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在近球形核112In的高自旋态研究中,发现112In在高位能级存在磁转动的运动模式,然而,在低位能级中出现了一些类似单粒子激发的特性,表现出很强的单粒子特性,磁转动带建立在这些单粒子组态的能级上。本文运用准粒子壳模型对低位能级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指定了112In部分低位单粒子能级的组态。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稀土区原子核中一对i_(13/2)中子拆对顺排是导致转动带交叉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理论,稀土区奇质子奇A核建立在不同质子组态上的转动带交叉频率应该是组态无关的并应与相邻偶偶核的转动带交叉频率一致。然而,实验结果显示,当稀土区奇质子处于不同的组态时,由一对i_(13/2)中子拆对顺排导致的带交叉频率表现出组态相关性,特别是当这一核区某些奇质子核的转动带建立在质子h9/2 1/2[541]Nilsson轨道上时,其转动带交叉频率出现了显著的推迟。这一现象在  相似文献   

3.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研究了^157,158,159Er转动结构性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58Er的64 ^146Gd82核实外的12个价核子全部顺排的角动量,即带终止态的角动量是46^+,48^-和49^-,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对^38K,^36Ar,^32,34S和^36Cl的超形变转动带结构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在推转壳模型中,不同能级随三轴形变参数y变化时的变化情况,或向增加三轴形变方向的驱动作用是很不同的。因此,一个核素的核子处在不同的组态,即占据不同的单粒子能级,在不同的自旋时,一定会有不同的核形状。  相似文献   

5.
将角动量投影壳模型应用到^131La核,对组态πd5/2,πg7/2,πh11/2,πh11/2⊙「vh11/2」^2、πg7/1⊙「vh11/2」^2的转动带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各转动带的原子核形状。  相似文献   

6.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方法研究了缺中子核素^125,127,129Ce的转动带结构,讨论了转晕带的旋称劈裂和核的形状,转晕带形状均是近轴对称的。^127,129Ce在同一个组态中可能有形状共存。理论指出,即使对于无三轴形变核,也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旋称劈裂。  相似文献   

7.
自从1992年在^162Lu核中首次发现三轴超形变带以来,在这个质量区里陆续地发现了很多有类似性质的转动带,这对研究具有很大三轴形变的超形变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区域。本工作采用三维的TRS(Total Routhian Surface)方法对Lu奇-奇同位素不同组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不同组态的四极形变、十六极形变、三轴形变计算都是自洽的。  相似文献   

8.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研究了实验测量的奇-奇同位素^126,128,130,132Pr在高自旋时的旋称劈裂,并对其进行理论描述。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26Pr在中等大小自旋值时的核形状是三轴形变的。理论把这三轴形变的形状解释为是由单粒子轨道间特殊的耦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在稀土核区,实验上观察到与相邻偶偶核晕带带交叉频率相比,一些奇质子奇A核(如171Ta)基于质子h9/2 1/2[541] Nilsson组态的转动带交叉频率出现反常推迟的现象。对这一反常现象的一种解释是四极形变驱动效应,即奇质子处在高j低ω轨道(如1/2[541]轨道)时,随着转动频率增加时,原子  相似文献   

10.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研究了Z=N双幻数核^56Ni的近转晕线的带结构。证实了实验测量的形变带是高形变带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其性质。理论计算有兴趣组态的跃迁四极距Q1在低自旋时是1.7eb,而运动学和动力学转动惯量f^(1)和f^(2)与实验观测值总体上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
65 nm工艺SRAM低能质子单粒子翻转错误率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子单粒子效应是纳米工艺集成电路空间应用面临的主要辐射问题之一。本文开展了一款商业级65 nm工艺4 M×18 bit随机静态存储器(SRAM)质子单粒子翻转实验研究。针对地球同步轨道、低地球轨道,使用Space Radiation 7.0程序,预估了低能质子、高能质子和重离子引起的错误率。错误率预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轨道及环境模型下低能质子错误率占总错误率的比例范围为1%~86%,其中太阳质子事件、地球俘获带等环境模型中低能质子单粒子翻转引起的错误率占主导,建议空间应用的元器件对低能质子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质质量数A≈130的轻稀土核处在从球形向大形变的过渡区,其价中子和价质子分别占据h11/2高j壳的中上部和底部轨道,产生不同γ的形状驱动力。这些过渡核的基态组态存在长椭球形变和扁椭球形变的共存,而在高自旋时出现集体运动和粒子激发之间的竞争。理论预言,随着转动频率增大呈现由软γ趋于三轴形变,发生形状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量子混沌研究局限于单参数的非真实的量子体系。这里所涉及的中心壳模型框架下的真实重原子核中的单粒子Hamiltonian是多参数依赖的,并归属于高期正交系统。由单粒子能变,计算了最邻近能级间距分布,以及分别关于推转频率和质心间距的能级曲率分布,发现这三类分布接受随机矩阵预测的混沌分布时对应的参数区域是各不相同的,但享有一个共同的混沌参数区域,这个区域预示着在超形变和高自旋条件下,重原子核中的单  相似文献   

14.
近地空间强流脉冲中子源大气传输散射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和辐射输运理论,建立了近地空间强流脉冲中子源在大气中输运时与气体散射产生γ射线传输到同步轨道的数学物理模型,应用MCNP程序对散射γ输运至地球同步轨道的特征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辐射现象,并依据这些辐射特征,初步提出了散射γ探测器相关指标,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研究了Z=N双幻数核56Ni的近转晕线的带结构。证实了实验测量的形变带是高形变带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其性质。理论计算有兴趣组态的跃迁四极距Qt在低自旋时是1.7eb,而运动学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1)和J(2)与实验观测值总体上符合得较好。并预言了  相似文献   

16.
原子核平均场中的八极形变成分会影响到原子核的单粒子轨道,进而影响原子核的转动带结构,并在奇A核能谱中表现出来,如“宇称二重带”的出现。因为奇A核的能谱性质直接与内禀宇称被破坏的单粒子轨道密切相关,所以八极形变奇A核能谱的研究在原子核反射不对称性研究方面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工作推广反射不对称壳模型(RASM)以描述八极形变奇A核。  相似文献   

17.
用响应函数理论在相对论平均场基态上建立了准粒子相对论无规位相近似(QRRPA)的理论框架。对关联采用BCS近似,由相邻核的实验结合能得到到能隙Δ。由于相对论组态空间的完备性,在QRRPA计算中除了包括正能粒子-空穴组态外,还必须考虑Fermi海空穴态和Dirac海负能态形成的粒子-空穴组态。用QRRPA研究了^120Sn的同位旋标量巨多极共振,如巨单极,四极和八极共振。准粒子无规位相近似能够很好地描述实验上观察到^120Sn的低能集体激发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8.
徐骏  夏银  李宝安  沈文庆 《核技术》2014,(10):71-75
核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对解释原子核的幻数和壳结构十分重要。然而,一直以来,它只在核结构领域被广泛研究,在核反应过程中的效应通常被忽略。本文总结了近期第一次在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的IBUU(Isospin-dependent Boltzmann-Uehling-Uhlenbeck)输运模型中引入核子的自旋自由度和核自旋轨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旋相关平均场势的研究工作。我们发现,可以利用横向自旋差分流来研究核自旋轨道耦合,中质子的自旋差分流之差可以用来研究自旋轨道耦合的同位旋依赖性,而不同束流能量下高横向动量的自旋差分流则可以用来提取自旋轨道耦合的密度依赖性。中能重离子碰撞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研究核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磁转动研究是近几年核结构物理研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磁转动是不同于传统形变核转动的一种新的原子核转动形式。在接近球形的核中观察到,在磁转动带带头,中子和质子的角动量矢量互相垂直,产生很大的磁矩。随着激发能或自旋的增加,中子和质子角动量顺排像剪刀闭合那样逐步靠近。g因子是核子角动量顺排和耦合最直接和最灵敏的探针。本工作测定A=80区^85Zr高自旋磁转动带态的g因子,检验质子和中子顺排和耦合及其随自旋或激发能的变化,了解磁转动的物理机制和规律,对磁转动提供直接的实验依据,验证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0.
用组态相关推转壳模型Nilsson势研究了Z=N奇-奇核~(46)V和~(50)Mn的高自旋性质和带结构。解释了实验测量带并证实了实验上已经测量到带终止态。在不进行归一化的情况下,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带符合得较好,尤其是对终止态更是如此。讨论了几个有趣组态可能存在的绕中等大小转动惯量主轴转动的转动带和三轴不对称形变对总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