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工业化的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工业化可以提高建设效率、提升建筑品质、低碳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建筑企业的转型方向,文章分析了建筑工业化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范宏甫 《建筑》2014,(2):23-24
<正>面对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的外部环境变化,作为建筑企业无疑须尽快适应形势,转变思想观念,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对企业经营战略进行必要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在2013年的"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曾建议:"在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期内,应大力促进建筑产业化健康发展。"专家研究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高度相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工业化(包括农业现代化)的相伴产物;推动工业化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11月21日,"中欧建筑工业化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主旨为"绿色建材、绿色建筑、低碳、应对气候变化及城市可持续、建筑工业化"。论坛上,《建筑建材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隆重发布。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参加论坛并作"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主旨演讲。宋志平结合中国建材集团新型装配式建筑、加能源5.0房屋、绿色小镇等项目建设实践,阐述了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意义以及建筑工业化和现代化建材的关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2日,中设协建筑设计分会建筑工业化研究的推进工作部成立暨交流会在南京召开。成立工作部宗旨是在行业内大力推进以设计为龙头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为建筑设计企业学习、交流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搭建平台。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总经理娄宇担任建筑工业化研究和推进工作部主任,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轸及全国40多家建筑设计企业的相关专家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欧洲建筑工业化发展已有50年,建筑设计师已掌握建筑工业化设计、建造方式的前期策划、方案设计、构件选择、技术应用等方面知识,同时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地域文化的相互关联。通过对荷兰、德国、法国建筑工业化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工业化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方法及在功能形式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日前,德清县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培养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施工、监理和构配件(部品)生产等企业,力争到2020年形成两个以上新型建筑工业化基地;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县政府性投资项目及非政府性投资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墙体、梁柱、楼板、楼梯、阳台等结构中预制构件所占比重)分别达到25%  相似文献   

7.
从管理机制、市场机制和企业推进机制3方面对近年上海市推进建筑工业化工作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汇总,对整个建筑工业化推进机制多管齐下的推进方式进行了详述。最后,提出了今后建筑工业化推进与管理中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贾衍邦 《建筑》2014,(24):1-1
<正>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必将引发工程建造方式、企业商业模式和政府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工程建造方式是建筑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产业现代化,意味着建筑部件的制造越来越多地在车间里完成,工程建造越来越多地由工地施工转变为现场装配,直接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工业化特征。产业现代化,可以明显地提升工程质量,缩短建造工期,减少安全事故,提升工地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工程设计、技术交底、质量监控、现场监理、工程验收等环节的规范标准和工作方式必将随之变革。  相似文献   

9.
贺炜 《建筑结构》2023,(10):182-183
<正>建筑空间更新设计是现代空间营造以及城市微更新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以及人们审美认知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参与公共化的城市空间,同时对于场景中的布置以及构筑品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城市共享化空间形态是一种开放式的空间,将建筑场景与城市景观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场景化空间,它注重空间的融入性,也通过共享化的方式让空间为人服务,也让建筑空间的更新设计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已成为企业之间竞争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改变、推进工程总承包是建造组织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推进BIM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手段的重大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新常态、新趋势与新动力,对于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几  相似文献   

11.
文林峰  刘立超 《建筑》2023,(2):38-47
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建筑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就广大建筑业企业而言,要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引,全过程、全要素、全系统推进和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尽早实现以工业化制造取代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以工业化作业取代手工砌筑作业,进而有效推进全面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建筑》2015,(16)
<正>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个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都在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浙江宝业专注建筑工业化事业有20余年,已完全具备装配式工业化建筑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施工能力,研发了三种产品体系,实行三种市场推广模式。截至目前,在建和签单的建筑工业化项目达200万平方米。但是,目前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乱象和误区,有些地方政府跟风,有些企业还没有搞清楚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概念,就盲目上马PC工厂。这些做法,会造成新的浪费,甚至质量安全隐患,违背了国家  相似文献   

13.
建筑工业化既是发展绿色施工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从建筑工业化意义、建筑企业推进建筑工业化情况、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以及下一步的计划等方面对成都建工集团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实现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建筑工业化已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许多城市都已把保障房和商品房纳入了建筑工业化的范畴。如何使建筑工业化更加理性和有序发展,更加注重效率和质量?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居住建筑事业部总工程师张守峰先生以北京郭公庄公租房为例,阐述了标准化设计在建筑工业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但建造方式大多仍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比例和规模化程度较低,与发展绿色建筑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面对这种变革,如何逐步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如何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推广装配化建造?为此,本次沙龙邀请多位学者、建筑师从各自的视角,谈谈对装配化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大力推行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托成都市中环路道路恢复提升工程,初步探究市政工业化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工业化方式生产铺装板、路缘石、弹格石等铺装构件;同时根据铺装构件特点设计缝隙式网状透水铺装方式,并在有条件的区域设置植草沟、下凹绿地,以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对渗水、净水、蓄水的要求。此建设方式为城市道路改造及新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探索建立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服务管理制度,制定土地、财政、税收、科技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推进措施建立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一、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工业化建筑方式为核心,实现开发建设、设计研发、生产加工、施工装配、咨询服务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山东省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十分重视,200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全面提高住宅质  相似文献   

19.
《石材》2016,(10)
正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据中国建材报的报道,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绿色建筑设计、图审及管理水平,切实推进青海省西宁市绿色建筑深入发展,西宁市建委日前组织各县(市、区)住建局、建筑节能办,市内各勘察设计企业开展了绿色建筑培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对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相关规范、标准的认识和技术能力,为西宁市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和规范建筑节能工作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西宁市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为基本取舍标准,以城市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全力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