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地段的声景——拉萨老城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拉萨老城声环境的特点,并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其他城市的历史地段声环境和标志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拉萨老城的声环境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特点,且存在较多与传统宗教活动有关的声音,这些声音也是老城声景的主要构成元素.但其声环境受到的机动交通噪声影响较大,最高可达90dBA.与其他历史地段相比,拉萨老城的声环境和标志声都具有显著地方宗教特征.最后以拉萨老城为例阐述了历史地段声景的保护策略和方法,为历史地段声景研究和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背景和进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声景及声景学,对声景的描述、评价、设计和声景学应用作了概述。指出研究声景使人们拥有了更有利的手段能动地保护、创造美好声音环境;指出以声景建设为着眼点进行开放式小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规划具有的完整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声景是由那些在声景环境中穿行居住的人所创造、塑造和聆听的。"声音漫步"是声景研究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受到多学科(音乐艺术、声音生态学、社会学等)的影响。"声音漫步"通过步行来探索一个城市区域,倾听和记录所有听到的声音,思考它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与意义,提高人对声音的感知能力,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知觉关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城市声景的文化、政治、社会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篇首语     
<正>声景研究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传统的主要基于物理量的噪声控制体系有本质不同。声景研究重视感知.在降低噪声的同时考虑积极和谐的声音,将声环境看成是资源。声景研究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医学、艺术等多学科.而研究声景的学者分布于声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生态学、信息学、通信学、人文地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设计学、文学、音乐学等各专业领域。自2002年《欧洲环境噪声指令》(END)要求每个城市确定并保护安静区域的政策出台之后,声景在学术界及实践领域引起极大重视,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包括声景评价、描述、模  相似文献   

5.
【目的】历史声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是连接自然与人文、过去与现在、有形与无形的媒介,是城市空间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无形的历史见证。探究近代城市空间中历史声景的发展变迁,旨在深度挖掘城市文化景观的人文属性,多维度拓展历史城市保护的内涵。【方法】以近代汉口为例,通过历史文献调研,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视觉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解读汉口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历史声景的氛围特点。【结果】揭示了城市空间中历史声景的变迁与转化特征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表明近代城市声景的历史性变迁是“故乡性”与“异乡性”的二元并立。【结论】引导城市更新综合考虑城市原有声音环境以提升城市归属感,有利于城市空间历史记忆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听觉城市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最重要的感官。然而,城市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多集中于视觉角度,而忽视了声环境和听觉交流这一重要方面。声景概念的提出,是人们渐渐注意到声音,并意识到声音的研究并不只是噪声的研究结果。单纯声景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但将声景运用到城市空间的研究尚须探讨,该文就此做一个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城市休闲步道的声环境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声景研究的重要部分。声音景观在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提高感知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文章以福州福道为例,基于对300位公众的问卷访谈资料以及16位专业人员的声景漫步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揭示了影响福道声景感知评价的核心因素,包括个体差异、心理认知与预期、声舒适度三个方面。研究结论可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声景感知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因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全球同声",对声景资源的保护及运用研究成为目前国内研究瞩目的新趋势。笔者以游牧文化下蒙族传统聚落空间声景观的自然生态与地域文化资源保存较完好的锡林郭勒草原为对象,通过对声音信息的归纳总结分类,探索不同时域下聚落空间的声景资源多样性及其珍贵的文化性。构建视觉与声音相结合的保护理念,通过Atmos制式的全景声运用,弥补传统聚落空间的研究在声方面的缺失。期望通过对传统聚落空间声景研究,为我国具有地域性传统居住空间的声景资源与利用研究提供方法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声音景观"简称"声景",起初是指环境中的音乐,即在自然和城乡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在视觉为主导的景观研究领域,听觉环境也需要受到关怀.然而随着听觉文化研究的深入,"声景"一词更多地被理解为人们生活中的声学环境.不仅是在生活中需要声音景观,在每一所校园,不只是中小学,大学校园也需要充满学校文化色彩的声音景观,我们的教育也需要让师生在和谐的声音景观中汲取文化、陶冶情操、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城市声景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资源,对于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有些声景可能面临着改变或消失,声景保护和噪声治理同样迫在眉睫。该研究以天津市为蓝本,共计发放2500多份问卷,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查明了不同社会人群对城市声景保护的态度、认识以及需要保护的城市声景内容。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对7个城市声景的主观认知均有影响;并且不同社会特征人群对城市需要保护的声景内容的确定存在差异。这些基础性研究为城市声景保护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生活空间的声环境正随着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变化,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声景作为探索人对声音感知的学科正在快速发展,并为改善声环境作出贡献,对当代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为了对声环境进行调查和优化,需要必要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大量数据。目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声景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要求。数字技术可以提升声景研究效率和精确性,并形成更直观的表示法对声景中的舒适度感知指标进行可视化。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数字化技术在声景领域应用的4个方面,包括声音采集和再现、声音处理和分析、声场模拟和评估、声景感知的可视化。重点综述了重要支撑性技术、处理原理以及评价等方面。以公园的声景感知地图为例,详细阐述了声景地图的技术路径及其相关的可视化和智慧调控,同时也讨论了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声景感知地图计算模块。其中舒适度预测模型可在小型公园的局部环境中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与模型调整,从而提高舒适度模拟的精确度,并随着采集技术和模拟技术的发展,舒适度模拟模型也将进一步迭代。此外,也可根据舒适度和声级地图,设置感控调节模块,真正实现智慧公园的及时性、可视化、人性化。基于此,对数字化技术在声景领域的应用作出了若干总结和探讨,如各项技术仍需完善方面,如何面对未来技术、气候和生活方式改变等,以期为未来声景研究提供参考信息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的声景具有重要价值。声景感知是衡量保护地声景质量的有效工具之一。声景感知受到声景环境、声源构成、主导音等要素影响,也会对人们环境感知的可接受度、情绪等方面产生影响。已有对城市和乡村环境中主导音、听觉对视觉及情绪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但对保护地中声景感知及影响感知的要素研究较为缺乏。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的声景为对象,通过听音实验,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得出武陵源声景的总体特点。可知武陵源声环境中导游喇叭和谈话的声音是感知频率高且接受度最低的声源,因而在保护管理中应予以重视和控制。武陵源世界遗产地内乡村环境中的鸟鸣、流水等自然声源的可接受度要高于武陵源中纯自然环境中的同等声源的可接受度。在低噪声环境下,高感知频率的声源与主导音不一致,即被感知频率高的声源不一定是主导音。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声景与情绪感知与性格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不同声景环境中的自然声源均能使性格"内向安静"和"易焦虑的人"感到"放松""舒适"和"多样丰富"。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对武陵源声景价值认知的策略和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声景有赖于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对各种声音的评价,乡村声景的宁静特质为“聆听”提供了更多体验空间.基于声音与听者的关系,采用实地调查、声漫步、访谈问卷等方法,对环境声谱进行了案例分析,对主观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村民对乡村环境常被感知到的声音声舒适评价先增高后降低;不同地区村民对交通声的评价无显著差异性:乡村人群对乡村环境中出现较多的交通声、家畜鸣叫声的声喜好与城市人群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声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康健  杨威 《世界建筑》2002,(6):76-79
近来的研究表明,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降低噪声与声舒适度并无必然联系。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声景的概念及发展,然后讨论和综述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声景及声舒适,包括声音、听者和空间环境3个要素以及声景描述,评价和设计3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声景: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单纯降低噪声级到整体声景设计的发展趋势给声环境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声景的研究专题出现在声学及噪声控制领域的各大重要国际会议上,针对声景的研究联盟也相继建立.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就声景的理解、收集、标准化、设计、普及五个方面综述了声景的研究及实践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声景观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环境的恢复性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检验五种声景类型对声景偏好度、声景-环境契合度和生理-心理反应的影响,探讨声景偏好度和声景-环境契合度与声景恢复性效益的关系,本研究通过60名被试的主观评分和皮肤电导水平来评价无声、鸟鸣声、流水声、轻音乐声、交通声对自然和城市环境恢复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然组和城市组的皮肤电导水平在恢复期间显著下降(P<0.01);自然组中鸟鸣声的皮肤电导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四种声景;城市组中轻音乐声的皮肤电导水平最低,流水声和鸟鸣声次之,无声和交通声较高;2)主观评价上,自然组不同声景在紧张、疲劳和烦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城市组不同声景在紧张和烦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疲劳维度上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自然组鸟鸣声和流水声的环境契合程度和偏好度较高,城市组音乐声和交通声的环境契合程度较高,音乐声和流水声的偏好度较高;3)声景-环境契合度和声景偏好度可以解释部分声景恢复性效益(P<0.01).自然组声景-环境契合度越高,声景偏好度越高,声景恢复性效益越好;城市组声景-环境契合度越高(除交通声等负面声景外),声景偏好度越高,声景恢复性效益越好.研究结果将为声景恢复性效益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林彤  赵越喆 《南方建筑》2023,(8):99-106
通过对广州市逢源大道-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八个代表性节点的声景进行现场调研和主观问卷调查,分析该街区声景特征、主观感知因子、主观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岭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声景研究、保护与营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街区声景以动物叫声、粤剧演唱声和玩耍声为主要标志声。值得保护的声景为声级适中的粤剧演唱声。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声景感知因子可归纳为心理属性、物理属性、和谐性和丰富性共四个维度。街区声景总体感知良好,但各节点有差异性。影响声景主观评价的要素包括技术声的听闻程度、声景感知结构中的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以及受访者是否居住在街区。声景与街区环境的协调性是影响声景主观评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随着当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破坏,许多曾经存在的声音遗产,正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消失。声景学(Soundscape),即是从文化、社会、历史及人文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声音,并对具有丰富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声音——"声景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和记录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将声音对于环境的影响,从室内空间拓展至室外空间,对室外环境中的自然声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对环境声音的评价,不仅停留在声音的分贝和频率上,更将其升华至文化审美与人文评价方面。1.当代欧洲声景学的发展及我国的研究声景观的概念是芬兰地理学家格兰诺在1929年提出的。声景学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  相似文献   

19.
洪昕晨 《风景园林》2021,28(4):65-70
声景作为感官景观的重要组成之一,已吸引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同时也推动了声环境和风景园林学领域的蓬勃发展。概述当代声景概念和相应ISO国际标准的缘起,然后从城市空间中声景元素的分类、气候和植被对声景的影响、声景交互研究的方法、声景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声景的优化方法和声景新兴技术的应用共6个方面梳理了当代城市声景主要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城市声景理论与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包括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理论和方法有限的适用性、声景交互的潜力以及新兴技术的运用,以期为未来城市声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东部苗、侗族传统声景为例,结合定点测试和移动测试两种方法通过分析得出,声音在当地具有五种现实功能,为满足不同功能需求所产生的声场特征与声源频谱和民族文化有关.此外,研究还总结出声景所具有的文化归属价值、历史传承价值和环境营造价值,并构建相应保护性设计框架.本研究旨在加大对声景文化遗产研究的关注,在更大范围内全面、系统地开展同类研究,以使珍贵的声景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