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划师》2017,(8)
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决定着城市生活品质。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存量规划语境下的"小街区,密路网"导向为街道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采用实地定点调研、与空间句法轴线地图及百度热力图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对街道空间中人行活动反映的侧重点,提取其中有效的信息,为街区空间公共化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街道是重要的公共空间,但寒地城市街道在冬季常出现季节性的活力缺失.增加驻留活动是提升户外空间活力的有效方式.文章以哈尔滨红博广场区域街道为例,在冬夏两季以全景影像记录行人驻留活动轨迹并计算其步行速度,得出街道驻留活动的强弱.构建寒地街道微观建成环境要素体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微观建成环境要素对行人驻留活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寒地街道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舞台,是人们生活、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街道是否有活力对整个城市的活力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激发上海"巨富长"街区街道活力的空间品质要素进行研究,从多元的建筑风格、宜人的街道尺度和高品质的街道界面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试为街道活力塑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街道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其声环境品质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政策的逐步实施,支路将承担更多的交通功能,车辆增加,噪声加大,由此支路两侧建筑对噪声往复反射所形成的"声峡谷"效应将更加明显。设计师及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噪声控制措施。文中从建筑设计角度,总结前人经验,对"声峡谷"内噪声的优化途径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对街道空间现状做出改善,对未来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超·街区     
情感和想象空间对人的作用,是我们感知城市的重要部分BLOCK PUBLIC SPACE街区和公共空间把"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来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尤其在目前的中国。街区和街道不同,街区考虑人的存在和人的行为,人对街道空间的使用,以及街道对人反过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很多"超大封闭小区",导致交通堵塞、街道失去活力、住区空间孤岛化、城市公共资源私有化、城市运行维护的公共成本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土地空间利用效率受到限制等诸多城市问题.借鉴欧洲城市"街区制"空间布局的经验,国家倡导"小街区、密路网",建设开放街区,提升交通疏解能力,提倡低碳出行,促进邻...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特色往往由公共空间来展现,而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但在快速机动化背景下,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和街道活力正在逐渐丧失。选取上海的三条社区街道和一条商业步行街进行现场踏勘和问卷调查,分析对于不同功能的街道,行人在公共活动方面的需求以及目前街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竞赛信息     
《新建筑》2007,(6):120-121
"新世界·新街区"城市街区设计国际竞赛新世界中国地产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品质,与《设计新潮》杂志社共同举办本次国际竞赛。竞赛主旨在于让乐趣回归街区,让街区回归生活,让街道成为"城市生活发生器"。一、竞赛题目北京崇文区崇文门外大街、上海淮海中路——它们分别属于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它们均位于城市中心;它们皆是充满历史价值的城市街区;它们恰能代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商业开发、城区改造。由此,它们也成为"新世界·新街区"城市街区设计国际竞赛的设计场地。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城市的一角在北京的某些街道,市政设施与环境极不协调——随意侵占人的公共活动空间,杂乱,难看,与古都风貌、历史街区、国际交往、商务中心等发展定位冲突(图1)。空间与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需要增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小汽车的迅速发展,街道的设计多重视机动车效率而忽视人的需求,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公共空间缺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当前,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街道作为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又重新被广泛认知。从塑造人性化的街道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案例,探讨如何体现"慢行优先",提高街道空间的舒适性和活力,促进行人的交往活动,以期对人性化城市街道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多遵循"大街区、宽路网"的空间布局.然而,推广街区制和"窄马路、密路网"的布局势在必行.新的街区规划模式有利于增加路网微循环,释放城市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环境的安全度和舒适度.文章通过分析巴塞罗那超级街区计划的背景、概念方法和施行效果,从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的角度,总结归纳对我国推广街区制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纽约时代广场平均每年接待4500万游客,成为了纽约甚至美国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面对繁重的交通压力和行人流量以及安全问题,2009年纽约交通部提出了名为“为市中心开绿灯”的安全行走计划,该计划为缓解拥堵而使用设置临时铺地和街道设施的手法禁止了42~47街区的车辆通行,这也成为了纽约时代广场项目设计的起点.在街道关闭之前,百老汇区域倾斜的道路在曼哈顿方格网的底图上与南北向的第七大道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多道路交叉的路口.这个复杂的交汇点对行人和车辆构成了安全隐患——狭窄拥挤的人行道迫使行人拥向车行道路,导致时代广场的行人交通事故发生率比其他街区高出137%.临时封闭机动车道,营造行人使用专用的公共空间这一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缓解了交通拥堵,并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2010年,在行人专用公共空间获得成功后,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受委托对其进行改造,经提升改造的“世界十字路口”更加出色地扮演了它作为公共生活舞台和自由演说平台的角色.参考百老汇在2009年禁止汽车通行的经验,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将时代广场设计为一个永久步行广场,清除了几十年前陈旧的、使广场混乱不堪的基础设施,并创造了建筑之间协调统一的地面层.10个15.24m(50英尺)长的花岗岩长椅使行人可以更为舒适地穿过这片区域,同时可以停下来享受阳光和充满活力的商业气息.自2016年竣工以来,此项改造已使曼哈顿核心区的行人专用空间增加了一倍.该设计将时代广场从纽约最臭名昭著的拥挤空间变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市民广场,同时也促使了重要基础设施和活动设施的升级.“衡量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不应仅从其新设计的漂亮表皮出发,更应据其为人们身心健康及社会经济效益的长远影响来进行考量,时代广场的改造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模型,它给使用者带来了健康和幸福感的同时成为了公共集会的重要场所.”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及建筑师克雷格·戴克斯说.  相似文献   

13.
"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的城市拥有的街道空间会为人们的街道生活重新提供活动场所,本文通过中西方街道的对比研究阐述了小街区的街道空间在设计时应具备的场所特质。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正>街道是城市交通的载体和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邻里单位、城市意象和新城市主义等经典城市理论都对街道作了不同的诠释。2016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第16条"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更是提出对街道和街区要特别关注。在国外,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精明增长等背景下,全球许多城市的街道得以复兴,街道公共空间的功能被人们认知,全球多个城市也都提出街道设计手册/指南/导则,并开展街道复兴的实践。为此提升街道空间环境品质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街道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麟琳  商初阳 《规划师》2011,27(3):55-60
城市街区的肌理与尺度反映着街区的空间品质,影响着人们对街区公共活动空间的使用和认同.在杭州市民生药业地块的旧城更新实践中,设计采用小尺度网格街区的空间形态,力求构建一个多样化的、富有亲切归属感的高品质城市街区,从而实现人性化城市生活与城市形象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梳理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宏观导向及历史与地方传统,探讨其在社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营造之道,并选取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居住街区、滨水活力街区等3种特色街区类型,揭示了在不同的营造与治理的机制下,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营造重塑街头文化传统、形成地方场所精神和街道公共空间魅力,以及提升公共空间的实用性、规范性、艺术性与开放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7.
塞尔迭街区模式是现代巴塞罗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并仍在当代巴塞罗那城市建设中不断扬弃和更新.该文回顾了塞尔达规划的产生和发展,阐释其以方格网为特征的街区模式经过15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街道、多层高密度街区与内院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扩展区城市形态的历史进程,指出方格网街区模式在现代、当代城市建设中所具有的生命力与适应性并简述其空间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8.
刘宾  潘丽珍  孙丽萍 《规划师》2006,22(Z2):52-54
青岛老城区作为青岛市城市发展的源点.积淀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遗存,汇集了青岛城市形象中最具特色的要素,是青岛城市的一个特殊区域,其以街道空间为主要的公共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中山路街区空间、团岛街区空间、市政府街区空间、八大关街区空间四种街区空间类型。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应针对老城区中不同类型的街道空间采用不同的空间特色保护方法,以使其在新环境中继续发挥延续历史、彰显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街道体系兼具城市交通和公共空间的双重职能,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优化街道体系也是当前存量背景下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活力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城市双修视角,立足对老城区街道体系现状的解读,从街道交通、商业服务、街区活力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空间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乌兰浩特老城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现状窄街密网格局,提出了"重引‘街流’、交通先行,腾挪空间、‘静序’停车;人本布局、重塑街区,商业为带、链接生活;多元共生、空间共享,窄街密网、活力趣生"优化老城区街道体系的三大策略,为类似区域的老城区改造更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PSPL调研法+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二环内老旧街区的典型地区——北京大栅栏街道公共空间进行调研分析。主要以胡同(街道)为研究主体,探索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挖掘现状有潜力发展的公共空间,探索精细化、量化的公共空间评估方法,从而提出对大栅栏街道公共空间优化的建议,促进"京味"胡同邻里生活空间活力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