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0年代,日本政府为解决东京都严重的单极化问题,提出在东京周边地区建立若干业务核都市,以疏导部分首都功能,促进东京都市圈的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业务核都市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制定过程;通过四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业务核都市的开发策略;利用近30年来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就业和土地数据,对业务核都市在促进都市圈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评价;最后对业务核都市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容积率是控制土地使用密度、平衡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建设、保证有特色的城市形态建设的重要管理指标。利用容积率政府可以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加强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创新建设提升,城市空间魅力。2013年日本国土交通省为加强东京都市圈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包括容积率制度在内的新城市成长战略,该战略以促进城市创新建设为目标,突破旧的土地使用管理限制,对有特色、有贡献的大都市城市建设项目,根据贡献程度实施不同的容积率标准。新的制度在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东京都市圈的城市创新建设,加速形成大都市高集聚的战略性区域,带动大都市圈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东京滨海城市和东京湾城市概念从1960年以来,我们一直建议开发东京湾,而近几年由于通信设备和信息发展突然加快了进展。各方面情况表明,若要使东京发展成为国际信息中心,迫切需要建立东京滨海城市和东京湾城市。我们必须坚持这一意见。我们曾提出了“1960年东京规划”——改造城市结构的建议,建立“东京、名古屋和大阪特大城市沿海一条线”(1964),和“21世纪的日本——对日本国土和人民生活未来的设想”(1970),这些建议和设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此后,我们继续探讨,寻求解决东京城市面临的问题的最好方法。在五、六年前,最初预见到东京的国际重要性时就已开始东京湾的开发工作,将东京湾填筑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现在已填了1,000公顷土地可立即使用,预计最大面积可境达2,000公顷。对于填筑的这2,000公顷国有公共土地,我们称为东京滨海城市,属于东京都管辖。东京湾城市,则指的是建造的一些  相似文献   

4.
《世界建筑》2010,(1):54-56
<正>高雄面临区域港口竞争及去工业化的过程,深水港往南移,由此腾出旧港区邻近市中心区的大面积水岸土地。高雄急需一个新的空间架构,来重新定位其功能、重建城市中心性并重组城市的肌理。  相似文献   

5.
该文首先分析了高速铁路影响下城市空间发展的新特征——高铁快速集散走廊和高铁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相应的高铁快速集散走廊引导的空间发展(HSR-OD);进而构建了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框架,具体为:以可达性、区位和土地地租为基础的作用机制,以高铁站点与城市间的区位、交通、规模、功能四对关系为核心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城市中心区既有站改造型、大城市边缘区新建型、中小城市中心区既有站改造型和中小城市边缘区新建型等四类沿线设站城市的典型空间发展模式。最后,结合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空间发展的四种典型类型,相应提出旧城更新、增长极核、新城建设和交通枢纽等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东京中城是在东京中心地区少见的大规模国有土地——旧防卫厅本厅建筑的遗迹上,以有效的土地再利用为主题进行的开发项目。该项目由三井不动产负责项目管理、SOM担任主要建筑设计,日建设计负责设计工作统筹,同时邀请了日本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师们一起参与,在各方的共同配合下才得以完成。东京中城是以三得利美术馆和"2121设计视野"  相似文献   

7.
大城市中心区道路收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大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的快速增加和交通供给总量增长的相对缓慢 ,我国大城市交通道路拥挤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本文主要分析在大城市中心区实施道路收费来缓解大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挤的方法 ,首先建立了大城市中心区道路收费的双层规划模型 ,然后对模型的求解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实施道路收费必须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城市空间布局关键要素与碳排放关系的入手,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针对城市规划涉及的土地利用、交通组织、设施与建筑布局等方面,提出绿地碳汇网络、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土地混合使用、街区尺度控制、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地下空间利用、结合气候的建筑布局等规划技术,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探索适合特大城市中心区进行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1 规划构思 梦清园选址于市中心区苏州河老虎爪湾段南岸的半岛地块,占地约8.6hm2。5年前,其周边区域"两湾一宅"被市民视为城市死角,环境恶化、水体黑臭、沿岸混乱、建筑破旧,是市中心土地利用价值最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该类地区职住平衡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深圳市华强北商业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中心区与周边配套区的职住平衡,化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正步入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而承载城市经济的物质载体——土地利用,却与世界城市差距甚远。为提高北京市土地利用的使用效率,使其与城市经济相匹配,本文对纽约和东京两个城市的土地利用进行详细剖析,探索世界城市的土地利用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特点,总结演变规律,为北京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针对城市存量土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有效拓展城市空间、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功能角度出发,基于地下空间、开发功能一体化,分析大城市地下空间分布类型及共性特征,并结合沈阳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探索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布局与区域功能协调关系,提出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分类、分层、分区开发利用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6,(12)
针对中国大城市中心区更新发展的复杂问题,基于综合交通的思维,以世界六大典型城市中心区作为研究对象,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干道,城市支路,人口密度六项指标分别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基于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和人口,以及综合交通三项复合指标,对六个城市综合对比研究,以探讨中国大城市中心区城市发展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数据说明了我国耕地面积锐减和人口急剧增加的严峻农业形势。呼吁地方政府、规划、设计部门及使用土地的一切单位,要有“耕地危机感”,要认真贯彻国家土地规划法,爱惜每寸耕地。作者从多方面论述了节约土地的潜在力,使用土地的原则和减少工程占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在日本,政府一直主导整个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也不例外。但另一方面日本还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城市开发建设的主体仍然是企业,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杠杆和核心重点项目来实施贯彻施政意图,企业也通过政策酝酿平台反映企业需求,影响政府决策并共同形成政企互惠政策,达到官民一体共同推进城市发展的目标。进入21世纪的最近十多年来,日本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中心区特别是车站及其周边地区积极推行都市再生政策,以核心项目带动周边项目的方式完成了一批城市更新项目。这在推动城市综合开发,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土地调查的工作性质与目的会产生多种需求,除去存储工作中海量的成果数据,还需提高数据的组织、利用效率,如准确的数据表达、节省数据存储空间、优化数据检索速度等.针对这种需求,本文结合实际生产需要,研究基于矢量数据库的符号化表达机制,研发符合土地调查数据制图标准的符号化机制和实现方法.按照土地调查数据制图的相关标准,提取规定的符号图元与参数,使用矢量图元的方式制作要素符号,实现土地数据要素符号的标准化,形成完整的土地调查要素符号库.设计并研发通用符号库访问接口,为不同的制图软件使用符号库提供途径,实现符号共享与符号库的跨平台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郑勇  孙浩  熊雪 《建筑技艺》2020,(6):18-25
随着城镇化发展,大城市中心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混合利用,同时延续城市文化和文脉,旧城如何更新成为政府管理者和建筑师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四川大剧院从城市中心区的空间秩序梳理和再造出发,利用竖向叠加手法打造集约化剧场,融入多元的文化生活场景提升活力,并且完善核心区的城市展示面,延续城市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打造成都中心城区新的城市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城市土地利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疆 《山西建筑》2010,36(32):53-55
通过对北京市城市建设用地信息熵和均衡度的计算,分析了近十年来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并将北京与东京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提出了建议,从而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9.
大城市市中心区客运交通分析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大城市市中心区(包括CBD)的内涵特点及存在的交通问题之后,探讨了我国大城市市中心区及CBD的合理交通发展模式以及实施这一模式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梁玉  王贇俊 《上海住宅》2003,(11):72-73
日本的土地价格从l955年左右开始持续上涨。进入60年代,由于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产业趋向都市化,出现所谓“土地必定升值”的土地神话。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东京为首的几个大城市区域的地价一下子上涨了数倍之多。但是,90年代地价开始暴跌,衰退期持续十多年,陷入长期萧条状态,土地神话终于沉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