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碳酸盐岩渗透率大小取决于孔隙大小、喉道宽度和裂缝宽度等因素。根据孔隙和裂缝的发育情况及其在储集和渗滤中所起的作用 ,将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孔隙型、裂缝 -孔隙型和裂缝型 3种储集类型。从岩心分析、成像测井资料中划分出含 3种储集类型的储层段。从常规测井资料中提取出指示孔隙和裂缝的参数形成识别样本 ,对样本做非线性映射处理 ,得到不同类型储层在 X- Y空间上的分布。用 BP网络建立识别储集类型模型 ,识别结果与成像测井识别结果和岩心分析结果吻合。用灰色静态模型计算裂缝密度 ,对孔隙度做泥质、有机质校正 ,计算喉道大小及弯曲程度 ,合成孔隙结构参数。用非参数回归方法按储层类型建立计算渗透率的数学模型。经实际资料处理 ,计算渗透率的精度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普光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局部发育裂缝;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响应特征非常弱小,裂缝识别困难。储层类型的分类以及按照储集类型选择不同的裂缝识别方法建立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解释模型,有望提高裂缝识别率以及储层解释精度。根据孔洞和裂缝的发育情况及其在储集和渗滤中所起的作用,将普光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孔洞型、缝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与致密型等4种类型。利用常规测井特征以及变换特征,借助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储层类型的模型。得到模型参数后对储集类型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与成像测井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强,储集层类型复杂。为此,以成像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储层综合参数分析和岩心分析资料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空间类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划分了5种油气储集类型,即大洞穴及洞穴充填型、单产状裂缝溶蚀扩大小溶洞型、溶蚀裂缝型、溶蚀孔洞型和溶蚀裂缝一孔隙型等,基本上与地质上按成因划分的储层类型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套识别和划分储层类型的方法,实测数据证明,此方法对确定酸压、测试井段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王庆如  李敬功 《岩性油气藏》2013,(6):98-102,111
碳酸盐岩油气藏所蕴藏的油气储量和产量均超过油气总产量的一半,因此对其开展储量参数评价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次生孔隙变化明显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导致在储量计算中难以评价孔隙度和渗透率.以某海上碳酸盐岩气田为例,基于常规测井资料,从岩性识别、储层孔渗参数计算和裂缝识别等方面对双重介质储层进行了测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测井资料能有效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和裂缝,能定量计算双重介质储层原生(基质)孔隙、溶蚀收缩(次生)孔隙、裂缝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且能建立裂缝定量判别标准.该项研究可在缺少钻井取心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的情况下为双重介质储层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东地区高孔隙度低渗透率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某油田属于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与中国常规的碳酸盐岩储层相比,该类储层具有高孔隙度、低基质渗透率、低电阻率、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类型多、非均质性强及测井响应复杂等特点,使得该类储层在裂缝识别、储层参数计算和流体性质判别等方面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针对该油田高孔隙度低渗透率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测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以及中国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通过岩心分析、薄片资料、岩石物理实验和现场应用等资料相结合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展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高孔隙度低渗透率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汉盐湖盆地盐间储层的岩性以泥质碳酸盐岩为主,碳酸盐质泥岩,混合岩次之,夹部分泥质钙芒硝岩,属碳酸盐-泥质物-钙芒硝三者的混合岩类,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束缚水饱和高度,有效采收率较低,在层理缝和构造裂缝均不发育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有经济效益的工业产能。成像测井,常规测井与岩心观测资料对比证实,盐间储集层可分为单一裂缝型,断裂破碎型,孔隙裂缝双渗流型,层理发育孔隙型和层理不发育孔隙型等5种,用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资料能够识别和划分盐间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7.
车西洼陷北部陡坡发育了大量碳酸盐岩砂砾岩储层,该类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次生孔隙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不同于其他砂砾岩储层。针对该区储层特点,将储层分为孔隙一裂缝型、裂缝型和孔隙型三种类型,不同储层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总孔隙度选用中子一密度交会法计算;裂缝孔隙度利用电成像测井或深浅侧向测井资料计算。由于该区砾岩储层与砂岩储层的孔渗特点不同,分类建立了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公式;裂缝渗透率利用了双侧向测井和电成像测井资料计算;根据试油资料建立了适合本地区总渗透率计算公式。通过各渗透率计算模型的对比,地区渗透率经验公式最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储集类型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罗利  任兴国 《测井技术》1999,23(5):355-360
根据孔洞和裂缝的发育情况及其在储集和渗滤中所起的作用,结合地质分类方法,将碳酸盐层储层划分为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孔洞-裂缝型和裂缝型4种储集类型。总结了用成像测井资料鉴别碳酸盐岩溶洞和裂缝的方法,根据FMI分析结果从16口井中划分出含4种储集类型的储层,描述了4种储集类型储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从常规测井资料中提取出指示孔洞、裂安育程度及指示储层均匀性和纵向变化情况的测井响应平均值,均方差,关联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裂缝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岩心分析结果与成像测井资料细胞对比,建立起裂缝在成像测井资料上的识别方法。描述了碳酸盐岩裂缝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从常规测井资料中提取与裂缝有较好相关性的响应参数作为识别裂缝样本的组成部分。用Q型聚类分析对初始样品采用距离系数相对大小作为分类统计量进行聚类,形成识别裂缝的样本矢量28个。给定二维空间上的初始坐标,对样本矢量点做非线性映射处理,得到裂缝和非裂缝矢量点X-Y空间上的分布,经逐步判别分析  相似文献   

10.
塔中东部地区良里塔格组良二段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储层类型多样且非均质性较强。在岩心和成像测井上可以比较清楚地识别出各种储层类型,但对于缺乏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的井段难以有效识别,影响了储层预测与评价。为了解决此问题,结合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资料划分了4种储层类型和2种非储层类型,储层类型包括裂缝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和洞穴型,非储层类型包括泥质充填型和致密型;依据这些类型标定常规测井信息,通过因子分析对优选出的6个测井参数提取了3个主因子,并分别解释为孔洞因子、裂缝因子和含泥因子;最后计算出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交会图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各种储层和非储层类型。利用此方法对XX井进行储层识别,识别结果与岩心、成像测井资料吻合度高,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油藏,但其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十分复杂。运用岩性鉴定、岩心实测、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试油测试等资料,总结出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裂缝储集空间组合特点与规律,即总孔隙度为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之和,总渗透率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之和,对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总渗透率近似为基质渗透率。以岩心实测为约束,运用三孔隙度曲线多元回归和FMI成像测井识别有效裂缝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基质、裂缝和总体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与实测储层物性对比验证,模型合理,为车排子凸起火成岩储层物性评价提供新手段,对其它地区火成岩油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以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基础,结合多项钻井、录井和试油资料,建立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藏油层判识标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探讨了影响低渗透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4.3%,平均渗透率为13.2×10-3μm2,以低渗透砂岩储层为特征,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为主,储层孔喉半径一般小于6μm。当孔喉半径小于0.24μm,渗透率小于0.4×10-3μm2,排替压力大于1 MPa时,储层含油气性变差。影响沙四上亚段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孔喉半径、沉积物颗粒大小、溶蚀孔隙和微裂缝的发育情况,以及泥质质量分数和碳酸盐岩质量分数。孔喉半径大的储层沉积物颗粒相对较粗,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2 000~2 600 m和3 000~3 700 m,溶蚀孔隙的发育能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微裂缝主要发育在断裂带附近,可提高储层渗透率5.4~220.1倍。泥质质量分数和碳酸盐岩质量分数的增加使孔隙度减少3%~5%。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气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是库车山前的主力产气层段,具有埋深大、基质物性差、构造裂缝整体发育的特征。利用钻井取心、FMI成像、钻完井漏失量、试采压力恢复资料,结合CT扫描定量分析、高压压汞、扫描电镜、裂缝充填物测年等实验分析方法,开展了低地震资料品质下的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定量评价与预测。认为克深气田区总体发育3期构造裂缝,以高角度半充填剪切缝为主,有效开启度为50~300μm,主要走向以近SN向为主,见EW走向裂缝|主要受古应力的大小及方向控制,同时受地层原始岩性组构影响|第三期构造裂缝与储层演化配置关系最好,对储层渗透率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裂缝的高渗流区主要分布在背斜高部位、断裂的转折端及次级断裂附近。构造裂缝有效沟通了单砂体,可整体提高储层渗透率1~3个数量级,构造裂缝派生的微裂缝可有效沟通其周围的基质孔喉,沿裂缝网络更易发育次生溶蚀孔隙。  相似文献   

14.
����͸�������������о���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低渗透储层特征参数的研究,抓住了低渗透储层关键特征参数-渗透率。选择与渗透率关系最密切的、有价值的特征参数,如孔隙度、排驱压力、孔喉中值半径、最小非汞饱和度百分数。研究了渗透率与其相对应的主要特征参数的数值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自编程序计算了关联度和关联序,建立了四川盆地五百梯石炭系气藏碳酸盐岩储层、磨溪雷-亚段气藏低渗区碳酸盐岩储层、八角场须四段气藏低渗区碎屑岩储层和平落坝须二段气藏低渗区碎屑岩储层的数值模式,并对储层进行了定量化描述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在CO2驱提高采收率的过程中,CO2与原油、基质矿物的相互作用会对储层孔喉结构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揭示孔喉结构对CO2驱储层伤害程度的影响,利用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结合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确定岩心样品的孔喉堵塞程度,评价了不同孔喉结构的岩心样品在CO2驱过程中的伤害程度,明确了CO2驱储层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O2驱过程中产生的沥青质沉积及酸化作用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很小,实验岩心样品的孔隙度降幅为1%左右,而渗透率受到的伤害程度较高,Ⅲ类孔隙结构岩心的渗透率降幅达20.55%,且渗透率越低、孔喉结构越差,渗透率受到伤害的程度越高;孔喉堵塞程度与孔喉结构参数成正相关关系,孔喉结构越差,中值半径越小,越容易发生孔喉堵塞;Ⅰ类孔隙结构岩心的孔喉堵塞程度较低,Ⅲ类孔隙结构岩心的孔喉堵塞程度明显增高,最高可达到34.32%。该研究结果可为CO2驱现场高效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致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衡量致密储层油气渗流能力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致密油气藏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恒速压汞实验和建立微观孔隙结构模型,分析了宏观储层物性参数与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实现了对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精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喉道半径越大,总进汞饱和度、喉道进汞饱和度和孔隙进汞饱和度越大,残余的湿相饱和度越小;致密岩心喉道半径及孔隙半径均呈“两端分布少、中间多、左右不对称,粗(正)偏态”的正态分布特征,随着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大,正态分布参数α和σ值有增大的趋势;以主流孔喉半径为判别特征参数,将致密岩心孔隙结构类型分为4类:Ⅰ类渗透率大于1×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大于1μm;Ⅱ类渗透率为(0.5~1)×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为0.7~1μm;Ⅲ类渗透率为(0.3~0.5)×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为0.5~0.7μm;Ⅳ类渗透率小于0.3×10-3  相似文献   

17.
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法通过实验对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目的了解低渗透储层在物性和孔隙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分析低渗透储层对物性测量、渗流能力的影响。结果低渗透岩心物性对上覆压力有一定的敏感性,而且孔隙度与渗透率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在物性测量、储层评价及开发过程中要考虑这一因素带来的影响。结论安塞油田低渗透岩心存在多种孔喉体系,孔隙间片状喉道较发育;而岩心中的微裂缝在储存能力上不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改善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能力;采用早期压裂注水可以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致密砂岩储集层孔喉细小、孔喉关系复杂,现有的渗透率预测模型常应用于常规砂岩或碳酸盐岩储集层,不能很好地预测致密砂岩储集层的渗透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长6—长8油层组的10块致密砂岩岩心,基于矿物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了样品的矿物组成与孔喉结构特征;基于高压压汞实验,对8类典型渗透率预测模型的特征参数进行了修正,建立了适用于致密砂岩储集层的渗透率预测修正方法,并对模型进行了优选与适应性评价。研究表明,修正的Pittman模型、Winland模型、Dastidar模型和K-T模型对致密砂岩储集层渗透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而修正的Purcell模型、Swanson模型、Thomeer模型和W-A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物性、孔隙结构和声发射、岩心和测井分析和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微裂缝对改善储层孔隙渗透性贡献不大;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细,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储层质量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由三角洲前缘滑塌形成的内-中扇较粗粒水道砂体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成岩早期碳酸盐矿物和环边绿泥石胶结作用有利于部分原生孔隙和喉道的保存。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长6砂岩评价为4类储层,其中Ⅰ、Ⅱ类储层在目前的工艺技术条件下为可动用储层,是增储上产的首选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