,沿河民居乌瓦粉墙高低错落。苏州小桥流水随岸而建的民居格局,早在唐朝已形成,到宋代已日臻完善。苏州水巷码头在满足功用的基础上又兼顾到造型的美观与石驳岸和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因而苏州水巷码头集中体现了秀、巧、美三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