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石西地区地层钻遇最全、岩相连续性最好的石西1井、石西2井为基础,结合相邻井的单井资料,开展石西油田石炭系火成岩油气藏特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火成岩的岩石特征、物性特征及岩相特征等方面。石炭系火成岩自下而上发育基性-中基性、中性和中酸性三个不同的岩性段,属于一个完整的火山喷发旋回,不同的岩性段其储层特征不同;根据对目的层段火山活动产物和岩石特征的研究结果,将石西地区的火成岩岩相划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以溢流相发育为主,且溢流相带为本区最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通过对石西油田火成岩储层的综合研究,推断了火成岩储层的发育区,并预测了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2.
渤海地区B油田在古近系目的层段内广泛发育多种岩相的火成岩,这种喷发型为主的火成岩多以薄互层形式存在,但其厚度具有不均匀性,横向变化较大,准确描述火成岩厚度分布对后续井位部署和储量评价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油田范围内已钻井火成岩厚度及组合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对油田勘探开发影响较大的是薄互层形式的溢流相火成岩,系统研究薄互层形式下的组合结构、毛厚度、及净毛比3种因素对火成岩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数据建立了不同的分析模型,认为净毛比是振幅响应的主控因素,利用实际子波正演建立净毛比和响应振幅的关系,并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对区域范围内的火成岩厚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厚度与实钻厚度吻合较好,有利于定量化研究火成岩对下伏构造的影响程度。该研究成果对后续勘探及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火成岩分布及油气成藏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火成岩广泛发育,从中生界到上第三系馆陶组各层段中均有分布。综合研究表明,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具有成藏优势,目前勘探发现的火成岩油气藏主要集中在沙三中亚段。对东部凹陷火成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及成藏组合类型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下一步东部凹陷火成岩油气藏勘探起到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渤海某油田古近系发育火成岩,且火成岩的发育情况差异较大.水敏性火成岩地层存在很多情况,如安全钻井周期短,钻井作业过程中易出现憋压、蹩扭矩、井眼坍塌、卡钻、出新井眼等复杂情况,事故频发.针对此类情况,形成以"物理+化学"井壁固化技术及PF-AquaTrol高效抑制剂协同盐类的综合抑制技术为主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技术,达到井壁稳定的效果,延长安全钻井周期,提高生产时效,平均生产时效提高10%,倒划眼时效提高70%.  相似文献   

5.
渤海BZ油田是隔夹层发育的砂岩油藏,油田主力砂体单油层分布面积扩大,多油层叠合区的面积比例相对减小,因此,采取以单砂体为开发单元、以水平注水井开发的策略进行开发。以渤海BZ油田实际地质模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平注水井开发模式、注采井距、水平段长度、水平方向位置、垂向位置五个方面的改善水驱优化研究,研究表明,优化后的水平注水井可以大幅改善水驱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渤海BZ油田位于石臼坨凸起南部的断阶带,成藏条件优越,在中深层的古近系东营组地层发育了大套优质储层。由于对目的层段的岩性组合特征认识不清及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储层预测存在一定困难。通过联合地震属性和谱分解技术对BZ油田东营组储层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从分析储层物性与地震属性的关联程度出发,通过属性优选、聚类、融合方式预测储层的平面展布。采用谱分解技术计算目标储层的第一峰值频率,引入构造约束下的速度场建模方法构建速度模型,利用地层厚度与调谐频率及地层速度之间的关系对储层厚度进行定量预测,最后利用实钻资料进行校正。该方法对BZ油田的储层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南堡凹陷北堡地区火成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堡地区构造上位于黄骅坳陷南堡凹陷西部,发育4套火成岩储层组合,火成岩类型主要包括火山溢流相的玄武岩和火山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为裂缝和粒间孔隙。钻井和测井结果表明:沙河街组二段的凝灰岩及沙河街组三段的厚层玄武岩顶底面的裂缝及孔隙发育,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另外,火成岩上下的砂岩,因岩浆作用,孔渗性得以改善,应引起勘探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塔中地区火成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末,其产状包括层状火山岩、火山岩颈、岩脉等。对各类火成岩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描述。层状火山岩分布于下二叠统顶部,其厚度较薄,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两个近平行的低频高振幅强反射同相轴;火山岩颈呈不规则柱状体刺穿震旦至石炭纪地层,并直接与二叠纪层状火山岩相接,古地貌显隆起特征,内部呈杂乱反射;岩脉一般由与层理斜交的两个强反射同相轴组成,常成组发育并呈V形或凹槽状反射。与火成岩  相似文献   

9.
渤海BZ34低渗断块油田调整实践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渤海BZ34油田具有断层发育、渗透率低、含油层段多、埋藏深、完井工艺复杂等特征,油田投产多年来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和效果。通过对全区统层和储层精细对比研究,以及对油田构造和储层深入研究.落实了油田的石油地质储量。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油田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找出了剩余油分布规律,明确了油田综合调整的方向,并提出多项调整策略.通过近几年的综合调整,油田开发效果明显改善,实现了原油产量连续3a负递减,该油田的综合调整实践思路与方法.可为娄似低渗茸枭断按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震沉积学主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现代地球物理技术,结合钻井资料进行沉积体系、沉积相平面展布以及沉积演化研究。海上油田钻井资料少,一般利用地震沉积学方法进行沉积相方面的研究。文中在渤海南部海域BZ19—4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进行了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即利用井震结合进行层序划分及地层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的小层厚度发育情况选择合理的切片时窗,使用90°相位移资料进行地层切片。研究系列地层切片,同时结合钻井信息进行地质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砂体,纵向上经历了Ⅲ,Ⅳ油组窄河道型砂体到Ⅰ,Ⅱ油组朵叶状三角洲砂体的沉积演化,油田开发过程中,针对不同油组砂体发育特征,可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南堡油田火成岩发育,特别是南堡1号构造中浅层特别发育,分布特征复杂,影响了有利储层的有效预测,制约了该区的勘探开发进程.针对南堡1号构造的火成岩类型、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详细剖析,探索出了火山口与溢流相火成岩的识别方法:利用地层体切片技术,通过井震结合、平剖面结合精细刻画了火山口位置;再利用叠前反演信息,通过多属性融合技术准确预测了火成岩的分布范围,进而明确了有利砂岩储层发育区.利用该识别方法对新近系馆陶组四段(N毋)的46号小层砂岩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已钻井符合率达到了96.5%,新增有利储层面积3.62km2,根据预测结果部署的8口评价井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分析岩心、薄片及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火成岩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成岩作用等方面研究了春晖油田火成岩储层特征,探讨了火成岩储层的控制因素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该区火成岩岩性包括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玄武岩等,储集空间可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三大类11个小类;石炭系火成岩储层主要受构造作用、成岩作用控制,风化淋滤作用对储层影响不明显,因此,断层的发育处和碱性成岩作用垂向序列下部均为储层的有利发育区。此外,该区火成岩储层特征揭示了构造裂缝和“酸性+碱性”溶蚀作用2种储层形成机理。该研究成果对春晖油田火成岩的深入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石炭系储层以火成岩为主,影响火成岩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火成岩的岩石类型、断裂发育程度以及风化淋滤作用。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分析,结合测井、录井、核磁等资料明确了该区火成岩的岩石类型,主要发育凝灰岩、玄武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等,储集空间类型以孔洞及裂缝为主;通过对地震剖面进行目标处理,利用地震相、地震属性等优化断裂组合体系,寻找断裂发育区;利用孔、渗、油气显示及试油等资料确定风化淋滤作用在纵向上对火成岩的影响,初步明确火成岩勘探的垂向深度;结合重磁等非震资料优选储层发育区。综合分析各因素对火成岩储层发育的影响,对该区火成岩勘探区域进行了评价,优选该区东北部靠近红车断裂带附近P66井区为有利火成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是KL油田的主力含油层段.文中综合利用钻井、测录井、岩屑和岩心等资料,建立了KL油田沙三上亚段Ⅲ油组井间砂体沉积相剖面,结合层序地层学原理,详细分析了KL油田沙三上亚段Ⅲ油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叠置类型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Ⅲ油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整体以进积为特征,内部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加积沉积;水下分流河道自下而上逐渐向湖盆推进,河口坝范围逐渐收缩,至Ⅲ油组1小层和2小层,研究区范围内只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根据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接触关系,将砂体叠置类型划分为三大类、12个小类.砂体叠置类型主要受湖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变化和沉积相类型所控制.该研究成果可为油田后期加密调整和剩余油潜力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长岭断陷深层火成岩储层含气性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松辽盆地中南部的长岭断陷深层火成岩发育,钻井证实该含气断陷在火成岩储集层段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由于火成岩储层岩性变化大、相变快、非均质性极强,成藏条件十分复杂,使得深层火成岩的勘探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在储层物性及含气性预测方面,目前还无法形成成熟有效的技术手段.研究中尝试引入Spectra频谱衰减预测技术,利用检测目的层围岩的频谱衰减特征来预测目的层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气状况.将该技术应用到长岭断陷地区深层火成岩储层预测研究中,利用已知井模式推测预探井含油气状况,效果较为明显,预测精度较高,为下一步的探井井位部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渤海海域中,在深层碎屑岩系储层物性不佳的背景下,物性较好的湖相生物碳酸盐岩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渤海X油田沙河街组即为该类型储层。根据其构造演化背景,通过沉积演化及沉积相分析,该区生屑云岩经历了沙一下亚段早期、中期、晚期和沙一上亚段早期四个沉积发育阶段。结合钻井资料分析,生屑云岩层发育受古地貌控制,通常发育于斜坡带;斜坡中部多期生屑滩叠置厚度较大,剖面上呈透镜状分布。通过地质理论模型,结合井资料,对储层发育范围及厚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对该类型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河口凹陷缓坡带东营组广泛发育以溢流相玄武岩和凝灰岩为主的火成岩,此类岩石较为坚硬,钻进时易出现钻速低、井漏、井塌等问题,对钻井工程影响较大。综合利用录井、测井资料对东营组一段和二段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进行识别和划分,并结合地震资料对BZ34-9火山溢流相进行精细刻画。研究表明:研究区火成岩主要分布于BZ34-9和KL4-2构造区的共轭走滑断裂带,以裂隙式火山喷发为主;东营组一段和二段可识别和划分6个喷发旋回16个喷发期次;东二下段早期和东一段早、晚期喷发旋回规模较小,东二下段晚期和东二上段早、晚期喷发旋回规模较大,反映了火山活动由弱增强再逐步减弱的发育过程。进一步,在复杂断层、地层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结合构造应力场模拟,预测地层力学薄弱带或裂缝发育特征,为开发井轨迹优化以及钻具、钻井参数、钻井液优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火成岩发育区一直是地震资料采集的难点,主要是火成岩侵入对正常地层的反射形成干涉和屏蔽作用,GD地区主要分布两套火成岩,上套火成岩在E1f4-E2f2地层中侵入,下套侵入在E1f2-E2f4地层中,造成目的层反射波组特征不清,严重影响地震资料品质。通过研究该区火成岩的特点,认为加大激发能量、增加近、中炮检距道数和覆盖次数有利于改善该区火成岩下覆地层的资料品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古近系是渤海油田的主要勘探层系之一,钻探揭示存在超压现象。通过系统研究已钻井资料,提出了一种两级串联筛选超压分类方法,将渤海油田古近系超压分为单纯欠压实型、欠压实主导型、生烃主导型和流体传导型等4类,并分析了古近系超压分布特征。渤海油田古近系超压以单纯欠压实型为主,4种超压类型在不同地区的比例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环渤中地区生烃主导型超压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垂向上随着地层由新变老,地层超压类型由单纯欠压实型为主逐渐向生烃主导型为主过渡,平面上超压呈相对零散的"窝状"分布特征,凸起的中央部位基本不发育超压,凹陷及其周围斜坡带是超压发育的主要场所,而凹陷与凸起之间的斜坡带超压系数变化最快,具有良好的油气运聚动力条件。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渤海油田古近系钻前超压预测及烃类运移优势方向研究提供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渤海油田湖底扇发育特征系统分析,认为渤海油田发育的湖底扇从成因机制上可分为两种沉积模式,一种与早期继承性发育坡折带相关,另一种与同沉积坡折带相关;并对两种模式的湖底扇规模与富砂特征进行了对比。以BZ21区为例,在对古地貌背景和三角洲推进形成同沉积坡折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地震追踪、复合微相刻画等手段,建立了BZ21区大型湖底扇群沉积模式,精细刻画了各个湖底扇富砂区和富砂边界,并指明BZ21区、BZ19区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