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绿道如何满足使用者行为需求,本文从使用者角度出发,通过现场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使用者对赤水河谷绿道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归纳总结出赤水河谷绿道使用情况,为创造使用者满意的绿道环境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从而提升绿道设计的质量,使绿道系统规划设计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绿道是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态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南京市环紫金山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道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基于SPSS软件平台,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绿道使用者的属性、使用需求、使用特征及满意度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紫金山绿道空间优化的具体建议,为提升绿道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供重要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东增城绿道系统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响应"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城市发展目标,近年来广东省大力推进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建设.探索绿道如何满足他用者行为需求成为脱实而紧迫的任务.尝试运用POE方法对广东省增城绿道系统进行调研和信息反馈工作,从使用者角度出发,通过现场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使用者对增城绿道系统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归纳总结出增城绿道系统使用情况评价,为创造使用埏满意的绿道环境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从而提升绿道设计的质量,使绿道系统规划设计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道是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活游憩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而游憩设施是绿道游憩功能实现的直接载体。以杭州市三江两岸绿道主城区段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以及社会访谈的形式,对绿道游憩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绿道使用者的属性、使用需求及满意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杭州市三江两岸绿道主城区段的具体问题与优化建议,为城市绿道规划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供重要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绿道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态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安阳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基于绿道与城市中央公园关系的调查分析,对安阳生态绿道与城市中央公园的结构与特点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并对其构建与规划提出建议,为提升绿道与城市中央公园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及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绿道在我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在广州、重庆等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作为城市绿网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绿道担负着城市绿地斑块间相互衔接的功能,它不仅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境和迁徙廊道,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交通、休闲选择,同时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作用。该文以北京门城湖景区滨水绿道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及问卷等形式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察、分析绿道在建成后的真实使用情况,并与周边相关绿道和公园进行比较研究。针对使用后评价,还采用了人流量计算和网络信息采集等方法,对门城湖景区绿道的实际使用情况做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景观空间视觉吸引原理,对唐山市迁西县县域尺度下现存绿道的优势和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视觉吸引分析的绿道规划技术框架,明确了建设的4个步骤,构建出迁西县城市绿道体系。将景观视觉吸引分析和绿道规划相结合,可有效地保障绿道在承担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景观视觉资源,满足人们对宜居美景的视觉感受需求。为今后的绿道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已有绿道分级分类体系研究主要集中于绿道“规划—建设—使用—管理—维护”全生命周期的前端,而对面向市民的精细化使用引导和面向管理者的建设维护方面关注较少。以深圳市绿道为研究对象,梳理国际和中国的绿道分级分类系统,分析其侧重点、适用面、经验和不足;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深圳市绿道的使用需求和管理需求进行调研;结合所在地特征和管理体制,构建面向使用者、以使用难度为划分标准的分级体系,以及面向管理者、以建设强度为划分标准的分类体系。该分级分类体系的构建是对现有绿道研究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可为绿道使用和管理提供精细化指引,也可为其他城市的绿道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绿道空间的健康效益转换需要依赖居民使用来完成,不同环境构成特征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使用强度。基于健康需求视角,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绿道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绿道的环境特征及居民使用强度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绿道吸引力的环境特征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协调、适宜场地、休憩设施、步行通畅;(2)绿道中不同环境要素对受访者的使用频率与使用时长存在显著差异,步行通畅、景观艺术、安全防护、适宜场地、休憩设施对绿道的使用频率存在正相关关系,景观艺术、环境协调、适宜场地、休憩设施与单次使用时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为构建促进健康行为活动的绿道环境,从路径可达、景观特色、活动场地与游憩设施、安全防护四个方面提出空间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游憩满意度是使用者对环境进行"环境特征-环境感知-真实反馈"主观感知的评价结果,目前针对环境感知的量化和衡量标准较为缺乏.以重庆市九龙坡绿道为例,借助感知价值的方法,基于使用者的需求特征,从时间感知、安全感知、功能感知、氛围感知和设施感知5个方面归纳出绿道游憩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IPA-Kano模型测度绿道游憩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研究绿道评价的意义,从绿道景观因素评价、绿道方案优化评价和绿道使用状况评价三方面,论述了我国绿道评价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绿道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今后绿道评价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道是建立城市慢行空间的有效途径,慢行系统与绿道相结合并进行系统规划建设,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关绿道的新闻报道以记者视角反映市民对于绿道中慢行空间的使用评价。以2000—2017年12月广东省6家主流报纸中关于"绿道""健行""骑行"的共114篇报道为研究对象,立足新闻框架理论,将绿道、健行、使用情况3要素叠合,分析媒体对此的生产框架和文本框架建构,探究绿道使用主题报道的地域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在可达性、连续性、功能性、舒适性、审美性和管理6个方面归纳总结绿道慢行系统使用情况。并结合广东省绿道规划与管理各项规范准则,从规范设置和执行2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为绿道使用情况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补充性工作,也为规划设计与管理者们更加了解绿道使用实况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选线适宜性评价的城镇型绿道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镇型绿道受城市建成区限制等影响因素较多,很难通过主观评价判断其选线方案的优劣,为满足规划中的实际需求,需要提出多源数据融合的定量评价方法。以城镇型绿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绿道选线相关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城镇型绿道的选线适宜性提出定量的评价方法。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在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GIS空间叠加对城镇型绿道的规划布局提出优化方法,同时提出分级规划引导。以期实现多目标相协调的城镇型绿道规划布局,为城镇型绿道选线的评价及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黎贝  邱建 《四川建筑》2013,(5):13-16
以成都市绿道使用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使用者满意度评价因子与绿道整体满意度、重游意愿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法,从24个描述项中萃取出5个绿道满意度评价因子——环境质量、可达性、游憩项目、配套及服务设施、环境效益.根据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证实这5个因子与整体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除配套及服务设施、环境效益外的3个因子与重游意愿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文章为绿道建设和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东绿道的发展阶段特征及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才  袁奇峰 《规划师》2015,(4):105-109
广东绿道经历了20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多层次绿道网络体系。但随着绿道后建设时期的到来,绿道的长效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这已经影响到绿道效益的有效发挥。研究通过对广东绿道发展历程中的自发主动探索、政策推动建设和完善运营管理3个阶段及其发展特征的梳理,从动力分析、逻辑分析两方面探讨了以绿道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3种不同类型绿道的运行机制,以期为其他地区绿道运行机制的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夏兵  何昉  锁秀 《风景园林》2012,(3):87-90
随着珠三角绿道全面完善,广东省绿道网推广建没,绿道开始进入百姓日常生活,并期望深入挖掘绿道的多功能。提出使用需求决定绿道多功能开发方向,现阶段绿道多功能开发应嘲绕满足都市慢生活开展。绿道网的多功能开发就是要尽可能使绿道的绿色开敞空间满足都市人们慢生活的吃、住、行、玩、乐等等方方面面的需求。绿道要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需实现绿道的网络化、生活化、关爱细致化、文化遗存保护化以及空间扩展化。在多功能的绿道管理上应重点关注法律法规、安全、后期维护以及绿道文化培育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与自然环境中的绿道相比,中心城绿道主要位于建成环境中,它的规划布局除了要满足自身结构合理性的需求外,还与城市空间环境(如用地格局、路网结构、人口密度等)紧密关联,其中影响因素较多,各因素作用方式复杂,增加了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的难度。为探索中心城绿道布局方法,通过选线潜力定量评价模型将绿道布局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整合,以城市路(河)段为基本评价单元将绿道选线潜力进行量化分析,进而以之为依据,推导、制定和验证中心城绿道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中要求系统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公园绿地等空间资源,提出可依法依规在河道沿岸建设健身步道等.文章选择昆明采莲河绿道为调查研究案例,通过以健身活动为主导的使用者满意度调查评价,对照使用需求和相关规范,摸清健身设施建设短板,针对性提出健康生活导向下的城市滨水绿道的整体提升策略和健身场地设施配建指引目录,为在城市公园配置健身场地设施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湖绿道是武汉市民亲近自然的"生态绿心"。目前绿道一、二期已投诸使用,三期的提升工程需以前期的使用后评价作为参考。该文从骑行者视觉感知的需求角度出发,通过现场问卷和拍摄记录的调研方式,从骑行者社会特征、行为特征以及景观要素特征三方面探究其感知结果的影响因素,继而通过语义评价法、图片分析法提取不同类型绿道的骑行感知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绿道生成不同景观意象结构,并与视觉要素中自然要素的设计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它的规划设计不能单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更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文章基于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方法,对郑州市南环公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环公园整体环境得到了大多数使用者认可;同时,南环公园存在空间利用率不足等问题。文章针对南环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往后的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