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政府向乡村投放项目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的是资源供给者的角色,供给方式上出现了绕过乡村组织,由开发主体作为临时代理人,实现资源利用与乡村开发的新模式。该模式下的临时代理人通过项目攫取了村庄的绝大部分治权,村集体的地位尴尬,村民自我管理的意识与功能被弱化。文章认为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项目制下临时代理人的设置,使得政府代理人和村庄当家人两个角色发生了分化;另一方面,过分依赖临时代理人产生了一定的结构性风险。应对这样的治理困境,根本策略在于通过机制设计将村民和村集体纳入到基层代理人的范畴中去,引导市场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深圳土地整备是由政府主导的土地再开发的重要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实施规划并解决原农村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程并分析深圳原农村集体土地非农化的特点,说明深圳原农村土地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与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遵循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深圳土地整备制度的内在逻辑就是利益共享机制的设计,使土地整备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和整备成本在政府、社区、村民三者之间进行公平合理地分配和分担,并在过程中充分发挥原农村集体社区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着工业退出、农业转型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文章以京郊具有代表性的顺义区柳庄户村为例,梳理了北京郊区村庄产业升级中的问题:村集体入不敷出、工业面临转型、涉农产业扩展受限、政府项目难以激发村庄活力等,乡村产业的绿色升级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并基于工业化和产业转型两个发展阶段及企业、村集体、政府三个参与主体构建分析框架,回溯村庄产业绿色升级困境产生的原因。研究认为,在我国特有的"乡政村治"行政体制下,政府行政体系与村庄自组织体系的沟通不畅,导致政府对村集体的刚性管理限制了村庄活力。而村庄规划作为政府协作的基础,应充分发挥规划的弹性以应对管理的刚性。最后从乡村规划的编制方面提出了应对产业升级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提倡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情形下,宅基地置换已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热点问题。文章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北岸美庐项目作为案例,解析农民住宅供应由独栋宅基地方式向商品房方式转换的阻力、推力、拉力、保障力因素,总结城边村宅基地置换商品房的机制与经验,提出镇、村政府和固化宅基地村民创新合作,充分协调;依托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主导、全程参与,专业公司与社区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村庄社区的作用等结论,以期丰富宅基地置换商品房经验。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开发利用多元的主要特征,针对边缘区内土地非常规整合开发的事实,梳理和总结了4种非正式土地市场模式,包括:以村集体为主体的开发出租;以土地开发公司、村集体及第三方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开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征地留用地制度试点。从开发方式和开发流程、开发主体、土地类型、土地权属、管理制度、利益关系等层面,结合现有政策框架,分析各模式中相关主体的组织关系、投资收益分配和存在问题,并从土地来源、开发主体、土地获取途径、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土地开发形式、土地最终归属、空间配置效率等方面分析其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以规划引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马栏村村庄规划实践探索发现,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底线思维有助于落实空间管控目标,协调各部门利益需求,实现村庄资源统筹配置。本文在综合分析马栏村村庄规划编制的突出问题基础之上,构建基于底线思维的马栏村村庄规划编制总体框架,提出了底线思维导向下村庄规划编制的具体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规划思路和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集体建设用地为核心的存量改造在广东推行已逾七年。检讨相关政策实施的文献,发现利益各方围绕土地增值收益的博弈是推动改造和塑造结果的关键。同时,规划调控弱、开发强度过高和公益设施配套不足极为普遍。然而,从微观层面对改造失控背后制度性逻辑的研究匮乏。此外,已有研究多视开发商逐利、政府寻租以及两者的合谋为改造失控的主因,而对土地持有者如农村集体的角色鲜有涉及。本文结合制度变迁的理论和村庄改造案例的深度实证探讨制度转型、利益各方权利关系演化和博弈的结果。研究发现旧改政策强化了村集体的地权,但对土地增值收益的再分配未充分界定。在不确定的制度环境下,积极推动改造的政府先期投入以保障集体收益,而村集体则依托现实的土地占有占据博弈的主动,不断"把持"政府,争夺土地收益,最终使政府在维持社会公益上逐步妥协,危及空间品质和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发展渐行渐远。旧改应力求政府统筹,完善利益分配和规划制度。  相似文献   

8.
法定化与有效性一直是乡村规划管理的两难困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村庄规划落地要求,为乡村规划创新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视角和行为导向。农民主体对农房市场价值变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农地经营权流转等诉求,既是集体组织成员分化和市场机制有效发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规划特征,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乡村规划改革实践表明:实现规划从约束农民向服务乡村的态度转化、从农村建设向乡村振兴的目标转化、从建设管理向多元治理的实施转化,能保障乡村振兴的农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存量改造的重点。既有研究和政策改革,对村庄集体如何影响改造的进程和结果,关注不够。本文通过深度的村庄调研,剖析村庄治理和内部产权结构是如何导致大量低效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进而成为存量活化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土地开发权在政府与集体间的模糊性、村庄小尺度的用地开发、福利型的村社体制,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使农村建设用地陷入了低效的扩张。既有的土地确权政策界定了村集体的土地权利,开启了土地活化之门,但仍未涉及福利型村社体制这一问题的根本。存量改造的突围在于提升土地开发的协调层次和推动福利型村社向股份制企业转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2)
<正>2018年中央农村经济会议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成为2018年重点工作之一。而农村的土地流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要素之一。当下农村存在土地流转管理不规范、土地流转保险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将土地流转风险转移引入保险机制的破解对策,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必由之路。1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相似文献   

11.
乡村策划:寻找乡村触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辉 《室内设计》2016,(2):15-17
针对近期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中 普遍存在的照搬城市规划理念、不切实际、 实效性弱等问题,借鉴建筑策划和城市触 媒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通过强调乡村触 媒找寻乡村策划,寻求一条适合乡村自身 “系列发展”需求的、可以激发乡村活力的、 “反规划”的乡村建设之路:强调触媒的乡 村建设应该基于一村一策的、过程调适的 策划和界定,而非“八股”的、终结版的规 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建 设的持续推进带动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乡村治理的丰富实践开拓了乡土经济社会运 行的新思路。本文以乡村建设活动中涌现出 的乡村治理参与主体的组合结构与组合力量 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构建全谱系的乡村治 理类型和模式,通过对13种模式所对应的典 型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剖析乡村治理主体的 基本特征与行为逻辑。案例表明,现阶段大 多数乡村通过外力型路径达成治理目标,内 生力量的匮乏导致乡村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 决,也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基于对不同治理 类型的路径与成本的分析,总结乡村治理模 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中国乡村治理 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乡村的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和文 化传承等多元功能价值日益凸显,亟需策略指引 以满足乡村多元功能运作的基本需求,推动乡村 多功能转型。自古以来,我国乡村营建就注重人 水和谐关系,每个农耕区域亦可视为传统水利 社会。“水”对于乡村的多元价值体现为有机串 联“三生”功能、并相互作用的开放、复合体系, 其符合乡村多功能转型的作用机制。首先从乡村 的“三生”功能属性出发,通过对乡村转型语境 下“水”的多元价值再认知:基于流域网络的系 统开放性、基于水体自净的动态适应性和基于 协同演进的自主互动性,进一步从“经济生产、 自然生态、社会生活”三个维度提出以“水”为 主线的乡村转型发展策略,并将其运用至仓口 村规划实践之中,旨在寻求乡村永续发展的适应 性方法,探索乡村振兴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 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汇聚力量推进乡村 建设行动。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近年来我 国各地相关实践综述,并结合笔者8年来组 织同济师生团队参与浙江黄岩乡村建设的实 证,提出高校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具有6大优 势,即:以研究为先导汇聚科研力量精准施 策;以文化为视角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 导乡建适用技术应用;多学科交叉综合决策 咨询;从实践中提升理论再指导实践;持续 跟进的在地化服务。展望“十四五”,以校地 合作更好地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提 出6点启示,即:明确中央提出乡村建设行动 的特定目标;注重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以邻 近原则开展校地乡村建设行动;开展知识技 能培训;组织保障给予可持续校地合作政策 支撑;加强专业化指导和示范。  相似文献   

15.
Sustaining Rural Landscapes: the role of integrated touris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im of a European Union-funded research project entitled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Integrated Tourism in Europe's Lagging Rural Regions' (SPRITE) is to analyse and develop the potential for better-integrated tourism in the rural landscapes of Europe. Integrated tourism can be defined as that which is explicitly linked to the localities in which it takes place and, in practical terms, has clear connections with local resources, activities, products, production and service industries, and a participatory local community. Enhancing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potential of rural landscapes requires partnerships among rural people and the sustainable yet productive use of rural resources. A 'culture economy' approach to integrated tourism is proposed, whi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identity, the strategic commodification of resources and of pla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extra-local forces in enabling local activit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approach may represent a shift beyond mor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rur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当下民宿的发展诠释精品乡村民宿的定义,并借鉴生态系统的理论,提出提升村域环境和链接乡村产业的民宿生态系统营建策略,试图探索近年来精品乡村民宿因为缺乏对外环境建设的思考而产生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乡村农业生产力水平决定其生产关 系,并构成了乡村社会关系结构的总体特征, 进而形成相应的村落空间环境格局。当乡村 生产力水平发生根本变革,它也带来了一系列 改变,乡村传统空间布局也因此面临被改变、 被放弃的挑战。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理论视角,运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分析指 出我国乡村空间在新的生产力动力下将迎来 空间重构的大趋势。乡村空间布局应适合新 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演进的客观 规律,从而促进乡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可持续 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优化和重构应发挥自然 资源和传统文化优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传统乡村空间遗存,采用分类指导、多元 融合、包容增长、统筹谋划和科学布局,实现 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产业是乡村建设的核心动力与物质 基础,乡村振兴与发展须以村民为本,依托产 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由于不同乡村具有显著 的社会、经济、文化及自然禀赋差异,需要契 合实际,以当地传统沿袭或主流强势产业为载 体梳理、整合乡村资源优势,促进乡村持续发 展。本文通过分析产业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 问题与矛盾,提出基于产业提升的乡村建设适 应性设计理念。并以江苏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 连云港市班庄镇前集村为例,对其上位规划、 物质形态、生活文化等因素及当地产业现状 进行周密调研与分析,提炼出前集村自身既有 的资源与优势,挖掘乡村独特的“灵魂”,并以 此为基础寻找基于产业适应性的通用方法和 设计策略,统筹村域物质、文化资源,以此为 基础优化产业模式,从而形成地域特色与创 新吸引力兼具的发展格局,为特色田园乡村的 践行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乡村人居环境可以解析为秩序与 功能两大属性内容。从整体到局部,秩序可 细分为格局、肌理、形制、形式,功能可以细 分为面域、点域。有机秩序是传统乡村人居 环境的核心特征和差异优势。面对乡村有机 秩序退化、现代功能滞后的现状,应建立有 机秩序修护、现代功能植入的有机更新理 念,实行以低度干预、本土融合、原型调适 为核心的营建方式,以及“乡村更新共同体” 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Tourism is viewed as the panacea for rural decline. A critical dimension of this is the recreation of rural places as spaces of consumption as opposed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transition draws explicitly upon the discourse of the rural idyll, which positions rural places as a utopia of harmony, tranquillity and safety. However, an alternate discourse concerning some rural places exists. This discourse is darker, embodying a rural dystopi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imits of idyllic rural place making opportunities. Drawing upon the systematic stigmatisation of the South Australian rural community of Snowtown,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scope for dark tourism to constitute a means of renewal for places characterised as rural dystopias. In doing so, the paper invites discussion on the limited theorisation of dark tourism with specific regards to new rural econom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